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第105章
105.第105章
第105章
叫花子雞,民間也可能有人聽說過,但是眼前的這些人肯定不知道。
雞殺好,洗凈,謝炎炎開始塞佐料,蔥姜蒜醬油老抽,八角桂皮白芷丁香肉蔻粉腌好,用五張荷葉包牢,外面再用兩張大黃紙包上。
在溪水邊,叫周少羽和泥。
周少羽和泥巴時,謝炎炎加了兩勺老酒,防止泥腥味滲入荷葉。
泥巴和好,裹在荷葉包好的雞外面。
周少羽說:“像個繭。“
大家都覺得太好奇了,涂成這樣怎么吃?烤著吃吧?
謝炎炎:聰明!
腌制雞的時候,謝炎炎就和謝安奉一起壘土窯,東六們有空的,都過來幫忙。
地上挖兩個土窯。
撿柴,燒土窯。
因為這種做法很稀奇,太子拖著受傷的腿腳,坐在旁邊看稀罕。
找一堆木材在土窯下面燒火,把土窯燒得通紅,然后熄火,下面已經燒了一大堆木炭。
土窯上方掀開口,把裝好料的竹筒,裹好泥的叫花雞,放進去,加上厚厚一層木炭,然后再把地瓜放進去,最后把燒紅的土塊都敲碎蓋住。
太子終于顯示出一些好奇:“你最后放的那個是什么塊莖?”
“地瓜。”謝炎炎就淡淡地兩個字。
“是自己種的?”
“買的。”
太子想:肯定是外番人!還是偶然買到的
東六們給太子熬了雞湯,做了雞肉,太子翻山越嶺,雖然吃了些苦頭,到底是尊貴的儲君。他的飲食在向導看來,簡直是奢華至極。
他雞湯熬好開始吃飯,謝炎炎他們的飯也好了。
竹筒飯簡直就是土豆燜飯的升級版,不止香,還有竹子的清香,米飯一粒粒的,四季豆很糯,咸肉丁是點睛之筆。
太子頓時口水都要流出來了。
許文容把自己的竹筒飯送給了太子,其余幾人都給他勻了勻,然后就開始起叫花雞土窯。
太子干脆也不吃飯了,過來看他們起窯。
地瓜一塊塊金黃軟香,甜絲絲的氣息彌漫了整個營地。
謝炎炎抓了一顆烤的冒糖稀的地瓜,遞給周少羽:“嘗嘗。”
周少羽頓時眉開眼笑,太子看著他,總覺得他有點小人得志的嘴臉。
周金又扒出來幾塊,謝炎炎對東六說:“你們給符大哥拿去,小心燙著。”
太子頓時也滿意了,我是大哥!
最后那個叫花雞,是重中之重,大家看著周金一點點扒出來,一個硬泥團子,輕輕把泥巴敲裂,剝開,露出油汪汪的荷葉來。
一層層荷葉揭開,烤雞的香味就出來了,帶著荷葉清香的叫花雞,因為佐料的加持,香酥嫩滑。
關鍵是滿足了足夠的好奇心,太子頓時覺得自己的燉雞都不香了。
竹筒飯,叫花雞,烤地瓜,再配上汾酒,謝安奉從來沒這么滿足過。
盡管他不知道女兒怎么會那么多他不知道的本事,但是她是自己的女兒,他就要無條件地信她,護她。
只是,旁邊有個人也有這個心思,他有點慌
接下去,他們每天都以不要命的方式趕路,連續走了5天,太子的眼窩都塌陷了。
站在最后一個山頭,看向西部,山下的車馬、人煙,太子有一種終于活過來的幸運。
站在山頭,他輕松地笑了:“終于走出來了。”
謝炎炎也完成了最后一次物資搜刮。
如今她的空間里,有松子20萬噸。她沒敢都搜走,留下足夠多,因為她看見山上有小松鼠。
未去殼的薏苡2噸,松茸4噸,還有野燕麥4噸。
一星期的爬山越嶺,她也瘦了好多,但是她覺得自己結實了,身體比以前好很多。
東十六已經提前下山去聯系長安城的郡守玉山河。
“玉山河是父皇最看重的郡守,他是嶺西最有名的才子,玉家在整個西北舉足輕重。”
太子笑著說,“玉家很忠心。”
下山到山腳下之前,東六等人幫助太子在溪水邊洗刷,束發,更衣,太子看著雖然有些疲累,但是風采不減。
一行人都洗刷一番,看上去不是那么狼狽。
還沒下到山腳,玉山河就帶著長安的百官,迎上山來。
見到太子,玉山河立即下跪拜見。
君臣一番唏噓,挽手下山。
周少羽作為身份第二重的臣子,和太子并肩下山。
許文容和謝炎炎、謝安奉在最后跟著,反而很自由。
到達長安城內,大家都顧不上欣賞城市的繁華,太子立即召開君臣大會,商討蝗災的治理。
“玉大人,如今,蝗群到什么位置了?”
玉山河說:“稟殿下,距離長安不足600里了。臣按照殿下信中的吩咐,在平涼、涇川縣挖渠引水,夜間燃燒篝火吸引滅殺蝗蟲,效果顯著,然,蟲太多,如此并不能根治。”
距離長安不足600里,已經迫在眉睫了。
玉山河猶豫片刻,還是說了:“臣原本在平涼縣,與縣令一起治災,接到熙王的來信,說有妙法治蝗,臣急忙返回長安,結果等了3天還未見熙王影子。”
下面有官員氣憤地說:“因熙王說有妙法,百姓望穿秋水,現在他卻沒有蹤影,百姓都罵玉大人貪生怕死,棄了百姓,還罵”
他不敢說了。
玉山河直接說了:“有人煽動老百姓,說天下大旱,顆粒無收,今又蝗災橫行,是皇上失百姓心里著急收成,被人誤導,是臣的錯,臣已經專門派人向所有的百姓引導,蝗災自西戎來,并非大秦土生土長,我們都是受害者。皇帝很急,已經派太子親臨救災。”
太子淡淡地笑著說:“如今我們只考慮如何治蝗,其他,以后再說。”
謝炎炎暗暗贊同,這個造謠的人是王禎吧?是熙王?
太子指著謝炎炎說:“謝小姐有救災之法,玉大人不要小瞧,務必遵照謝小姐的指示。”
百官頓時瞪大眼睛。
他們是不是聽錯了?
玉山河本來也沒有指望太子能拿出什么好辦法,玉氏家族,文韜武略,無一不精,但是面對蝗蟲,依舊束手無策,太子來,也僅僅是鼓舞民心而已。
甚至太子、熙王、民間其他人,蝗蟲治不了,到此一游,撈資本而已。
但是,太子讓這么個小女子治蝗?
“殿下,是不是弄錯了?”他試探地問。
(本章完)
抄家流放前,搬空敵人倉庫去逃荒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