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綜:努力下頭的我卻讓人上頭第131章 樂評人:《我記得》的歌詞不是歌詞,而是一首詩!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戀綜:努力下頭的我卻讓人上頭 >>戀綜:努力下頭的我卻讓人上頭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1章 樂評人:《我記得》的歌詞不是歌詞,而是一首詩!

第131章 樂評人:《我記得》的歌詞不是歌詞,而是一首詩!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11日  作者:還是想窺園  分類: 都市 | 娛樂明星 | 還是想窺園 | 戀綜:努力下頭的我卻讓人上頭 


周三,某公司。

王佳佳正在摸魚,拿著手機看得認真。

《旋律的櫻色》第一期已經播出好幾天了,這個節目的熱度也終于開始發酵了。

觀眾終究還是喜歡這種快節奏的,在兩個多小時里,密集的爆點看得大家直呼過癮,欲罷不能。

而非常符合王佳佳心意的是,這個節目的觀眾里開始有著越來越多的人嗑徐韓cp了。

這個組合是至少目前為止最甜的一對,兩人的互動、節目效果都是拉滿的,節奏也好得不行,甚至他們這一對才真的像戀綜。

當然,還有一組也很有意思,那就是宗澤路和唐詩穎這一組,他們一個活潑、一個直男,兩人也有蠻多反差的節目效果。

大家看得樂呵,部分有趣的片段也開始在各大社交媒體里不斷地刷屏,于是越來越多的路人被吸引進去,成為這場熱度盛宴的一份子。

理所當然的,節目里的嘉賓也開始火了。

沉寂半年的姜晚風重新有了人氣、壽命較短的愛豆也延長了壽命、網紅在大家心里也終于不再是網紅,而是向著藝人靠攏。

幕后音樂制作人也慢慢被大家熟悉,那些經典老歌還掀起了一波回憶殺。

在這場剛剛崛起的熱度里,敏銳的人都能發現,某個新人貌似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徐哲安的名字到現在為止沒有拿過熱搜第1——這是理所當然的。

熱搜第1一直被姜晚風、宗澤路這些人霸占。

說來好笑,‘宗澤路吃飯時候的下頜線’這種詞條都能上熱搜前三

畢竟自帶流量龐大,加上團隊買熱搜和炒作,節目里幾乎沒有幾個人能和宗澤路的人氣比,除了姜晚風。

韓知嵐的人氣也不算很高,她所在的女團人氣非常高,但是她是女團五人里人氣最低的,偶爾上個前二十就差不多了。

這些人的熱搜,幾乎每一個都有團隊在背后運營。

只有徐哲安,干干凈凈,完全是觀眾們自發的熱度。

那些名場面太好玩了,很多人在這些視頻下面玩梗,而且徐哲安也挺接地氣,路人緣是真不錯。

《明明就》、《夏天的風》兩首歌,以及之前爆紅的《赤伶》又證明了徐哲安的才華,死忠粉還沒出現,路人緣那是嘎嘎來。

對一個藝人來說,路人緣實在太重要了,所以每一位歌手都要謹記,唱歌就唱歌,不要搞其他幺蛾子。

尤其是不要做法。

在這樣的熱度和良好的路人緣之下,徐哲安這個三年前曾經出道過的小歌手,很多經歷慢慢就被扒了出來。

此刻的王佳佳就正在看著這些他以前的經歷。

網友是神通廣大的,他們挖出了徐哲安的很多經歷。

——三年來沒有通告、沒有機會,于是一位簽約藝人只能像大部分普通人一樣去打工。

他的歌曲,很有可能都是這三年的沉寂中累積出來的。

為了還債好像還拖累了父母的身體,其中徐哲安的媽媽好像還得了胃病,徐哲安卻硬是要扛著債務將其治好。

而在一切都沒有希望的時候,終于來了一個節目,他也剛好把握住了它。

一個藝人除了靠作品以外,人設也是很重要的,徐哲安這真實卻又努力認真的人設,吸引了很多人。

在一部分關注起徐哲安的路人心里,徐哲安大概是這樣的:

負債累累,生活快失去了希望,臉上本該沒有笑容,卻依舊要在節目里扮小丑讓大家歡樂。

大家笑完了,終于在某個安靜的下午,這個小丑難得摘下了面具,唱起了三年來都無人傾聽的歌。

王佳佳看著這些網友們為徐哲安編寫的文字,都感覺淚目了。

《粉絲們自己cpu自己的一百種方法》

當然,這些說法中真實成分確實很大,而真誠最能打動人。

徐哲安的粉絲數量也許增長得不會很快,但確實在以一種踏實的速度,慢慢積累著。

王佳佳看完了這段自稱徐哲安多年老同學的‘文蘊不姓孫’網友的文字,有些感慨。

她不追星,但是現在卻覺得徐哲安好像真的挺不錯。

想到這里,她打開了音樂軟件,想著搜索一下徐哲安的名字,聽聽那幾首節目里的歌曲。

只是萬萬沒想到,時隔好幾天重新打開軟件,發現不止那些live版本了。

里面多出了三首歌曲。

《夏天的風》,歌手:韓知嵐,作詞作曲:徐哲安。

《明明就》,歌手:徐哲安

《我記得》,歌手:徐哲安

一首歌下載也才一塊錢,王佳佳剛才對徐哲安有些好感,自然不會吝嗇于這一點錢。

她沒有猶豫,直接給這三首歌下載了下來。

嗯?不對啊,怎么是三首歌?

王佳佳忽然有些困惑。

這首《我記得》是哪里來的?

她畢竟沒有時時刻刻關注徐哲安,今天也是偶爾刷到這條有關徐哲安的小作文才突然想著搜一下,完全不知道為什么這首歌怎么會出來。

仔細看了一下,才發現這首歌好像是徐哲安的新專輯。

這個專輯封面還挺有意思。

專輯封面是一張藝術油畫,畫得是徐哲安在那天沙灘上的唱《明明就》的畫面。

可能很多人沒意識到,徐哲安在三年后向眾人發出的第一聲,是從那個沙灘上開始的。

對他來說是很有紀念意義的事件了。

王佳佳看了一眼專輯封面,隨后先是聽了一下《夏天的風》和《明明就》。

兩首都聽了一遍,王佳佳發現比live版本果然要好多了,無論是編曲還是演唱都更加舒服。

將這兩首聽完后,王佳佳猶豫了一下,才點擊了那首《我記得》。

那幾天看節目、嗑徐韓的上頭勁兒早就過了,其實要不是今天刷到好心網友‘文蘊不姓孫’的小作文,她大概率是不會去聽這首聽都沒聽過的新歌的。

插上耳機,這首《我記得》響了起來。

歌曲的節奏很平緩,是一首民謠。

我帶著比身體重的行李

游入尼羅河底

經過幾道閃電,看到一堆光圈

不確定是不是這里

咦,好奇怪的歌詞。

王佳佳看著這些歌詞,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好像看不懂誒。

‘尼羅河底’‘閃電’‘光圈’,這都八竿子打不著的意象,居然放在了一起?

看歌名,王佳佳還以為是和《明明就》一樣的情歌呢,現在看起來卻并非如此。

抱著疑惑,她繼續聽了下去。

我看到幾個人站在一起

他們拿著剪刀,摘走我的行李

擦拭我的腦袋,沒有機會返回去

完了,如果說剛才王佳佳是覺得疑惑,現在則是覺得有點怪了。

拿著剪刀摘走我的行李,這個操作是怎么執行的.

難道,這是現在的什么潮流新梗嗎?完全不懂啊。

她聽歌蠻重視歌詞的,看到這么云里霧里的歌詞,感覺要么就是故弄玄虛,要么就是玄虛故弄.

王佳佳翻著這首歌的評論區,發現大家也沒看懂歌詞,同時這首歌的評論區的評論也是少得可憐,點贊最高的幾條居然在那里聊韓徐cp.

果然,大家對這首歌也沒什么感覺。

不過這首歌有一點還不錯,就是旋律還湊合,能聽一聽。

我帶來了另界的消息

可我怎么告知你

注定失憶著相遇

到了這一句,王佳佳感覺這是整首歌里唯一一句還不錯的。

‘失憶著相遇’,聽起來還挺美。

可惜,如果沒有意義的話,那只能是華而不實。

我記得這里是片樹林,后面有個山坡

山坡上的棗樹,每當秋天到來

我們把棗裝滿口袋

我記得除了朋友,我還做過你的叔父

聽到這里的時候,王佳佳的眉頭已經皺得不成樣子了。

她對徐哲安還是蠻有好感的,但是花了一塊錢聽了這樣一首莫名其妙的歌.

也不知道這首歌到底在記得個啥。

算了,也就一塊錢,而且這首歌其實有一點不錯,就是旋律湊合,至少算是悅耳。

嗚嗚嗚嗚

快來抱抱,

這段大概就是副歌了,依舊很平,徐哲安用了一種男中音的形式來唱,那種淺淺的低吟還挺有感覺的。

唯一的問題在于.歌詞依舊還是很抽象。

‘啪嚓’

王佳佳受不了了,直接把歌曲暫停了。

這首歌,她不喜歡。

旋律還行,但是這種民謠她本身就不感冒,加上歌詞故弄玄虛,王佳佳就更不喜歡了。

甚至她感覺質量還不如那首《明明就》,因為比起民謠,她更喜歡帶著點憂傷感覺的情歌。

都寫流行歌了,直抒胸臆不好嗎?打什么啞謎呢!

搖了搖頭,王佳佳沒有再聽下去了,開始收拾起了東西準備下班。

一個原創歌手的才華只是偶爾乍現,這倒也正常。

比起這個,她今天摸魚了一下午,又混完了一天。

賺到!

《我記得》在徐哲安的記憶里,以及那個名叫地球的世界中,它不是一首經典的金曲,沒有歲月的濾鏡。

它很新,新到很多人的記憶里壓根就沒有這首歌。

它很舊,舊到歌曲主題已經不知道被多少人寫過。

比起這首歌的創作者另一首代表作《成都》,《我記得》不夠出圈,但在之前的一段時間卻也非常火。

如果讀懂了這首歌的歌詞,徐哲安相信大部分人都會喜歡上它。

但是非常真實的一件事是,這首歌初期并沒有引起什么反響。

《明明就》因為節目的熱度,下載量還是很喜人的,幾乎每天都有五位數的下載量。

當然,這個幅度下降得也很快,昨天就已經變成四位數了。

而《我記得》這首歌,每天的下載量只有三位數,有的時候甚至跌到了兩位數.

音樂的下載收益分成要和音樂平臺對半分,一月一結,也就是說徐哲安現在每天都有大幾千的收入。

他很滿意了,于是也沒有為《我記得》這首歌初期反饋的一般感到郁悶。

這首歌需要時間來解讀,慢慢來吧。

而接下來的時間,他繼續認真地制作著專輯里的其他歌曲,這樣等第二期播出后,他的專輯發歌速度也能跟得上。

事實上,剩下的四首歌每一首都有一點‘新意’在里面。

可能是風格上的新意,可能是歌詞上的新意,總而言之和節目里拿出的常規情歌相比,都有其特殊之處。

就是不知道這一屆的網友能不能感受到這些歌曲的獨特之處。

不過,就在徐哲安以為《我記得》這首歌可能要很久以后才會有什么反饋的時候,卻不知道一篇文章在網絡上已經開始泛起波瀾。

很多聽眾對徐哲安還沒有粉絲濾鏡,一首歌初聽一般就不會去聽第二遍了。

這首《我記得》旋律還算動聽,但是歌詞寫的啥完全沒聽懂,在快節奏的時代大家自然沒有什么興致去搞啥解讀。

可有幾個人卻不是如此。

——那就是,我們當初的樂評人小隊。

黃達、盛太丁等人作為《旋律的櫻色》評審團,從節目的一開始就對徐哲安有一些不同的濾鏡,對他的新歌自然也投入了關注。

樂評人看待音樂的角度當然和普通人不一樣,他們深厚的聽歌積累讓他們有著比常人敏銳很多的音樂感知力,以及文字鑒賞能力。

歌詞是文學,不然當初不會讓某個外國歌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了。

只是很多時候流行口水歌太多,讓大家下意識忽略了這一點而已。

普通人可以忽略,樂評人可不能忽略。

盛太丁這個毒舌音樂人在聽完這首《我記得》的第一瞬間,就感覺到了這首歌的特別。

可是具體特別在哪,他說不上來。

于是他聽了好幾遍,在一遍遍地重復里慢慢摸索。

直到快第十遍了的時候,盛太丁仿佛終于找到了這首歌的核心角度,腦子里靈光一炸。

然后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氣。

他好像知道這首歌在寫什么了。

這個徐哲安,下戀綜后的第一首新歌,就給了大家一個超級驚喜啊!

明明是這么一個普通且常見的主題,居然能被徐哲安寫得這么隱晦且真摯。

甚至是像

詩一樣!

盛太丁感覺心情有些激動,不過不是因為喜歡這首歌而激動。

對樂評人來說,最大的樂趣是什么?

探索出一首歌不同于其他人的地方,然后分享給大家,得到認同,順便體現出自己與眾不同的音樂理解能力,這就是樂趣所在了。

當然,還有吐槽一首歌,讓大家跟自己一起罵,也挺快樂的。

而此刻的盛太丁相信,全網沒有人比自己更早發現這首歌的特別之處,他絕對是獨一份。

抱著這樣的心情,盛太丁哐哐地把對這首歌的解讀與注解給寫了上去。

現在已經很晚了,盛太丁的精神卻非常亢奮,手指在鍵盤上紛飛,垮垮地寫著文案。

盛太丁是個毒舌音樂人,最愛毒舌,但是認真解析起音樂的時候,那個功底卻也是入木三分的。

或許他樂理知識不夠,不敢說特別專業,但是他歌詞鑒賞能力卻一流。

他一邊寫著文案,一邊用家里的昂貴音響播放著這首《我記得》,在徐哲安低低的歌聲里,對這首歌的解讀也慢慢地被傾瀉于盛太丁的指尖。

在王佳佳耳朵里非常一般的、根本看不懂,甚至覺得莫名其妙的歌詞,在盛太丁筆下的文案是這樣的:

我帶著比身體重的行李(胎盤)

游入尼羅河底(羊水)

經過幾道閃電(妊娠紋)

看到一堆光圈(手術燈)

不確定是不是這里(人間)

是的,這一段看起來像是旅游,完全不知所謂,或者說是故弄玄虛的歌詞。

寫的,其實是一個孩子從母親肚子里的誕生。

歌詞里沒有一個字與母親有關,但每一字卻又和她息息相關。

而當你將視角切到這里的時候就會發現,整首歌都不一樣了!

徹底不一樣了!

立意、角度、包括音樂的深度,一切都來了個徹底的逆轉。

我看到幾個人站在一起(醫生)

他們拿著剪刀,摘走我的行李(臍帶)

擦拭我的腦袋,沒有機會返回去(子宮)

直到我聽見一個聲音(媽媽的聲音)

我確定是你(母親)

可你怎記得我

徐哲安的低低的歌聲通過音響在房間里回響,將音樂里的情緒傳遞到了盛太丁的筆下。

盛太丁寫得很動情,他知道這就是一首獻給母親的歌曲。

一個帶著前世記憶的孩子出生了,他看到了自己的媽媽,他知道自己終于在這一世找到了她。

但是他很小,說不出口。

我帶來了另界的消息

可我怎么告知你

注定失憶著相遇

于是,在這樣的角度里,注定失憶著相遇的含義一下子就明了了。

‘我’記得前三世所有的記憶,母親卻不知道,所以是失憶著相遇。

而后面的那一句句‘我記得’,便是一次次前世的記憶。

在三次前世記憶里,我們做過朋友、做過叔父、甚至做過戀人,曾經有過各種各樣的身份。

身份有很多,但都不是母子,于是孩子便繼續尋找著。

直到這一世,我們終于又做回了母子,‘我’才終于回憶起了前世的那些記憶。

那一句句‘我記得’,是在和母親講‘我’為了找到她,所經歷的過去。

嗚嗚嗚嗚

快來抱抱,

嗚嗚嗚嗚

快來抱抱,

這一聲聲仿佛呢喃一樣的副歌,在這樣的解讀下也終于有了新的含義。

這個孩子,在一世世的尋覓中,終于找到了自己的母親。

然后他迫不及待地,向著自己的媽媽喊出那一句:

快來抱抱

我在找你。我很想你。

這也是徐哲安在外漂泊打工的三年里,最想對母親說的話。

(本章完)


上一章  |  戀綜:努力下頭的我卻讓人上頭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