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仙宮內,寂靜無言。
龍女及時捂住了妹妹的嘴巴,以免其打擾到張九陽的思緒。
她看得出來,張九陽似乎有了某種重大的發現。
“看來那位諸葛國師,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落子,這盤棋,真是越來越有趣了。”
張九陽將令牌收了起來,眸光涌動,腦海中似有無數畫面閃過,所有和諸葛七星有關的事情皆歷歷在目。
他感覺自己仿佛抓到了什么,卻偏偏只差臨門一腳。
“鼎足三折天難問,心燈一盞照紫微。”
他默誦著那令牌上的詩文,感覺到其中似有深意,而且這種特殊的令牌,他在欽天監中也從未見到過。
“會不會……諸葛七星,就是天尊呢?”
龍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絲毫不受諸葛七星那光輝形象的影響,毫不介意以最壞的想法去揣測某個人。
“也許這一切都是他的賊喊捉賊呢?”
張九陽聞言搖頭道:“應該不是,如果天尊真的是諸葛,那他又豈會不拿走這塊會暴露身份的令牌?”
“而且天尊在六百年前以倒果為因法將自己從歷史中抹去,可現在世人仍然記得和崇拜諸葛國師。”
雖然還不知道天尊是誰,但張九陽可以確定,天尊絕對不是諸葛。
諸葛七星來過仙宮,應該是他在暗中走的一步棋。
“六百多年前,前朝大景被推翻,殘余龍氣化作了一頭孽龍,興風作浪,禍害蒼生,是諸葛國師將其斬殺。”
張九陽再次提起了這段陳年往事,也是敖璃這一脈的來源,其父便是當年那頭孽龍的兒子。
“現在看來,諸葛七星斬殺那頭孽龍,不僅是為民除害,也是想要取龍血,來打開這里的斷龍石。”
“但當時的諸葛七星,面對這里的諸多邪神,尚不足以做到游刃有余,在斗法中,他的令牌才不小心遺失于此。”
“每頭真龍之血都只能打開一次,也許他后面之所以放走你父親,也是為了令其成長后好再次打開此門,只可惜很快就在乾陵之戰中受反噬,不久便去世了。”
龍女目光一動,點頭道:“確實有這個可能。”
“那現在你準備怎么做?”
張九陽想了想,道:“太祖皇帝和岳軍神都已逝,如果說這世上還有人能知道這令牌的秘密,那一定是他。”
“誰?”
張九陽露出一絲笑意,道:“一個棋癡。”
玉皇山頂,太平觀內。
午后慵懶的陽光下,李觀棋正坐在一棵大松樹下弈棋,他一邊手捧棋經,一邊不急不慢的落子,悠然自得。
突然,他落子的手微微一頓。
帝鐘聲響,虛空綻放出絲絲漣漪,仿佛有扇門戶緩緩打開,一道紫衣身影飄然而落,身軀從透明漸漸凝實。
仿佛從另一個世界穿越而來。
見到他,李觀棋似是微微松了一口氣。
張九陽毫不客氣地坐下,掃了眼棋盤,忍不住笑了出來。
“這里,還有這里,都有破綻,心緒不寧?這可不像你的棋風。”
李觀棋搖頭笑笑,坦然道:“在你離京之前,我給你算了一卦。”
“看來卦象不怎么樣。”
“乾陷于澤,坎覆于離。白虎銜花,青龍折角。”
張九陽微微挑眉,道:“死生同局,你這算了和沒算有什么區別?老李呀,你這水平,要是擺攤算命可賺不到什么錢。”
如今的張九陽,精通六爻卦術和玉鼎宮的神算之法,在此道上也算是當世罕見,自然聽得懂對方口中的卦辭。
此乃未濟卦之變數,白虎銜花喻死中生美、青龍折角表吉中藏兇,換言之就是他和天尊之戰,可能贏也可能輸。
這要是擺攤,會被客人打死的。
見到張九陽明明知道卦象兇險,卻還能如此云淡風輕,甚至笑語調侃,李觀棋微微點頭,這份心性,已有了幾分執棋人的氣度。
“那你再算算,我此行可有收獲?”
李觀棋淡淡一笑,道:“不用算,我猜你并未達到原本的目的,但也不算毫無所得,你來找我,應該和此行的收獲有關吧。”
張九陽認真地看著他,道:“有時候我真懷疑……你就是天尊。”
李觀棋臉上的笑容驟然一僵,第一次浮現出意外之色。
很顯然,聰慧如他,都沒有想到張九陽口中會突然蹦出這句話。
“哈哈,騙你的,開個玩笑。”
張九陽笑聲爽朗,但眸光深處卻有暗潮起伏,光暗交織,深不可測。
不是調侃,而是試探。
剛剛有那么一瞬間,他是真的懷疑,李觀棋就是天尊。
因為此人也曾出現于六百多年前,是諸葛七星的師父,但如今卻沒有任何史書記載。
并且此人喜歡給弟子以圍棋命名。
比如方圓、天元、鬼陣等名字,都是圍棋的代稱、術語。
而玄素這個名字,也有說法。
《詠圍詩》云:參差分兩勢,玄素引雙行。
因此玄素,也是圍棋的代稱。
而投靠天尊的岳小妹,便在黃泉中以此為名。
雖然有些牽強,但張九陽確實在懷疑自己眼前這個弈棋的男子,究竟是不是天尊。
不過剛剛對方的表現沒有絲毫破綻。
“其實你的懷疑不無道理,有時候,我思來想去,竟覺得最有可能是天尊的人……”
李觀棋指了指自己,苦笑道:“居然是我自己。”
張九陽也笑了笑,道:“但我現在相信你不是了。”
“為何?”
“因為以天尊的驕傲,我若真猜出了他的身份,相信他不會連承認的勇氣都沒有。”
雖然和天尊交流不多,但張九陽能感受到對方那種骨子里的驕傲和威嚴。
“好了,換個輕松的話題。”
張九陽將一枚金色的令牌遞了過去,道:“認識這東西嗎?”
李觀棋見到這枚令牌,立刻便露出意外之色,詫異道:“這是……天元的紫薇令,你從蓬萊尋到的?”
“紫薇令?”
李觀棋點了點頭,而后長嘆一聲,露出回憶之色。
“鼎足三折天難問,心燈一盞照紫微。”
“乾陵之戰后,天元受龍氣反噬,和大乾越是牽扯太深,反噬就越嚴重,可即便如此,他還是要強撐病體,處理國事,日理萬機。”
“我曾勸過他,當時他便是以此詩作答。”
張九陽心中一動,鼎足三折,指的可能就是乾元三杰的陸續隕落,這一點諸葛已經算到了。
天難問,是說他也沒有必勝的把握,內心存有茫然。
而“心燈一盞照紫薇”,則是他給自己的答案。
無論有沒有把握,他都要試試。
“背面的龍、虎、鶴便分別指他們三兄弟,每當反噬難耐,魂若刀割時,他都會拿出此令來警醒自己,莫忘桃山之誓。”
“只是后來卻遺失了,當時我還詫異,天元如此看重此物,怎會輕易遺失?”
李觀棋摩挲著這枚令牌,眸光中似是驚喜,也似是釋然。
“我就知道,師尊……天元……他們的這盤棋,遠遠沒有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