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之狼第201章 【坑人大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香江之狼 >>香江之狼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1章 【坑人大王】

第201章 【坑人大王】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03日  作者:任豬飛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任豬飛 | 香江之狼 
第202章坑人大王

第202章坑人大王

任豬飛:、、、、、、、、、

袁天凡走進林正杰的辦公室,他的雙眼布滿血絲,看起來有些疲憊。

“老板,我們已經查出來了,關于這批‘乙種換地權益書’的遺屬,其遺產繼承人已經移民加拿大,并得知其的住址。我們已經買好下午的飛機,去和其遺傳繼承人談收購的事情。”

林正杰聞言,說道:“好,辛苦了。這批‘乙種換地權益書’確實面積夠大,將來的升值也非常大,我等你們的好消息。”

袁天凡點點頭,說道:“香港的乙種換地權益書,可在政府拍賣新界地皮前,優先進行兌換。而荃灣、屯門有不少優質地皮可供地產商發展,我們若是現在吸納乙種權益書,將來有望在這兩個地方加強地產投資,而這兩個地方也是新界發展潛力最大。”

林正杰滿意的說道:“不錯,市區的土地越來越少,而荃灣、屯門是典型的大面積新市鎮,潛力巨大。”

隨后,袁天凡便離開,準備出國事宜。

林正杰很滿意袁天凡的本領,而且幾乎屬于全能的管理型人才,不僅僅擅長籌組銀行貸款、改組公司結構、發行新股(供股集資)、資產重組等,同樣也對地產上的工作非常擅長。

比如這一次,僅憑借一張遺囑,袁天凡便通過幾天的不眠不休,追查到海外遺產繼承人。如果順利的話,泰富集團將拿下這一批價值約3000萬港幣左右的‘換地權益書’。

目前,‘乙種換地權益書’的價格是每平方尺約400港幣左右,而這個遺囑的乙種換地權益書,涉及約近8萬平方尺。就算‘地積比’是6(具體未知),那也是足足四五十萬平方尺的樓面。

根據林正杰對香港地產的了解,這批‘換地權益書’到1987年時,價值應該可以漲45倍。

香港所謂的‘乙種換地權益書’,英國人稱Letter

B,港府在五十年代末期開始,征收新界農民的耕地作為發展用途,然后撥出可建房屋的土地和他們交換,通常是2.5平方尺的耕地換1平方尺的住宅用地;農民需要拿到這個乙種換地權益書,并不能馬上給你換地,而是要等待港府的換地宣布;所以這些農民想立馬套現實惠的話,只有出售給地產商。

泰富集團重視收購‘乙種換地權益書’,就是看中荃灣、屯門的發展潛力,當然其余新界地方也可以考慮發展,畢竟香港土地資源稀缺。

而前段時間,林正杰和袁天凡跑了七八家銀行,最終用價值9億港幣的港燈股權抵押,獲得了6億港幣的‘貸款承諾’。

如此多的貸款,差不多已經夠未來一年時間吸納土地儲備和物業,當然部分資金可能會用作其它用途。等到明年10月開始,泰富集團的資金也就回流了。

不一會,林正杰叫來陳偉忠、唐仁堅。

“叫你們來,是討論一下,明年我們開發樓盤的大方向。”

“好的,老板”

泰富集團從1983年開始,將重回開發商行列,預計1984年便開始銷售。雖然那個時候,預計樓價也就600多港幣每平方尺,但泰富集團的地價也夠便宜,是有賺不少的。

主要還是積累經驗,為以后打下堅實的基礎,雖然泰富集團也開發過好幾個樓盤,但和其它地產開發商還有差距。

林正杰先是問道:“你們有什么想法沒有?”

陳偉忠馬上說道:

“按照老板的分析,香港這一兩年處于爭端中,所以購買住宅的多為剛需者,炒房者鮮有下手。所以,我們可以‘分散’、‘分細’、‘分期’來達到‘貨如輪轉’和‘以戰養戰’、‘積累經驗’的目的。”

“分散,購入分散于港九新界的地盤,就可以分別吸引當地的用戶購買。每個地區一定會有當地的擁躉,住慣了那區的居民,多半就地取材。加上,分散地盤不如屋村規模龐大,容易一下子就售清。”

“分細,最近幾年市況不景,在設計樓宇圖則時,住宅單位以越細越好為原則,在出售時自然就越容易賣。以少量金錢就可置業買樓,一定受小市民歡迎。”

“分期,不需要一次過繳付大量金錢,只須繳付少量首期,以后的分期付款,無疑等于交租。”

林正杰滿意的說道:“不錯,我希望我們在1984年可以銷售50萬平方尺(約800個住宅單元),1985年則能達到80萬平方尺,所以你說的‘三分’原則要重點實行。”

一步步來,50萬平方尺的銷售目標,恐怕也就是恒基在1984年的一半,比新鴻基和長實就更少了。

唐仁堅隨即回答道:“沒問題,我們地產部一定完成目標。”

他算是林正杰引進的地產專業人才,前幾年開發了幾個樓盤,而最近一年多都釘在‘泰富·洲際海景酒店’項目上。當然,在‘遠東金融中心’項目上也有差不多一年的工作經歷。

總之,檢驗唐仁堅能否成為一家大型地產發展商的地產高層的時間到了,對此林正杰倒是對他很有信心。

散會后,大家行動起來。

這一輪(1982.111983.9)泰富集團擁有6億貸款承諾,以及自有資金12個億;不僅僅要收購土地儲備,而且可能去私有化和增持子公司的股份。

所以至于能在這一年擁有多少土地儲備,還是一個未知數。

至于明年9月份回流或套現的資金,用途也非常多,包括商業地產的投資、其它產業的投資等。

所以,在1984年6月前,泰富集團只能說將土地儲備達到新鴻基的一半,差不多就算很成功了。當然,泰富集團的土地儲備還有子公司、孫公司,這是新鴻基比不了的。

而且,新鴻基這次高價購入中巴北角的兩幅地皮,相信也是元氣大傷,可能沒有前世的那么多資金抄底了。

周末,粉嶺高爾夫球場。

林正杰、鄭裕彤、李兆基三人,正在切磋一場高爾夫球比賽。

對于外面的‘香港前途危機’、‘地產暴跌’,大家并沒有完全放在心上,因而導致焦頭爛額。事實上,不管時候郭德勝、李家成,還是李兆基和鄭裕彤,在這種危機的情況下,都有實力增加土地儲備。

不過由于鄭裕彤喜歡投資大項目和大型商業項目,所以在他的領導下,新世界發展會逐漸在‘土地儲備’上落后,因而后世只能排在第五第六的‘發展商’,不過其在商業地產表現亮眼。

今天的天氣可謂晴空萬里,粉嶺這邊的景色秀美,打球自然心情愉悅。

三人一邊打球,一邊談論。

鄭裕彤技術最好,體力也比李兆基好,雖然年齡比李兆基大三歲,他打球顯得游刃有余,還不忘調侃道:“正杰你這次高價出售物業和地皮,可是讓不少公司陷入困境呢!”

確實是調侃,不可能是認真的,因為這種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都是商業的正常行為。

李兆基也說道:“現在這種情況,像港燈、中巴、九巴這樣的公共事業企業,擁有穩定的利潤,難怪那些銀行家都說泰富集團最穩。”

聽到兩人的夸獎,林正杰猜測著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試探。

他謙虛的說道:“泰富集團確實走對了這一步,但比起新世界發展和恒基的根基,但還略顯薄。而且收購港燈,也讓我們元氣有所損傷,要是現在收購可能成本更低。”

這也算是事后諸葛亮了,在鄭裕彤和李兆基看來。

鄭裕彤說道:“總比置地好,據說其現在日子挺難過,若是我們華資能聯合起來,收購置地,那就好了!”

林正杰一愣,沒想到鄭裕彤現在就有這種想法。

他苦笑道:“置地的股價雖然腰斬,但目前每股依舊有6.2港幣每股,總市值90多億港幣(巔峰時市值最高198億),而且置地、怡和實行連環互控,收購難度太大。除非,怡和置地主動解除連環互控!”

置地和怡和的連環互控,后世之所以解除,是因為這種連環互控的‘反作用’——互相拖累,置地的困境拖累怡和,且資金占用嚴重。

而目前的情況,雙方互占對方的38、40,收購難度非常大。

當然如果不計代價,收購其中一家,也相當于連鍋端起,整個怡和系盡收囊中。

鄭裕彤好奇的問道:“他們會主動解除互控?”

林正杰畢竟是收購專家和金融大王,在這方面還是很有權威的,包括李兆基都很關注這個話題。置地在中環的物業,是各家華資財團的窺覬對象,而大家又單獨收購不了,唯有聯合起來。時機成熟,再瓜分置地,每家拿些優質的中環物業。

“必須解除,否則有兩個問題:第一,置地嚴重拖累怡和,而怡和只能出售大量的海外資產,這讓多年怡和經營的一切就會泡湯;第二,置地的困境意味著市值大跌,那么如果華資聯合起來收購置地,就意味著連怡和也收入囊中。”

鄭裕彤、李兆基恍然大悟,也佩服林正杰的預測,他們相信怡和系只能接觸。

鄭裕彤心動道:“那豈不是說,現在正是收購的好時機?”

李兆基說道:“雖然是收購的好時機,但我們幾家華資此時聯合起來,怕是也多有實力不及。而且,置地的問題才浮現表面化,他的股價應該還有下跌的空間。”

林正杰點點頭,說道:“至少我們泰富集團就拿不出什么資金來!”

他對收購置地的執念不大,因為他明白這里面也涉及一些政治因素,如果將英資全部趕跑,也不是內地政府愿意看到的。

而他們這些華資地產商,要想去內地賺錢,多多少少也要聽一些內地的勸告。

而鄭裕彤想必也是受林正杰霸氣收購港燈的影響,改變了以往的看法,絕對再殺殺英資的銳氣。所以在收購置地上,他確是積極的,更何況他也喜歡商業地產。

鄭裕彤聞言,也只能說道:“確實,不過以后有機會的。”

顯然,他已經在提前拉幫結派,以后準備給置地好看。畢竟在鄭裕彤看來,置地的困難沒有幾年時間,都是不可能恢復的,所以以后機會多著呢!

隨后,鄭裕彤又把玩笑看起來,說道:“話說來,這一次永安集團可是再次投資栽跟頭,差不多24億購入兩座中環大廈,1.7億購入兩處尖東的物業,百年永安怕是這次要落后很多了。”

百年永安,真不是一句開玩笑的話!

在這之前,四家家族都不敢說超過永安的話,永安系包括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產業,又包括現金流很好的永安百貨,亦又不少投資的物業。

而八十年代初的投資失誤,大家顯然明白,永安系成為過去時了。

林正杰說道:“郭氏第三代不僅庸才多,而且還不團結,沒落只是時間問題。這次收購兩座大廈,談好的22.35億不要,非要買23.88億的,可見水平之低,讓人惋惜他們先輩。”

鄭裕彤和李兆基大概也了解這里面的內情,但今天還是第一次真正確定,不由得笑了起來。

論計謀,他們這位小同鄉,就是商界老人也比不過。

不過大家也很意外,為什么永安就非買這兩座大廈不可,亦或者林正杰就怎么敢肯定永安市非買不可?不怕砸到自己的手里?

實際上,林正杰還真有信心永安是‘非買不可’,畢竟一幢中環商業大廈是何其稀少的放出來。

李兆基這時候也說道:“我的老大哥勝哥,最近也在說北角的兩幅地皮買貴了,看走眼了。說他抵住了兩個誘惑,一個是白筆山別墅群項目,一個是美麗華酒店舊翼項目,唯獨北角兩幅地皮沒有抵住誘惑。”

這兩幅地皮郭德勝其實買得不算虧,但就是買貴了。這兩幅地皮若是80年代中期開發,絕對能賺很多錢,因為第一面積大,總共30萬平方尺;第二是北角,相當于市中心。

總之,開發潛力很大,唯一就是這兩三年要占用新鴻基不少資金了。

鄭裕彤說得興起,也說道:“還有黃廷芳的信和,購入遠東金融大廈,包括后續建筑費,代價18億港幣呢!”

本來只需要13億代價,硬生生被林正杰搞成18億。

估計,信和地產在這次抄底中,也要打折扣。

正好,新鴻基、信和地產本來就是競爭對手,實力打折扣是好事。

林正杰故意說道:“彤叔、四叔,你們今天這是為朋友報仇,來擠兌我是吧?”

“哈哈”

“就是開開玩笑,不要見外!”

三人關系不錯,開得起玩笑的。

其實鄭裕彤也有麻煩了,他和恒隆等財團合作的金鐘地鐵站上蓋,需要繳納18億的補地費,怕是要流產了,預計損失4億撻定。而鄭裕彤占股也有25,損失上億。

當天,大家玩得很開心,畢竟各自企業影響不算很大,再說做生意有虧有賺很正常。不應該將生意場的事情,一直帶進生活中。

林正杰在香港的好朋友不是很多,他們兩人算是。

林正杰的性格和李家成差不多,不太喜歡拉幫結派,因為他有實力自成一派。所以在朋友上,交往幾個人合心意的就行,但也不要拉幫結派。

郭德勝以前搞過‘鶯鳴會’,后世鄭裕彤搞了個‘大D會’,這些都不是林正杰追求的。

當然,以后海外有什么投資機會,林正杰也會拉著香港的朋友一起投資,畢竟賺外國人的錢。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香江之狼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