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第140章
140.第140章
第140章
“陳夫人,這怎么還沒奶水?”
“湯水不太夠,要是有鯽魚湯會下奶快一些,肉湯也好,奶水更好。”陳夫人答應謝炎炎這幾天照顧宋泠泠和謝楠楠,就沒回家。
可是,這么大風雨,壓根沒有賣菜賣魚的,哪里去弄魚弄肉?
“我看你妹妹挺有本事的,可以同她商量商量?”
“我妹妹年齡還小,怎么好一次次地叫她操心。”
“也是。”
宋泠泠如今閑下來,才想起來謝炎炎去西北治蝗蟲的事。
“父親和妹妹去西北治蝗災,不知道怎么樣?”
“我還沒來得及和她談。”謝寧有些羞愧,妹妹回來一直操心宋泠泠生產的事。
外面轟隆隆的風聲雨聲嘈雜聲,不妨礙謝炎炎一夜好眠,早上醒來,天依舊灰灰的,大雨傾盆,掌柜的穿著蓑衣,吆喝著排水。
她赤腳站在窗前,從院子看出去,遠處渾濁的黃水滔滔。
一時半會都沒法行走。
早飯,謝炎炎按照陳夫人的要求,給宋泠泠做一碗雞蛋面條,外加一些蔬菜和水果。
“哥,現在只是雨大,風沒那么大了。我來的時候,看見護城河里有魚,我們去撈幾條吧?”
永興城四周有一圈護城河,水由遠處的永江水引入,寬度大概10米。
謝炎炎經過橋下的時候看見有魚吐泡泡。
謝寧說:“陳夫人也是說叫我弄些魚或者肉,熬湯給你嫂子喝,可是這么大雨,我們去哪里撈魚?又沒有網子。”
“我有網。”
“啊,太好了,那我去碰碰運氣。等會兒你在旁邊看著就行,別滑河里去。”
謝寧給她一套蓑衣,她摸摸感覺這玩意兒擋雨性能肯定不如她的雨衣,于是拿出來前兩天穿的軍綠色的雨披,外面又罩上蓑衣。
謝勇和謝零榆起來,蘇墨青已經把他們和蘇喆叫到一起教書讀書。
謝勇和謝零榆看見謝寧他倆出去,便問他們干什么去?
謝寧說去抓魚。
謝勇和謝零榆都想去抓魚。
謝寧讓他們好好讀書,別跟著了。
倆人遺憾地回去,脖子一直伸著往外看,蘇墨青很失望,斥責道:“讀書貴在專心,你們好幾次都被外面的動靜吸引,怎么能學好呢?如果你們實在不想學,我和謝小姐告個罪,不教了。”
謝勇和謝零榆嚇壞了,再三保證以后不會開小差了。
謝寧和謝炎炎拿著網子,在護城河臺階上把網子撒出去,拉了一網,沒想到魚真的不少,一網子撈上來7、8條,大的有一斤,小的1兩左右。
謝炎炎說再撒幾網,回去養著,給嫂子燒魚湯,一天一條。
謝寧又撒了幾網,倆人撈了一水桶,半斤多重的鯽魚,總共有十幾條。
謝寧一手拎網,一手提桶,倆人回客棧。
結果在城門,守門的小吏說看見他們在護城河里網魚了,護城河里的魚不能網。
“我們買下來行不行?”謝炎炎問道。
“買?你們已經觸犯大秦律了。”
“那你們要怎么樣?”
“見官!”
小吏說完要抓他們,謝炎炎說:“我只買一條行不行?其余的我還放掉。”
“你放掉?你網上來,它們已經受損,放回去可能會死。”
“那我都買下來,可以嗎?”
“不行,見官!該坐牢就坐牢,該打板子就打板子。”
謝寧一聽馬上慌了,說:“這事和我妹妹無關,她就是跟著看熱鬧的,一切都是我的主意,抓魚是我抓的,我跟你們去見官。”
小吏把謝寧連人帶魚和網子都推搡著去了太守府。
謝炎炎才知道,永興城的長官姓嚴。
太守披著蓑衣,褲腿挽著,正在想辦法排水,城里到處都是水坑,府衙都被淹了。
小吏帶了謝寧,連人帶贓物都拿來了,嚴太守十分厭煩,說:“本官都忙死了,交給師爺去處理吧,打一頓先關著。”
謝炎炎淡淡地說了一句:“嚴太守,你確定要把我哥打一頓關起來?”
“難不成打你?”嚴太守直起腰來,看看這個小小的女子,很是好笑地說,“你說說,我怎么不能關他?他是天王老子?”
“我們不過在護城河里捉幾條魚,怎么就算違反律法了?”
嚴太守說:“護城河屬于府衙,河里的魚自然屬于府衙,你們不問自取就是違反律法。”
“護城河里的魚不能抓?”
“不能抓!”
“你們規定的是“魚”不能抓,可我們抓的是鯽魚。”
嚴太守好笑地說:“?”
“不是!魚是魚,鯽魚是鯽魚,這怎么是一回事?”
“鯽魚是魚的一種,魚自然包括鯽魚。”
“如果鯽魚是魚,為什么還叫鯽魚,叫魚不就好了?”
嚴太守一時腦子被繞進去,竟然愣了一瞬間,哈哈大笑起來,問謝寧:“你們抓了多少魚,啊不,鯽魚?”
“十二條。”
“好,本官做主,送你們了。”嚴太守愉快地說。
叫小吏去府衙告訴師爺重新寫一個告示。
“,哈哈哈,去,告訴師爺,張貼告示,以后,護城河里的魚不準捕捉,無論是鯽魚、鰱魚還是什么魚。”
謝寧暈暈乎乎和謝炎炎一起回了客棧,殺了一條,其余十一條,拿了兩個大木盆,養了起來。
謝寧燒火,謝炎炎掌勺,對謝寧說:“哥,你看好步驟,每天熬給大嫂喝。”
鍋燒熱,放一點菜油,油熱,把殺好的魚放進去,兩面煎一煎,出香味兒,加入三大碗開水。
大蒜瓣兒拍一下丟進去,加生姜,燒開,慢慢熬煮至湯汁為乳白色,湯汁大概還剩下一碗半。
加入嫩豆腐和少量鹽,再煮半刻鐘,出鍋。
這豆腐鯽魚湯,味道多提多好聞了。
謝寧滿臉帶笑,把魚刺魚骨撈出去,魚肚皮肉留好,端給宋泠泠:“這是妹妹燒的鯽魚豆腐湯。”
因為加了大蒜,魚湯一點都不腥不膩。
民間催奶的魚湯和肉湯都不加鹽,好東西也做得極難下咽。
她做的鯽魚豆腐湯,比平常人吃的略微淡一點,別說流放路,就宋泠泠原先生小包子謝雨生也沒有喝過這么好的鯽魚湯。
抄家流放前,搬空敵人倉庫去逃荒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