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顧的,你!”拜謝!再拜!欠更43k
“姓顧的,你!”拜謝!再拜!欠更43k
“救人?救誰?”
顧廷燁一邊穿著衣服,一邊出聲問道。
說話的時候,感覺到一旁冷颼颼的,顧廷燁側頭,這才發現自己所在二樓窗戶正開著。
“不是,靖哥兒,你從窗戶進來的?”
“嗯!二郎,快些!”
徐載靖沒解釋,直接快步朝著屋外走去。
屋外,
南樂縣驛站院中,已是一片忙碌。
住在大通鋪上的阿蘭、高璞玉等人正手腳飛快的穿著衣服。
有驛卒小跑著將驛站院門打開。
一個坐騎呼哧呼哧的喘著粗氣的騎士被放了進來。
此時,徐載靖已經快步下了樓,走到那伏在馬背上,直打哆嗦的騎士身旁,道:
“到底怎么了!”
說著,徐載靖伸手,和何灌一起將人從馬背上扶了下來。何灌和徐載靖一起值夜,自是穿戴整齊。
“徐,徐公子,小人是貝州的柴家管事.昨晚,有,有位皇城司的高大人。”
說完經過,這管事繼續道:“高大人特意囑咐,沒讓小人去找貝州以南的官.咳咳官府駐軍,小人便借用了我家沿途商鋪中的馬匹。”
“小人沿途一直換馬,這才奔到南樂。”柴家管事說著,用凍得發抖的手伸進了懷里,掏出了腰牌印信,道:“這是那位高大人交給小人的信物。”
徐載靖接過信物印章,微微嘆了口氣,昨天預防萬一的準備,此時派上了用場。
聽著這柴家管事的話語,何灌一臉不可置信的說道:“貝州,城門被賊人奪了?”
“是。”
管事應完,不遠處高璞玉邊系著腰帶,邊走了過來。
聽何灌幾句話說完,高璞玉極為驚訝的搖著頭:“這,怎么可能”
“老天爺!臘月將近,貝州城中此時囤積的軍資、財貨、布帛米糧,價值何止幾百萬貫!這,這一旦出事.”
高璞玉懊惱的拍了下大腿。
一旁眾人面色更加難看了。
“靖哥兒,怎么辦?”何灌側頭看向徐載靖。
徐載靖心思急轉,急聲道:“如今最最重要的,是要把此事傳回京中,讓陛下和朝中的大相公們盡快知道此事,做出對策。”
徐載靖說完,側頭喊道:“潘塵!南樂縣中可有信鴿?”
一個被兆眉峰留在徐載靖身邊,正在不遠處給馬匹上鞍韉的皇城司吏卒回道:“五郎,沒有!但南邊的澶州城中有!”
“過來拿印信!”
徐載靖喊完,繼續道:“青云,準備紙筆!把我的印章取過來。”
“是,公子!”
這么一會兒,顧廷燁也走了過來。
聽高璞玉轉述后,顧廷燁的眼中滿是震驚,隨后又轉為了躍躍欲試。
聽著徐載靖的話語,顧廷燁回頭道:“稚闕,回樓上,把我的印章也拿來。”
屋內,
稍稍冷靜下來的何灌拉住徐載靖的胳膊,道:“五郎,此事極為重大!只憑一人之言,咱們.是不是應該辨別一下真偽,再做決定?”
“謊報這般軍情,這可是殺頭重罪!”
徐載靖稍稍沉吟后,伸手拍了拍何灌的胳膊,搖頭道:“何大哥,我知道!但,昨日我和兆大哥有過約定!此時他的印章在這里,情況肯定極為惡劣危急!”
何灌點頭:“好吧!”
隨后,
徐載靖、顧廷燁一起兩人飛速的寫著奏報,
寫完一封,徐載靖先用兆眉峰的印章,沾了沾印泥蓋在奏報上,又是徐載靖自己的。
顧廷燁也將自己的印章蓋了上去。
拿著蓋印的奏報,徐載靖看著一旁的皇城司吏卒道:“潘塵,你持此封奏報,和阿蘭一起不惜馬力去澶州!先放信鴿,再請澶州文武官員派人朝北探看。”
潘塵拱手應是,翻身上馬朝著驛站外奔去。
側頭朝走到身旁的南樂驛長,徐載靖道:“現在,馬上去城中通知南樂令,也派人朝北邊探看!城中籌備馬匹,驛站中的馬匹也上轡頭鞍韉,喂草喝水!后面的日子有的忙了。”
說著,徐載靖同顧廷燁一起朝外走去。
從柴家管事抵達驛站附近喊話呼救,
到放哨的徐載靖從屋頂上下到顧廷燁二樓的房間,
再到這一番對話忙碌,用了不到兩刻鐘。
天色依舊黑暗。
又一番粗略的準備后,徐載靖等人舍棄了馬車,一人雙馬或三馬,馱著甲胄、軍械和人馬糧食,呼啦啦出了驛站。
在官道上調整了下隊形后,便在認路的高璞玉的帶領下,緩緩加速著朝北方奔去。
卯時三刻(早六點前)
澶州城門依舊關著,
北門城門下,有士卒在給兩匹大汗淋漓的馬兒喂著草料。
有數只信鴿撲騰著翅膀,飛到了空中,滯空了一會兒,辨明方向后,便展翅朝南飛去。
州城中,有打著火把、燈籠的人在街道上走著,不時有車夫、騎士的鞭馬聲傳來。
目的地都是澶州府衙。
同時,
澶州南門被緩緩打開,
兩名騎士一人雙馬的朝南奔去。
辰時末(早九點后)
汴京城,
天氣晴朗,
天空湛藍的沒有一絲云彩。
上值的榮顯披著厚實的斗篷,站在高高的宮墻朝外看去,
他能看到附近的街巷人家的屋頂上,有灰白的煙氣從煙囪里冒出來,榮顯甚至能看到自家小妹屋子的房頂。
不用仔細去聽,
雖是冬日寒冷,
但榮顯只需摘下護耳,就能聽到宮城周圍的打鐵聲、叫賣聲、茶酒博士的攬客聲、絲竹管樂聲、百姓說話聲、牛馬脖下的鈴鐺聲,等等各種嘈雜聲音。
大周京都,
一如往日般的繁華,龐大。
榮顯身后的宮墻內,
大周皇帝同朝中各級官員,正在還算溫暖大殿內說著治國之事。
看著空中飛過的鳥兒,榮顯打了個哈欠后,揉了揉自己的發澀眼睛。
不一會兒,
皇宮內,
在宮中禁衛、內官女官等人驚訝無比的眼神中,
須發都泛白的兆子龍,
不是用快步,
而是用奔跑的姿勢,朝著皇帝百官所在的大殿跑去。
看到如此失態的情景,
有的女官直接回了自己所在的宮苑,將此事當成趣聞說給某位嬪妃聽。
有的則朝兆子龍去的方向走了走,想要打聽是不是發生了什么大事。
宮殿內,
和站在前面的幾位國之柱石的大相公說了幾句話,皇帝正要擺手下朝的時候,看到了氣喘吁吁神情焦急的兆子龍。
前排的幾位大相公也看到了此景,紛紛轉頭看去。
皇帝沒有著急問,朝大內官擺了擺手。
“退朝!”
在大內官的喊聲中,百官躬身齊呼后轉身朝殿外走去。
盛紘穿著緋色官服,
站在同僚身后朝著殿外走著。
出了大殿走了二十多步時,就聽到身后有內官的喊聲。
盛紘疑惑的回頭看去,
便看到幾位公侯、大相公被數名內官喊住,引導著快步朝殿內走去。
看到此景,盛紘眼中有了不少疑惑,前排的幾位當朝一品勛貴大員、大相公,被皇帝叫著去討論本就司空見慣,但如此匆忙的快步而去,卻是少見。
后殿內,
皇甫尚書、李尚書、英國公、寧遠侯、勇毅侯等朝中文武大員齊聚,
眾人坐在繡墩上輕聲交談著。
“國公爺,這是怎么了?”
皇甫尚書低聲問道。
英國公搖了搖頭:“我也不知!盧老哥哥,您可有聽到什么風聲?”
英國公身旁的廉國公想了想道:
“消息有不少,但能讓咱們都在這殿里的,并無!”
一旁的吏部李尚書道:“莫非,是北遼金國有變?”
此話一出,后殿中的文武紛紛對視了一眼。
人群中的顧偃開深吸了口氣,合在一起的手掌有些焦躁的搓來搓去。
畢竟,北遼金國掐起來,顧家麾下的廣銳軍是要做好準備的。
察覺到一旁親家徐明驊的眼神,顧偃開有些緊張的笑了笑。
徐明驊正要說什么,
“陛下駕到!”
大內官的聲音在門外響起,
殿中眾人紛紛起身。
皇帝一臉焦躁的邁步走了進來,重重看了眼勇毅侯徐明驊后,坐到了御案后的龍椅上。
蹙著眉頭嘆了口氣后,皇帝看著眾人,道:“諸位愛卿,坐!”
待眾人落座,看著眾人關切、求問的眼神,皇帝抿了抿嘴,道:“朕,剛接到飛鴿傳書。”
“有人傳信,說貝州.有賊人鼓動百姓,攻殺守城衛兵,昨夜已經奪了貝州的城門。”
此話一出,后殿內聲音頓時一亂。
“陛下.!”
“什么?”
“陛下,哪里來的消息?”
“怎么可能?”
皇帝一只胳膊搭在扶手上,另一只手朝下壓了壓。
后殿很快安靜,
皇帝道:“是勇毅侯五子徐載靖派人傳的消息!消息上,還有皇城司主事兆眉峰和顧家二郎的印章。”
徐明驊眼睛一下瞪了起來。
一旁年紀不小的安國公起身,撇了眼徐明驊后,道:
“陛下,勇毅侯小兒子,去貝州并非是快馬加鞭,此時應還未到貝州,何來貝州的消息?”
“莫非是為了圓某些傳聞說法,謊報軍情?”
坐在最前方的曹老將軍,面無表情的看了安國公一眼,眼中滿是審視。
徐明驊則深吸了口氣,目不斜視的看著皇帝。
襄陽侯譏笑道:“哎,我說譚老哥,為了圓個說法,用腦袋謊報軍情?您沒老糊涂吧?”
看著安國公的表情,襄陽侯繼續道:“怎么?只許你說話,我說就不行?哼,老匹夫下頭被女人嘬軟了,上面的頭也他娘空了?!”
“姓顧的,你!”
顧偃開和襄陽侯都看了過去。
“我,怎么了?”
皇帝猛地拍了下御案后,兩人趕緊閉上了嘴。
皇帝一手扶著鬢角,沉聲道:“是皇城司兆主事先一步到的貝州。事發后派人傳出來的。”
“宮里已經放出信鴿給貝州周圍的州縣!八百里加急的金牌軍令,也已派出去了。明日或可得到確切消息。”
“但,此事事關重大!貝州出了大事,眾卿家說說可能的結果,商量一下下面的對策!”
坐著繡墩的陳尚書拱手道:“陛下,年底臘月,北方各軍州、軍鎮的物資,已然全部運到貝州!真有什么事,戶部.再籌集錢糧,卻是要費些時日了。”
皇帝點了點頭。
又有官員起身,道:“陛下,北方諸軍州的甲胄箭矢,貝州只儲備了.”
午時(十一點后),
皇后殿內,
“娘娘,陛下今日就不來您這兒用飯了。”
皇后點了點頭:“陛下他還要忙多久?”
大內官面帶難色:“娘娘,奴婢也不知道!”
“那,貝州到底發生何事,什么時候能清楚?”
“回娘娘,一來一回就是八百里的金牌軍令,也要到明日了。信鴿走運的話,也得下半夜了。”
皇后點了下頭:“有勞大內官了。”
“那,娘娘,奴婢就回陛下身邊了。”
午時三刻(中午十二點前)
徐載靖等一行人,風塵仆仆的跑了四個時辰,終于駐馬在貝州城外。
看著矗立在陽光之下的高聳城墻,徐載靖微微蹙起了眉頭。
“五郎,這城,咱們不好進啊!”何灌在一旁說道。
另一邊的顧廷燁,則動作有些別扭的挪著自己的大腿根。
隨后,眾人騎馬進到了柴家的碳行院子里,卻沒見到高云青。
問了問店中伙計,徐載靖才知道,高云青暖和過來后,便又出去勘察情勢了。
在店中用午飯時,高云青也回了碳行。
一番寒暄后。
“情況如何?”徐載靖道。
高云青疑惑的搖頭:“四個城門都沒了喊殺聲!但,這城中賊人也不知怎么,封閉城門后便龜縮不出!早知如此,我便讓主事和我一起跳河出城了!”
“城中兵力如何,高大哥你可弄清楚了?”徐載靖繼續道。
“城里有宣義軍一個軍的兵力,兩三千人!參與謀反的不知有多少!昨晚他們搶奪城門時,我還看到不少百姓摻雜其中。應該是柴家伙計口中的彌勒信徒。”
看著徐載靖疑惑的樣子,高云青道:“那伙人嘴里喊著的‘彌勒當世’口號,便是最大的明證。”
徐載靖點頭。
“五郎,咱們怎么救主事?”高云青沉聲問道。
徐載靖想了想:“我想著,晚上試一試,能不能把羽箭射到城門樓上!只要能上城墻,一切好說!”
高云青搖頭道:“五郎,天沒亮的時候,我在城下觀察過,賊人們在城墻上巡邏頗為頻繁,這個法子恐怕.”
“這個不行,那我和青云便想辦法借著指力,看能不能直接攀上去。”
一旁的高璞玉道:“五郎,這貝州在兩條運河之間,我記得是有水門引著運河水進城的。”
高云青道:“我昨晚逃走的時候,便是跳進了水門前的疏水溝中!水門下有兒臂粗細的木柵欄擋著!”
“嘖!”高璞玉失望的嘖了一下。
徐載靖側目問道:“多粗?”
酉時初刻(傍晚五點后)
大周皇宮,
昏暗朦朧的光線中,又一只信鴿落進鴿房中。
很快,
信鴿帶來的急報,謄寫后便被送到了亮著蠟燭的宮殿中。
瞧著眾臣工關切的神色,皇帝看了看急報后,有些郁悶的將紙張遞給了大內官。
一番傳閱后,卻是博州城中,有士卒放火殺官,搶占城門,圖謀造反。
還沒等眾人消化這個消息,
“陛下,宮外剛送來的曹州急報!”
皇帝蹙眉看過后,猛地拍了下桌子后,站了起來。
“真是豈有此理!”
示意大內官讓臣工傳閱后,卻是和博州差不多的,有賊人城中放火、攻擊府衙的消息。
有這兩處的消息,距離更遠的貝州之事,多半也是真的了。
凌晨,丑時末(凌晨三點后)
貝州城外一片安靜。
但是城內,
卻不時有慘叫傳出來,
聲音有男有女。
忽的,
“啊!!”
東城墻靠南的位置,一個賊人卒子捂著射進肩膀上的羽箭慘嚎了起來。
有同伴跑過去想要幫忙的時候,凌厲射來的另一箭直接洞穿了第二個人的脖子。
遠離水門的城墻上,慘嚎呼喝聲,瞬間吸引了巡視城墻的賊人注意力。
城內水門處,
兩聲悶響后,
還未結冰的城內河面,有淡淡的漣漪波動。
“在那兒!那個騎馬的。”
“當心!”
“射死他,射!”
遠處城墻上,有賊人朝城外用力嘶喊著。
而在城墻水門中,
一個嘴里叼著短刃的人,如同幽靈一般緩慢的從水下露了出來。
眼睛轉動,確認安全后,
一個,兩個很快,另外四個舉著油紙包裹的人趁著夜色上了岸。
很快消失在了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