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是徐家子第247章歸外家【拜謝大家支持!再拜!】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玄幻>> 知否:我是徐家子 >>知否:我是徐家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47章歸外家【拜謝大家支持!再拜!】

第247章歸外家【拜謝大家支持!再拜!】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8日  作者:馬空行  分類: 玄幻 | 衍生同人 | 輕小說 | 馬空行 | 知否:我是徐家子 
立秋已經有些天了。

青草昨日晚上便不再難受,

如今徐載靖院兒里女使多,便依舊沒讓青草早起。

院兒里,

徐載靖穿好衣服,打著哈欠從屋子里出來的時候,迎面而來的就是空氣中氤氳的下雨的味道,

果然,徐載靖晨練的身體發熱的時候,天空中開始飄散起了細雨。

‘哚’

‘哚’

聲中,

李家兄弟有些狼狽的躺在跑馬場的地上,淋著細雨喘著粗氣,他們身邊是還能坐著的青云,更遠處是正在舉著石鎖打磨力氣的阿蘭和尋書二人。

看著還在不緊不慢的投射著短槍的徐載靖,兄弟二人有些挫敗感的嘆了口氣。

“感謝以后不用在戰場上遇到他。”

聽到兄弟二人的話,青云爬了起來,將二人拉起了身,朝著一旁鍛煉指力的地方走去。

卯時(早五點)的時候,

徐載靖回了院落,跟著他回來的云想趕忙讓青草幫她擦了擦頭發上的雨珠后,

她學著姐姐花想的打扮改了改后,便拿著徐載靖的書箱跟在了后面。

在孫氏院兒里吃了早飯,徐載靖和兄長來到了盛家。

這幾日,調皮的云想和相熟的小桃等盛家的女使們玩起了心照不宣的游戲:

‘猜猜我是誰’

莊學究還未到學堂,

露種和云栽看了看不似往日跳脫,端莊文靜了許多的云想后,低聲和喜鵲道:

“這是花想姐姐!”

聽到此話的云想努力維持,用力壓住自己的嘴角,學著姐姐撫了撫衣服上的褶皺。

一旁的小小桃湊到了云想身邊,

‘嗅嗅’

隨即一臉沉醉的道:“云想姐姐,你也好香呀!”

一旁的喜鵲看著眼中滿是驚訝破了功的云想,喜鵲驚訝的道:

“啊?你是云想姐姐?”

云想的嘴角壓不住了,捂著嘴笑了起來,帶著她頭上小小的首飾搖晃了起來。

坐在前面的如蘭和明蘭也驚訝的回頭看了過來,剛才她們一直以為是花想來的。

當莊學究優哉游哉的進了學堂的時候,

天色依舊有些陰沉,

直到快要吃午飯的時候,太陽才在云后直直的照了下來,

多云,

微風,

學堂邊用來遮陽的竹簾,被吹來的涼爽微風撫動,連帶著收起來的竹簾下的彩線也跟著飄動了起來。

明亮的學堂中,不論兒郎還是姑娘,都在專注的做題、練字和打瞌睡,

看到此景,

莊學究舒坦的嗯出了聲,

掃視之間他看到了抬起頭,眼中同他一樣滿是感觸的徐載靖,

“有趣,有趣!”

隨后莊學究繼續搖頭品鑒著手里的詩集,

就是不知是說詩,

還是說那個正直青春,眼中卻對青春有著感觸的少年人。

大概這個時候,

曲園街侯府外,

一群工匠打扮的人跟著一位官宦子弟打扮的年輕人,同幾輛滿載的平板馬車來到了侯府門口,

門房趕忙上前詢問,

原來是廉國公府長媳母家李家的公子和匠人,

知道輕重的門房趕忙和內院兒通傳了,孫氏親自來到二門處接待了李家的公子。

在前院兒待客的前廳一番敘話,這才知道,

原來之前盧家人來徐家的時候,看到徐家偌大的院落,有些屋舍院墻的邊角有了些破舊損壞,

徐家可能會在下半年修葺,而這盧家長媳回家后便直接請了娘家人來,將之前的事說了一說。

李大娘子的娘家,雖然祖上歷代在朝為官,李大娘子的長兄更是位居直學士之位,

多少也能稱得上一聲累世官宦!

但是有一個國公府的世子、將來是國公的外甥,和沒有這個外甥,對一個家族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而和自己的婆母廉國公老夫人交談,也知道其實徐家如今早已不缺財貨。

同娘家人合計了一番后,李家便派了家中最小的兒子,領著族中和下屬的工匠來了徐家,幫著徐家修葺一下宅院。

耗費銀錢是最次要的,重要的是這份心意。

人和材料都帶來了,孫氏也不好讓人家回去,拒了人家的心意,只能衷心的感謝了一番后,帶著這位李家公子在院子里轉了轉。

所以,

當徐載靖和兄長回府的時候,就看到徐家院子里一片忙碌。

兄弟二人稍稍收拾了一下后,就被孫氏派來的管事嬤嬤叫到了前廳中見了親戚,

互相通報了姓名年歲,

看著比自己大了不過十一二歲的李家公子,

徐載靖有些尷尬的不知道如何叫人,看到此情景,這位名叫李誡的官宦子弟笑著道:

“靖哥兒無需介懷,雖然你和宗哥兒是義兄弟!”

“但是,咱們之間各論各的,宗哥兒管我叫舅,你管我叫哥就行!”

徐載靖和載章對視了一眼后,躬身道:“見過兄長。”

三人落座又一番攀談,徐載靖這才知道,這位李家幼子和自家姐夫乃是同年應試,得了個二甲九十多的名次,如今已經在將作監做著一個九品的錄事。

頂頭上司過兩個月告老,這位已經擬定要升上一級了。

說著話的時候,有一個年輕人進來稟告,說了下面匠人們對徐家幾處的整改意見,

涉及泥瓦匠、石匠、木匠等,這位李家子弟便同徐家兄弟出了廳堂,去幾處巡視了一番。

天色不早,

趁著出來巡視的時機,李誡帶著工匠們來到了徐家大門處,

剛才進屋稟告的那年輕人,帶著工匠徑直出了徐家門準備離去,

這讓徐載靖兄弟二人措手不及,本來徐家還要留下用飯的。

李誡也邁過了徐家高高的門檻,看著徐家兄弟的眼神,他指著剛才進來稟告的年輕人道:

“那位乃是富昌侯榮家的親戚,父親之前也是在禁軍任職的,只是不知為何,前些年辭了禁軍的職位,托了關系讓這位哥兒來學手藝。”

“不早了,我等也就告辭了!”

聽到這話,徐載章頗有意味的看了看自家小弟后道:

“兄長還是留下來用飯吧!”

李誡拱手道:“這今日監里的差事還沒搞完,改日我定然留下用飯!”

徐載靖卻是一笑,朝著門外的那榮家親戚道:

“這位,我和榮家顯哥兒關系莫逆,你要是再走,我可莫要怪我找顯哥兒說道說道了!”

此話一出,似乎有什么和榮顯相關的不好記憶浮現,那榮家親戚停了腳步。

“還請回來!今晚在我家用飯”

說著,徐載靖拉住了李誡的一只胳膊,載章拉住另一只,

李誡在家中是做慣各種鋸木鑿石之事的,也感覺自己有把子力氣,

結果他徒勞的掙扎了幾下,被徐家兄弟‘拖’了進去,

“兩位賢弟!”

“我不吃!”

“我還有事要忙!”

聲音逐漸遠去,門口的匠人們相互對視了一眼后,重新回了徐家。

得了前院兒已經把人留下的通傳后,

華蘭用襻膊系著衣袖,監督著翠蟬指揮著徐家的四司六局擺置桌椅、上時令果蔬、傳菜、上菜等事。

院子里的工匠們由翠蟬管著,

廳堂中的三人卻是華蘭親自看著上菜的,和自家母親還有房媽媽學了那么多,今日終于可以小試一番了。

聽著上菜的女使說著那魚肉糟襯腸已經見底,華蘭趕忙吩咐再切一盤上去后,又叮囑道:

“挑最好的,用食盒裝了,備著給客人帶回去。”

院子里,阿蘭尋書還有楚戰,被青云拉了過來陪吃陪喝陪聊。

工匠們曉得是侯府,能被李誡帶著來,多是懂事有分寸的,倒也并無喝多亂說話的事情發生。

李饕餮/魑魅兄弟二人,青云本沒打算去叫的,但是兄弟二人看到院子里的熱鬧卻是主動過來幫忙,

因為要照顧那幾個白高國孩子,兩人也沒進廳堂,而是在院子里搬了座位吃喝了起來。

一個半時辰后,

“來,再喝一杯!”

“我沒喝多!”

“干杯!”

干了一杯酒的李誡,醉眼朦朧的拍著‘徐載靖’的胳膊道:

“靖哥兒,你救得不止是我那外甥,還..還有”

話還沒說完,李誡便覺得腦袋昏沉沉的,隨后兩眼一黑。

載章一把抱住拍他肩膀的李誡道:“小五,過來幫忙!”

戌時正刻(晚八點后)

一點事沒有的徐載靖,下了馬車,背著李誡進了李家的大門。

出來迎接的李家老夫人,看著喝醉的小兒子,還有沒事的徐載靖,

在徐載靖告辭后,恨恨的拍了自家喝醉的被娘子扶著的小兒子肩膀一下。

李誡嘟囔道:“喝!我沒醉呢!喝.”

晚上,

李誡夫婦二人的院兒里是聽取‘哇’聲一片了。

第二日一早,

醒了過來,

洗漱完后,李誡喝著溫補的粥,看著早飯桌上新上的一盤切成片肉腸,

在他娘子的服侍下嘗了一片后點了點頭道:

“這新上肉腸的味道甚是不錯。”

他娘子暗暗的嘆了口氣道:“這是昨晚和官人一同被徐家送來的。”

李誡想了想,已經不記得昨晚發生什么了。

之后的日子,

李誡隔三差五的去徐家指導查看一番,但卻再也沒喝過酒了。

這天,

秋雨斷斷續續下了一天,

因為天氣,工匠們今天都是在家休息。

徐載靖下學回來,

將滴著雨水的油紙傘交給青草后,掀開布簾進了孫氏所在的廳堂。

這幾場雨下來,

天氣漸冷,

徐家眾人已經換上了御寒的秋袍,看到徐載靖,孫氏道:

“靖兒,你回來的正好,你姐姐的瓊枝閣,我正愁著不知道怎么辦呢。”

徐載靖一愣問道:

“母親,這有什么愁的?”

看著孫氏瞇起的眼睛,和兩位嫂嫂的眼色,徐載靖趕忙道:

“自然是維持原樣!.的基礎之上,再稍加完善改造一番。”

“待幾日后的秋社,大姐姐正好歸家,讓她一看,舍不得回去恨不能再住一晚才好!”

平梅嫁到顧家這些日子,瓊枝閣雖然有人打掃,但是沒人住,少了煙火氣的熏染,終究還是有些清冷蕭瑟的。

“以后您的長孫女自然也是要住進這院兒的。”

聽到此話,謝氏和華蘭皆是哭笑不得的看著徐載靖。

這時載章也從門外走了進來,看著廳堂中的眾人笑著問道:

“這是在說什么呢?”

其他人說話的時候,徐載靖看了一眼二姐安梅,

許是年紀漸長或是秋天到來,

這段日子安梅少有如前些年那般的跳脫了。

“姐,這些日子沒見伱和我討要潤膚膠,不會是一直在玩吧?”

聽到徐載靖的話,安梅白了他一眼,繼續撫摸著身旁有些胖的貍奴。

“炯哥兒之前說,過幾日送兩只幼鳥過來,你可得把兩只貍奴拴好了!省的它們把幼鳥給吞了。”

徐載靖一說話,廳堂里的眾人注意力放在了安梅身上,尤其是提到呼延炯,

這讓安梅的郁郁少了些,多了些不好意思。

飯后安梅被兩個嫂嫂拉著說了不少話,多是作為從姑娘到大娘子的過來人,說的開解的話語。

轉過天來,

工匠們便開始了對瓊枝閣的修葺維護。

八月前,瓊枝閣便被修葺的煥然一新,還在院子中建了一座小亭子。

之后每天徐載靖晨練完的時候,都會在跑馬場附近看到工匠們,他們開始修葺面積最大的跑馬場、馬廄等處。

八月上旬,

秋社日臨近,

因為這日要整修馬廄主體,

徐載靖和兄長騎著馬兒去盛家的時候,為了騰出地方,還帶著他那四匹無比神駿馬兒去了盛家,

好在時辰還早,倒也沒引起什么騷亂圍觀。

不過有汴京街道司雇的打掃衛生的汴京百姓,一早在路邊掃著落葉,看到了這少見的景象。

高高的防范火災的望火樓上,有看到徐載靖一行人數匹駿馬的潛火兵,朝著徐載靖指著,

引得樓下院子里的潛火兵紛紛湊到路邊,瞅著徐載靖他們,不時的稱贊馬兒的神俊。

徐載靖和兄長拱手示意,輕輕催動馬兒快走幾步。

往前,路上百丈一座的軍巡鋪里的鋪兵們,卻是對這早起讀書的徐家兒郎熟悉了不少,不時的有人拱手施禮。

青云等人也多是點頭回禮。

中午休息吃飯的時候,

明蘭聽小桃轉述,說云想她是騎著駿馬來的盛家后,明蘭縮短了午睡的時間,下午上課前她特地去盛家馬廄看了看馬兒。

回學堂的時候,暗自咂舌,這么高的馬,她的馬球桿都夠不到馬球。

下午下學,

莊學究宣布明日秋社,休沐一日。

此時太陽還未落山,徐載靖一行人回去的時候,可比來時熱鬧多了。

路上不時的有遮奢的汴京富戶員外拱手詢問他們是哪家的,多少金銀能割愛賣馬等等。

到了侯府,將馬兒安置在煥然一新的馬廄中,

徐載靖和兄長將盛家送的社糕和社酒送到的孫氏的院兒里,

云想手里還拎著一個‘李和家’的木盒,那是徐載靖中午派青云特地去梁門里買的鮮果。

秋社這日,

卯時正刻(早六點左右)

宮里就送來了賞賜,

是一大碗放在木盒中,味道極好的切為小薄片的各色珍饈。

接完了賞賜,沒吃早飯,謝氏和華蘭便拜別了孫氏乘著馬車出了府,

回了各自的娘家。

兩位大娘子出門后的半個時辰后,

寧遠侯府長媳的馬車也進了徐家的大門,平梅也回了娘家。

不過一開馬車門,下車的除了平梅還有顧廷煜,

平梅一邊將懷里的兒子交給孫氏一邊問道:

“母親,載章呢?”

聽到平梅的問題,孫氏笑著道:

“和你官人一樣,陪著他娘子回盛家了。”

一旁的徐載靖和安梅各自行禮叫了姐姐和姐夫,身后的女使們也是同樣蹲身行禮,顧廷煜笑著點頭。

眾人一同到了孫氏的院子,孫氏一邊哄著懷里的外孫,一邊招呼著顧廷煜、平梅他們吃著早飯。

吃完了早飯,

平梅看著眼睛黏在外孫身上的母親,笑著對徐載靖和安梅道:

“之前就聽說家里在修葺,走帶我看看變成啥樣了。母親?”

孫氏抱著孩子揮了揮手,示意別耽誤她疼外孫。

幾人相視一笑后便朝外走去。

門邊,已經快速吃飽了的青草,正在挽著青梔的胳膊和青霞說著話。

看到徐家姐弟過來青草幾個女使趕忙肅立站好,

平梅看了看青草,又看了看她身后的花想姐妹后,笑著點了點頭還揶揄的看了自家小弟一眼。

平梅被安梅挽著胳膊,姐妹二人出了院落,

沿路,看著與之前不同的侯府,平梅感觸很是不少,

來到她長大的瓊枝閣的時候,更是遲疑的看了看顧廷煜一眼,

隨后眾人進了院子。

平梅轉了轉疑惑的說道:

“這除了變新了,多了個亭子,也沒什么變化!”

“小五出的主意,說要讓你流連忘返,住上一晚呢!”

平梅笑著看了看院子,又看了看自家小弟:

“你怎么一眨眼就這么大了!”

徐載靖笑著道:

“哎哎哎!姐,你咋還真的感嘆上了!我不長大,你怎么嫁給姐夫呀!”

此話一出,平梅瞪著徐載靖,裙下的腿就已經踢了過去。

徐載靖一扭,但是沒躲過,被踢了一下。

穿過后院兒,繞了一下,

眾人來到了跑馬場,

正在遛馬的阿蘭、尋書趕忙過來見禮,身邊還牽著鞍韉齊全的兩匹龍駒。

一旁的顧廷煜站在徐載靖身邊,遠遠的看了一眼他第一次來徐家垂釣的池塘后道:

“還是你了解你姐,她來之前就說一定要騎一下你的這兩匹龍駒。”

平梅得意的一笑后,進了跑馬場,踩著馬鐙,和安梅一人一匹的騎上了龍駒在跑馬場中遛著彎兒,

徐載靖和顧廷煜看著遠處騎著馬兒的平梅,頗有種平梅她回到了還未出嫁時候的樣子。

場中騎在馬上的安梅,

看著場邊呆呆的徐載靖和顧廷煜,

不知道和平梅嘀咕了兩句什么,姐妹二人在馬背上笑了起來。

午飯前,

徐載靖和顧廷煜回了自己的院子,在書房里說了些科舉相關的事情;

孫氏和女兒們則是探討了一下汴京的八卦和下一胎生什么的話題,以及不能讓小五迷戀女色的相關事宜。

中午,載章騎馬回了徐家,同姐姐一起吃了午飯。

下午的時候,

和外孫還沒親夠的孫氏,淚眼朦朧。

徐載靖昨日買的鮮果木盒此時才派上了用場,

干凈鮮嫩的葫蘆、甜棗被徐家人從木盒里拿出來,塞到了孫氏外孫衣服的兜里。

白大娘子知道有此一事,所以她這大孫子穿的衣服旁邊的衣兜格外的深,一個外祖母兩個舅舅一個姨媽送的葫蘆兒和棗子全部塞了進去。

徐載靖還替遠方的父兄多塞了幾個進這小子的衣兜里。

看著小孩兒鼓鼓囊囊的樣子,孫氏心情好了許多,


上一章  |  知否:我是徐家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