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從圣第371章 儒山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不從圣 >>不從圣最新章節列表 >> 第371章 儒山

第371章 儒山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5日  作者:鐘九陵  分類: 玄幻 | 傳統玄幻 | 穿越 | 架空 | 鐘九陵 | 不從圣 


車廂里很安靜,只剩下這由浩然氣創造而出的馬車高速行駛帶來的破風聲從窗簾處偶爾掀進來。

除了李子冀和崔玉言以及唐小風之外,每個人的臉上全都帶著十分復雜的神情,震撼,憤怒,哀傷,驚喜。

矛盾且復雜的情緒像是神夢澤西岸上的潮汐拍打不停。

十里村發生的經過已經被李子冀詳細的說了出來,事情的真相是誰都沒有想到的,一個小小的村子竟然會發生這么大的事情。

佛門僧人為了一己私欲,貪天之功造成百里大旱,一村死的死走的走,毫無疑問這是十分讓人憤怒的事情,大儒梁借的眉頭皺的很深,若非是顧忌佛門僧人在此,他肯定要張口罵上兩句。

佛子最先開口,雙手合十對著李子冀行了一禮:“李公子幫了佛門三個忙,小僧在此謝過。”

首先幫佛門清理門戶。

其次將十里村龍王廟信仰成神的消息如實告知。

最后沒有當眾說明緣由,給佛門留了顏面。

李子冀道:“我只是恰好遇見。”

不得不說,運氣這東西的確是非常重要,恰好李子冀走水路去十里村,恰好不貪和尚就在十里村作惡。

崔玉言冷笑道:“可不敢承謝,以免有人又要金剛伏魔,怪我們害了那惡僧的性命,要我們償命。”

李子冀或許懶得說這樣的話,但崔玉言說起來卻沒有一點心理負擔。

佛子臉上微笑不變。

佛門羅漢垂眉耷眼,不發一言。

執法堂僧人不怒和尚滿臉羞憤,慚愧不已:“不貪竟做出如此滅絕人寰之事,實為天地所不容,幸好李公子仗義出手,先前是小僧魯莽,給李公子賠罪。”

面對如此惡事,哪怕是不怒再怎么想維護佛門尊嚴,此時也是絕對說不出口那句自有執法堂懲戒的話,人家李子冀沒有順勢追究佛門監察不力之罪,就已經是格外開恩了。

崔玉言沒有說話,但依舊是冷笑連連,現在知道道歉了,不是你剛剛要舍生取義的時候了?

馬車還在行駛,畢竟是大儒出手,速度肯定要比尋常馬車更快,粗略估算,大概今晚日落之前就能夠抵達儒山。

只是現在距離日落還有些時間,李子冀也有些話想要詢問。

他看著佛子,問道:“佛門一直以來都是走的香火愿力之路,但這無數的信仰愿力到底有什么用處?”

信仰這種東西是無形的,你并不能夠用肉眼去看見,甚至你都無法準確知曉信仰到底是在什么地方,所以自然而然就會生出一連串的問題。

比如如何使用,如何操控。

佛子也不知道這個問題應該怎么回答,他思考了很長時間,然后方才開口說道:“我想若是找一個恰當比喻的話,愿力對于佛門來說,就像是國運于圣朝。”

佛子盤膝而坐,他身上的氣息始終平和,這的確是一個很好的比喻,國運對圣朝有什么幫助呢?

似乎很大,可若是要讓你說出來,卻又不知道該從哪里說起,這些好處都是無形的,體現在一點一滴的微末上。

信仰愿力也是如此。

就像是才情于儒山,大抵都是相似的。

不過信仰愿力能夠憑空創造出一位大修行者級別的活物出來,不得不說這的確是駭人聽聞的一件事,若是能夠掌控這種方法,也許世界會迎來巨大的變革。

馬車里沒有人在說話,心思各異,全都在想著這個傳了出去足以令整個世界震驚的消息。

直到日落時分,馬車停在了儒山腳下。

眾人下車,梁借也收回了維持馬車的力量,被夕陽一照,烏黑的馬車就隨之蒸發干凈。

這是李子冀第一次來儒山,也是在場很多人第一次來儒山。

面對著這座天底下文學的第一圣地,每個人的心里都秉持著最基本的尊重,儒山誕生過很多了不起的人物,這些大儒們尊敬道理,實踐道理,他們走在眾生之前,他們為蕓蕓凡子開智。

“這里的文學氣息還真是濃郁。”崔玉言望著儒山山腳下幾乎數不清的讀書人,看著那些因為某一篇文章,或者因為糾結于某首詩里的一個字眼而爭論的面紅耳赤的讀書人們感慨說道。

對于這里的人來說,最讓他們感興趣的不是誰的修行境界更高,而是誰又做出了一首好詩,就如同白玉城中的氛圍,一般無二。

身為無數讀書人心目當中的圣地,每天都會有不同的讀書人從世界各處走來,同時也會有人心滿意足的離去,這些人當中未必全都有修道天賦,但毫無疑問的是他們對于文學的熱愛是絲毫不差的。

放眼望去,這都是很純粹的一群人。

儒山雖然是一座山,但不只是一座山,山腳下連綿不斷的學宮搭建,甚至可以說形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市集,你能在這里買到所有的日常所需,也能用自己做出來的文章詩詞換取銀兩。

山下像是俗世,山上則是儒山真正的修行之地,一道石階直通山巔,兩側青樹上稀稀拉拉掛著寫好的詩詞文章,就和題詩樓差不多,只有真正得到認可的好詩詞好文章才夠資格掛在上面。

若是有人寫了一首普通的詩詞趁著半夜無人掛上去,也許短時間里不會被發現,可時間長了被人看見,覺得不配掛在樹枝上,伸手就會撕扯下來。

這里幾乎三天一小會,五天一大會,是讀書人真正能夠得到認可,得到精神愉悅的圣地。

大儒梁借微笑的看著這一切,對著身旁初來乍到的李子冀等人解釋道:“這些人未必全部都是我儒山弟子,但只要他們熱愛文學,喜歡文學,來到儒山我等便不會拒之門外。”

的確,山腳下的人雖多,可還是能夠在其中清晰看見不少身穿儒山衣服的弟子混跡其中,同樣因為某個不同的看法而爭的熱鬧。

“是梁先生,你敢不敢和我去找梁先生裁定?”

山腳下,兩個爭執不停地讀書人剛好看見大儒梁借出現,當下就是一瞪眼睛。

“去就去,有何不敢?”


上一章  |  不從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