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給步行者,被米勒絕殺,讓開拓者上下都感到不好受。
尤其是科比,他不僅輸掉了比賽,還在比賽中被米勒打得很狼狽。
上一場對陣騎士他以為自己找到了感覺,但短短兩天時間,現實又將他打回了原形。
賽前他一度亢奮的認為自己會有精彩表演,結果,反而是迷迷糊糊的小奧尼爾打得更不錯。
面對步行者的施密茨雙戴維斯的強硬內線,小奧尼爾攻下了10分,抓下6個籃板球。
生涯得分首次上雙,在全隊也就拿下90多分的比賽中,能拿下兩位數得分是很不容易的。
在一群老資格的內線面前,小奧尼爾特別有活力,年輕的像一頭小馬駒。
和科比相比,小奧尼爾的壓力沒有那么大,他受到的關注不如科比。
又或者說,科比的存在,幫助小奧尼爾吸收了大部分的壓力和關注度。
這和大眾對兩人的期望程度有關,科比被認為可能是下一個邁克爾喬丹。
但沒有人認為小奧尼爾會是下一個阿甘,他充其量被當成下一個米切爾湯普森。
而下一個阿甘的期望,壓在一個大四學生,即將在1997年參加選秀的大個子身上。
沒有什么時間消化失敗的沮喪,球隊連夜朝著下一個目的地飛去,他們要去新澤西。
甘國陽看著科比很難受的樣子,安慰道:“不要沮喪,NBA就是這樣,不會一直贏,也不會一直輸。有些夜晚我們運氣會特別差。就像你去酒店叫了一個應召女郎,有些時候她很漂亮,這是個幸運之夜。但有時候會遇到一個很丑的,可人來都來了,硬著頭皮上了,很不愉快,你很沮喪。但怎么辦呢?把錢付了,離開,忘掉她,然后等待下一個漂亮女郎的到來。”
這是甘國陽還是新秀時,老將肯尼卡爾安慰甘國陽的“丑女郎”理論。
一直到今天甘國陽都記得,來安慰自己如何正確面對失敗,那就是盡快忘掉他,繼續前進。
科比盯著甘國陽看了一會兒,道:“為什么不換一個?如果太丑,我就換一個。”
甘國陽一時語塞,停頓了一會兒,道:“這就是一個比喻,事實上我不找應召女郎。”
“我一定會換一個的,如果有漂亮的,我就絕對不找丑的。”科比的語氣很堅定。
科比有他獨特的叛逆性,對待勝利和失敗,他有自己的堅持。
甘國陽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多糾纏,他尊重科比的想法,同時提醒他:“換一個不錯,千萬別強迫。”
剩余的時間,甘國陽閑的沒事開始翻報紙,開拓者一號上總是有各種各樣最新的報刊雜志供球員消遣。
1996年11月份最大的新聞當然是克林頓在大選中成功勝出。
1992年爆冷擊敗老布什成功當選后,克林頓的第一個任期日子并不是很好過。
到1994年,也就是甘國陽退役的時候,民主黨丟掉了眾議院的選舉,他的國內支持率也是一路走低。
總統夫妻二人被各種各樣的丑聞纏繞,讓人們懷疑所謂的第一家庭,到底是怎么樣的兩個人。
但是隨著美國經濟一路向好,國家從1990年的經濟低潮中慢慢走出來,克林頓的民調重回高峰。
說明絕大部分美國人都是現實的,能帶著大家過上安穩的日子,就把票投給你,至于你私底下搞七搞八沒那么重要。
到1996年大選前,甘國陽復出,熱度一度掩蓋了檢察官對第一夫人的起訴,將克林頓大選前的最后一顆地雷排掉。
11月大選,克林頓很輕松的戰勝了鮑勃多爾,成功連任,將繼續成為美國這艘大船的掌舵人。
這些都是普通、正常的內容,報紙媒體上還有一些捕風捉影的陰謀論,認為阿甘在總統選舉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因為阿甘這些年的諸多大事,時間點都和克林頓的民調緊密聯系在一起。
善于聯想和炒作的記者、編輯們,有理由相信阿甘和克林頓的當選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
有一位記者將甘國陽80年代就和克林頓結識的信息,一直到96年復出的內容按時間順序整理了出來。
他撰文表示,克林頓的當選,背后可能涉及到太平洋對岸某大國的操縱,而阿甘就是混到美國最高級間諜。
這家小報還起了一個驚悚的標題:《80年代的東方生化人,實際是安插在美利堅最大的一顆釘子》。
蹭上總統大選熱度后,小報的銷量起飛,該內容也被很多媒體轉載,被很多脫口秀、深夜節目拿來調侃。
甘國陽拿這些內容當故事會看,他沒想到這么多年過去了,美國社會依舊是個謠言大熔爐。
全世界的人都喜歡謠言,喜歡陰謀論,世界謠言共一石,美國人獨得八斗。
未來在開放的中國社會上出現過的所有謠言、詐騙、陰謀論,在美國都能找到先例。
而且只要按圖索驥一查,基本都遵循美國日本港臺內地這一傳播路線,老美可謂祖師爺級別。
雖然新聞的內容足夠扯淡,不過克林頓和甘國陽關系確實還可以,兩人相識確實很早。
而且在選舉中,克林頓在面對少數族裔群體時,確實會打甘國陽這張牌。
在西海岸地區,甘國陽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藍色將這里完全覆蓋。
甘國陽沒有想到,這些東西未來會給他帶來不小的麻煩。
接下來兩天,開拓者在客場接連挑戰了新澤西籃網和紐約尼克斯隊。
他們戰勝了籃網,沒有遭遇連敗,但緊跟著在麥迪遜輸給了紐約尼克斯。
尼克斯的陣容相當強悍,坎普、莫寧、格倫萊斯和阿蘭休斯敦搭建了球隊的基本框架。
尼克斯的主教練是個沒有職業籃球經歷,頂著禿腦袋和黑眼圈的小個子——杰夫范甘迪。
范甘迪從1990年起在紐約尼克斯擔任助理教練,一直到19941995賽季開始成為主教練。
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防守型教練,他沒打過職業籃球,但是個非常資深的籃球戰術研究專家。
從90年開始他就一直浸淫在如何打造更穩固,更堅硬的防守研究中,不過尼克斯的風格讓他始終得不到真正重用。
直到1994年尤因離開,尼克斯開始重建,范甘迪成為了尼克斯的掌舵者,他開始重新塑造尼克斯的球隊風格。
在得到阿隆佐莫寧,從活塞隊搶走阿蘭休斯敦后,加上萊斯、坎普,尼克斯已經有了一個很強的陣容班底。
范甘迪非常善于制造防守陷阱,他認為在過去防守方總是被動的,擺好陣勢等著進攻方來打,往往是被動挨打。
要想防守更強,應該主動出擊,不能再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而是要主動挖坑,把對手往坑里面引,逼迫對手犯錯。
在范甘迪的防守體系中,對持球人的壓迫非常注重,這點和超音速SOS防守體系很像,經常會盯著對手的控衛反復撕咬。
和SOS的區別在于,范甘迪的體系很注重對籃筐的保護,不會為了壓迫而輕易放棄籃下。
尼克斯的大個子全部被要求出來對小個子球員進行延阻。
莫寧、坎普幾乎每個回合都會在中路擴出來延阻持球人,然后立刻回收籃下保護三秒區。
在這套基本規則的基礎上,范甘迪編織了很多防守陷阱,讓持球人容易陷入到“死地”。
比如被趕到底線,比如陷入三人包夾的重圍,同時找不到傳球路線,比如把球傳到一個沒有自主進攻能力的球員手中,迫使他去低效率單打。
持球人的每次傳球、選擇看似是自主完成的,實際上是被尼克斯球員有意識的引導,他們會根據球員的特點,有意識的遵循你的進攻習慣去制造死地。
比如某個球員擅長右手,左手突破能力一般,那就會防他的右手,空出左手房讓他突破,里面有大個子在等著。
比如某個外線球員進攻能力較為匱乏,就將他空出來,給他接球機會去單打,實際上他效率很低,打不出產量。
進攻體系還沒有成型的開拓者面對已經體系完備、紀律嚴明的紐約尼克斯,自然打得是異常艱難。
里克卡萊爾所謂的“流動進攻”還在理論構建中,他自己都一頭霧水呢,更遑論讓球員們明白了。
到了比賽中,開拓者失誤連連,到最后只能把球給甘國陽,讓甘國陽持球打。
這一戰,在麥迪遜花園球館,甘國陽砍下了41分,這個分數在甘國陽的生涯中不算是很高的分數。
但是整場比賽,開拓者只拿下了75分,甘國陽一個人的得分超過了全隊一半還要多。
沒辦法,在尼克斯充滿地雷陷阱的防線面前,開拓者打得磕磕絆絆,最后只能給老大。
最后開拓者75:80,5分的分差輸給了尼克斯,以兩勝兩負的戰績結束了這次東部之旅。
這場比賽讓甘國陽打得相當窩火,開拓者上半場落后的很多,一度被尼克斯拉開到15分。
開拓者球員面對尼克斯這種防守很不適應,被打得沒脾氣。
面對尼克斯這種防守型球隊,分差被拉到15分基本就是沒戲了。
甘國陽本來想著這場丟就丟了,賽季初期當是練兵,給球員們吃個教訓。
沒想到,在第二節中段官方暫停的時候,杰夫范甘迪竟然沖著甘國陽喊:“這不是你的時代了!你不該回來的!”
當時甘國陽在籃下和莫寧、坎普肉搏的很厲害,裁判吹莫寧犯規引起了范甘迪的不滿,便出言挑釁。
事后范甘迪解釋說,自己這么做是為了鼓勵球員,鼓勵他們去和阿甘對抗而不是懼怕。
可實際上,當范甘迪這么說的時候,尼克斯球員都嚇壞了。
坎普、莫寧就差沖到場邊去捂范甘迪的嘴,讓他不要再說了。
范甘迪的語言攻擊成功激怒了甘國陽,上半場只拿到10分的他,下半場火力全開,狂砍31分。
尼克斯所謂的防守陷阱,在甘國陽看來不算什么大問題,因為他們在三秒區和三分線之間有很多空檔。
這是必然的,沒有一種防守能面面俱到,面面俱到往往意味著每個面都不夠強硬。
很多球隊都會適當放松對中距離的防御,因為中距離是一種較為低效的得分方式。
在鮑比貝爾曼提出“效率籃球”后,進入90年代,很多球隊都在注重整體效率。
可是對球員個人而言,中距離是最好的武器,這里有最大最廣闊的表演空間。
一次又一次的后撤步投籃和利用節奏找到空檔后的強投,以及反擊中不講道理的三分。
甘國陽在第三節、第四節打得麥迪遜花園球館的球迷頭皮發麻,分差一度縮小到2分。
不過尼克斯最終還是守住了優勢,關鍵時刻,裁判吹了甘國陽一個走步。
緊跟著PJ布朗防守端被吹犯規,送坎普上罰球線,兩罰都中穩住了優勢。
隨著最后一次強投三分不中,開拓者只能犯規,以5分之差輸掉了這場比賽。
比賽結束時,甘國陽找到杰夫范甘迪,說道:“波特蘭見了,范甘迪教練。”
范甘迪沒有回應,他眼袋重的像熊貓的臉上顯露出一絲焦慮。
回到更衣室后范甘迪舒了口氣,莫寧問道:“教練你沒事吧?”
范甘迪道:“我沒事,我以為阿甘會來打我,我嚇壞了。”
莫寧道:“他不會隨便動手打人的,阿甘是個講規矩的人。不過你真的夠勇的,敢挑釁阿甘。最精彩的是,我們贏了。”
范甘迪道:“我沒想挑釁…好吧,我確實挑釁他了,我想給你們增加點動力,不能一直懼怕他對不對?如果我們能做到不懼阿甘,相應的,我們就更不會畏懼邁克爾喬丹了!”
對尼克斯而言,他們在東部最大的對手還是芝加哥公牛和邁克爾喬丹。
更衣室里響起了歡呼聲,范甘迪這一勇敢挑釁的行為得到了球員們的認可。
別看他個子小小的,在巨人如林的NBA像一個小矮人,但他確實充滿了勇氣。
不過在尼克斯下周很快就要去波特蘭做客了,屆時開拓者和阿甘一定會給予回應。
范甘迪有些擔心的問莫寧:“要是我和阿甘打起來,你會幫我嗎?”
莫寧低頭看著小布丁一樣的范甘迪,道:“我會緊緊抱住阿甘的大腿,讓他不要沖上來打你。這是我唯一能做的了。”
像莫寧這些稍微年輕一些的內線,學生時代是看著阿甘打架成長的。
阿甘的抱摔和數次血洗銀頂中心有多恐怖,深深印在了他們的心中。
更何況如今的阿甘看起來比過去更加強壯了。
打是不敢打的,能抱住大腿救你一命,已經夠意思了。
另一邊,開拓者帶著2勝2負的成績結束東部之旅,乘飛機回波特蘭。
全隊上下都松了口氣,他們終于可以回主場好好調整一下了。
這段時間的賽程密集,客場多主場少,而且客場背靠背真要人命。
不僅球員們體能消耗大,教練組也沒有時間停下來好好總結。
回到波特蘭后,球員們得到一天的時間進行休整,教練組則要組織一次重要的訓練,來解決這段時間球隊遇到的問題。
飛機上,甘國陽因為輸給尼克斯而悶悶不樂。
不僅因為輸球,竟然被范甘迪嘲諷“不適合這個時代?”
在他復出后這段時間,這類聲音確實層出不窮。
甘國陽的個人表現無可指摘,但開拓者卻輸輸贏贏,看起來不復當年之勇。
媒體和球迷可不會管你賽程艱難不艱難,隊里菜雞多不多,班子是不是新搭建的。
輸球就是輸球,畢竟當初波特蘭開拓者多年的常勝,得罪了幾乎整個聯盟的球迷。
贏的時候大家不說話,輸球肯定會有人跳出來指摘,說甘國陽不應該再復出。
“戴著7個戒指離開是最好的結局,復出不過是回來吃殘羹剩飯。”
“這是一個新的時代,阿甘已經無法在這個時代呼風喚雨了。”
“阿甘回歸最大的意義,是給了那些曾經被他殘害的人一個復仇的機會。”
紐約這個地方本來陰陽怪氣的媒體就多,現在抓住機會當然不會放過。
復出的時候一個個都歡呼震天,普天同慶,你們的王回來了。
結果賽季打了兩三個禮拜呢,就開始“你不該回來”的。
沒辦法,輿論總是這樣反復橫跳,不斷抽過去自己的嘴巴子屬于日常節目。
像這些東西,甘國陽本可以做到不關注不回應,眼不見心不煩。
時間會給出答案,他有耐心陪著新人們成長,享受這個一點點變好的過程。
萬萬沒想到,范甘迪這個看起來老實的書呆子,竟然跳出來做了發聲代表。
這讓甘國陽很惱火,他不能打范甘迪,這屬于欺負弱小。
也很難用垃圾話作出回擊,范甘迪畢竟算個小角色,還是教練。
他只能用籃球的方式作出回應,偏偏現在尼克斯整體實力確實很強。
開拓者輸掉比賽,這種感覺很難受,阿甘很生氣,事情很嚴重。
科比看出甘國陽不開心,安慰道:“老大,就當遇到一個丑女郎了。”
這小子還真能活學活用。
甘國陽白了科比一眼,道:“我想換一個,行不行?”
“對不起,我們都付過錢了。”
好在這不是開拓者和尼克斯的最后一戰,他們還有機會碰面。
而且相隔的時間很短,一周后,11月29號,開拓者將主場迎戰紐約尼克斯。
回到波特蘭這段時間,開拓者進行了精心的調整。
伯德先給球員們放了假休息,他自己和哈特、卡萊爾開會商量總結這段時間的問題。
伯德雖然經常做甩手掌柜,但他的直覺和調整能力真的非常強。
他看到了開拓者在進攻和防守中面臨的諸多問題,一一做了變化。
在上,伯德固定下了范埃克塞爾、里德爾、AC格林、PJ布朗和阿甘的五人組組合。
其中,年紀偏大的AC格林是假,替補的戲份分給阿隆麥基和科比兩人。
他們的核心任務是防守,在進攻端要做好輔助工作,投中那些空位球,做好終結。
后場范埃克塞爾、里德爾、波特三人均分時間,如何分配根據場上的情況,由伯德決定。
內線,阿甘、PJ布朗是鐵打的主力,小奧尼爾、溫菲爾德、杜德利會根據對手不同,獲得不同的出場機會。
一套較為穩定的輪換,對提升球隊戰力是很有意義的。
試想如果每個球員每場比賽都要和不同的組合搭配打比賽,默契怎么培養呢?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伯德對手下球員的特點有了自己的理解,在如何用人上,他很有想法。
他不喜歡過于固定的掐表輪換,因為不同球員在不同場次,面對不同的對手,登場的效果會不一樣。
作為主教練,要根據球員和對手的特點,結合當晚的情況作出最佳判斷,而這就需要賽場上的直覺。
在前面的比賽中,伯德有好幾次作出判斷,結果和卡萊爾、哈特的想法不太一樣。
當時伯德決定尊重兩位助理教練的想法,叫暫停,或者進行換人,但效果不盡如人意。
在這樣幾次后,伯德開始按照自己的意愿做決定,效果反而不錯。
卡萊爾和哈特逐漸服氣,在人員調配和戰術調整上,逐漸聽命于伯德。
于是,在接下來的四場比賽中,開拓者取得了4連勝。
其中包括兩勝金州勇士,加時賽1分險勝休斯敦火箭,以及在主場110:65狂掃丹佛掘金。
一連串的勝利,讓開拓者在11月份即將結束時,西部排名升到了第四位。
甘國陽更是連續四場比賽拿下三雙,其中對陣火箭加時賽貢獻了勾手絕殺和封蓋。
克里斯韋伯最后時刻的投籃被他一掌扇飛,開拓者順利在休斯敦搶下一場硬碰硬的勝利。
11月29日,甘國陽在玫瑰花園虛席以待,上一場他們剛剛在這里以45分的優勢讓掘金蒙羞。
掘金在自由市場丟掉穆托姆博,送走馬克杰克遜后,已經淪為了魚腩球隊。
他們重建的希望寄托在了新人前鋒安東尼麥克戴斯的身上。
1995年選秀快船在第二順位選中了他,隨即交易到了掘金。
這位身材健碩的前鋒有著很高的天賦和潛能,但他不是阿甘那種能改變一個球隊命運的超級巨星。
在和阿甘的對位中他顯得相當無力,掘金更是大比分敗走波特蘭。
這場慘痛的失利,直接導致了掘金主帥比克斯塔夫的下課,接替比克斯塔夫的是老帥迪克莫塔。
不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掘金的總經理丹伊賽爾對重建缺乏耐心——這是90年代很多球隊的通病。
當時的很多交易、簽約從未來的角度看,都太過于急躁和兒戲,這也和當時交易規則不夠完善有關系。
總經理們像玩游戲一樣,把球員換來換去,給年輕人很大的合同,都著急在一兩個賽季內就出成績。
當初甘國陽也確實做了不好的榜樣,誰讓他那么快就奪冠了呢。
杰夫范甘迪帶著一種前所未有的緊張情緒和球員們一起踏入了玫瑰花園球館。
比賽開始前他以為會遭到波特蘭球迷的嘲諷,因為他在比賽中挑釁阿甘的事已經傳遍了全聯盟。
各種反應都有,有稱贊他的勇敢,有嘲笑他的魯莽,不過最后都少不了一條提醒,“自求多福”。
范甘迪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但讓他沒想到的是,玫瑰花園球館的球迷根本沒有人噓他,也沒有人畫他禿頂的漫畫嘲諷他。
但很多球迷,尤其是誠實的小球迷,都用一種奇怪的眼神看著他。
這種眼神看的范甘迪很不舒服,如芒在背。
有一個小球迷舉著標語牌,上面寫著:“祝你好運,杰夫。”
一些年紀大的老球迷主動和范甘迪打招呼,還噓寒問暖的。
越是這樣,比賽開始前,范甘迪越是冷汗直冒,氣氛好像很詭異。
直到球員們熱身和出場儀式結束,甘國陽整理好球衣,走到尼克斯替補席這邊。
他沖著范甘迪道:“杰夫,50分。”
說完頭也不回的離開,到中圈跳球去了。
范甘迪感覺到有汗順著脖子淌進了衣服里面,他開始明白球迷的眼神是什么意思了。
他們仿佛在說,“你已經是個死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