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之黃金時代第十章 群鯊之父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體育>> 籃球之黃金時代 >>籃球之黃金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十章 群鯊之父

第十章 群鯊之父


更新時間:2025年05月12日  作者:不愛吃草的羊  分類: 體育 | 籃球運動 | 不愛吃草的羊 | 籃球之黃金時代 

1997年NBA選秀大會之前,球探凱文拉錢斯給出了蒂姆鄧肯的球探報告,總結了鄧肯這名狀元大熱門的優劣,并將他和那些歷史級內線進行了對比:

“鄧肯有可能成為一個具備統治力的中鋒,但我認為他可能更適合在大前鋒位置上展現才華,這取決于他去哪個球隊。”

“在和其它球員的對比上,人們常說起大衛羅賓遜和布拉德多爾蒂,但我覺得哈基姆奧拉朱旺是一個相對接近的比較對象。當然,被提起最多的一定是阿甘,鄧肯被認為是最接近阿甘的年輕內線。”

“鄧肯的移動能力很強,他能夠在球場上連續封蓋對手,他的臂展很長,封蓋時機把握得很好,他防守時的步伐也在不斷的提升和改進。”

“鄧肯擁有全面的進攻能力,他的得分方式多種多樣。他可以在低位用各種動作甩開對手,他很善于擦板投籃,他還有一定的中遠距離投籃能力。

“以鄧肯的身高和位置來說,他的傳球能力令人難以置信,他的助攻數在維克森林隊中遙遙領先。鄧肯的控球比大多數后衛球員都要出色。”

“他還是一名出色的擋拆者,他是一個完美的團隊型球員,可以讓隊友參與到進攻中,他早就意識到靠一個人無法贏得比賽勝利。”

“鄧肯最大的優勢是他的防守,他在大學的最后三年里場均籃板球數接近15個,同時他也是NCAA歷史上的封蓋王,他的內線防守能力將為一支球隊帶來根本性的改變。”

“盡管他的整體表現出色,但他仍有一些地方需要改進。他急需提升自己的體重和力量,來適應NBA的對抗環境。還有他的罰球命中率太低了,只有64,對一個頂級內線而言太低了一些。奧拉朱旺的罰球能達到75以上,更不必說鄧肯的目標阿甘,罰球命中率是恐怖的90以上……”

“如果蒂姆鄧肯不是選秀大會的第一順位,那么負責選秀的總經理將被推薦給方圓五十英里內最好的心理醫生,順便他要給自己請一個安保團隊保衛自己的人身安全。”

除了對力量的擔憂和罰球的缺陷外,球探報告可謂極盡溢美之詞,將鄧肯描述的相當完美。

在鄧肯進入聯盟開始比賽后,球迷很快意識到,球探報告的描述是相當中肯的。

鄧肯在前面比賽中的表現證明了,狀元秀他當之無愧,1997新秀中沒有一個能與他相媲美。

但如果他的比較對象是阿甘呢?他們的差距僅僅在罰球和力量嗎?

第一節比賽前幾個回合,鄧肯在阿甘身上沒有討到任何便宜。

比賽前,鄧肯對媒體炒作的“鄧肯vs阿甘”并不是很感冒。

鄧肯知道阿甘的偉大,也知道鮑比貝爾曼和阿甘之間的故事,不過鄧肯從來沒有在貝爾曼那里聽到過一句“阿甘曾經如何如何……”

他專注于籃球和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像游泳,你要關注旁邊賽道的對手,但更重要的是專注于你自己的泳道。

除了訓練、比賽和參加凱爾特人的一些社區活動外,剩余的時間鄧肯更喜歡安靜的窩在家里看電影、打游戲。

他擅長《真人快打3》,整個凱爾特人沒有人是他的對手,包括那些自詡游戲高手的家伙。

這不意味著鄧肯看不上阿甘,相反,他非常重視這場對決,他百分百的專注,看了很多阿甘的比賽錄像。

他摒除了所有外界干擾因素,特別是那些媒體、球迷的噪音,他想在比賽中親自感受這位歷史第一人,“波特蘭恐怖魔王”的真實實力。

貝爾曼讓鄧肯不要和阿甘聊天,鄧肯聽進去了,可阿甘并沒有展開所謂的語言暴力,精神攻擊。

他只是默默的防守,纏繞在鄧肯附近,一種隱隱約約的寒意在逐漸擴散。

第一節進行到一半,凱爾特人第一次暫停,雙方的比分是4:11,開拓者領先7分。

凱爾特人的防守問題不大,但進攻出現了斷檔,內線無法打開。

鄧肯連續不中和被斷,導致凱爾特人節奏支離破碎。

貝爾曼發現了問題所在,叫暫停,要求鄧肯停止持球單打,多出來給外線制造機會。

“不要在一對一單打阿甘了,這家伙小心眼,今晚肯定會針對你。”

鄧肯點點頭,他沒有問為什么,也沒有執著于“我一定要打成”,他聽從教練的安排。

在布置完戰術后,貝爾曼把鄧肯拉到一旁,道:“阿甘有沒有和你說什么?”

鄧肯搖搖頭,道:“沒有,他什么都沒說。”

“那就好……”貝爾曼放下心來。

貝爾曼不擔心甘國陽的表現勝過鄧肯。

你打不過阿甘很正常,技不如人,回來好好練唄。

他就怕甘國陽借題發揮,搞心理攻擊。

比賽繼續進行,貝爾曼換上了克里夫羅賓遜,換下了伊爾格斯卡斯。

凱爾特人通過外線的擋拆策略和傳導球,在右側底角找到了福克斯的空位。

人到球到,納什的傳球精準的給到了底角,福克斯三分出手命中。

到了防守端,羅賓遜對位阿甘,這位曾經的波特蘭小弟纏著甘國陽,嘴里念叨:“大哥,鮑比讓我纏著你,你別介意。”

“鮑比這是想你死,對不對?”

“我不想死啊,桑尼。”

兩人用這種方式敘舊,但甘國陽并沒有對羅賓遜發起攻擊。

他接球后,同樣和隊友做著團隊進攻配合,把得分機會給到穆林、里德爾或者薩博尼斯。

上個賽季甘國陽場均得分突破30分,拿下了他生涯的又一個得分王。

而本賽季打了一個月,甘國陽的場均得分下滑到了26分,比新秀賽季的27.5分還要低1.5分,來到生涯最低。

不是甘國陽的攻擊力下滑了,而是他減少了自己的出手,將更多機會給到隊友,他自己專攻難度球和關鍵球。

甘國陽的籃板球同樣在下滑,從恐怖的場均15個往上,降到了較為正常的13個籃板。

同樣不是因為能力下降,而是更多幫隊友卡籃板,尤其給科比、穆林這種能直接發動快攻的后場球員,這樣能加快反擊速度。

像1992、1993年那樣,自己拿下籃板球一條龍殺籃下的球變少了很多,只偶爾出現。

甘國陽變得更加團隊,開拓者也因此變得更加可怕。

高位的助攻,里德爾接到球籃下上籃,遭到了鄧肯的干擾沒有命中。

但甘國陽切到籃下把前場籃板點了出來,薩博尼斯高位接球,中距離跳投出手命中。

開拓者繼續保持著進攻的高效率,凱爾特人則苦苦追趕,以及球迷在關心:鄧肯什么時候能在阿甘頭上得分。

隨后的幾分鐘里,兩隊打得相當團隊,比賽場面也很好看,大量的傳球、掩護,球員們的處理球都干凈利落。

凱爾特人速度更快,但略顯生澀,而開拓者更加的游刃有余,老油條們打得四平八穩。

不過凱爾特人的防守因為鄧肯的存在沒有崩,開拓者多次滲透,鄧肯總能很好的補漏。

當開拓者幾次進攻不得不以外線出手終結時,進攻效率自然會逐漸下滑,凱爾特人獲得了追分機會。

史蒂夫納什像風一樣發起進攻,連續兩球,克里夫羅賓遜切入籃下,接到納什的傳球上籃得手。

凱爾特人利用了羅賓遜和薩博尼斯之間的錯位關系,利用速度打開拓者的追身,雙方的分差逐漸縮小。

伯德見狀,叫暫停進行調整換人,用杰梅因奧尼爾換下薩博尼斯,用科比換下里德爾。

科比在場下等候多時了,剛一上場,他過去拍了拍鄧肯的屁股,道:“你怎么還不得分,大個子?你的得分統計和我一樣。”

兩人在夏天阿迪達斯的廣告拍攝中相識,科比年紀比鄧肯小,但進入聯盟更早,在沉默的鄧肯面前嘮嘮叨叨像個話癆。

鄧肯經常用看傻子的目光看一眼科比,然后低下頭偷笑,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

“這不重要,科比。”鄧肯道。

“不,這很重要,你一定要在阿甘頭上得分才行。我打賭,今晚他想零封你。”科比說。

說完,科比投入到進攻中,剛接球就突破急停跳投,怒打一鐵!

鄧肯拿到籃板球,不知道科比剛剛的話是不是刺激到了他,他自己運球試圖打反擊。

在NCAA,包括來到NBA后,鄧肯每場都有那么一兩次自己后場運球到前場直接進攻的球。

他有那個能力,同時他也不是死板的球員,他知道偶爾變換進攻路數,可以給對手更大壓力。

鄧肯的運球相當出色,他重心很高,但胳膊長,運球步伐是機敏的小碎步,隨時可以調整躲避防守。

他用一個漂亮的胯下運球變向過掉了試圖阻攔他的小奧尼爾,現場球迷一片歡騰,他們期望看到鄧肯殺入籃下后的暴扣。

然而,面對最后一道防線,已經站在籃下的甘國陽,當鄧肯再度試圖施展變向時,甘國陽的快手像花劍迅速擊來,刺中了鄧肯手里的球。

太快了,關鍵是時機把握的剛剛好,鄧肯手里的球又被斷掉!

倒地,搶作一團,最后裁判判了雙方爭球。

鄧肯依舊沒有表情,可是心里已經在動搖了。

為什么他下手那么快,為什么自己十拿九穩的運球,這么容易被斷掉?

其實,當一個人開始思考這種問題,已經意味著他內心開始猶豫。

一旦猶豫,失誤只會越來越多。

前面多次被斷,鄧肯在面對阿甘時已經有些遲疑。

一遲疑,甘國陽再一針對,自然容易露出破綻。

跳球,甘國陽又拔得頭籌,用力量壓過了鄧肯。

鄧肯的力量非常出色,在進入NBA后,絕大多數內線都不是他的對手。

但和甘國陽的碰撞讓鄧肯意識到,什么叫天外有天,什么叫“力王”。

爭得球權的開拓者發動快速進攻,科比和小奧尼爾的手遞手配合。

科比一步殺入籃下,甩開鄧肯,暴起單手扣籃得手!

凱爾特人在后衛防守上還是存在一些問題,納什的防守即便由貝爾曼來調教,依舊很是糟糕。

這球納什錯位防到了科比,被科比抓住機會,一個手遞手掩護就被過了個干干凈凈。

不過納什馬上展現了自己進攻端的價值,面對搶斷能力強大的布雷洛克,他用嫻熟的控球甩開防守。

在中路,利用有節奏的運球和觀察切入籃下,突然騎馬射箭出手,利用身高優勢從容投射,拿下兩分。

作為白人后衛,納什的絕對速度和爆發力并不是特別快特別強,但他處理球和反應能力快的驚人。

進攻絕不拖泥帶水,節奏明快,且善于在夾縫中出球,是場上非常好的指揮官兼攻擊手的角色。

當穆林外線三分不中時,鄧肯再度拿下后場籃板,球給到納什,納什發動快速反擊。

他利用布雷洛克的急躁,運球轉身過掉了防守,從中路殺入,四通八達的三秒區,分球給到底角福克斯。

福克斯第二次零度角的三分出手,再中!連追5分,凱爾特人將比分迫近到了1分,第一節即將結束。

這時候,所有人都知道甘國陽要單打了,低位給到甘國陽,原本是克里夫羅賓遜來防守的,但鄧肯主動承擔了單防任務。

場下貝爾曼看到防守對位,心頭一緊,暗罵道:“該死,怎么換到蒂姆去防了?”

鄧肯的防守技巧絕對沒有問題,他的預判,還有那雙長臂,任何低位單打者想在他頭上得分都異常困難。

但他面對的是阿甘。

在低位單打上,甘國陽非常善于看人下菜,而不是一招鮮吃遍天。

面對鄧肯這種技術好,預判好的NCAA學院派內線,甘國陽善于用原始的東西撕裂他們。

淺要位,希克瑪步轉面筐,低頭,降重心,三威脅后突然起步面筐強突!

凱爾特人內線已經沒有了伊爾格斯卡斯,三秒區空虛,鄧肯被甘國陽的怪力一頂,只覺得整個人的重心完全失去,腳下沒了跟。

跟著,甘國陽就熱刀子切黃油殺入籃下,單手重扣得分!

這球鄧肯想犯規都發不上力,完全被擠開,只能眼睜睜看著籃下被攻破。

底線發球,鄧肯意識到,貝爾曼讓他錯開不去防守阿甘是有道理的。

球探報告同樣是有道理的,力量的差距太大,導致防守技巧完全不管用。

隨后,納什倒是又命中一個跳投,甘國陽再中一個中距離。

最終,凱爾特人首節23:26,落后開拓者3分,雙方還算勢均力敵。

鄧肯首節一分未得,被多次搶斷,他甚至沒有一次像樣的出手。

第二節開始后,兩隊第二陣容在場上拼殺,這時開拓者的優勢再度展現。

他們的第二陣容年輕,有活力,也有上個賽季的經驗。

凱爾特人的第二陣容稍顯薄弱,開拓者很快將分差拉開到9分。

貝爾曼再叫暫停,重新調整球隊的防守和進攻策略,但效果不是很明顯。

貝爾曼意識到,今年的開拓者的確非常強大,他們的15連勝不是充話費送的。

最顯著的一點就是他們的進攻延續性,幾乎沒有斷電的時候。

這點和1990年、1991年開拓者一樣,永遠有人可以站出來,短暫的接管比賽。

你不知道那個人會是誰,對手不知道,防守人不知道,連開拓者自己人都不知道。

這是防守方的災難,你無法做出預判,無法逼迫進攻方做選擇,防守方徹底陷入被動。

作為應對,貝爾曼沒有一味的挨打,而是積極進行進攻調整,和開拓者展開對攻。

努力將分數咬住,不要被拉開到10分以上。

納什今晚的發揮相當出色,他充分調動起的凱爾特人外線的進攻。

福克斯、布朗等人都有外線投射得分進賬,全得益于納什的穿針引線。

可是,內線的點遲遲不能得分,鄧肯甚至連得分都沒有,讓凱爾特人瘸腿嚴重。

如果內線一直得不了分,無法和外線形成內外聯動和響應,那么到了下半場進攻某個階段一定會崩盤。

現在不過是靠著納什的好狀態吊著一口氣,這口氣什么時候斷,還沒有人續上,崩盤局面就會到來。

當鄧肯第二節重新登場,貝爾曼要求他在嘗試在內線得分,但緊跟著的一次低位進攻,就遭到甘國陽的正面封蓋時,貝爾曼已經意識到今晚阿甘的計劃。

因為甘國陽在防守端幾乎放棄了對其他人的追趕和籃下護筐,把自己當做一個藍領防守人在針對對手某個點。

“這個瘋子,他想零封蒂姆!”貝爾曼在場邊來回踱步,腦子里思考著對策。

一方面他有些擔心,阿甘這家伙說好不語言攻擊的,他的確沒有,原來他直接玩防守針對。

但另一方面他也很期待,因為他很想看看,鄧肯能不能突破阿甘的針對和限制。

另一邊,拉里伯德也意識到甘國陽想做什么,他要完全鎖死鄧肯。

就像當初在波士頓花園球館,甘國陽對自己做的那樣。

“如果鄧肯這個家伙夠聰明,就不要和阿甘硬抗,而是用傳球和策應擊破他的糾纏,那樣凱爾特人說不定還能追上來,否則……”

伯德回想起當年被甘國陽糾纏防守的時光,真是令人窒息。

好在籃球是團隊運動,利用好和隊友的聯系,可以擊破這種防守。

伊爾格斯卡斯是鄧肯的內線好伙伴,當鄧肯連續兩次在低位無法擊破甘國陽的防守時,他選擇了內傳內給伊爾格斯卡斯創造機會。

伊爾格斯卡斯兩次切入接球上籃命中,薩博尼斯腿腳確實有點跟不上,被立陶宛小老弟的腳步給蒙騙了。

同時,開拓者在三號位沒有一個能里能外的防守型鋒線,也是他們在陣容上唯一的大漏洞。

鄧肯很敏銳的抓住了這個漏洞,在自己無法得分的情況下,助攻隊友,緩解了球隊危機。

不過,開拓者依靠他們進攻端更高的進攻效率,依舊維持了10分左右的優勢,不讓凱爾特人翻身。

每當凱爾特人把分差縮小到5分左右,甘國陽就會站出來,利用他的單打、造犯規,打亂凱爾特人的節奏,重新確立優勢。

來來回回的拉鋸,這個上半場是開拓者賽季開始以來,打得最難的一個上半場。

有些比賽,開拓者進攻打順了,往往兩節搞定,半場就領先15分以上,三節拉開到20分,第四節就沒了懸念。

凱爾特人不愧是擁有鄧肯,貝爾曼悉心調教的球隊,很多回合和開拓者打得勢均力敵。

鄧肯雖然依舊不得分,但他半場送出了4次助攻,伊爾格斯卡斯和鄧肯配合,拿下了11分3個籃板球。

雙塔在這時候起到了作用,一個點不亮,另一個點可以通過配合點亮,互相支援。

這一點,貝爾曼很有經驗,因為開拓者也是這樣的配置。

鄧肯伊爾格斯卡斯,幾乎就是阿甘薩博尼斯的年輕版本。

不過很多人可能忘記了,包括貝爾曼也忘記了,甘國陽在年輕的時候有一個綽號:雙塔克星。

任何內線雙塔的隊伍,在面對阿甘時,都會被他的攻防沖的七零八落,并且由于資源集中在內線,最終導致全體崩盤。

甘國陽已經很久沒有開殼雙塔球隊了。

上半場結束,雙方打成了59:52,開拓者領先7分。

中場休息,開拓者球員回了更衣室,但伯德留在了場邊。

因為羅伯特帕里什的球衣退役儀式將在中場休息時間進行。

這位老酋長一直戰斗到了43歲,職業生涯最后一年,在芝加哥公牛拿到一個總冠軍,可謂功德圓滿。

三位曾經的鐵三角,親密的隊友重聚,笑的很開心。

隨著在開拓者任上越做越順,伯德對凱爾特人的怨氣也越來越少。

他和凱文麥克海爾的關系也隨著一次次的交流、碰撞而緩和下來。

兩人比球員時期親密了許多,他們真正的成為了朋友。

在儀式的最后,羅伯特帕里什將自己的00號球衣升上了球館天花板。

留給凱爾特人后來者的球衣號碼真的不多了。

下半場比賽重新開始,電視臺給到兩隊核心球員的數據。

鄧肯的“0分”顯得特別扎眼,整個上半場他就沒開胡。

他在策應、防守上做的相當完美,使得凱爾特人防守未崩。

可是作為核心,還是內線,你進攻端一分不得,這怎么贏球?

鄧肯說是不在意,但內心的焦慮其實在一點一滴的增加。

就像水刑時滴在鼻子上的水滴,它不會令你窒息,但會令你逐漸體會窒息的恐懼。

顯然,阿甘在制造獨屬于鄧肯的恐怖:

不是那種突然驚嚇式的,暴力的陰影。

而是潛藏在水下,未知的,不知何時到來的威脅。

第三節比賽開始,甘國陽把注意力轉向進攻端。

他開始了對雙塔的開殼:盯著伊爾格斯卡斯這個點猛攻。

剛剛伯德沒在更衣室,甘國陽拿起戰術畫筆,直接在在白板上進行指揮,要求第三節多傳球給自己。

反正之前伯德不在開拓者都打得挺好,現在他不在,大家反而挺習慣的。

面對高大的伊爾格斯卡斯,甘國陽開始利用腳步發起攻擊。

背轉身,上下步,搭配他強壯的身體和靈巧的手法,伊爾格斯卡斯馬上被連吃三個,并附送兩次犯規。

貝爾曼見勢不妙,要求福克斯包夾甘國陽,但雙人包夾顯然不夠,鄧肯過來進行協防,勉強阻止了一次。

可隨后,當鄧肯在45度接球,再度試圖分球給到伊爾格斯卡斯的時候,甘國陽卻轉身一個背后點帽,蓋掉了伊爾格斯卡斯的上籃!

反擊,穆林擊地傳球給到里德爾,里德爾高拋籃板,甘國陽跟上,雙手暴扣得手!

第三節之王連得了8分。

鄧肯和納什的擋拆,納什想給鄧肯做球。

擊地傳球很漂亮,但鄧肯接球沖籃下的最后一步上籃竟然沒中!

近在咫尺的上籃,甘國陽只是從后面簡單干擾了一下,可以扣的。

籃板球被薩博尼斯拿到,又是開拓者的反擊,還是陣地戰。

甘國陽低位再度硬吃伊爾格斯卡斯,這次他選擇用力量強行突破。

殺入籃下,和補防的鄧肯正面沖擊,鄧肯只能犯規,把甘國陽攔下。

站上罰球線,甘國陽兩罰輕松命中,連得10分,貝爾曼叫暫停了。

這時候,雙塔的劣勢盡顯無疑,你的資源、球權都往內線集中,可兩個人打不穿一個阿甘,還被阿甘連續攻防折磨,這比賽怎么打?

更讓貝爾曼擔心的是,鄧肯的心態已經出現了波動。

從剛剛那個上籃就能看出來,著急了。

勢在必進的上籃,因為心態的焦躁反而沒打中。

貝爾曼叫暫停,讓鄧肯冷卻一下,提醒他不要被干擾。

鄧肯臉上看不到任何波動,他只是點點頭。

納什在一旁喊道:“我會多給你傳球的!”

鄧肯默默看了納什一眼,真想說一聲謝謝你。

“多給外線傳球史蒂夫!三分球,我們要更多的拉開,避開阿甘這個強點!”

鄧肯深吸一口氣,他心態倒還可以,覺得既然強攻不動,我就多給隊友傳球,多策應就是了。

然而情況并不如他所想那么簡單,甘國陽也沒有要善罷甘休,壓制你一下就完了。

他聞到了血腥味,已經進入了獵殺狀態中。

暫停結束,比賽繼續進行,鄧肯的處境卻變得越發艱難。

雖然他號稱剛進聯盟就是滿級號,技術、心態各方面都無可挑剔。

但他現在面對的終究是聯盟第一魔鬼,已經在這個聯盟折磨眾人十多年的阿甘。

才打了十幾場NBA比賽的鄧肯終究缺少歷練和經驗,也沒有遇到過甘國陽這樣的變態。

甘國陽的防守強度比上半場更強了,他倒不是像羅德曼、梅森那樣單純和你角力,用糾纏法惡心你。

他善用的是幽靈防守,在你以為自己有機會的時候,實際上他正高度緊張的盯著你,一旦你接球,立刻開始襲擊。

他的力量、爆發和反應速度決定了被防守者難以逃脫,而且很容易在無死角的逼搶下出現失誤。

這種獵殺式的防守,外線有喬丹,內線有阿甘,其他人都難以模仿。

甘國陽因為他的內線角色,很多時候不會這么防,因為他要護筐,要考慮更多事。

今晚不同,他完全不護筐了,也不去夾擊、協防,就是盯著鄧肯,像盯住獵物的鯊魚。

鄧肯能看到海面上游弋的鯊魚鰭,卻不知道它什么時候會襲擊,什么時候突然張開血盆大口沖過來。

這種進攻端不可知性,以及在一對一對位時的經驗、技術落于下風,讓鄧肯極為不適。

他甚至很難好好的接球、出球,到后面他發現自己最好的工作就是給隊友做個掩護,千萬別接球。

這導致凱爾特人的進攻完全依賴納什的支配球,而納什終究是個二年級的新秀,他的經驗、技巧都不純熟。

布雷洛克在第三節同樣對納什展開了糾纏,兩次搶斷得手——今晚開拓者的搶斷很快就要上雙了。

比分逐漸拉開,第三節最后階段,比分來到89:75,開拓者已經領先14分了,而鄧肯竟然還沒有得分!

第三節他甚至只有一次出手,替補登場的科比沖他抱怨:“你在怕什么蒂姆?出手啊!只要出手,要么進,要么不進,總會有機會的。如果不敢出手,就一定不會得分!”

鄧肯一時間不知道科比說的到底對不對。

是啊,要么進,要么不進,那不是百分之五十的機會嗎?

沒時間思考,鄧肯在高位接球,有機會。

甘國陽沒有貼上來,有一定距離,是放自己出手嗎?

但鄧肯對自己的中距離沒有信心,而且他知道阿甘補過來很快的。

或者持球突破?正面有機會,可以造犯規。

可是自己嘗試過了,正面突阿甘,幾乎不可能,會被斷球。

猶豫之下,鄧肯選擇分球給到側翼跑位的鮑文。

然而,他的傳球被識破,甘國陽竟然提前預判,半路把球抄截了下來!

這球匪夷所思,顯然,鄧肯的猶豫導致傳球意圖被識破,傳球手法也出現了問題。

抄截成功的甘國陽自己運球,一條龍殺籃下,左手大力扣籃,再添兩分!

鄧肯只能跟在身后去底線發球,他拿到球狠狠砸了一下地板,這一刻他對自己相當失望。

猶豫源自于恐懼,他知道自己在面對阿甘時害怕了,不知道下一步怎么辦了。

以為傳球有用,現在傳球也不管用,會被搶斷。

今晚都被斷掉多少球了?簡直是恥辱,球都拿不穩了嗎?

鄧肯絕非沒有好勝心,相反他極為好強,只是將其隱藏在了無表情的面孔下。

如果可以贏,誰愿意輸?

可是,發球后,當跑到前場,看到離自己不遠的阿甘,一種下意識的畏懼涌上心頭。

他努力克服,在第三節最后一次進攻中,跑到低位要球。

順暢的接球,運球往里擠,體育館里無數個日夜苦練,形成肌肉記憶的腳步和動作。

背部感知著防守,調整,轉身,瞬間的爆發拉開空間和差距,在很小的縫隙里出手,利用很好的手感,把球扔進籃筐!

但球還沒有出手,就被一個更有力的大手給摁住了,改變了軌跡,從上往下,砸到了地板上。

鄧肯奮力爭搶,想重新控制住球權,把球扔進籃筐里。

但在一片混亂的爭奪后,第三節比賽結束的哨聲響起了。

鄧肯拿著球,還做著往上的動作,可一切都戛然而止。

甘國陽也突然停止了激烈的動作,放松下來,輕輕拍了拍鄧肯,下場去休息了。

鄧肯最后一個放下球,低著腦袋,擦著汗,回了替補席。

得分,依舊掛零。


上一章  |  籃球之黃金時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