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之黃金時代第三十六章 反英雄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體育>> 籃球之黃金時代 >>籃球之黃金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六章 反英雄

第三十六章 反英雄


更新時間:2025年04月09日  作者:不愛吃草的羊  分類: 體育 | 籃球運動 | 不愛吃草的羊 | 籃球之黃金時代 


當時間進入20世紀90年代末,比爾克林頓正式開啟他的第二個任期時,美國社會正在經歷一場有趣的文化變革。

電影、、舞臺劇、音樂還有體育節目里,觀眾們喜愛和追逐的英雄、偶像正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化。

曾經強大、完美,古希臘雕塑一般的古典英雄人物,慢慢不再受到人們的青睞,從文藝作品主角的形象就能看出來。

1994年上映并取得巨大成功的《阿甘正傳》讓一個傻子做主角,讓他參與到美國近代許多重大事件中,已經隱隱有了這樣的苗頭。

同年上映,票房不佳,但后來口碑很不錯的《肖申克的救贖》,主題放在了逃脫監獄和禁錮,也是一種象征。

到1996年,一部名叫《搏擊俱樂部》的發表,立刻產生了影響,獲得了西北太平洋書商獎和俄勒岡最佳獎,后被20世紀福克斯公司買下版權要改編成電影。

講述了一個反傳統的懸疑故事,主角喬是一個平凡無奇的小職員,因為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引發了心理疾病,他參加了許多心理治療小組卻沒有取得什么效果,癥狀只是緩解并未消除。

工作途中,喬結識了一個叫泰勒德頓的朋友,德頓形象、工作、性格和喬截然不同,在德頓的引領下成立了地下組織搏擊俱樂部,旨在專門為各種人士釋放壓力、緩解情緒。

搏擊俱樂部迅速流行開來,組織越來越壯大,此時,泰勒的野心進一步暴露出來,他組織搏擊俱樂部成員進行一系列報復社會的破壞舉動。

就在此時泰勒突然消失了,喬突然意識從來沒有什么泰勒,一切的一切都是他自己做的。

他心理問題已經達到了精神分裂的地步,直接幻化出了另外一個人格,推動著他完成一系列不可思議的事。

這部反映了當時美國現代社會城市男性群體的一種“男子氣概”焦慮,在越來越現代化的城市生活中,古典英雄的強硬、肌肉、義氣、冒險精神,越來越成為一種幻想,一種只能存在于人們想象中的鏡花水月。

男人們只能在文藝作品、電影、電視劇、,以及體育賽場上見證古典英雄的存在,當他們關上電視,第二天被鬧鐘叫醒穿上工裝、領帶,坐著車子去寫字樓、工廠上班,下班后又面對無窮無盡的家庭瑣事、夫妻摩擦、孩子的哭鬧時,現實一次次告訴他們,英雄的時代結束了,沒有誰是超人。

消費主義的大潮更是讓金錢成為評判一個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標準,誰賺了更多錢,買了更好的車,住上更好的房子,誰就是成功的,擁有地位。

而傳統英雄身上的那些美德,譬如善良富于同情心,在人們看來成了軟弱、無能,助人為樂,打抱不平的精神,變成了社會不安定因子,勇于探索和冒險得到的評價會是“有什么意義,又不能賺錢”。

這種社會風潮下,有些人試圖重新樹立起傳統英雄的形象但響應者寥寥,而更多地人,尤其是年輕人干脆反對傳統,朝著那些傳統的英雄豎起中指,與其一起被挑戰的還有傳統的規則,以及整個社會權威。

《搏擊俱樂部》是其中的代表,的作者查克帕拉紐克是俄勒岡波特蘭人,畢業于俄勒岡大學,毫無意外,他是波特蘭開拓者以及阿甘的球迷。

成名后,引起了文藝界的廣泛討論,查克帕拉紐克在被問到“泰勒德頓的形象是如何被創立”的時候,查克帕拉紐克提到“我參考了阿甘的形象,我敢說,阿甘是每個波特蘭男孩的夢想,從他1985年把比爾蘭比爾摔倒在地開始就是,我現在回想起阿甘那些激動人心的比賽,都會渾身顫抖。”

“不過當我過了30歲,開始每天為了生計繁忙時,我清楚我永遠成不了阿甘,連他的十分之一都達不到,然后有一天,我也想不起來是哪一天,可能是30歲零245天,或者31歲零8天,我青年時期對英雄的所有幻想都消失了,當我突然意識到這一點時,可能他已經消失有一段時間了,就像里泰勒德頓不見了一樣。”

“當然,我依舊是阿甘的球迷,我永遠他,我很開心他復出,我寫的動力就是能買票去看他的比賽。但我相信,不會再有第二個阿甘了。”

帕拉紐克不忘補充,明確自己是波特蘭開拓者和阿甘球迷的身份。

甘國陽和喬丹是這個時代體育界最好,也可能是最后的古典主義英雄,尤其是甘國陽,他比喬丹更加強大,更加干凈。

他將傳統英雄演繹到了極致,甚至他的失敗和離開都和古希臘英雄一樣,是因為命運,而非自身的墮落。

喬丹也是一樣,他不停的和命運進行抗爭,并且還在抗爭的路上。

但所有人都知道,這兩個家伙已經將古典英雄的道路走到了盡頭,幾乎沒有給后來者留下道路。

任何試圖模仿,重走他們道路的人,極有可能因為多方面原因學了個四不像,容易成為小丑。

當他們將一條路走盡的時候,自然會有其他人走另外的道路,開辟新的領域,過去稱頌英雄,現在我們就標榜反英雄。

文藝界有各種各樣的新作品,體育界則開始樹立起新的偶像。

阿甘和喬丹依舊高高在上,但人們清楚,屬于他們的時代終究要結束。

近些年進入聯盟的年輕球員正在展現全新的特質,尤其是他們身上的叛逆屬性,街頭風格,正好契合了文化潮流,吸引了很多年輕球迷的關注。

凱文加內特,斯蒂芬馬布里,馬庫斯坎比,拉希德華萊士,這些新人在進入聯盟時身上無一例外都有紋身,身上可能背著一些案底,這些都是“壞孩子”的標簽。

可是誰在乎呢?越是這樣,青少年球迷越是喜歡,喜歡他們的叛逆,喜歡他們的桀驁不馴,喜歡他們身上反對傳統權威時的闖蕩勁頭,喜歡他們在球場上熱情奔放,不按套路出牌的打法。

不過在所有這些NBA新興叛逆青年中,最為突出,爭議最大,也最吸引眼球的,是1996年的狀元秀,阿倫艾佛森。

波特蘭一號穿破云層,降落在費城機場,開拓者球員一行人下了飛機,在機場取行李處等候。

科比能看到機場的等候大廳里有阿倫艾佛森的牌,回到酒店打開電視,艾佛森過掉喬丹命中中距離的畫面iiu在播放。

一路上,科比總覺得有人在討論阿倫艾佛森,討論他超群的得分能力,討論他只有6尺的身高,討論他過去的罪行和如今在NBA大放異彩的精彩人生,真的是一個傳奇。

對于才18歲還不滿19歲的科比來說,一個比他大不了幾歲,和他同年進入聯盟的年輕后衛已經要成為傳奇,是一種極大的刺激。

這個年紀的年輕人心里總是抱著一些不切實際的幻想,他們期望自己擁有坎坷、屈折的人生經歷,然后自己能戰勝這些困難,最終成就一段佳話。

過于幸福美滿,還有順利平穩的成長經歷,在年輕人看來缺少傷痛印記,不夠酷,不夠有故事性。

科比對一般的坎坷還還不夠滿足,他有一次和阿甘說,“我希望我在40歲,打不動籃球的時候,能死于一場絢爛的意外,這樣人們就會永遠記得我。”

甘國陽翻了個白眼,回了他一句“你他媽的在放屁,停止無聊的幻想吧,高中生。”

科比當然不會停止幻想,當他回到費城,這種幻想變得更加深重了。

他在這里度過了高中,是他籃球才華徹底釋放的四年,他是費城的孩子,這里的一切都讓他感到熟悉。

但同時,又很陌生,因為他身穿波特蘭開拓者球衣,而費城的籃球英雄不是他,是身穿3號的艾佛森。

1996年選秀大會之前,科比曾經來到費城76人進行試訓,和他對位的是剛從休斯敦火箭轉會到76人的“瘋子”麥克斯韋爾。

麥克斯韋爾因為在火箭不服克里斯韋伯的老大地位而遭到了火箭隊的清洗出局,低價賣到了費城76人,這是一個球技高超但脾氣非常暴躁的球員。

而科比在試訓中毫不畏懼,他積極的和麥克斯韋爾進行對抗,在場邊觀戰的76人經理都擔心兩個人會打起來,他們打的太兇悍了。

兩人在打成9:9后,經理叫停了比賽,他們從科比身上見識到了非凡的斗性,但最后76人還是選擇了艾佛森。

因為艾佛森已經在NCAA賽場上展現了超強的得分能力,以及不遜色于科比的斗爭心態。

雖然他身上沾染的麻煩比科比要多的多,爭議也多的多,但從商業角度考慮,這正是費城76人所需要的。

自1983年奪冠后,這支球隊已經墮落太久了,1984年黃金一代的天才他們沒能把握住,球隊運營的一系列操作可以說稀爛。

到J博士歐文退役,摩西馬龍離開,費城76人將近10年時間一無所獲,連進季后賽都費勁,球隊也沒有一個代表性的球員撐場面。

1996年他們終于幸運的拿到了狀元簽,在結果出來以后,費城球迷就高喊“艾佛森,艾佛森,艾佛森!”

可以說,艾佛森來到76人是眾望所歸,他為76人帶來的巨大的人氣,為這個快要腐朽的傳統球隊帶來了新的生機,至于身上的污點,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

和過去這里的超級巨星相比,艾弗森顯得那樣的特立獨行,與眾不同。

76人有過張伯倫,康寧漢姆,朱利葉斯歐歐文,摩西馬龍,他們要么是巨人,要么風度翩翩。

而艾弗森是個不起眼的小個子,但他的能量超乎想像,費城的球迷期待著艾佛森成為屬于他們的邁克爾喬丹。

為什么不是他們的阿甘?因為艾佛森太不像阿甘了,很多年輕球迷都希望年輕球員和球隊能夠擊敗阿甘。

比賽日的夜晚,費城國家銀行中心,21000個座位全部坐滿,在艾佛森成功挑戰喬丹后,人們期待著他挑戰終極boss,那個完美的古典英雄阿甘。

在體育館門口的海報上,阿倫艾佛森和甘國陽對立,小個子挑戰NBA第一巨人,人們熱切期待著艾佛森在比賽中能將甘國陽晃倒。

球隊的輸贏不是很重要,一對一的對決一定要能贏,這是90年代后期NBA價值觀的體現。

球迷們越來越注重個人能力,突破,扣籃,crossover,后仰跳投,是年輕人喜歡模仿的技術。

至于什么團隊打法,流暢的傳球,空切開后門等等,沒意思,大部分青少年才不喜歡看這些。

NBA官方也在有意的在規則上引導,讓比賽朝著觀眾們喜歡的方向改變、進化。

像阿倫艾佛森用crossover晃開喬丹的動作,放在10年前,1986賽季,裁判會毫不猶豫的吹運球違例。

到90年代初,對這些動作的要求已經在放寬,到90年代末,因為球迷喜歡,裁判對持球、翻腕的吹罰越來越松。

饒是如此,艾佛森新秀賽季被吹走步、翻腕的次數依舊相當多,官方對此還是有所限制的。

看到賽前如此火熱的宣傳,科比心里癢癢的,老大不痛快。

圣誕節后他表現一直不錯,上場時間越來越多,開始有客場球迷找他要簽名。

然而到了老家費城,令科比感到吃驚和失望的是,沒有一個費城本地球迷記得他。

除了父母,高中的同學外,放眼整座球館,其他費城人都視他為空氣。

也不全是,科比看到了一個畫著自己名字和漫畫的標語牌,上面寫著“科比,西海岸狗屎。”

原因科比并不清楚,他不明白費城人為什么會突然忘記了他。

這讓科比感到憤懣,臨出場時他和伯德說,“教練,我想早點上場,我想。”

伯德看穿了科比的情緒,道:“我會讓你登場,但在此之前你坐在板凳上好好觀察。我會讓你去防守艾佛森,如果你做不好,整個城市都會嘲笑你。”

科比不再說話,伯德牢牢拿捏住了科比的情緒,讓這個毛頭小子乖乖坐在板凳上聽候調遣。

對于開拓者而言,這場比賽其實不太難,因為76人是個魚腩球隊,雖然有了艾佛森,依舊在東部墊底。

艾佛森的表現足夠出色,但作為新秀,尤其是一個6尺的后衛,短時間內確實很難改變一個球隊整體面貌。

東部時間晚上七點,雙方的比賽即將開始,艾佛森穿著3號球衣站上球場,他是場上最矮、最瘦小的一個。

他21歲,已經有一個女兒,看起來比科比要成熟很多。

和大部分新秀第一次見到阿甘,要么崇拜,要么畏畏縮縮不同。

在跳球前他走到阿甘跟前,用和他的長相不太匹配的磁性聲調說道:“阿甘,我不喜歡你,同時也不怕你。”

他叉著腰,瞪大了眼睛抬頭望著這尊比喬丹更高大的神像,向這位NBA第一古典英雄發起了挑戰。

甘國陽沒有情緒激動給出垃圾話,也沒有做任何表情,只是淡淡地說:“我聞到了面包的芳香。你呢,阿倫?”

艾佛森頭皮一緊,他意識到,自己可能犯了個錯誤,老將們關于阿甘的傳說,很可能是真的。


上一章  |  籃球之黃金時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