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之狼第273章 【新加坡之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香江之狼 >>香江之狼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3章 【新加坡之行】

第273章 【新加坡之行】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03日  作者:任豬飛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任豬飛 | 香江之狼 
第274章新加坡之行

第274章新加坡之行

任豬飛:、、、、、、、、、

會德豐大廈。

泰富集團的會議室,林正杰正在和高層們開會。

地產負責人唐仁堅在會議上說道:“根據我們的詳細預算,泰富廣場一、二期的總投資為52億港幣;其中地皮費用為19億港幣,建筑費為21億港幣,裝修費用為5億港幣,利息和稅費為7億港幣。其中地皮費用為財務撥出,建筑費和裝修費等則為貸款.”

雖然早已經有預料到,但大家還是為這個項目感到驚嘆,投資可真大。

1982年置地投資‘交易廣場’,總投資達到82億港幣,僅地皮費用就支出50億港幣。

泰富廣場的地皮費,若是換成19811982年,估計也要40億的規模。

林正杰想何方塘投去眼神,詢問道:“公司財務狀況怎么樣?”

何方塘馬上說道:“非常良好,負債率不到三成,且投資日本的商業地產升值一倍.綜述,泰富集團依舊充滿著強大的競爭力。”

林正杰隨即對大家說道:“雖然如此,但集團還是要暫緩、減少購入土地儲備,保持充足的現金流。”

泰富集團的土地儲備已經高達1200萬平方尺(可建樓面),這還是將今年的250萬平方尺銷售任務完成后的數據。

林正杰做出這個安排,并不是現在的土地昂貴到不劃算,而是泰富集團投資大量的商業地產項目,還要保持足夠的現金流,已經可投資的競爭力。

而儲備地皮,恰恰是消耗、占用資金的大頭。所以,必須審時度勢的進行安排和調度,哪怕是后面買貴一些,也不能把此時的集團資金搞窘迫了。

“好的”陳偉忠、唐仁堅等人點頭應答。

在大方針上,老板是絕對的權威。

林正杰接著說道:“泰富集團要在新加坡成立辦事處,專門負責尋求開發商業地產項目,這個事情,陳副總經理負責一下。正好,這個月我也要去新加坡考察一趟,你隨行參加。”

眾人明白,老板這是在將集團全球化,畢竟上半年泰富集團還收購了加拿大的星座酒店,花了將近3億港幣。當然,全部是貸款。

“好的,我馬上著手準備。”陳偉忠認真的說道。

最后,林正杰強調道:“在這里,需要指出的是,我從未擔心九七后如何如何,所以大家也無需擔憂。集團全球戰略,是集團的實力達到一定的程度,必須實施的戰略。”

眾人點點頭,也知道這個道理。畢竟如果香港‘不安全’,公司就不會投資泰富集團中心大廈、泰富廣場等大型商業項目。

一周后。

林正杰來到新加坡考察,當地政府首腦親自帶領屬下接見了林正杰一行。

雙方在會議大廳,進行了正式的交流。

李律師為什么如此看重林正杰,畢竟此前林正杰和新加坡的交際不算多,這一切的原因都是如今林正杰已經今非昔比。

林氏家族壟斷著香港的傳媒、電力、交通等行業,且是香港的第一大財閥家族,更重要的是已經走出海外,成為一家世界性的企業。

影響力,決定著林正杰的商界地位。

雙方的交談很輕松,沒有死板的客套。

李律師笑談道:“當初李家成先生收購和記黃埔時,我會覺得他會成為香港的華商領袖;短短的幾年時間過去,我發現大家都猜錯了,原來林先生才是香港的華商領袖。”

其余人并不認為,這只是一個玩笑,而是林正杰完全有資格。此人不僅是香港的第一大財閥,更重要是掌握著傳媒這一大利器。

當然,林正杰馬上謙虛的說道:“李家成先生一直是我們的代表,我還年輕。”

此話既謙虛,但又自信。

言下之意,或許眼下還有些爭議,但以林正杰的年齡,這就是極大的優勢。

李律師笑著點點頭,繼續說道:“林先生覺得,香港和新加坡同樣是亞洲四小龍,將來誰更有潛力?”

這個問題有些刁鉆,但難不倒林正杰。

“都極具潛力,新加坡勝在擁有創新、科技等方面的潛力,包括在化工、電子等產業的潛力.而香港則擁有得天獨道的地理位置,未來將成為金融、服務型的城市.就人均GDP來說,新加坡至少需要20年的時間,才能穩定追上香港。”

最后一句話,已經算是表明態度了。

本來,在19831985年新加坡的人均GDP超過了香港,但在

1985年新加坡遭遇了一次衰退,此次增長勢頭遭到遏制。

但李律師并沒有感到生氣之類的,臉色很平常的說道:“能等林先生嘴里聽到,可以追趕上,已經是你對我們新加坡的贊揚。不過我則有些不同的看法,香港自身有著一些歷史性的問題,雖然今年增長態勢非常好,但我覺得未來十五年內,新加坡會有機會再次超過;而十五年后,則是徹底超過。”

兩邊的人沒有想到,兩人在這個問題叫真起來。

林正杰還是懂得謙讓的,畢竟別人是一國首腦,馬上幽默的說道:“幸虧我不是港督,也無意從政,不然就這個問題,我覺得和李律師可以爭論很久。”

李律師也適當的放出善意:“哈哈.不管怎么說,林先生能來新加坡考察,我們是非常歡迎你來投資的。”

他今天一反往常的和林正杰討論剛才的大話題,是因為他覺得林正杰非常睿智,甚至超過李家成很多。

李家成和他交談時,總是很謹慎,根本不會認真的談。

相反,林正杰在談論這個問題時,竟然真的有將自己代入香港的‘華人港督’,分析香港未來將成為亞洲金融中心,娛樂中心、旅游中心等。同時也指出新加坡的優勢,創新、科技等。

是非常的客觀!

兩人唯一不同的看法,就是新加坡要多少年才能真正的超越香港人均GDP。

同時,李律師也認為,林正杰過于對香港自信,而沒有意識到香港未來出現的問題。當然這種事情,他不會提出來的。

殊不知,今天林正杰也是受到李律師的一種激勵。

他想為香港做一些事情!

他要香港在未來的30年時間,比前世更發達。

至于三十年后,那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翌日,林正杰正式考察新加坡,他首站便是新加坡今年剛剛開業的來福士廣場。

這是來福士首座購物中心,也是新加坡首個集購物商場、寫字樓、會展中心和酒店等多種業態于一體的多功能綜合商業大樓。一經開業,這邊的客流就非常火爆。

林正杰旨在新加坡的商業地產,所以必須來學習學習。

他本人對‘商業綜合體’的研究,是非常領先這個時代的;除了結合前世的見聞外,更多的是林正杰在這些年學習了很多世界性商業綜合體的優點,在整合成一個‘泰富廣場’的品牌。

可以說,由泰富集團開發的香港‘泰富廣場’,在很多方面將超過前世太古地產開發的‘太古廣場’。包括招商等工作,林正杰都有著較深的理念。

來到來福士廣場時,由新加坡發展銀行負責人黃正財帶領人接待了林正杰一行,因為來福士廣場正是‘新加坡發展銀行’在1969宣布的綜合體的計劃,直到1980年才開始動工。

“林先生,歡迎來到來福士廣場考察!”黃正財很熱情好客。

畢竟,林正杰走到哪里,都會是當地的座上賓。

林正杰客氣道:“真是麻煩黃總裁,不過若不是黃總裁來招待我們,恐怕我們也不會真正領略到來福士廣場的先進地方。”

黃正財笑道:“林先生過謙了,聽說你們的泰富廣場,也正在投資興建,相信也會成為香港的地標性商業綜合體。”

互相吹捧一番后,大家正式考察起來。

期間,黃正財介紹道:“來福士廣場的整體設計,是由世界著名的建筑設計師、華裔貝津銘先生設計”

貝津銘可是了不起的建筑設計師,不過林正杰沒有請過他,因為不一定請得動,一般政府才請得動。

當然,林正杰親自參與設計的‘泰富集團中心’,也是足以媲美貝津銘設計的中銀大廈,甚至可以說還在外觀上略勝一籌。

“黃總裁,這烏節路上的商業用地,還有多少沒有開發?”

“有不少,烏節路在政府的定位中,便是商業購物中心、商業綜合體的一條街道。林先生若是有意,可以關注新加坡的政府拍地,相信以林先生的實力,必定可以得償所愿。”

“哈哈,謝謝黃總裁的相告!”

他當然打算在烏節路投資商業項目,怎么也得拿下一兩個購物中心才像話。

之后。

在新加坡考察期間,林正杰還參加了這邊的商業宴會,認識一下這邊的商界人士。他對東南亞富豪一點不陌生,畢竟很多東南亞富豪都跑到香港投資,大家打過不少交道,包括郭霍年、黃廷芳、郭令燦等人。

如今林正杰來到新加坡考察投資,自然也不是一點人脈關系沒有,更不會有人給他下絆子。畢竟,香港是他的主場,而他們想在香港投資,或者想以香港為跳板,又何嘗不需要聯絡林正杰。

當然,林正杰來新加坡投資的產業只有兩類:金融、商業地產,所以也不需要太多的關系網。

在新加坡考察結束后,林正杰自然也交代了這邊的辦事處‘投資方向’。

回到香港已經是8月中旬。

坐在泰富集團的辦公室,林正杰在紙上寫著一些文字,此次考察新加坡,和李律師的兩次交談讓他非常印象深刻。

林正杰總是會站在‘香港華督’的身份思考一些問題,因為香港就是林氏家族的根基,所以他對香港未來的發展非常在意。

所以他在紙上豁然寫著‘文化興港’、‘科技興港’、‘生物制藥’三個新方向。

文化興港,自然就是學習前世的‘韓流’那一套,當然‘韓流’本身就是模仿日本、香港而誕生的一種文化體系。而‘文化興港’的具體方案是:港流音樂、港流電視劇、港流綜藝、游戲產業、漫畫產業、港風服裝.形成一個體系。

林正杰記得一件事,前世香港也搞了個什么組合,好像是李澤鉅公司旗下的藝人,在香港本地聽說火得一塌糊涂,就是當家明星有些寒酸,被內地網名嘲笑不已。

一個撿韓流剩飯的組合,在香港也能取得如此影響力,說明當地文化已經扭曲到什么模樣了。林正杰認為,港流文化要脫胎于‘港娛’,是發揚光大,而不是走上歧路。

接下來就是‘科技興港’,這是林正杰一直想做,但又無巨大財力去做的事情。如今,他總算有財力去支撐這件事,所以決定先從電子科技開始。

不過,這個電子科技公司要單獨成立,不能和泰富集團歸屬一個系統,這是為將來做打算。同時,可能還需要等兩三年再去內地發展電子產業。

最后就是生物制藥方面,林正杰記得一件事,前世李家成旗下的和黃醫藥,經過多少年的發展,居然盈利頗豐,成為李氏企業的一個不錯的產業。

而林正杰本人對于生物制藥,也非常有興趣,他覺得這個企業將來說不定為自己的‘長生不老’做出貢獻。前世李家成如此長壽,肯定有高科技在起作用。

對于生物制藥,林正杰則打算交給會德豐洋行去做,畢竟這玩意投資回報期太長。

當然不管是電子產業,還是生物制藥,大概還需要兩年時間才會正式啟動。畢竟林正杰也需要資金充裕的情況下,才允許家族和會德豐洋行去投資者兩個產業,并做好長期虧損的準備。

特別是生物制藥,前面二十年更是基本沒有盈利的希望,一個藥的研發期和臨床期都非常長的。

“既要做李家成,又要超過李家成”林正杰自言自語的說了一句話。

一直以來,林正杰對李家成是敬佩的,但自從來到香港后,就打算超越他。

如今,林正杰看似超越了他,實則如果他不努力,那么就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所以今天他想到的三個方向,并不是說可以為林氏家族賺多少錢,而是可以為林氏家族帶來巨大的影響力和名譽。

如果只考慮賺錢,林正杰可以躺平了,他只需要將現在的財富,買成他熟悉的美國、英國、臺島、香港、日本等未來的高市值股票,那么完全可以在財富上,達到一個無可匹敵的地步。

但是如此做的話,會產生一個‘德不配位’,林氏家族可能成為眾矢之的。(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香江之狼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