天下長寧第二百八十一章你也是魏君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天下長寧 >>天下長寧最新章節列表 >> 第二百八十一章你也是魏君庭?

第二百八十一章你也是魏君庭?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13日  作者:知白  分類: 歷史 | 熱血 | 治愈 | 無敵 | 血脈 | 戰神 | 知白 | 天下長寧 


陛下旨意到西疆的時候,關外月剛剛才和西域諸國的國君把事情大抵定下來。

第一件事是,不久之后的大寧西征,諸國皆要盡全力支持,能出多少兵力就要出多少兵力。

第二件事是,凡是參與了聯盟西征砂鶴的西域國家,才有資格納入大寧西域貿易的范圍之內。

這兩件事是諸事的基準,不參加征討砂鶴的戰爭那諸國皆不可享受大寧的友好待遇。

鴻臚寺這邊的事基本上都是關外月主持大局,葉無坷作為一名武官只是在需要他給諸國國君一些底氣的時候才出場。

關外月代表大寧,在紅日關于西域諸國國君簽訂了一系列的盟約之后,諸國國君才各自返回,金象可汗哲邏材拉著葉無坷的手那是相當的依依不舍。

外務事基本上都解決之后,鴻臚寺的差事也就辦完了。

關外月找到葉無坷,和葉無坷商量著回京的日程,葉無坷廷尉府的案子還沒辦完,所以他還要在西疆再停留一陣子。

關外月交代他小心一些,然后帶著鴻臚寺的隊伍返回長安。

厭吾山。

葉無坷和高清澄第二次來到這座灰蒙蒙光禿禿的山,上一次兩個人不是同時來的,此時結伴而行,走在這就又多了幾分不一樣的感觸。

兩個人帶著廷尉走進厭吾山的山洞,沒用多久就找到了那條可以通往外面的密道。

上一次急匆匆來急匆匆走,葉無坷雖然看過但并未看的仔細。

此時把瀾水這條路線再走一遍,所在意的早已不同。

“看起來是天然形成,但是后天肯定擴大過。”

聶惑仔細看了看山洞上留下的痕跡,雖然被刻意修理掩飾,光線不明亮的時候想發現些什么也難,但在火把照亮下仔細觀察還是能看出些不對勁。

“看來最早發現這條密道的應該就是方知我。”

聶惑的手在那些錛鑿痕跡上輕輕摸了摸:“如果沒有守衛的允許,犯人不可能會對這里進行開鑿。”

束休點了點頭后說道:“我們進來的時候就發現了,當時地上還有凌亂腳印,新舊夾雜,說明不止一次有人從這里出去過。”

這似乎又印證了方知我自己所說的,西域諸國的戰亂都是他籌謀引發,也印證了大胡子說的,在西域見過方知我。

“所以方知我是極有可能借此離開去過北疆的。”

聶惑看向高清澄:“之前查過,這里的看守是輪休制度,因為幾乎沒有瀾水本地人,所以每一次輪休的時間都不短。”

“從這里若快馬加鞭的到漠北那邊,最快只需二十幾天,他有時間安排這些,所以我們之前的判斷可能有些失誤。”

束休卻還是搖頭道:“我還是覺得魏君庭不是一個人。”

他看向聶惑解釋道:“最初可能是方知我奔走聯絡,將這些對朝廷有所怨念的人都聚集起來籌謀大事,可后來隨著他們謀劃的越來越多,一個魏君庭顯然不夠用了。”

“我相信若一個人能力極強,可以在一個地方進行極為復雜的謀劃布局,甚至能做到事事親力親為。”

“可現在案發的地方從江南到漠北,從漠北到西疆,甚至還可能牽扯到長安,地域跨度如此之大一個人顯然不行。”

或許是因為他很少主動與人說話,所以當他一口氣和聶惑解釋了這么多之后,聶惑竟然有些不大適應似的,聽他說話的時候總是刻意的躲避著束休的眼神。

等束休說完之后,聶惑問道:“你覺得江南道的案子,也和他們有關?”

束休回答道:“我沒有跟著你們去江南道,對案情并不是十分了解,我看過卷宗,大概能想到幾個疑點。”

“渭川郡的郡守和舊山郡的郡守都是老兵,且都是夏侯大將軍舊部,所以當時廷尉府查案的方向,都是在仔細甄別是否有人要陷害夏侯琢大將軍。”

“可當時應該忽略了,這兩個人是否有格外親近的家人或是朋友被什么案子牽連,如果是的話,那么他們貪墨的銀子就不是為了他們自己。”

束休回頭看向葉無坷道:“有沒有可能,那兩地貪墨案子被我們查到的,依然是障眼法,這些銀款最終的流向是魏君庭。”

葉無坷和高清澄聽到束休這個推測之后,都微微點頭。

當時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兩個人身上,并非是涉案的兩位郡守,一個是大將軍夏侯琢,一個是宰相徐績。

大家都在猜測,這案子是不是徐績要栽贓陷害。

渭川郡下邊那個錢莊里的銀子,查來查去都對不上賬目,當時按照渭川郡郡守的說法,是都分發給那些需要幫助的傷殘老兵了。

因為沒有名錄,涉及的人又極為廣泛,所以這筆銀子根本就無從追查,到底分發出去多少也無法確定。

現在束休提出來這個疑點,大家才覺得極有可能那銀子就魏君庭的活動資金。

“現在看來,要把前后幾個案子串聯起來重新查了。”

聶惑自言自語似的說道:“可牽扯實在太大,查起來就是天長日久,而且,未必會有收獲。”

她看向束休:“有沒有可能這是方知我故意引我們這樣推測,從而擾亂我們的查案方向,讓我們陷進泥潭里,越查越錯。”

她本以為束休這樣冷冰冰的人會否定她,結果束休很自然的點了點頭:“你說的也很有道理。”

“暫時不用去想那么復雜的事。”

一直蹲在旁邊的余百歲插嘴到:“要我說,在哪兒就查哪兒最簡單。”

他看向葉無坷:“我一萬個不相信是方縣堂謀劃了這一切,咱們就從方縣堂開始查,如果他真的是幕后主使,我余百歲以后再也不輕易相信誰是好人。”

“如果最終查出來不過是那些混賬東西想誤導我們,給方縣堂身上潑臟水,那以后別讓我找到那些家伙,我一定把他們碎尸萬段。”

葉無坷點頭:“百歲說的沒錯,在哪兒查哪兒。”

他往密道外邊走:“西北需要方縣堂,大寧需要方縣堂,不管是現在還是將來。”

與此同時,西北荒漠。

從大寧西北白鹿關出關之后就是一片看起來讓人有些絕望的荒漠,但實際上比起西疆瀾水一帶還要好些。

這里好歹走上一陣還能看到些牧草,看到些樹木。

這里的樹木也很有意思,大部分都是孤零零的一棵,不高不大,樹冠看起來都很漂亮,以為是才沒幾年的小樹,可實際上大腿粗的樹也要幾十年才能長成。

騎在馬背上的方知我和姜虹兩個人一路說說笑笑的走著,出關之后方知我看起來人就顯得輕松不少。

“再往北走上二百里就是草原了。”

方知我用馬鞭指了指遠方:“我兒時最大的夢想就是到草原上去,每天無憂無慮的騎著馬來回跑,養一些牛兒馬兒,每天看著它們吃草。”

姜虹問他:“為什么?”

方知我笑了笑道:“因為騎著馬在大草原上肆意奔馳的感覺,大概就是人最直接也最簡單就能體會到的自由。”

姜虹還是不理解,他問:“自由?我們現在不自由?”

方知我道:“自由是心境,如你這樣單純的家伙在厭吾山里你都不覺得沒自由,有的人......算了,就是我,不是有的人。”

“我這樣的人總是覺得受困在什么地方,不是人是心,什么時候我能如愿到草原上肆意縱馬的時候,那該就是我心已脫困。”

姜虹問他:“是什么困住你?”

方知我搖頭:“不好解釋。”

獎后又問:“是因為我笨聽不懂?”

方知我道:“不是因為你笨,而是因為你無法感同身受。”

他停頓了一會兒后笑了笑道:“給你講個故事。”

姜虹連連點頭:“好啊。”

方知我稍稍思考了一會兒后說道:“在大草原上曾經有一對流浪的父子,老父親曾經是中原頗有些名氣的武師,為人剛直,樂善好施。”

“所以他在家鄉人緣極好,不管鄉親們遇到什么難事他都愿意幫忙,若他有什么事哪怕不招呼大家,大家也都會去。”

“后來,因為楚國鷹犬的栽贓陷害,他不得不帶著他的孩子逃亡草原,他的孩子,天賦異稟,驚才絕艷,當初在四頁書院歷年大考都是第一。”

說到這他看向姜虹:“你知道這個少年離開四頁書院之后,是誰歷年大考都是第一了?”

姜虹搖頭:“不知道。”

方知我白了他一眼:“虧你還是寧人,我說的第一個四頁書院的天才是大將軍唐匹敵,第二個就是咱們大寧的皇帝陛下。”

“后來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大將軍唐匹敵從草原歸來協助陛下征戰四方最終建立了大寧,可是那位老父親,就在草原上孤身一人生活。”

“他年老體弱,很多事都不能自己做了,一個孤兒被他收養......”

姜虹想起來了:“是大將軍唐安臣!”

方知我點了點頭:“一位老人家,培養出來兩位大將軍,想想就讓人覺得欽佩,只是后來唐安臣他......”

方知我搖了搖頭,似乎不想再繼續說這個人了。

“咱們要去的地方,就是大將軍唐匹敵的父親,那位傳奇老爺子曾經生活過很久的草原,那里有數不清的牛羊馬匹。”

姜虹立刻就變得心馳神往起來:“那能見到那位老爺爺嗎?”

方知我又白了他一眼。

姜虹默默的低頭:“噢,那位老爺爺應該已經仙逝了。”

方知我道:“還記得咱們剛離開瀾水的時候,你問過我草原上有什么嗎?”

姜虹搖頭:“不記得了。”

方知我輕嘆一聲后說道:“有馬。”

他看向遠方:“大寧立國之前,大將軍唐匹敵最多的時候統帥十萬輕騎!可是現在呢,大寧舉國之內的騎兵加起來也不足萬人了,甚至可能都不足六千。”

“沒有戰馬,沒有騎兵,大寧想要真正的征服西域和漠北,征服更遠的地方,有心無力。”

他長出一口氣。

“我們去看看草原的馬,到底有多好。”

就在這時候,前邊有十幾騎飛一般過來,離著還遠就能看出來,那十幾個人身形彪悍氣勢冷酷。

為首的那個騎士勒住戰馬,看著方知我試探問道:“大河之水?”

方知我朗聲回答:“天上來。”

那彪悍的騎士立刻笑起來:“總算等到來人了,你是?”

方知我回答:“魏君庭。”

那其實明顯怔了怔,然后眼神疑惑:“你也是?”

方知我點頭:“我也是,你也可以是。”


上一章  |  天下長寧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