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挽春回到家中之后,便派人打聽了馮家。
王嬸子認識一位在馮家后廚當幫傭的丫頭,平日里聽過不少關于馮家的事。
“挽春,那馮老大心狠人也聰明,之前他那幾個弟弟爭得死去活來,沒曾想,后來,他那幾個弟弟直接乖乖拿了一小部分財產帶著一家老小離開不了這里,也不知道他是使了什么手段。”
王嬸子一邊嗑著瓜子,一邊說著。
她近來因為兒子的婚事心情高興,所以說起話來眉眼都是帶笑。
杜挽春聽后,緩緩回道:“說來也是巧了,我們還沒去萬州縣的時候,他不急著開米鋪,等著我們要去開了,他們又巴不得將我們趕走。”
王嬸子吐了一口瓜子皮,“那還不是因為手里得了銀子和鋪子,若是沒這些東西,他想開米鋪也開不了。”ap..
她說著,抬眸看向杜挽春,放低聲音道:“我聽人說,那位馮大老爺好賭,而且從來都沒有輸,給家里贏了不少家財。”
杜挽春笑道:“十賭九輸,以前不輸,以后總要輸的。”
王嬸子并未聽出她話中的意思,吃了一口瓜子,笑著點頭道:“這話倒是沒錯。”
杜挽春起身,給她倒了一杯茶。
這時,吳娘子抱著小綿綿和小清兒朝這邊走來。
兩小家伙現在能坐著身子。
杜挽春特地縫了一個地墊,然后鋪在地上,讓孩子們在上面玩耍。
這不,小綿綿玩累了,吵著要娘親。
杜挽春這三個孩子,都省心,不過老三最粘人。老大最穩重,平時像個小大人,老二最頑皮,經常扶著床要站起來。
每次都把徐小妹嚇一跳。
所以現在徐小妹格外小心,天天盯著那幾個孩子。
家里孩子多,隨著他們長大,也變得格外熱鬧。
周大娘和三王爺每日只要忙完了都會來看著三個孩子。
尤其是三王爺早就把這三個孩子當成了自己的孫子孫女。
只要是好玩好吃的都會給他們帶來,而且格外寵小綿綿。
小綿綿在算是他們家幾代人里不多的女娃娃。
杜挽春從吳娘子手里抱過小綿綿來到了后廚。
后廚莊嬤嬤正忙著,“小綿綿來了,來嬤嬤給你蒸了水雞蛋。”
說完,從蒸鍋里拿出了一個小小的碗。
碗里是剛剛蒸好的水雞蛋,莊嬤嬤在上面淋了點香油,然后端著走了過來。
小綿綿見著水蒸蛋,高興得揮起手來。
杜挽春抱著她坐下來,接過莊嬤嬤遞過來的碗,由于碗有些燙,她連忙將碗放在桌上,吹了吹里頭的蛋。
等著蛋稍微涼了一些些,便開始給小綿綿喂。
小綿綿長得有些奶胖,吃東西的時候,小嘴一嘟兩腮幫子便鼓了起來。
莊嬤嬤瞧著那孩子吃東西的模樣,心都化了,連忙轉身去準備蒸饅頭。
家里幾個小孩都喜歡吃饅頭,她每次都要蒸兩大籠。
眼看小綿綿就要吃完了。.
周大娘從香坊里出來,連忙朝著小綿綿的小臉蛋親,然后朝杜挽春問道:“挽春,我聽說米鋪有人鬧事,是怎么回事?要不要我讓五弟去鋪子里看著?”
杜挽春抬頭笑著回道:“娘,你不用擔心,我派人去問過了,是萬州縣的馮家,他們看著我們要在萬州縣開米鋪,所以有些眼紅。”
周大娘聽著臉上滿是氣憤,“那個馮家還真是過份,他自己不開,就不讓我們開!”
杜挽春回道:“聽說,馮家大老大準備自己重新開米鋪。”
周大娘聽后有些意外,“那我們該怎么辦?”
杜挽春眉一揚,笑道:“娘,你放心,我自有辦法。”
周大娘意一向都非常相信杜挽春,聽她這么說,略松了口氣,不過還是叮囑道:“挽春,若是需要我們幫忙的,一定要開口提,千萬別自己硬撐。”
杜挽春點頭應道:“嗯,知道了,娘。”
周大娘連忙拿了帕子給小綿綿擦了嘴,“我的乖孫女,來,抱。”
小綿綿連忙笑著伸出了手。
周大娘將她抱在手里哄著,臉上滿是笑。
全家人好像都沒有因為這件事而影響到。
與此同時,成安縣內。
馮大老爺在賭坊里還沒有出來。
賭坊的掌柜說道:“馮大老爺,你還要賭嗎?我瞧你已經拿不出銀子了。”
馮大老爺一共在這里堵了一天天夜,將自己所有的家當都輸光了。
他臉色發青,雙眸失神,腦子里就只有一個字,那就是一定要把錢贏回來,不然他們馮家就完了。
他一咬著,朝著桌子重重一拍,“我還有兩處宅子,三個鋪子和一個莊子。”
這已經是他最后的家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