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拉里伯德而言,重新回到波士頓打總決賽是個非常特殊的體驗。
這座伯德為之付出畢生心血和全部運動青春的城市,在時隔那么多年后,既有改變的地方,也有堅守不變之處。
改變的地方很明顯,波士頓花園球館已經成為了過去,在1998年進行了爆破拆除,這座滿載歷史和記憶的體育館從此消失在了波士頓的地圖上。
花園球館的消失,意味著屬于波士頓凱爾特人歷史和拉里伯德人生的一部分徹底的離開,再不會回來。
每次和開拓者來到波士頓比賽,都因為比賽地點在艦隊中心,讓拉里伯德感到有些意興闌珊,和波士頓花園相比,這里雖然更新更漂亮,但無疑顯得太無趣了些。
當然,在年輕球迷眼中,現在的艦隊中心和波士頓凱爾特人更受歡迎,更加有趣。
鮑比貝爾曼到來后不僅一手改造了球隊陣容,還介入到了球隊的運營中。
凱爾特人擁有了自己的性感啦啦隊,有了吉祥物,有了專門的門票銷售團隊,組建了全新的營銷隊伍,打造全新的凱爾特人球隊文化和歷史品牌。
本賽季到目前為止,凱爾特人已經成為全聯盟最賺錢,最成功的球隊之一。
貝爾曼還不滿足于此,凱爾特人的影響力散播到了全世界,以一種全新的面貌,散發著魅力,吸引那些年輕球迷的注意力。
這是過去傳統、老舊的凱爾特人管理層無法做到的,他們陳腐的思想和營銷模式,注定凱爾特人只能活在過去,影響力局限在新英格蘭地區,以及那些老球迷的口口相傳中。
如今的凱爾特人讓拉里伯德感到欣慰,不論如何,他對凱爾特人是有深厚感情的,他希望凱爾特人好。
另一方面,凱爾特人也有他們堅守之處,首戰打完伯德就能感覺到,這支球隊的風格從上到下,都透著老款凱爾特人的味道。
這當然和他們的賽場領袖蒂姆鄧肯的氣質有關,這個總是面無表情的家伙,各方面真是太契合凱爾特人了。
還有就是離不開貝爾曼的調教,注重團隊,攻守均衡,營造良好的贏球氛圍,伯德不得不佩服,貝爾曼做的很好。
他甚至有些嫉妒貝爾曼,因為他得到了伯德曾經沒有擁有的機會,如果伯德擁有這樣的機會和蒂姆鄧肯,他相信自己可以做的一樣好。
總之,伯德對凱爾特人還是充滿了感情,即便是總決賽的對手,即便他心里一百個希望開拓者能擊敗凱爾特人獲得三連冠,但內心深處,他對凱爾特人并沒有那么強烈的恨意。
所以,在賽后和甘國陽的談話后,伯德一直在擔心,阿甘是不是要對凱爾特人耍陰招了?
如果是別的球隊,伯德才懶得管,為了贏,耍點小手段算不了什么。
像1984年凱文麥克海爾對科特蘭比斯的晾衣架,會有誰說什么嗎?
不會的,對手可是洛杉磯湖人,麥克海爾做什么都不過分。
可現在對手是凱爾特人,伯德還是希望阿甘和開拓者能堂堂正正的戰勝對手。
但伯德的身份又讓他不想和甘國陽直接明說,到時候被阿甘扣個“叛徒”的帽子就尷尬了。
阿甘這家伙可會扣帽子了。
一直到第二戰即將開始前,伯德都坐立不安。
6月9號的晚上,艦隊中心的氛圍可謂狂熱,贏下第一戰讓整個波士頓瘋狂。
波士頓人看到了推翻開拓者王朝,建立一個新王朝的曙光,這一場比賽的票價比上一戰翻了一番。
凱爾特人的名宿們再度到場,奧爾巴赫坐在固定的位置上,戴著深色眼鏡,臉上的表情很輕松。
第一場比賽的勝利,給了凱爾特人,甚至給了全聯盟球隊以希望,埋葬紅黑王朝的時候到了。
熱身結束雙方球員登場,這次甘國陽出場不再有歡呼和掌聲,只有噓聲和叫罵。
上一場比賽對甘國陽退役的溫情致敬已經結束,接下來幾場,阿甘就是敵人,徹頭徹尾的敵人。
凱爾特人的球迷從來不會講什么“友誼第一”,也不擔心激怒開拓者球員,進了艦隊中心,就丟掉素質,盡情狂歡吧。
伯德聽著身前身后那些激烈的叫罵聲,心頭的擔心不斷增加,你們這是在增加阿甘的怒氣,給主隊找麻煩啊。
可是,如果阿甘真的動手,一定會被罰下,甚至遭到禁賽,對開拓者來說就得不償失了。
伯德希望阿甘能夠冷靜,投入到比賽中進行Fight,而不是和凱爾特人球員Fight。
此時,甘國陽的臉上一如既往沒有任何表情,冷峻的如同高聳的胡德山。
開拓者在陣容上也沒有進行任何調整,依舊是薩博尼斯、小奧尼爾、甘國陽、科比加布雷洛克的。
其實里克卡萊爾很想調換陣容,但遭到了甘國陽的否決,年輕教練總是這樣,總把希望寄托在陣容和打法的改變上。
像甘國陽這樣經驗豐富的球員清楚,到了總決賽,陣容、戰術決定性沒有那么強了,球員怎么去拼,怎么去打才是關鍵。
當然,在某些比賽中,奇兵是需要的,也是可遇不可求的,上一場巴克利沒能成為奇兵,這一戰就看開拓者板凳席有沒有人能站出來。
比賽在東部時間晚上七點半準時開始,總決賽的第二戰,對系列賽的走勢將產生決定性影響。
開拓者勝,奪回主場優勢,開拓者敗,局面將變得異常艱難。
NBC電視臺在直播時給出一組數據顯示,在前九次總決賽中,開拓者只有1992年總決賽0:2落后,當時他們的對手是巔峰的芝加哥公牛。
公牛隊那個賽季的奪冠意志空前高漲,實力也是冠絕聯盟,在那樣的情況下,甘國陽還是能靠個人能力逆天改命,一己之力扭轉系列賽頹勢,并憑借一些運氣,拿到了總冠軍。
現在甘國陽36歲了,最后一個賽季,他還能做到嗎?
所有人都拭目以待,隨著比賽的進行,凱爾特人保持著他們首戰的風格。
結硬寨打呆仗,等著開拓者出招、變招,然后做出應對。
貝爾曼在場邊緊張注視著比賽進程,希望從中看到開拓者的變化之處,然后及時進行調整。
可令他驚訝的是,首節兩隊打了五分鐘時間,開拓者在打法和策略上,和上場比賽相比竟沒有什么區別。
凱爾特人結硬寨,開拓者就繼續在外圍圍著凱爾特人的營壘進行攻擊,強攻,遠射,一波接著一波。
開拓者在投籃命中率上相較于上一場略有回升,但回升并不大,甘國陽命中一個三分后,科比和布雷洛克的三分嘗試都失敗。
在外圍不太打得開的情況下,還是給到低位,甘國陽的背身硬鑿,外加薩博尼斯在弧頂的策應,來來回回還是那幾個套路。
貝爾曼不敢相信,這就是開拓者休息兩天后進行的調整嗎?里克卡萊爾肚子里就這點貨了?
為了擊敗開拓者,貝爾曼的兜里還有九種變化,九種,就等著見招拆招呢,怎么開拓者一股子擺爛的感覺?
貝爾曼很疑惑,他心想有可能開拓者和阿甘真的老了,沒有哪個球隊有他們那樣多的老將。
年輕球員中,科比可以獨當一面,小奧尼爾能發揮一些作用,而本華萊士在特定陣容特定比賽里可以發揮作用。
在高質量的對抗中,本華萊士在進攻端的缺點會被放大,在西決,本華萊士的上場時間就大大縮短,主要還是薩博尼斯扛時間。
再看看凱爾特人這邊,核心球員也都是25歲不到的年輕人,經過貝爾曼的調教,常規賽大量的比賽時間累積經驗,到季后賽吃教訓,漲球技,現在各個都是獨當一面的青年才俊了。
果然,在大樹的遮蔽下,小樹的成長總是會受到一些影響。
首節在官方暫停結束后,貝爾曼按照上一場的計劃進行排兵布陣。
凱爾特人采用八人輪換,替補是克里夫羅賓遜、布魯斯鮑文和迪布朗。
三個人分別是內線、鋒線和后衛,可以說貝爾曼的人員安排非常規整。
羅賓遜身材高大,能打中鋒、大前鋒,也能在外線投籃打小前鋒。
布魯斯鮑文是貝爾曼著力挖掘和打造的防守型球員,他的任務就是協助鄧肯和幫助納什進行防守,這點他和里克福克斯功能相同。
迪布朗是目前凱爾特人隊內資歷最老的球員,這位7號1990年被凱爾特人選中,至今效力10年了,球隊管理層一直沒動他。
這樣的老將,作為控衛可以有效控制住局面穩定人性,在納什啞火、狀態不好時,迪布朗可以頂上去,很好的完成組織任務。
可以說,貝爾曼的構造的球隊,從賬面上看是相當完美的,從目前比賽的運行看,也相當完美。
可能特點不算突出,對手卻也找不到什么破綻,只能在互相的消耗中,被凱爾特人一點點攫取優勢。
他們的細節和上一場一樣出眾,失誤很少,退防及時,防守中很少錯位、漏空,失球后立刻投入進攻,進球后立刻回去好好防守。
很難想象,這是一支如此年輕的隊伍,他們像紀律嚴明的軍隊,甚至看起來沒有什么感情,只是在為了勝利一往無前。
不過和上一場有所區別的是,開拓者打得更加緊湊,對抗更加的激烈,首節結束雙方22:23,凱爾特人領先了1分。
甘國陽首節中規中矩的8分3個籃板球1次封蓋,打得很正常,鄧肯5分4個籃板2次封蓋,在防守端貢獻更多。
到了第二節,開拓者的輪換相較于凱爾特人的嚴整,就顯得凌亂很多,里克卡萊爾不知道是不是沒招了,什么人都往上派。
在總決賽0:1大比分落后的情況下,他竟然用10人輪換,戴爾庫里、AC格林,本華萊士、特里波特,包括之前被棄用的亨德森,都獲得了上場機會。
結果,開拓者在第二節被凱爾特人打了一個8:0的小高潮,雙方的分差被一波拉開到9分。
貝爾曼見狀知道他們的獲勝機會來了,在開拓者叫暫停的時候,貝爾曼要求球員們繼續穩扎穩打,守住優勢。
凱爾特人球員有了上一場的獲勝經驗,知道怎么贏球,所以繼續用不緊不慢的節奏,穩步推進。
主力回歸的開拓者竟也不著急,甘國陽更是在場下坐著,到第二節中段才重新登場,用一記三分球和一個快攻反擊幫助開拓者迫近比分。
凱爾特人這邊,鄧肯依舊躲著甘國陽進攻,今晚兩人也不對位,鄧肯盯著小奧尼爾猛攻,打小奧尼爾他就45度打板,打薩博尼斯就持球突進,走底線或者中路。
鄧肯的中遠距離投籃手感很一般,但他的近筐終結能力相當強悍,不管身體重心丟失,或者扭曲成什么樣,他都有辦法把球抹進籃筐里。
這是一種天賦,讓鄧肯在高強度對抗的關鍵節點,能站出來得分,幫助凱爾特人在局面上取得優勢。
整個第二節,鄧肯這樣的得分讓凱爾特人始終保持著5分以上的領先——上一場這么做的人是保羅皮爾斯。
今晚皮爾斯被科比嚴加看管,兩人在三分線附近不斷的糾纏,反正其他什么都不管了,進入了一種不知天地為何物的角斗中。
好幾個回合,開拓者和凱爾特人都是4vs4,他們兩個在一旁較勁,一個回合打完,兩人球都沒碰,可能籃筐就沒看,但已經累夠嗆。
這是貝爾曼的策略,他要求保羅皮爾斯在攻防兩端不惜體力的糾纏科比,消耗科比,讓開拓者這個外線最重要的攻防點無暇全身心投入比賽。
雖然相應的皮爾斯這個點的發揮也會大受影響,但有鄧肯和納什,外加克里夫羅賓遜等人,凱爾特人的進攻資源并不缺乏。
51:57,半場結束,凱爾特人再度取得了6分的領先優勢。
這樣的局面讓很多人都覺得,凱爾特人今年實力真的已徹底凌駕于開拓者之上。
而阿甘在上半場中規中矩的發揮,讓人感到真的是英雄遲暮,屬于阿甘的時代真的要結束了。
伯德為球隊的表現感到擔心,不過他賽前憂慮的甘國陽動手、耍陰招的情況并未出現。
中場休息在更衣室里,開拓者上下氛圍如常,落后6分,似乎無法讓這些老將感到沮喪。
伯德過來問甘國陽:“桑尼,這就是你說的fight?”
甘國陽擦著汗,回道:“還沒到時候呢,你著什么急。你不會叛變,心里向著凱爾特人吧?”
“我沒有,你別胡說。”
“我看你很可疑啊!還有里克,你們都有凱爾特人背景,我看你們都是叛徒!”
更衣室里一片哄笑,大家的情緒輕松極了,伯德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
對于賽前教練組的布置,伯德沒有太多過問,他不想干擾卡萊爾的安排。
雖然看起來,上半場卡萊爾的安排和布置一塌糊涂,尤其是輪換給了替補太多時間。
不過伯德還是什么都沒說,等待著下半場比賽的開始。
艦隊中心的氛圍已經徹底狂熱起來,半場領先,場面壓制,給了波士頓球迷巨大的信心。
這支年輕的球隊確實非常強大,人們已經隱隱看到了新王朝崛起的影子,鄧肯即將接過阿甘的權杖,統治NBA,綠軍會重居世界之巔。
還有比這更美好的未來圖景嗎?就連奧爾巴赫的臉上都充滿了笑容,中場休息時他和身邊的鮑勃庫西說:“我看到了波特蘭人的虛弱。”
確實,開拓者在上半場給人虛弱之感,打得沒有任何針對性,沒有變化,只是單純提高了一下強度,追逐三連冠的他們一定很疲憊吧。
當然,凱爾特人上下沒有因此放松警惕,尤其是貝爾曼,他發誓不到系列賽最后拿下勝利,蜂鳴器響起,他絕不會放松神經。
尤其是第三節,他知道阿甘和開拓者非常善于在第三節扭轉乾坤,用一波超高質量的防守和進攻擊潰對手,奪回比賽的主動權。
第三節開始前,貝爾曼不斷強調防守,他摟著納什的肩膀,告誡他一定要控制住速度,不要亂沖,不要失誤,不要給對手機會。
納什在1997年被交易到凱爾特人,98、99兩個賽季,他打得相當掙扎,投籃命中率下滑,防守不過關,狀態起伏大,受到了很多詬病。
鮑比貝爾曼堅定的看好納什,手把手指導納什,傳授納什各種各樣的技巧和經驗,最重要的是穩定納什的心態。
雖然納什在風格上與斯托克頓有很大不同,但兩人的冷靜和控制力如出一轍,是比賽節奏最好的控制器,而且和斯托克頓相比,他更強的自主攻擊性,讓他在發展上有更多可能。
第三節,納什小心的掌控著比賽節奏,粘球但不讓球隊進攻陷入停滯,時不時的發動快速反擊,輕騎兵出寨劫掠一波。
一旦情況不太妙,自家手感不好,或者對手防守嚴密,就改變策略,降速,打陣地,穿來穿去,擾亂開拓者的防守,給隊友制造機會。
這種節奏下,整個凱爾特人打得相當舒服,球員們打得都很順,雙方的分差不僅沒有縮小,反而在第三節后半段擴大——因為開拓者這邊又換下主力上替補了。
查爾斯巴克利替補登場換下甘國陽后,在防守端又連續出現錯誤,被納什追著屁股進了一個,助攻一個。
分差來到10分,形勢對凱爾特人而言是一片大好,在第四節比賽開始后,當納什頂著特里波特的防守,命中一個三分球時,雙方的分差來到了14分。
納什振臂歡呼,沉靜了很久的他,終于顯露出一絲年輕人的傲氣。
本場比賽的最大分差,整個艦隊中心一片歡騰,第二場比賽的勝利盡在眼前!
此戰一旦拿下,大比分2:0領先,冠軍可以說有一半收入囊中,新的時代真的要到來了?
開拓者叫了暫停,此時距離比賽結束還有9分鐘,甘國陽、科比重新登場。
作為主力球員,今晚甘國陽在場下休息了12分鐘,可以說歇的夠夠的了。
他從兜里拿出兩條新的口香糖,剝掉糖紙塞進了嘴里,大口嚼了起來。
甘國陽推了科比的肩膀一下,道:“搞定那個洛杉磯小胖子,聽見沒有?”
科比翻了個白眼,道:“我知道,我會的。你先搞定鄧肯吧。”
甘國陽笑了笑,道:“科比,你忘記了,我是雙塔殺手嗎?”
科比有沒有忘記不知道,但貝爾曼可能真的有點忘了。
暫停結束,重新回到比賽中,開拓者的老將們得到充足休息重新登場。
雖然面對的是14分的分差,但老將們的眼神中沒有任何緊張和畏懼,他們經歷太多了。
越是關鍵時刻,他們的手反而越穩,經驗可不是白白積累的。
回來的第一球,甘國陽就在高位接球,薩博尼斯幫他頂開防守人,無前搖的三分出手,沒有任何征兆。
球“唰”的一聲穿過籃網正中央,命中,吹響了開拓者反擊的號角。
凱爾特人還是穩穩的運球,陣地戰,這時甘國陽終于開始一對一防守鄧肯。
鄧肯在低位要球,納什猶豫要不要給鄧肯打,這一猶豫失了先機。
最后三傳兩導,伊爾格斯卡斯高位跳投不中,甘國陽拿下籃板反擊。
甘國陽和布雷洛克的高位擋拆,順下抹進三秒區,面對鄧肯的阻攔,甘國陽不再退讓和傳球,而是面筐硬頂到籃下,迎著伊爾格斯卡斯的協防,硬把球撞進了籃筐!
裁判響哨,犯規,還要加罰!
進球的甘國陽向貝爾曼展示了一下自己的二頭肌,加罰命中。
連追6分!分差短短一分鐘時間,就縮小到了8分。
貝爾曼立刻叫暫停進行調整,他意識到,阿甘要開始反擊了。
可是怎么應對呢?貝爾曼搜索了一下腦子,一時間竟然凌亂了,沒想起來!
暫停很快結束,貝爾曼沒說出個所以然,他一下子有點懵。
結果,暫停后,甘國陽在防守中突然和科比一起夾擊納什。
納什出球失誤,開拓者反擊,科比接球一個漂亮的變向過掉皮爾斯,上籃成功。
分差只有6分了,開拓者突然把強度提高了兩個檔次。
凱爾特人結硬寨打呆仗,結果開拓者忽然換了重炮來轟。
鄧肯在內線嘗試強打,被甘國陽蓋掉,這是正面對抗的失利。
開拓者再來反擊,薩博尼斯中路做軸,一個不看人傳球到籃下,科比接球上籃再度得手!
分差來到4分,艦隊中心的氣氛在兩分鐘時間里突然變得焦灼起來,原本歡樂的球迷表情逐漸沉重。
凱爾特人出現了一絲混亂的跡象,他們的經驗確實太少了,皮爾斯試圖上演英雄球,結果單打科比的跳投沒有命中。
甘國陽再度穩穩控制住籃板球,持球反擊,此時他不會再客氣和保留體力,自己運球一路沖籃下,伊爾格斯卡斯和鄧肯根本無法及時回防。
最后,是納什跑到三秒區回防,甘國陽看都不看,沖上去一個隔扣,把納什撞飛好遠,裁判還吹納什的阻擋犯規,又要加罰!
貝爾曼在場邊急的團團轉,這球你還去阻擋干嘛呢?根本攔不住的,也沒辦法造犯規,最后只能給甘國陽21的機會。
得到充分休息的甘國陽當然不會丟掉追分的罰球,加罰命中,短短三分鐘時間,開拓者一波13:0,把分差追到只有1分!
場上可以說是風云突變,體能充沛的老將們一波高強度攻防,把年輕的凱爾特人打得暈頭轉向。
貝爾曼無奈,只能再叫一個暫停,他的腦子終于稍微清醒了一些,大起大落的比賽,真是太刺激了。
甘國陽下場時,還沖著貝爾曼大喊道:“鮑比,別再用雙塔了!這個最簡單的道理,你還沒搞明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