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第112章
112.第112章
與賀督軍聯絡的一直是西十二,但自從太子走后,四十二不知道哪里去了,賀督軍便親自來見謝湘湘。
賀督軍看見謝湘湘第一眼,喉結上下滾動了兩下,他也有妻妾數房,沒有一個比得上謝湘湘的美貌和端莊。
不過他是位高權重的督軍,熙王的一個身邊人,他還不至于昏了頭去撩撥。
他淡淡地點頭,道:“夫人打算資助幾個縣的百姓?”
謝湘湘看他眼底褻瀆之意,有些厭惡,端起“熙王妃”的架子,居高臨下地說:“督軍能拿到多少?”
“夫人知道一個縣有多少畝耕田嗎?”
“賀督軍清楚嗎?”
賀督軍搞不清謝湘湘的深淺,不敢大意,說:“一個縣,耕地至少10萬畝,單小麥占3萬畝以上,如此便要大概8000石麥種,其他的作物種子若算起來,一季也要8000石以上。”
“哦,那就8萬石小麥種子,8萬石其他作物種子。”謝湘湘說,“10個縣的麥種都拉到靜山縣來吧。”
賀督軍不動聲色地打量了謝湘湘一會兒,忍不住輕笑。
原來是個不事稼穡的草包!
謝湘湘看他眼里的輕視,并且越來越多的攫取之色,臉一沉,道:“救人如救火,督軍還是快些的好。”
賀督軍輕慢地道:“夫人,你可知,16萬石種子,這要用西北邊軍整整三年的軍資去換?”
軍糧、軍費都拿出去,兵馬吃什么?拿什么守衛邊關?
謝湘湘冷冷地說:“這應該是督軍考慮的事,督軍既答應了王爺,便要信守承諾。”
太子離開后,楚西望聽聞謝炎炎沒有立即回去,他便來看望謝炎炎。
“我原本是邀請你去四海閣玩玩,但有一件急事,我要給你說一聲。”
楚西望說謝湘湘通過賀督軍與外番人在購置種子要送給西部幾個縣市,收買人心。
謝炎炎很意外:她還沒回去?
“她要收服民心。種子卻是賀督軍用所有軍資換來的。”
“玉大人知道嗎?”
“不知!他若知道,定然彈劾賀督軍。”楚西望說,“挪用軍費軍糧,這是死罪。是要滿門抄斬的。”
西戎或北狄打進來,賀督軍攔不住,最后,被奴役的還是大秦百姓。
“楚大哥,你的四海閣在這里,如果你去官府提供消息,玉大人還能對你的生意照顧一二。”
“四海閣不和官府打交道。”
我只想你再得一個功勞,盡快免罪
原來是想送她一個功勞。
楚西望走后,謝炎炎一手托腮,一手翻著書頁,很久很久,一頁書都沒有翻。
“掃描謝湘湘。”
謝湘湘也住在涇川縣,離她這里不算太遠,一瞬間她就看見別院中的謝湘湘。
西四:“夫人,賀督軍從北狄換來的種子,明天就能送到靜山縣。”
謝湘湘:“王禎與靜山縣的縣三老周奇有些淵源,此事交給周奇去辦最好不過,以他的威望,邊境10縣都會對王爺感恩不盡。”
謝炎炎放下手中的書。
看見謝安奉坐在院子里,拿一截木頭一下一下地在雕刻。木雕雛形,好像是個女娃,胖墩墩的,頭上有兩個粗糙的揪揪。
“我想去靜山縣。”她開口道,“謝湘湘要去那邊賑災發糧種,我想去看看。”
謝安奉的手停下來,問道:“你去了能怎么樣?我們也沒有種子。”
“就看看。”
“炎兒,謝湘湘去賑災,是為熙王攢功,收人心。你去賑濟,朝廷并不知道,做這個事于你有什么好處?”
“我就隨便看看。”
“災區,饑民太多,不安全。”
“聽說那邊有個瓷窯,燒的瓷器很著名,我去看看,買幾件,以后送禮。”
謝安奉知道她是鐵了心要去。
那就去吧!
他把手里的木頭裝在隨身的袋里,準備收拾馬車帶謝炎炎去靜山縣。
恰好看見周少羽騎馬從外面回來,謝安奉劈頭問了一句:“周世子,你有賑濟災民的種子?”
這個問題問得奇怪,周少羽眨巴一下眼睛,道:“我得到消息,熙王要拉攏民心,給西北10個縣鄉送的種子和糧食,都是挪用軍糧軍費從北狄換來的。這不是飲鴆止渴嗎?”
這個回答似是而非,但是謝安奉臉色一沉。
他就知道,謝炎炎非要去災區,肯定是周少羽攛掇的。
周少羽看著謝安奉面色不善地大步走開,眨巴一下眼,他怎么得罪謝將軍了?
難道她要賑災?怕謝將軍不肯,就推我頭上了?
嗯,來吧,我愿意!
次日,謝炎炎和周少羽去了靜山縣。
只有他倆。她給謝安奉留了張紙條,換了一身男裝就和周少羽偷跑了。
截胡謝湘湘這種事,他倆就夠了。
越往西走,境況越糟糕,地里顆粒無收不說,連同此地盛產的鮮棗,也全部絕產。
一個缺少植物的世界,滿目瘡痍。
“好心人,給點吃的吧!孩子不行了……”一個女人抱著兩個黑不溜秋的孩子,遠遠地看著快馬,在路邊跪著哀求。
回答她的是馬兒噠噠遠去的馬蹄聲,和飛揚的塵土。
女人低垂了眼簾,絕望地看著倆四五歲的孩子。
謝炎炎:“小美,兌換10萬只饅頭,一包2只。”
10萬只饅頭,兌換成功
“娘,娘,包子,包子!”
煙塵落處,婦人的腳邊赫然放著5個油紙包,孩子爭先恐后地從女人懷里下來,抓起紙包都來不及打開,就開始啃。
女人打開紙包,只見里面是兩只雪白的白面饅頭,真的,她從來沒有見過那么白的饅頭。
5包,一共10個饅頭。
“恩人……”
感激的話隨風飄走,周少羽和謝炎炎是聽不到了。
他們趕到靜山縣城,就看見人山人海,烏泱泱的馬車、驢車、軍中的運糧車,往縣城不斷地趕來。
一大群鼓樂手在城門口敲鑼打鼓吹嗩吶。
“熙王爺給咱們送糧食來了。”
“還送了種子。”
“熙王不愧是賢王……”
人群中,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頭兒,長髯飄飄,身后跟著一群看上去很有威望的老頭子,他們的前面,站著一個戴面紗的女人,幾個侍衛威嚴地守在附近,手按在腰間的雁翎刀上。
遠處土路上一匹快馬,踏著滾滾煙塵飛速趕來。
抄家流放前,搬空敵人倉庫去逃荒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