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之黃金時代第三十五章 信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體育>> 籃球之黃金時代 >>籃球之黃金時代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三十五章 信仰

第三十五章 信仰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05日  作者:不愛吃草的羊  分類: 體育 | 籃球運動 | 不愛吃草的羊 | 籃球之黃金時代 

魔術師約翰遜本來有翻轉比賽結果的機會。

但最后一防,德雷克斯勒做的非常好,貼身堵住了約翰遜的投籃出手空間。

當約翰遜試圖切入中路用勾手終結比賽時,甘國陽的補防讓他的勾手沒有命中。

接著賈巴爾補籃被湯普森干擾,杰羅姆柯西沖入籃下卡住沃西,搶下籃板球,保住了球隊勝利的果實。

122:121,本賽季開拓者和湖人的第一戰,以開拓者的絕地反擊勝利而告終。

甘國陽今晚拿下了46分,搶下18個籃板球,送出了7次助攻,其中包括一個至關重要的三分助攻。

湖人球員低著頭沮喪退場,開拓者球員們上前和甘國陽擊掌,大西部論壇球館的球迷們紛紛離開,又是一個糟糕的夜晚。

洛杉磯人對甘國陽的感情越來越復雜,說恨吧算不上,這家伙打球真的好看,而且籃球而已,談不上恨不恨的。

說愛肯定也不對,畢竟是對手,一次次在大西部論壇球館傷害湖人和球迷,讓人牙癢癢,簡直到了“洛杉磯小兒不敢夜啼”的地步。

總之,甘國陽在大西部論壇打了一場又一場經典比賽,拿到一個又一個榮譽,讓洛杉磯球迷對他又敬又怕,就像紐約麥迪遜花園廣場對邁克爾喬丹那樣。

賽后的新聞發布會上,甘國陽夸贊了庫里,說:“戴爾庫里的那個三分球很重要,我相信他可以投進,所以我傳給了他。我們每天在訓練結束后都會進行遠射的訓練,他是個很有天賦的射手,他抓住了機會,幫助我們贏下了比賽。”

而庫里也迎來了職業生涯第一次賽后的訪問,在更衣室他被記者拉住,他說:“我為這一球準備了很久,感覺很好,好極了。我希望這是一個好的開始,未來會有更多這樣的進球等著我。”

這場勝利對開拓者而言無疑很重要,證明了他們的打法可以和強大的湖人扳手腕。

當然,這場球贏的非常險,湖人從頭到尾都占據優勢,只是沒把握好最后階段,并且被甘國陽的個人英雄主義給擊敗。

萊利在新聞發布會上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但他對“一打四看”戰術的怨言是溢于言表:“我認為湖人正在打出歷史上最好看的籃球,我們的籃球兼具了觀賞性和競爭性。我們擁有巨星,但我們打得非常團隊,非常平均。我們的戰術、意志力,一直都被低估。現在聯盟在朝著一個令人擔憂的方向發展,推崇個人主義,極致的英雄主義,就像在電影院上映的好萊塢電影,越來越多的英雄,掩蓋了真實世界,真實人物身上的光芒。”

萊利的話并非完全是吐酸水,當時間進入80年代中后期時,世界的確在發生很大變化。

60、70年代各種運動浪潮的余波,到如今已經消散的干干凈凈,經濟的飛速發展,讓普通人的物質、娛樂生活變得越來越豐富多彩。

個人主義開始大行其道,年輕一代喜歡明星,喜歡英雄,喜歡新鮮、活力、亮眼的元素。

迪斯科開始流行,卷發、亮片、牛仔褲、超短裙、Avia球鞋、耐克airjordan頻繁出現在生動活潑的電視廣告中。

作為曾經走在潮流前端的代表人物,如今帕特萊利卻感覺自己好像一夜間成為了保守派的代言人——他閃亮的油頭和一塵不染的阿瑪尼快要成為古板、固執的代名詞了。

曾經被人們批評華而不實的showtime,竟然也成為了團隊籃球的代表,因為他媽的那個11號和東部的23號做的實在是太過分了。

當然,萊利的吐槽不會改變這個世界發展的潮流,事實上個人英雄主義在80年代還遠沒有達到極致,這不過是一個開端而已。

隨著甘國陽面對湖人拿下46分,他的場均得分成功超越了邁克爾喬丹,攀升到了得分王的位置,雖然只是領先了喬丹0.1分而已。

喬丹馬上就在12月23日對陣克利夫蘭騎士的比賽中拿下43分,而甘國陽在和太陽的比賽中只得到35分,于是喬丹反超甘國陽,重回得分榜首位。

兩人的得分王之爭愈演愈烈,不過甘國陽在接受《俄勒岡人報》的記者史蒂夫凱利采訪時明確說:“我并沒有想要拿得分王,我得分多只是為了拿到比賽勝利,而不是為了得分而得分。”

甘國陽只是將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可是言論一旦被傳播,傳播過程中必然要被加工,尤其是名人的言論,添油加醋甚至扭曲本意屬于常規操作了,不然那些筆桿子靠什么吃飯呢?

所以《俄勒岡人報》一篇普通的采訪報道,轉載到其他報紙上就變成了:

“阿甘對得分王沒有興趣,得分王無法帶來勝利。”這還算扭曲的比較少的,誰說得分王不能帶來勝利?去年甘國陽就是得分王。

“相較于得分王,阿甘更想要的是勝利和冠軍,而不像有些人只是為了得分而得分。”這就開始添油加醋了,非要扯一個有些人,甘國陽的話本來就沒有針對任何人。

“阿甘說:‘得分王給你,勝利和冠軍歸我’。”這個就是純粹的胡編亂造,話里話外都在暗示,阿甘針對的人是邁克爾喬丹。

隨后,當他的話被轉載的越多,傳播的越多,本意就被扭曲的越多。

等到很多年后,球迷群體里已經流傳著一則故事:阿甘在1987賽季嘲諷邁克爾喬丹,說喬丹為了得分王而犧牲勝利,結果還是搶不過甘國陽。

甘國陽對此的回應始終如一:“邁克爾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不會說那樣的話。”

然后故事多了一條:阿甘和喬丹曾經是最好的朋友,但嘲諷過后不是了……

事實上,他們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哪怕得分王競爭如此激烈,媒體上鬧的沸沸揚揚,喬丹和甘國陽都沒有真正公開攻擊過對方——當然,在媒體的編造下,他們已經勢同水火,要你死我活了。

這背后是耐克、Avia在發力搞鬼,因為他們不想錯過這種千載難逢制造對抗的好機會,來互相利用對方,捧紅自己的品牌。

隨著1986年圣誕節的臨近,這種氛圍營造變得越來越濃烈,因為今年的圣誕大戰將在波特蘭開拓者和芝加哥公牛之間展開。

早年間圣誕大戰是不會安排東西部球隊對抗的,因為交通不夠發達,對客場球隊而言,大過節的跑去遙遠的城市打比賽,無法及時和家人團聚過節還是相當痛苦的。

所以圣誕大戰一般都會選擇距離比較近的城市球隊進行,最起碼也要在同個半區。

像波士頓凱爾特人對陣紐約尼克斯,凱爾特人球員可以自己開車去紐約,打完比賽再開車回家過節,不用在別的城市停留一晚。

洛杉磯湖人和快船這種就更加方便了,主場客場都一樣,加州的幾個球隊都很適合打圣誕大戰。

像湖人和凱爾特人,是聯盟最大的宿敵,按理說安排他們圣誕大戰效果最好。

可是兩個城市一個在東北角,一個在西南角,相距4800多公里,坐飛機要坐七個多小時。

打完比賽當天晚上肯定沒法離開,要在別的城市多呆一晚,然后第二天飛幾乎一整個白天才能回家,整個節日都被毀了。

所以如此熱門的一組對決,在80年代從未出現在圣誕大戰的舞臺上,球員和管理層都不同意。

當然,作為商人的大衛斯特恩無疑希望圣誕大戰能有最具關注度的球隊比賽。

因此在賽季前進行賽程安排時,斯特恩力排眾議,執意要安排芝加哥公牛和波特蘭開拓者的東西部圣誕大戰。

雖然公牛管理層和開拓者管理層都表示了抗議,但耐克和Avia作為聯盟贊助商,在背后竭力推動這場引人矚目的對決。

在經過商議、溝通,以及讓美航公司為客隊特別安排航班后,這場史無前例,很久以后才有來者的東西部圣誕大戰就出現在了賽程表上。

當確定要公牛和開拓者進行圣誕大戰后,兩隊不再抗議反對,而是開始爭執,這場比賽到底在芝加哥進行,還是在波特蘭進行。

波特蘭在這場爭斗中輕松勝出,因為Avia和耐克的總部都在波特蘭,芝加哥人根本就爭不過。

隨著圣誕節的臨近,耐克和Avia都開始為這場人們期待已久的得分王大戰進行造勢。

波特蘭的市區布滿了兩家公司的廣告,甘國陽和喬丹的運動鞋廣告在電視上大量出現,循環轟炸著普通人的視覺神經。

現代社會,電視機就是新的宗教福音,是消費主義神靈在人世間布道的牧師,而廣告就是牧師手中的圣經,一遍又一遍將概念、符號輸入民眾的大腦,讓他們愿意為之付出時間、金錢以及誠摯的熱愛。

統稱為信仰。

只不過在這一套新的宗教中,一個耶穌是黑色的,一個耶穌是黃色的。

兩個耶穌將在圣誕節這天會會面,看看誰才是真正的最強偶像。

(本章完)


上一章  |  籃球之黃金時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