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之黃金時代第十二章 來不及后悔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體育>> 籃球之黃金時代 >>籃球之黃金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二章 來不及后悔

第十二章 來不及后悔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13日  作者:不愛吃草的羊  分類: 體育 | 籃球運動 | 不愛吃草的羊 | 籃球之黃金時代 


帶著16連勝,開拓者從波士頓全身而退。

伯德沒有在自己曾經的主場送老東家一場勝利,避免了“我一回歸球隊就輸球”的尷尬。

比賽結束時,伯德和奧爾巴赫擁抱道別,伯德說:“我能感覺到,現在的開拓者,比我們曾經最好的時期都要優秀。”

“噢,你的心病已經好了嗎?這么迫不及待地說這樣的話,話可不要說的太早了。”

“好話就要早說,走著瞧吧瑞德,這個賽季是我們的,我不會重蹈覆轍的。”

奧爾巴赫知道伯德說的重蹈覆轍是1986賽季,那一年常規賽凱爾特人摧枯拉朽,可惜總決賽被阿甘干死了。

這么多年,這次總決賽的失利一直都是伯德內心的一道傷疤,他始終認為那一年的總冠軍應該是凱爾特人的。

那是凱爾特人團隊籃球的巔峰,可是終極對決中,卻被年輕的英雄主義打敗,這次失利比1985年輸給湖人的打擊更加沉重。

從那之后,凱爾特人再沒有站起來過,球員時期的伯德也再沒能接近總冠軍。

上個賽季執教開拓者,伯德的心理之一就是想深入了解一下開拓者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球隊,阿甘到底是什么樣的球員。

這是他打開多年心結的一種嘗試,去親身感受一下擊敗自己的強敵是什么樣的情況。

當然,伯德是在退役成為教練后才這么做的,當球員的時候他從來沒想過要這么做。

19961997賽季的開拓者是殘缺不全的,逼出了NBA歷史最偉大的個人單賽季表演。

即便如此,開拓者還是折戟季后賽,個人英雄主義失靈了。

用巴克沃爾特的話說,超強的發動機終究帶不動螺旋槳飛機機身,加力過猛機身要解體。

伯德意識到,這么多年,開拓者取得了那么大的成就,本質上就是搭建一個A級的平臺,然后阿甘大力出奇跡,把球隊頂到S級別,并在關鍵比賽中硬生生干死對手。

今年的情況略有不同,開拓者的這個平臺很可能不是A級,而是S級別的。

雖然從球員年齡,還有實力上看,和三連冠、四連冠時期的開拓者相比,沒有什么優勢。

甚至純看賬面的話,本賽季的開拓者是不如四連冠開拓者的,尤其是三號位。

但伯德知道一個球隊的實力不能純看紙面,更不是球員數據的堆迭。

現在的這支開拓者每個位置功能完備,球員間的化學反應極好,從訓練營開始就搭配的天衣無縫。

在整個NBA防守態勢越來越兇猛,場均得分越來越低的情況下,開拓者場均能轟下108分,火力極為強大。

并且108分并不是開拓者的上限,很多比賽他們三節就打得對手沒有反抗之力,早早將比賽拖入垃圾時間。

阿甘的場均得分降到了歷史最低,但他的個人能力實際上正處個人生涯高峰,他得分低完全是因為對手根本不值得他全力以赴。

而且,當阿甘在得分、組織上不用再投入太多時,他在防守端的影響力極速膨脹。

伯德作為一個籃球場上的天才,雖然在家休養了一個多月沒有接觸一線執教工作,但旁觀的姿態反而讓他對現在的開拓者有更為清醒的認識:

當阿甘可以空出手來全力防守和做好各類細節工作時,其他人更可以放開手投入進攻,讓整個團隊異常流暢,由此形成了一個正向的良性循環。

與此相反,如果核心球員在進攻端占據了大量資源,防守端卻要隊友不停的去擦屁股,角色球員進攻端得不到發揮,就會陷入惡性循環。

這是籃球運動的基本規律決定的,進攻帶來的愉悅度更高,進球帶給人的信心提升更大,防守相對更加枯燥和艱難。

阿甘將最艱難的部分做到了最好,因為進攻端的隊友們值得信賴,每個人都值得他信賴,這是過去的波特蘭開拓者所沒有的特質。

同時甘國陽也喜歡防守,進球帶來的快感對他而言已經小了很多,這個賽季他更喜歡讓對手進不了球。

接下來開拓者連續客場對陣新澤西籃網和費城76人,繼續他們的東部客場之旅。

12月4號晚上,在大陸航空競技場,甘國陽在球場上見到了身穿籃網球衣的哈基姆奧拉朱旺。

兩個老對手,老朋友再度相遇,甘國陽還是那個開拓者11號,而奧拉朱旺已經是“三姓”球員了。

不知道多年后奧拉朱旺回想甘國陽說的那句“不要讓忠誠害了你”,心頭是怎樣的一番滋味。

在和帕特萊利徹底鬧崩后,奧拉朱旺選擇從南海岸離開,在邁阿密他帶走了兩個東部冠軍,一枚總冠軍戒指,從結果上來說還是可以的。

只是他無法再忍受萊利的執教風格,并且心知肚明,年歲漸長的自己將成為萊利的棄子。

你今天不走,明天、后天還是會被拋棄,很有可能被交易掉,送去一個自己不想去的地方。

那還不如趁著自己有議價能力,把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離開熱火,去一個能繼續發光發熱的地方。

奧拉朱旺的心態和德雷克斯勒不同,德雷克斯勒已經沒有了進取心,他冠軍拿的足夠多,奧拉朱旺還想再拼一個。

奧拉朱旺最想回的地方是休斯敦,那里是他的第二故鄉,雖然因為各種原因和火箭鬧翻離開,可現在火箭隊換了老板,亞歷山大不一定會拒絕這位曾經的休斯敦之子的回歸。

可惜,奧拉朱旺高估了自己在休斯敦人和火箭隊心中的地位。

火箭如今是克里斯韋伯的球隊,年輕的韋伯代表了火箭的未來。

而奧拉朱旺已經進入生涯暮年,能力逐漸下滑,還是曾經的球權黑洞,訓練場惡霸。

火箭不想請個大爺回來,把年輕新核心給得罪了,并且火箭也給不到奧拉朱旺想要的薪資水平。

于是,火箭對奧拉朱旺的示好沒有做任何回應,管理層表示夏天他們不會有什么大動作。

在老東家那里碰了壁的奧拉朱旺將目光放在了其它東部球隊,如果不能回火箭,奧拉朱旺是不愿意去西部的。

回到西部,每個賽季要四次面對阿甘,這樣的經歷實在是不好受,還是在東部更加舒服一些。

可是奧拉朱旺的處境頗為尷尬,如果他是28、29歲,那一定是各隊眼中的香餑餑,電話會被各隊經理打爆,揮舞著支票讓他填寫。

甚至帕特萊利也不可能放他走,一定會跪著上門送上一份大合同。

但1963年1月出生的他在19971998賽季將滿35歲,90年代的NBA,35歲是一個坎。

回看歷史,受制于傷病管理和科學水平,聯盟幾乎沒有球星在到35歲時狀態不出現斷崖式的大下滑。

唯一的例外是賈巴爾,但賈巴爾只是緩慢下滑,而不是一直保持巔峰,35歲時相比30歲,已經是MVP第十和MVP第一的差別。

其他的知名超級中鋒在35歲這年都進入了職業生涯倒計時,一兩年內就要退役了。

97年夏天對奧拉朱旺而言,好消息是他上個賽季依舊是2010的全明星中鋒,不管怎么說,在9798賽季肯定余威尚存。

壞消息是,大家對他的余威能留存多久并沒有太大信心,因為他的下滑肉眼可見,大家都知道,這種下滑一旦開始將難以逆轉,只會加速,最終自由落體。

眼看著到了9月份,夏季聯賽都打完了,奧拉朱旺竟然沒有獲得一份合適的報價,讓這位超級巨星很是難堪。

當然有球隊給他發來合作意向,但這些球隊都不愿意給奧拉朱旺大合同、長合同,只肯給一份價格中等,時間兩到三年的普通合同。

奧拉朱旺怎么可能滿足這樣的報價,他知道1997年夏天是獲得大長合同的最后機會,到1998年夏天制式合同施行,老將的紅利就結束了。

就在這時候,機會突然降臨了,新澤西籃網隊易主。

來自微軟的大亨保羅艾倫收購了籃網隊,成為這個球隊的新主宰。

1988年艾倫就想買下波特蘭開拓者,結果在和唐建國的競爭中敗下陣來。

接著10年的時間,眼睜睜看著唐建國這個一點不懂籃球的家伙拿下一個又一個冠軍。

保羅艾倫通過微軟獲得大量財富后,一心想在職業體育領域玩個夠。

收購開拓者失敗后,艾倫轉向NFL,1996年,他收購了老家西雅圖的海鷹隊。

和1988年時不同,到90年代中后期,保羅艾倫的財富進一步膨脹,錢對他而言已經不是問題。

成功拿下海鷹后,艾倫對收購NBA球隊的興趣再度被燃起,他對籃球的熱愛更高過橄欖球。

在試圖收購西雅圖超音速無果后,保羅艾倫將目光投向了近年來一直經營不善,準備重組的新澤西籃網。

籃網當時的老板是1977年入主球隊,由阿倫科恩和喬陶布為首的七名新澤西商人,他們被稱為“SecaucusSeven”。(西科克斯七人組,是1980年美國的一部電影。)

七人組持有籃網的股份20年時間,球隊始終沒有什么起色。

無論是戰績,或者市場表現,籃網在聯盟始終都是中下游角色。

NBA一直是你方唱罷我登場,每個球隊都有高潮、低谷,有起有伏。

但籃網這20年一直在伏,沒有起的時候,球隊的狀況越來越糟糕。

曾經雄心壯志的七人組,經歷20年的蹉跎已經對籃球上的成就不抱希望。

好在搭乘NBA大發展的東風,籃網隊的市值跟著一道攀升,在1997年這個當口出手,老板倒是能大賺一筆。

1977年買下籃網時,七個人集資了150萬美元,到1997年賣球隊時,保羅艾倫大手一揮,給了1.8億美元。

這比其他收購者的價格高出了百分之二十,而對保羅艾倫而言,這筆錢只是小意思。

一年前他收購西雅圖海鷹的出資是1.94億美元,在收購成功后,又立刻出資1.4億修建了全新的體育場。

在收購籃網的過程中,沒有任何人是這位微軟大鱷的對手,以微軟為首的這批IT財富新貴們,90年代中后期完全站上了體育行業幕后玩家的大舞臺上。

相比較傳統重資產行業的老板們資產多、現金少,玩職業體育還要搖人湊錢組財團的窘狀,像艾倫這種IT男股市財富神話的主角,往往身價泰山壓頂,動輒幾十上百億,現金流無比充裕。

從1995年開始,美國進入了互聯網金融泡沫時代,與計算機科技相關的股票價格瘋漲,微軟更是其中的翹楚。

1995年,微軟發布了具有開創性的操作系統,windows95,單年銷售額達到了60億美元,到1996年市值達到了驚人的1490億美元。

作為微軟創始人之一的保羅艾倫自然跟著身價暴漲,洶涌澎湃的股市創造財富的速度,讓艾倫的錢根本就花不完。

早上起來眼睛一睜,身價又多了幾個億,趕快抓緊買買買,把錢花掉。

輕松買下籃網后,對艾倫而言心頭最大的遺憾就是當年手里的現金怎么不再多一些?

如果1988年他再多一些現金,或者微軟的市值更高一點,就能拿下波特蘭開拓者了。

籃網更像是一個替代品,因此得手后艾倫明顯要急躁很多,第一件事就是要簽明星,要組建強大的球隊。

這時,曾經的MVP,在中鋒位置上被視為唯一可以與阿甘抗衡的哈基姆奧拉朱旺成為了艾倫的首要目標。

談判進行的非常順利,奧拉朱旺很快穿上了籃網的34號球衣,并在新澤西大陸航空球館亮相。

沒能回休斯敦的他,終究走上了前輩摩西馬龍的老路,奪取一冠后,穿上了第三支NBA球隊的球衣。

不過除了簽下奧拉朱旺之外,籃網管理層卻沒有了更大的動作,唯一引人矚目的操作就是用一份老將底薪簽回了曾經的全明星前鋒巴克威廉姆斯來輔助奧拉朱旺。

兩個內線老將,似乎并不能給籃網帶來質變。

實際上,保羅艾倫的野心并不在這個賽季,1997年的自由市場沒有大魚,而且籃網受工資帽的限制缺少空間。

拿下奧拉朱旺后,艾倫將期望放在了1998年的夏天,為此籃網沒有續約內線賈森威廉姆斯,并且給了奧拉朱旺一份很特別的合同。

“哈基姆,你真的接受了那份合同?這根本就是作弊。”

“這不是作弊阿甘,是在規則的允許范圍內,到1998年就不行了。”

“你變了哈基姆,過去你不是這么沒原則的。”

“真主是唯一的原則,他在指引我,我沒有問題。”

熱身時的聊天,甘國陽從奧拉朱旺這里了解合同的事宜。

籃網給奧拉朱旺的這份合同與眾不同,19971998賽季籃網直接給了奧拉朱旺1700萬的工資,把所有的工資空間全砸在了奧拉朱旺身上。

但到了第二年,19981999賽季,奧拉朱旺的合同將降低到300萬美元,屆時將會給籃網騰出超過2000萬美元的空間。

在總工資帽預計3000萬美元左右的情況下,2000多萬美元的空間可以做很多很多事,多到足以改變籃網隊的命運。

而奧拉朱旺的這個第二年300萬美元工資就異常重要,為籃網能多騰出近1000萬美元的空間,同時錢也沒少拿。

這擺明了是要在1998年夏天釣大魚,這一年合同到期的自由球員會有斯科蒂皮蓬,會有約翰斯托克頓,會有查爾斯巴克利,以及擁有球員選項的邁克爾喬丹。

如果1998年勞資談判一切順利,按照1996年的協議計劃施行頂薪制度,新澤西籃網將有機會在1998年簽下至少兩個超級巨星,和奧拉朱旺一道組成三巨頭,沖擊總冠軍。

而其中的關鍵就在于奧拉朱旺這份第一年1700萬,第二年300萬的特殊合同了。

奧拉朱旺已不再是當初那個單純的非洲少年,歷經了命運波折的他知道如何去權衡利弊。

我用這種特殊合同為以后組超級陣容鉆空子確實顯得不太地道,可你開拓者一樣鉆規則的空子,把離隊四年的薩博尼斯用鳥權給簽下來了啊。

所以阿甘,咱誰也別說誰。

當初你一句“忠誠會害了你”毀我道心,讓我在欲海中沉浮。

如今真主已經指引我了,別想那么多,把敵人消滅掉就是最好的結果。

只不過本賽季從球場狀態來說,奧拉朱旺和甘國陽的差距更大了。

奧拉朱旺的體重進一步上升,過去他引以為傲的爆發力和速率卻在快速下滑。

當爆發和速率下降時,他曾經讓防守人迷亂的夢幻腳步,很容易變成跳大神。

你速度起不來,對手就隨你晃蕩,反正最后你就是后仰跳投終結,我擔心什么呢?

奧拉朱旺的場均得分降到了18分,職業生涯最低,第一次跌破20分大關。

不過在防守端,他依舊能場均貢獻2.1次蓋帽和1.8次搶斷,為籃網提供了很好的籃下防守。

除了奧拉朱旺之外,籃網隊最引人矚目的球員,是球隊在選秀大會上交易得到的白人新秀大前鋒范霍恩。

這位畢業于猶他大學,大四這年場均得到22分9.5個籃板,射術精湛,罰球命中率達到90的白前鋒,不可避免的要被貼上“伯德第二”的標簽。

1997年的選秀,狀元是“阿甘第二”,榜眼是“伯德第二”,顯然在90年代中后期,對于未來NBA的形態和巨星路數,大家心里都沒什么底,所以不停的從80年代的球星身上找尋影子,畢竟那是成功過的路徑。

范霍恩在大學的表現的確很出色,籃網交易得到他后,希望他能和奧拉朱旺成為攻防內線搭配。

不過在被選中后,范霍恩因為傷病缺席了球隊的訓練營和11月份的全部比賽。

正好這一場主場對陣波特蘭開拓者,范霍恩傷愈復出迎來自己的NBA生涯第一戰。

賽前很多人都勸說范霍恩不要在這場復出,對手是波特蘭開拓者和阿甘,實在沒必要碰這個變態。

剛剛12月的第一場比賽,狀元秀鄧肯就慘遭屠戮,單場2分,大敗而歸,被打得懷疑人生。

現在輪到榜眼了,你趕在這個當口復出,不是往槍口上撞嗎?

作為前輩,奧拉朱旺都勸說范霍恩,“兄弟,再等一場吧,如果開局難度過高,不利于信心的建立。阿甘這家伙,越晚碰到他越好。”

可是范霍恩對這場比賽等候多時,對著復出時間表他望眼欲穿兩個月了。

初生牛犢不怕虎的他怎么可能因為要對陣阿甘而退縮。

相反,因為要對位阿甘他更加斗志昂揚,急著要登場了。

教練組沒辦法,只能讓范霍恩進入了大名單,并以身份出戰本場比賽。

等到熱身和開場儀式結束,范霍恩身穿44號球衣登場,站在了阿甘跟前。

場邊,保羅艾倫在VIP席位上緊緊盯著場上的局面,他對范霍恩還是很抱期望的。

他想看看面對NBA的王者,范霍恩能有什么樣的表現。

而甘國陽看著范霍恩,這位號稱伯德第二的前鋒,身形卻過于細瘦。

伯德的成功讓很多人以為,只要是個投籃精準,6尺9左右,有點技術的白人前鋒就能在NBA成為巨星。

但實際上伯德是那樣與眾不同和天賦異稟,首當其沖,也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就是他的體格和力量。

他的肩寬,他的大手,還有他擁有很強厚度的核心、背部,為伯德的技術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而范霍恩顯然不具備這樣的硬件,在NCAA他很不錯,非常不錯,但在NBA,要成為伯德第二,根本不夠。

甘國陽看著范霍恩的球衣,道:“44號,不錯的號碼。準備在我頭上拿44分嗎?”

44號是彼得洛維奇的球衣號碼,每次看到,甘國陽心里都會留意一下。

聽到甘國陽的話,范霍恩一時間不知道說什么好。

真正在場上面對面,他才明白為什么很多人說見到阿甘會想下跪。

他真的如同神像一般,肌肉,面容,還有氣度,散發著令人敬畏的氣息。

“沉默?沉默就是默認了?好吧,來吧,讓我看看你的手段。”甘國陽又道。

范霍恩一句話都沒說,就被扣了個“要在阿甘頭上拿44分”的帽子。

范霍恩覺得冤枉啊,早知道他應該選擇0號球衣不是嗎?

或者,他應該在下一場選擇復出才對。

但后悔已經來不及,比賽開始了。


上一章  |  籃球之黃金時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