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從圣第44章 所謂修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不從圣 >>不從圣最新章節列表 >> 第44章 所謂修行

第44章 所謂修行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10日  作者:鐘九陵  分類: 玄幻 | 傳統玄幻 | 穿越 | 架空 | 鐘九陵 | 不從圣 


“或許,我也在期待著你能夠改變一些事情。”

顧春秋在湖畔坐下,雙手撐著地面,抬頭看著湛藍的天空,輕聲說道。

“為什么一定是我?”

這話之前詢問過,顧春秋也給過答案,因為李子冀是李孟嘗的兒子,因為李子冀想殺李孟嘗,但他現在又問了一遍,顯然是想得到一個更準確的答案。

顧春秋沉默了會兒,反問道:“你以為天下要怎么改變?”

李子冀沒有理解這話的意思,顧春秋接著說道:“天下的格局已經穩定維持了一千多年,想要變化不是說彼此間硬生生的相互攻伐,最后誰贏誰說了算,那樣的代價太大,而且正如我先前所說,圣朝之外的強大勢力固然有幾個,可他們彼此之間也并非鐵板一塊。”

“拳頭大是硬道理,可有時候做事不能單單只看拳頭,難道你指望那些大人物約定了時間互相下場一決生死?”

“天下的變化總是潛移默化的,從一點一滴,一處角落一件小事開始變化,圣朝現在缺少適合應對小事的人,崔文若還不錯,但僅僅也只是還不錯而已,往上雖然還有洛家的洛神都,齊白湖的周志,朝歌城的小劍仙,可他們都并不合適。”

“在我看來,你才是最合適的那個人,整個天下就像是一張珠簾,你不僅是第一顆珠子,同樣是織起珠簾的那根線。”

和上次比較起來,顧春秋這一次說的更加明朗,更加直白。

李子冀也明白了自己在這場大勢之中所扮演的角色,他并不抵觸,他很清楚這是自己成為三千院弟子所必須面對的事情。

某種角度來看,也是一種交換。

彼此都能接受的交換。

“現在開始修行?”

他問道。

顧春秋拍了拍手,有些躍躍欲試:“我這還是第一次教別人,你可得注意聽,否則一會兒修行不順被反噬,那我就只能給你收尸了。”

這張嘴還是一如既往地不靠譜,李子冀瞥了他一眼,卻也沒什么好擔心的,被公認是天賦天下第一的顧春秋教導修行,會出岔子那才是怪事。

“所謂修行,用讀書人的話來說就是修養德行,在他們眼中修行不等于是修道者,而是提升自我精神的一個過程,這話對修道者來說自然是沒必要相信的,當然,其中也有可取之處,磨練心性。”

顧春秋站起身子,雙手負在身后,走一步晃三晃的解釋:“心性這東西是一個后天培養的過程,先天也有部分影響,有的人優柔寡斷,有的人踩只兔子都要哭上半天,這樣的心性即便天賦再好也注定成不了大器。”

“修行要聰明,未必需要你足夠聰明,但最起碼也要相對聰明,否則輕而易舉就被人耍的團團轉,修行反而會加快你的死亡。”

“所以心性很重要,冷靜的判斷,洞察的目光,如果你想境界提高到三境以上,這些特點都要具備,就比如那天晚上死在鄧九齡劍下的三位慶蒼國四境修士,別看他們死的很輕松,但他們也同樣具備這些特點,若不是碰見鄧九齡,單獨拎出去一個其實都能有一番作為。”

顧春秋的手里不知道什么時候多了一把扇子,一邊說話又開始輕輕地給自己扇著風,腰間玉佩和錦囊微微搖晃。

“往更深了說,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身體、思維、語言、行為、心念,直達正念和覺知,認識自己、天下和自然萬物的一個過程,修道者之所以擁有更強大的力量也是因為如此。”

“再深一些,修行其實就是提升自身與道之間的關聯,與道的感悟越深,境界也就越高,至于這個道到底是什么,每個修道者其實都有自己的理解。”

“當然了,這些都是聽起來玄而又玄的道理,具體如何修行,其實很簡單。”

啪的一聲,顧春秋將扇子合上,在掌心用力的敲了敲:“秘術是有的,小神通也是有的,玄妙招數應有盡有,只是唯獨一點,沒有老百姓口中流傳的功法一說。”

“修行不存在功法上的差異,你修行第一等功法修煉一天提升三個境界,我修行第三等功法修煉一個月提升一個境界,這都是不存在的,修行伊始,萬法歸一,就是一個引氣決。”

顧春秋伸出一根手指,一粒橢圓形的小東西在他的指尖凝聚而出。

“掐引氣決,靜心冥想,感受天地靈氣,然后引氣入體,納入氣海,在氣海之中凝練一顆本命種子,如此便等于是入了初境。”

“修行四路,初境雖然叫法不同,但本質上其實沒有任何區別,只有到了第二境以后才會走向不同的方向,你選擇走哪條路,氣的使用就要用哪條路的法子,你體內的本命種子也會隨之變化,所以事先決定好自己要走哪條路,否則日后后悔太耽誤時間,即便重新凝聚第二顆本命種子也很容易與最開始的產生沖突,不僅沒辦法走得更遠,還可能會導致氣海損傷,正所謂貪多嚼不爛就是這個道理。”

聽到這里,李子冀插了句話:“我聽人說,你是四路同修。”

顧春秋挑了挑眉:“我是天才,你能比嗎?”

嘲諷了李子冀一句,顧春秋接著道:“修行上的四條路并沒有高下之分,看得只是個人興趣和選擇,其實雖然說是教導修行,但一名師父真正能夠教導弟子的并沒有太多,在引氣入體之后,繼續修行提高境界就只有依靠自身,師父的存在在于引路以及資源給予等等。”

“四條路對于修行境界的稱呼各有不同,佛修稱第二境為金剛境,本命種子環繞周身,走剛硬路線,在最外層經脈流轉三十六周天,最終本命種子于氣海開出蓮花,如此便等于是踏入了第二境,行走佛修路線。”

“道修稱第二境為玉虛境界,本命種子在氣海內巍然不動,冥想精神與本命種子產生聯系,最終在眉心處生出紫氣,如此便等于是踏足了道修第二境。”


上一章  |  不從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