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
第112章已到楚州·先報官!拜謝大家支持!再拜!
時間還早,還未進入這方世界的主線第112章已到楚州·先報官!拜謝大家支持!再拜!北風吹拂
楚州,
因為顧家和徐家的船在岸邊停了一上午,永昌伯爵府的船起了帆,趁著風勢已經駛出了很遠。
此時,袁家的船停在了楚州大水閘所在,袁家的仆役打聽清楚后回到了船上。
“回稟主君,還有兩日,才可以開閘。”
袁文純道:“你沒和他們說我們是汴京忠勤伯袁家的?使些銀錢喂飽他們不就行了!。”
“小人試過,閘卒說.說他們貴人見得多了,如咱家.這般不.”仆役沒再下去。
大章氏斜著眼說道:“什么下賤東西,敢說我們不要臉!!!”
“沒沒沒,說我們不懂事.”仆役趕忙說道
“你!你嗓子被毒啞了?字兒都蹦不出來!滾出去!”大章氏道。
袁秉開沒說話,起身走到了船艙外,前方停了十幾艘或客或貨的船,都已經紛紛泊靠在岸邊。
袁秉開看向遠處,泊靠的船上大多伸出了長長的木板,不時的有人上船或者下船。
楚州作為運河上重要的一處閘口,不管是之前的河堰還是如今的河閘,平日里都會有很多的客商暫時滯留,早有嗅到商機的官商在此處修建了各類院子鋪面,兜售一些楚州特產。
還有人牙子在這里建了牙行,收攏那些被賣了的兒女,或者被處罰的女使仆役。
袁文純來到袁秉開身后小心翼翼的說道:“父親,在船上拘了小半月,母親和您兒媳面色都不太好,還有兩日才行船,孩兒請父親應允讓咱們去岸上歇一歇。”
“嗯,去吧,帶好仆役婆子。”
“是,父親。”袁文純面露喜色回了船艙,不一會兒袁家主人仆婦一幫人便上了岸。
袁秉開看了一眼跟下去的女使婆子后,轉頭欣賞這楚州的風光。
看著這風景,袁秉開心中還是如同有一塊巨石墜著,他現在想來還不如在汴京直接修書一封,說自家二郎病了賠禮兩家免了這婚事。
可他想起大小章氏勸他的話,盛家小妾管家,說不定盛家還不知道。
等到時候他們這伯爵袁家到了揚州,揚州人又敢當著他們面說什么?!
而且憑借這一船的彩禮,他們一家人伏低做小,給足盛家面子說不準就成了呢!只要納彩了,定下了名分,袁家回了汴京說不準又有別的事兒發生,袁家的事就過去了。
想著這些,袁秉開嘆了一口氣。
袁文純帶著仆役上了岸,找了一岸邊上的一家店。眾人走了進去,雖然在汴京忠勤伯只是個小小的伯爵。
但是在楚州,還是了不得的勛貴。
店里的各類服侍客人的都是有眼光的。
一看袁家眾人的裝束面料和首飾穿戴,便紛紛恭敬的伺候了起來,請進了店里最大的廂房。
大章氏上岸也不是為什么楚州的特產東西,主要是在船上被搖的難受,來岸上歇歇,她抬眼看了看身邊的嬤嬤。
嬤嬤會意道:“店家,店里可有什么唱南曲兒、黃梅調的?”
“回嬤嬤,自是有的。”店家低頭回道。
“那便請個最好的來,放心,少不了銀錢的。”
“遵命,還請貴客稍待。”
不一會兒,有在附近賣唱的班子被請進了廂房里,大小章氏聽著卻皺起了眉頭。
看著自家夫人皺著的眉頭,那嬤嬤趕忙道:“停停停!”
小章氏扯了扯大章氏的袖子,看了一眼旁邊的女使,大章氏點了點頭。
袁文純走了出來,房間里又咿咿呀呀的唱了起來。
兩個小廝跟著,走在這楚州水閘岸邊,繁榮定然是沒有平日的,畢竟還在正月。
前方傳來了叫好喝彩的聲音,
這時袁文純也看到了前方正圍著一群人,還有幾個從船上下來衣著貴重的也在圍觀。
袁文純絲毫看不出對自家弟弟婚事的擔心,悠然的散著步,心中暗道弟弟娶個最沒本事的村婦才好。
隨后袁文純摩挲著腰間的玉佩,也湊了上去看看是什么熱鬧。
袁家的兩個仆役在前面分開了圍觀的百姓。
八字胡和小眼兒也在此處圍觀,突然感覺自己被推搡到了一邊。
袁家的仆役從汴京來到這窮鄉僻壤,自然是趾高氣昂看到小眼兒看過來也直接瞪了過去。
習慣了好勇斗狠的小眼兒直接看了過去,正想罵幾句抽刀子,被八字胡扯了扯胳膊。
“哥,就是個肥羊而已,伱扯我干什么!”
“押司事情為大,你莫要橫生枝節。”
兩人說完,又繞著人群找了個人少的地方朝里面看去。
袁文純以為是什么熱鬧,原來是一個荊釵布裙面容黑黃的婦人正在此處玩投壺,周圍百姓的叫好聲就是因為一個富戶打扮的年輕人正拱手認輸。
袁文純拍了拍旁邊的百姓道:“這婦人很厲害?”
“喲,回貴人,厲害呀,已經連敗三人了!喏,你看她身后的木牌。”
袁文純這才發現這婦人身后有一個沾著草紙的木牌,上面寫著勝叁。
袁文純哂然一笑,拍了拍仆役的肩膀道:“去,回船上把咱們家的那套投壺搬來。”
“是。”
袁文純回頭繼續看著投壺,對著留下的仆役低聲道:“她,就是仗著熟悉箭矢,等會兒看我贏她。”
說完,袁文純又往前面擠了擠。
袁文純進到了人群中的時候,一群閘卒打扮的人經過了他們身后。
大部分人都在專注的看著投壺,最多看這幫閘卒一眼而已。
在這之前,
午時未到一刻,
徐載靖一行人已經騎馬到了楚州,但是為了不打草驚蛇,進了楚州官府所在眾人的速度反而慢了些。
呼延臺派來的向導直接把眾人領到了楚州知州的宅子門口。
“公子,這里就是楚州知州晏大人的宅子。”向導說道。
晏大人門口的管事正要出門,忽的看到這一群十幾匹馬,還是高大的駿馬,同時還有人指指點點,他立馬對小廝道:“去,趕緊去報信!跑起來!”
小廝看著管事的面色,飛奔著跑向了后宅。
“主君!外面來往十幾匹駿馬!”
正在同知州一同用著午飯的晏家大娘子道:
“你這小子不識數了不成!楚州能見到十幾匹馬?還是駿馬?”
話音剛落,剛才門口的管事喘著粗氣跑到了此處。
管事手里拿著兩封灑金的精美拜帖,直接來到了這二門里的后院兒。
晏大娘子眉頭皺了起來,還未說什么,管事急忙的躬身行禮道:“主君,大娘子,外面來了來了兩家侯府的人。”
“什么?可查探清楚了?”
“回大人,小心查探過了,是前面呼延臺大人常派的,小人還看了一下他們馬匹上的烙印,定是侯府無誤!”
改著忘時間了。
還有。
相關的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