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之黃金時代第四十三章 伊爾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體育>> 籃球之黃金時代 >>籃球之黃金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十三章 伊爾克

第四十三章 伊爾克


更新時間:2025年08月07日  作者:不愛吃草的羊  分類: 體育 | 籃球運動 | 不愛吃草的羊 | 籃球之黃金時代 


唐尼爾森一直是個與眾不同,不拘一格的教練,這點在他來到達拉斯后變得尤其明顯。

1998年選秀大會上,尼爾森終于得到了那個心中夢寐以求的大個子,一個在進攻端可以遙望阿甘的年輕人。

從雄鹿,到湖人,到勇士,再到尼克斯,最后來到小牛,尼爾森一直在尋覓進攻中全面,無進攻死角的巨人。

在尼爾森看來,這樣的球員是最稀缺的,最難遇到的,其它位置形形色色的球員都能找到替代品,只有那樣的大個子,是不可多得的珍品,幾十年才能遇到一個。

和帕特萊利一樣,唐尼爾森也是阿甘的忠實粉絲,一直希望能得到執教甘國陽的機會。

只不過萊利更看重甘國陽的防守和近乎于無限的體能,還有鋼鐵一般的身軀。

在萊利心中,圍繞阿甘,他會打造一支鋼鐵防守之師,把對手的得分壓制在80以下。

尼爾森則欣賞甘國陽進攻端驚世的才華,天才的創造力和豐富的想象力。

在尼爾森的腦海里,他會圍繞阿甘打造一支比1998賽季開拓者還要瘋狂的超級進攻球隊,場場把比分轟到120分以上。

顯然,不管是防守還是進攻,甘國陽在兩位頂級教練的腦海中,都是最佳的核心配置。

其實兩位教練在80年代執教理念是相反的,萊利走快攻路線,而尼爾森是狡猾防守的代表。

只是時間,環境,機遇,還有隨著年齡增長性格上本性的顯露,對執教路線都產生了根本扭轉的影響。

一般來說,控制狂人格的教練會逐漸偏向防守,年紀越大,對防守的要求越高,控制欲越強。

而性格灑脫不羈的教練,隨著資歷加深會越來越偏愛進攻,喜歡球員們在場上展現自己的才華。

尼爾森無疑是灑脫不羈的,在執教風格上他越來越強調進攻的重要性,甚至不惜一定程度犧牲防守強度。

在日常的人才培養上,尼爾森非常重視球員個性的發掘,他善于發現年輕球員的特性,然后圍繞他的特性去制定培養計劃,甚至為他制定打法和戰術。

這點就和很多防守控制型教練不同,在很多防守控制型教練那里不存在“培養”這個詞,年輕球員的培養和成長是大學里要完成的事,你來我的球隊打球是來工作的,工作就要符合我的工作要求和安排,達到我的選材標準。

不符合我的選材標準?要么你改,要么你走,要么我走,不存在我改這個選項。

這就是防守控制型教練的特點,他們有一套自己的體系,球員是體系里的棋子,你未來怎么發展成長最有利我不管,你在我這里打球,就要符合棋子的要求。

尼爾森顯然不一樣,他也有體系,但他更重視年輕、有才華球員的個人特點,會量體裁衣為他們制定培養計劃。

現在的達拉斯小牛有三個具有才華的年輕球員,一個是從開拓者交易來的邁克芬利,一個是選秀得到的艾迪瓊斯,還有一個就是那個夢寐以求的巨人——德克諾維斯基。

最年輕的諾維斯基無疑是尼爾森最重視的那個,也是培養難度最大的一個。

作為一個外籍球員,還是白人,諾維斯基想在NBA生存下來并有所成就,面臨的困難無疑比本土球員要大的多。

19981999新秀賽季,諾維斯基的表現只能說馬馬虎虎,場均8分3個籃板球,糟糕的防守和較差的對抗能力,讓人們懷疑尼爾森的選擇是否正確。

當時一些苛刻的達拉斯球迷給諾維斯基起了一個綽號,“伊爾克諾維斯基”,把他名字“德克(Dirk)”里的D拿掉,只剩Irk,意思很明顯,指諾維斯基沒有防守(Defen色)。

進攻端找不到感覺,防守又是天然的弱點,這讓諾維斯基相當迷茫,對自身能力產生了懷疑。

他一度想要退出,和達拉斯小牛結束合同,回德國去打球,他認為自己無法適應NBA籃球,更不可能追趕阿甘的腳步。

在他剛到小牛時,唐尼爾森就和諾維斯基說,“你未來的目標,追趕的對象是阿甘。”

諾維斯基當然知道阿甘是什么水平,他在NBA有多么偉大的成就,他不敢想自己的目標會是阿甘。

甘國陽雖然也是外籍,但從球員培養角度來說,他是美國本土球員,他沒有任何融入NBA的困難和壓力。

諾維斯基不同,他在德國成長,在來NBA之前幾乎沒怎么打過美式比賽,而且在美國的生活和德國大不相同。

方方面面的壓力和挑戰,以及各種不如意,難免讓他有了放棄的念頭。

好在老尼爾森不光是給諾維斯基畫大餅,也會幫他解決場內場外各種問題,諾維斯基堅持了下來。

本賽季諾維斯基的表現有了很大提升,場均得分來到17分,防守卻一如既往糟糕,以及在對抗中始終缺少一股勁——從身體到精神都是。

就在幾天前,2000年1月14號,小牛隊易主,著名的網絡企業家馬克庫班以兩億八千五百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達拉斯小牛,成為了這支球隊新的主人。

這是90年代末NBA資本新的趨勢——互聯網企業的新錢們,正在逐步取代那些傳統行業的老錢,加入到體育金錢游戲當中。

而且庫班這個老板和很多過去NBA的藏在幕后的老板不同,作為新資本家的他非常喜歡拋頭露面。

他對西裝革履的老錢形象沒有任何興趣,而是和很多IT富豪一樣,喜歡穿著簡單的牛仔褲、T恤、襯衣,要坐在場邊像個普通球迷那樣看比賽,而不是藏在高高的VIP包廂里抽雪茄喝紅酒。

今晚這場對陣波特蘭開拓者,庫班來到場邊,坐在達拉斯小牛替補席后面看比賽。

比賽開始前他看起來非常興奮,這是他買下小牛后親臨現場的第三場比賽,新鮮感遠沒有過。

這場比賽又是對陣目前聯盟最傳奇的球隊波特蘭開拓者,雙方熱身時庫班就上躥下跳到處跑。

他想找甘國陽要個簽名,可作為對手球隊的老板,他有些不好意思,便讓唐尼爾森幫忙。

尼爾森沒辦法,趁距離比賽開始還有一段時間,只能找甘國陽要了一個簽名。

甘國陽笑了笑,很利落的在T恤上簽了名字,問道:“內利,昨天電話里的話,是真的嗎?”

唐尼爾森說:“當然是真的!難不成我和你鬧著玩嗎?德克是個好孩子,他需要一些壓力。”

“上個賽季他的壓力應該不小了,外籍球員在NBA生存不容易,你不怕他被打出心理陰影?”

在籃球場上,的確有球員在某場比賽被虐的太狠后,產生心理陰影一蹶不振,最后離開球場的。

“如果他那么容易一蹶不振,那就不是我想要的球員。你也別打得太狠,不要摧殘他,就是…給他一些啟發,讓他明白真正的比賽應該怎么打。”

尼爾森知道甘國陽兇殘起來是非常畜生的,這是一劑猛藥,還是應該打打預防針,防止真把諾維斯基給藥死了。

本賽季比賽中,尼爾森明顯感覺到,諾維斯基技術、身體都有很大進步,但他的精神力略有不足,簡單說在球場上缺少斗心,在球隊里則沒有領袖氣質。

小牛隊場上、場下公認的領袖人物是邁克芬利,他是教練組和新老板確立的更衣室老大,核心人物。

但尼爾森心里清楚,論能力和潛力,邁克芬利是無法成長為MVP級核心的,未來真正的老大一定是諾維斯基。

現在的諾維斯基太年輕,孩子的心性很重,比賽中回避對抗,競爭心一般,每每面對強硬的對手都容易退縮,總是要芬利過來出頭。

在球場下做小弟的他,還要給老球員拎包、遞水、買吃的,經常被隊友嘲笑,他們給他起了一個假名“迪克蒂格勒”,這是一個虛構的色情明星名字。

他的生活方式也很不美國,首先他沒有手機,到現在都沒有,一旦離開球隊就很難再聯系到他。

其次,他不喜歡和隊友們去酒吧、夜店這種地方,他喜歡聽交響樂,喜歡去博物館——這都是德國人的愛好。

在小牛他缺少好朋友,他時常感到孤獨,每天都要打電話回德國給父母,他想家但又必須留在美國打球。

這些問題尼爾森是無法幫他解決的,他想阿甘作為榜樣或許能給諾維斯基一些精神上的指引和動力。

但尼爾森不能要求阿甘去指點諾維斯基,這不合規矩,只能讓甘國陽去打爆他,這樣阿甘或許會指導一下德克。

當然,尼爾森心里在祈禱,說不定今晚諾維斯基可以和阿甘勢均力敵呢?甚至把阿甘給打穿?就像阿倫艾佛森在喬丹腦袋上得分那樣成為經典。

今年諾維斯基的進步真的很大,他跟上了NBA的節奏,他射術精湛,身高7尺的他相當靈活,腳步出眾。

在對陣超音速面對尤因的比賽中,諾維斯基打出了很精彩的表現,讓尤因看起來像頭老邁的大猩猩。

在庫班購買小牛之前,小牛戰績一度很糟糕,只有9勝21負,在庫班購買小牛后,很多人認為他會炒掉尼爾森。

但庫班沒有這么做,他很喜歡諾維斯基這個球員,同時他知道,只有尼爾森知道怎么培養諾維斯基。

諾維斯基在,表現出色,尼爾森暫時就不會失業,可以說,諾維斯基保住了尼爾森的工作。

所以,尼爾森要在培養諾維斯基上花費更多功夫,一個全明星級的球員絕對不是最終目標。

比賽開始前,諾維斯基倒是不緊張,今晚不是他第一次面對阿甘了。

新秀賽季兩隊打過,諾維斯基那時候替補登場,兩人在場上并不對位。

諾維斯基一向以防守糟糕著稱,防守甘國陽的任務一向都交給布拉德利。

可是,在進行賽前戰術布置時,尼爾森突然對諾維斯基說:“德克,今晚你來防守阿甘,搞定他。”

諾維斯基愣了一下,用不太相信的眼神看了尼爾森一眼,問道:“教練,你在說什么?”

尼爾森重復道:“我讓你,搞定阿甘!”

一旁的芬利都懵了,道:“教練,你在開玩笑吧?讓德克搞定阿甘?他…他還很年輕。”

尼爾森卻一副“我意已決”的樣子,不讓芬利插嘴,堅持對諾維斯基道:“今晚你的任務就是攻防兩端對位阿甘。我說了,搞定他,這就是你要做的。沒有理由。”

這下諾維斯基知道教練不是開玩笑,今晚他的任務真的就是要搞定阿甘——這個從1984年開始到現在,沒有人能完成的任務。

原本還很放松的諾維斯基,一下子緊張起來。

晚上七點半,開場儀式結束后,雙方球員正式登場了。

開拓者這邊,小奧尼爾頂替薩博尼斯,成為了球隊正式中鋒。

甘國陽和阿蘭亨德森出任前鋒,兩人經常小前鋒、大前鋒位置互換,在場上并沒有定數。

科比復出后自然是鐵打的,布雷洛克今晚因為膝蓋酸痛休戰,特里波特頂替出戰。

小牛這邊,中鋒是大竹竿,身高7尺7(2米29)的肖恩布拉德利,這是聯盟身材最高的球員。

諾維斯基憑借自己的表現站穩了球隊大前鋒的位置。

小牛的小前鋒是艾迪瓊斯,得分后衛邁克芬利,控球后衛斯特里克蘭。

小牛這套陣容應該說還是相當傳統的,每個位置都板板正正中規中矩,畢竟這會兒老尼爾森還沒有徹底瘋掉。

不過在打法上小牛顯然不傳統,因為他們有諾維斯基,小牛隊的外線投射比例很高,比曾經以三分著稱的開拓者還要高。

這就導致小牛的進攻不夠穩定,他們追求速度和精準度,布拉德利只是一個假,真正關鍵時刻的主力是坐在板凳上的塞德里克塞巴羅斯——98年夏天塞巴羅斯離開了火箭,簽約了小牛。(關于塞巴羅斯的交易有誤,之前寫他被交易到了太陽換史蒂夫史密斯,后來又寫他從湖人被交易去火箭換了霍利,矛盾了。這是寫著寫著忘記了。第一筆交易是錯誤的,史蒂夫史密斯還留在太陽,塞巴羅斯是換了霍利,然后離開火箭自由簽約到了小牛。)

小牛會祭出一套五個外線投手的陣容,讓對方的防線拉開,難以找到防守重點。

當然,這套打法的問題在于,第一,防守太差,諾維斯基這時候充當中鋒,內線護筐全完了。

第二,諾維斯基的火力不夠,場均18分的攻擊力,遠不足以彌補防守上的丟分,所以小牛開局戰績很差。

所以,雖然邁克芬利是小牛隊的老大,但小牛這套體系打法上限的關鍵,在于諾維斯基。

在于小牛能否遮掩諾維斯基防守端的問題,以及諾維斯基能否把自己的進攻火力發揮到極致。

跳球前,諾維斯基站上球場,甘國陽就站在一旁,他努力掩蓋自己的緊張,東看西看防止眼神接觸。

甘國陽卻主動貼上來,問道:“今晚準備在我頭上拿幾分?”

諾維斯基又左右看了看,發現沒別人,肯定是和自己說話的了。

用帶著德國口音的英語,諾維斯基支吾道:“額…我會盡力的。”

其實諾維斯基想說,爭取在你頭上能得分吧。

畢竟如果甘國陽鐵了心死盯他,真有可能一分不得——像蒂姆鄧肯那樣。

但某個瞬間,諾維斯基沒有松口和屈服,他還是說了,盡力而為。

甘國陽沒有多說什么,他嚼著口香糖,吹了一個泡泡。

這往往表示,這場比賽他很興奮,會打得很開心。


上一章  |  籃球之黃金時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