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掌柜看到熟人,顯得很高興。
他從牛車上跳下來,走到馬車前:“你們也是去大河村嗎?”
程彎彎掀開車簾,笑著道:“我們就是大河村人氏,言掌柜這是要去作甚?”
“這就說來話長了。”
一路慢悠悠往大河村走,言掌柜就慢慢說起來。
祖上的茶館賣出去后,他手上突然多了一千兩銀子,就尋摸著再做點什么小生意。
試著進了一批貨來平安縣賣,結果賣不出去,全砸手上了,最后半價賣給了別的掌柜。
他不死心,接連又試了其他兩個生意,還是虧了。
一千兩銀子,短短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被他折騰掉了三百多兩銀子,剩下的錢,他可不敢亂花了。
程彎彎靜默了。
原來這世上真有這么不會做生意的人。
別人做生意是愁沒本錢,這位言掌柜,是實在沒有這個天賦,要是再做生意,怕是底褲都會虧掉。
“祖傳的鋪子被我折騰掉了,總不能這點錢也敗光,我趁早收手了。”言掌柜長嘆一口氣,“做生意不行,那種地吧,我照著別人種田,還專門買了一頭牛,總不能就我獨一家沒有收成吧。我到處打聽了一下,聽說大河村的田地比較多,買地不會遇到麻煩,我就來碰碰運氣。”
趙二狗笑起來:“言掌柜還真是來對了地方,我們大河村的地都是官府賞賜下來的,足足三四千畝,不過都是荒地,需要開荒。”
言掌柜眼睛一亮:“那荒地價格貴不貴,我手上能用的銀錢大概是四百多兩,能買多少地?”
趙二狗:“……”
四百多兩銀子,拿來買荒地,能買四百多畝,言家才幾口人,種的過來嗎?
程彎彎開口道:“大河村到了,二狗,你帶言掌柜去找里正,早點買了地,趁冬天開荒,明年開春就能種地了,這時間可耽誤不得。”
言掌柜將牛車停在田邊,讓牛自己吃草,然后跟著趙二狗去了里正家。
里正最近就是愁沒人買地,三千多畝地荒在那里也不是個事兒,他想著要不要去找些人來種地,給村里交地租就行,但具體去哪里找人,還需要好好琢磨一下。
正愁著,言掌柜就進門了。
趙二狗給雙方做了介紹之后,就開始談正事。
里正問了一下資金預算,頓時就有些說不出話來了,手上拿這么多錢,卻來村里安家落戶,這到底是圖什么?
人人都巴不得賺了錢去城里買房,結果這位倒好,賣了城里房,來村里學種地。
不過大河村地界很大,村民卻不足,有人來落戶是一件好事。
里正表現出了十二分的熱情:“四百多兩銀子,可以買兩百多畝荒地,剩下二百兩在村里蓋一座青磚宅子,一點都不比城里差。不過,兩百畝地,至少需要十個勞動力伺弄,請問言掌柜家里有這么多兒子嗎?”
言掌柜有點慌,他就三個兒子,這意思是,他連種地都沒資格了?
他詢問道:“這些地買了,除了用來種田,還能干什么?”
里正是看出來了,這人完全不懂種地,怕是秧苗和野草都分不清。
能買兩百畝地的大客戶,里正可不想拒之門外,也認真的幫忙思考起來。
大概一盞茶的時間過后,里正一拍大腿說道:“大山娘家的肥皂工坊越來越大,每天需要的東西也越來越多,就比如說蜂蜜,這東西貴的不得了,買起來很不方便,言掌柜要是會養蜂,專門賣蜂蜜,以后不愁沒銷路。”
言掌柜露出尷尬又不失禮貌的笑容:“我不會養蜂。”
“這玩意兒大家伙都沒養過,不會養也正常。”里正笑瞇瞇開口,“養山羊總會吧,一只母羊生產完后產奶八個月,你養個十來只母羊,一整年羊奶不斷,一斤羊奶可值錢了,全都賣給大山娘,絕對不會虧本。嘖嘖,說的我都想養母羊了,可惜家里沒這么大的地方……”
言掌柜很想說,山羊他也不會養。
但是在里正自信的眼神之下,他默默的將這句話收回去了。
不管會不會養,先試試再說吧,實在不行的話,那他就養豬,聽說養豬是最簡單的。
言掌柜點頭:“行,那我就先買兩百畝地,接下來要蓋房子,希望里正叔能出面找些人來幫忙。”
“這事兒好說!”
里正高高興興應下來。
大山娘家里的肥皂作坊剛剛完工,一大群漢子正愁找不到活干呢,這不,家門口的活兒就送上門來了。
他當天找人量了土地,寫好地契,和言掌柜一起去縣里按手印,這事兒就極其迅速的定下來了。
村里人議論紛紛。
“聽說城里的有錢人來咱們大河村置辦莊子了。”
“一口氣買了兩百畝地,還要在這塊地上蓋房子,聽說是磚瓦房。”
“哎喲,我們大河村是祖墳冒青煙了吧,竟然會有富人來這里安家落戶,以后怕是不得了。”
“九品孺人都在村里呢,肯定會吸引不少人來,里正之前還愁荒地賣不出去,要我來說,再等段時間,這些荒地可能會不夠賣。”
“我還打算翻過年后買幾畝地,會不會買不上了,不行,我得先去找里正叔把三畝地定下來,不能被搶走了。”
“那我也定個五畝地吧,等以后有錢了再寫地契。”
大河村莫名刮起了一陣買地風。
村民買地,一畝荒地半兩銀子,在程彎彎家工坊里做一個月,就能買得起一畝地,眾人暫時拿不出來也不要緊,讓程彎彎這邊寫個單子,將單子交給里正,等發工資的時候,買地的錢直接由程彎彎付給里正,算是一種超前消費。
連著好幾天,里正這邊都忙的不可開交。
而言掌柜也送來了蓋房子的圖紙,大批的青磚被運來村子里,大河村的第一座青磚房子正式開工了。
言掌柜家的這些地,距離程彎彎家并不遠,站在家門口的石磙上,就能看到那邊的熱火朝天的忙開了。
村里人也就看了一陣熱鬧,然后各自忙開了。
這時,趙老太太邁進院子:“老大媳婦,你上回說的七天試用期,今天是最后一天,要不要我把玉兒和二妞叫過來問問情況?”
程彎彎開口道:“這幾天娘在工坊里巡查,應該對她們兩個有個最基本的了解,不如娘先來說一下吧。”
“兩個孩子都挺會干活,也懂事,如果說只能留下來一個,我還真不好選。”趙老太太實話實說,“自家人不好評價,我喊幾個婆娘來問問看吧。”
陳二妞負責過濾草木灰,林玉兒后來換到了澆模這個工序,趙老太太把兩個環節的負責人都叫了過來。
兩個負責人都是老員工,在工坊里也干了大半個月,若是接下來小半月表現一直很好,就會提拔為組長,組長一個月工錢會漲兩百文,這兩人天天加班半個多時辰,天黑了才走,已經成了工坊里人人都知道的內卷之王。
“秀娥姐,水燕姐,你們兩個坐吧。”程彎彎現在是直接稱呼她們的名字,她笑著開口,“叫你們過來,是想問問玉兒和二妞兩個丫頭在工坊里表現咋樣,實話實說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