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之狼第157章 【被人算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香江之狼 >>香江之狼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7章 【被人算計】

第157章 【被人算計】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18日  作者:任豬飛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任豬飛 | 香江之狼 
第158章被人算計

第158章被人算計

任豬飛:、、、、、、、、、

禮拜一(1.5)恒生指數收盤1590,禮拜二開盤不久便達到1600點,故維港投資的套現工作有條不絮進行著。

“老板,永安集團有意收購聯邦大廈、國際大廈,約在下午兩點進行談判。”陳偉忠高興的走進來,匯報道。

距離放盤的消息才過去四五天時間,便引來一個重量級購買者。

永安郭家可是在香港輝煌八十年的家族,早在本世紀初便在香港開設百貨店,而在本世紀一二十年代更是成為滬市最大的百貨品牌之一,最輝煌的時期,還是華夏最大的紗廠擁有者,員工逾兩萬多人。

新華夏成立后,一部分郭家留守滬市,大部分郭家回到香港。固然滬市的資產被沒收,但這個家族的實力在香港也是排名前十的存在。

而這個時候的李家成,可能前十都排不進。

當然不可否認的是,永安集團的市值尚且不足排進前三十,資產被大大的低估,因為永安集團沒有好的消息傳出來。

“好,下午我親自和他們談談,看看他們的誠意。”林正杰滿意的說道。

據他了解,永安系在前世19811981年地產高峰時,投資了不少物業。包括1981年購入聯邦大廈(永安集團大廈)、國際大廈(永安人壽大廈);永安的另兩項收購,也是趕在地產高潮,地貴樓貴。一項是1981年底斥資1.6億港元購入尖東的7.7萬平方英尺商場(大廈底下幾層),另一項是在

1982年初,耗資0.7億港元購入永安廣場鄰近的南洋中心商場部分。

地產高峰就不說了,重要的是利息已經高達1416厘,所以僅僅是息口就會拖累整個永安系。正因為如此,后世的鄭家純才會惡意收購永安集團,雖然并未成功。

既然是正主來了,林正杰自然非常有興趣親自參與談判。

陳偉忠點點頭,他接著提醒道:“老板,恒生指數再上1600點,我們投資的證券是不是該出售掉?”

幾家子公司的證券都已經套現,泰富集團的證券也該考慮了。特別是經歷上個月的暴跌和暴漲,宛如坐上過山車,陳偉忠也是擔憂不已。

林正杰擺擺手,說道:“不急,今年香港經濟沒有問題,1800點都沒有問題,我們要沉住氣。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將這兩幢大廈出售,逐步完成資產上的調整。”

陳偉忠不再憂慮,只要老板明示,他就心中安定,畢竟老板可是經驗特別豐富的投資者。

下午兩點。

林正杰帶領泰富集團的人,在會議室接待了永安集團主席郭志權、總經理郭志仁。

永安郭家的第一代創始人郭泉,實際上只是排行老六,不過因為在美國給洋人律師打過雜,所以當初會點英語。而另外一個創始人郭樂則是排行老二,當初在澳洲做果欄生意。

當初郭泉去澳洲投靠二哥郭樂,做了一個永安果欄,五年后超過二哥的永生果欄。這時候郭泉便提出兄弟永遠是兄弟,但生意不應該窩在一起發財。

郭樂爽快的借給郭泉100英鎊,郭泉則帶著錢去了斐濟做百貨生意,還開墾數百英畝的土地,種植熱帶水果,賣到悉尼,交給二哥出售。

在1907年,郭泉率先回港,發展百貨業,后來郭樂也回港幫忙,合伙人還有澳洲幾位好友。

事實上,永安郭家和先施馬家雖然是競爭對手,但郭泉一開始確實請教的同鄉細叔馬應彪。所以,兩家既是競爭對手,有是同聲同氣的同鄉,非常團結,還是姻親。

說實話,林正杰也算和永安郭家有一點點關系,馬雅文的前夫便是郭氏第三代,也就是郭志權和郭志仁的堂弟。

當然,這也沒有什么可說的!

“想必永安集團已經提前看過關于這兩幢大廈的資料,那我們直接進入談價環節吧!”簡單的寒暄后,林正杰直接說道。

郭志權還想多聊兩句,探探口風,沒想到林正杰壓根就是很正式和干凈利落,頓時都被愣住。

郭志仁倒是爽快的說道:“林生說的是,該了解的都已經了解,是該談價環節。”

對于這次的投資,郭志仁是最積極的,倒是郭志權還有一點點猶豫。

接下來,價格談判開始。

永安集團報價22.1億港幣,林正杰自然不樂意,合著是挨著‘不低于22億’的價格報。

林正杰則直接說道:“22.35億港幣,這個價格不還價。若是我們集團調整戰略,這兩幢大廈我肯定是自己買下的。香港的商業地產租金日益高企,今年中都有望突破30港幣每平方尺,僅僅是收租,這兩幢大廈便可以每年2個億左右。”

他說的是實話,但也有虛假的部分,那就是30港幣每平方尺的租金就算達到,也不能維持太久。

郭志權猶豫的說道:“林生,你拿以后的租金,來談現在的價格,這不合理。更何況,目前這幢大廈的租金只有2124港幣每平方尺。”

林正杰坦然說道:“反正也就幾千萬港幣,但這22.35億港幣,已經是我們的底線。”

郭志權看了躍躍欲試的郭志仁,連忙說道:“那我們回去和董事們商量一下,再給林生答復!”

林正杰點點頭,說道:“反正價格已經是22.35億,如果你們想投資,就來和我們簽署合約。”

郭志權回道:“好,那就麻煩林生等我們的消息。”

林正杰看得出來,這個交易成功的可能性很高,畢竟泰富集團已經放出不能低于22億的價格。能上門的,一定是可以接受條件的。

回去的路上。

郭志仁說道:“權哥,這筆買賣還是非常客觀的。而且今天恒生指數也達到1600點,充分說明香港這一輪經濟的上漲潛力很大。”

郭志權當然也知道,不過他作為郭氏三代領頭羊,肯定是做通所有董事的工作,更何況他也比較慎重。

“不差幾天時間,畢竟這么大一筆物業,豈有那么快出售的。”

“喔,我主要是考慮到,地產還在上漲,所以不能錯過機會。”

郭志仁作為永安集團的總經理,他掌握著永安集團的經營具體工作,所以才如此熱衷這次的投資,畢竟增加公司的資產規模,這是他愿意看到的。

文華酒店的一間包廂,李家成和張玉良正在聚餐。

由于會德豐系的兩大股東,對香港前景信心不足,故會德豐系的地產發展中,長實集團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

1979年,會德豐旗下的置業信托、錦興置業(張玉良家族私人企業)與長實達成合作,組成資產達10億港幣的美地有限公司,先后將會德豐系的九處物業,重建出售。

同年,長實集團還和置業信托公司合組‘華嘉地產公司’,將會德豐大廈和馬登大廈拆卸重建。

1980年,置業信托、長江集團、香港電燈有合組‘國際城市集團公司’,集資30億港幣重建物業出售。

如此緊密的合作伙伴,當初若不是林正杰簽署對賭合約,聯邦地產不可能將兩幢大廈交給泰富集團去在炒賣。當然也是李家成的性格使然,否則他如果想賭一把,也就沒有林正杰的事情了。

席間,李家成故意說道:“張生,聽說卓見發展投資有意以22億港幣以上的價格,出售聯邦大廈和國際大廈?”

張玉良點點頭,說道:“不錯,甚至都已經有人前去接洽,看來這筆買賣泰富集團要輕松賺個六億港幣了。當初李生要是不拒絕,這個項目就是你的了。”

李家成面色平淡,絲毫沒有為損失這一筆收益而感到‘后悔’,不過他故意說道:“這是林正杰該賺的.不過這樣兩幢大廈,香港能買得起的也就那么一兩家。”

張玉良對李家成很是‘崇拜’,畢竟這是第一個收購英資洋行的華人,以及在地產界雄厚的實力和良好的信譽。

所以,對于李家成的話,他沒有懷疑什么,而是說道:“估計也就一家吧,就是永安郭家。說實話,我都不相信有人出手如此之大。”

李家成頓時聽到有用的信息,他繼續打著擦邊球,說道:“我知道伱們這個對賭協議,是我當初不想去賭的原因。這個對賭協議對合作方不太公平,比如說,假如聯邦置業和購買方達成什么合作協議,導致買賣不成,那豈不是聯邦地產可以白得5億港幣的資金,而且大廈還是自己的.當然,我只是就事論事而已,沒有其它的意思。”

張玉良酒也喝了三分醉,并沒有生李家成的氣,笑著說道:“林生果然做生意很有一套,不像年輕人做事,喜歡賭一把。”

他剛說完,突然想到了什么,頓時有些不淡定起來。

一時間的想法,導致他越來越不淡定。

李家成察言觀色,心中笑了起來,自己就輕輕的拋一個鉤,就鉤林正杰喝一壺了。

翌日,張玉良便約見了郭志權、郭志仁。

他開門見山的說道:“兩位是不是已經決定買入聯邦大廈和國際大廈?”

郭志權這次誠實的點點頭,說道:“張生這次找了一個好的合作伙伴,我們確實已經準備答應林生的要求,收購這兩幢中環大廈。”

整個永安系的管理層,基本都同意在地產上發力。哪怕是因此負債累累,也要進行大量地產投資。

而郭氏第三代成員中,也普遍持有這種態度,認為永安郭氏不能因此沒落,要在第三代完成進大的發展,才對得起創業一代的拼搏、創業二代的持穩。

張玉良說道:“說實話,我也是被林正杰欺騙,現在想想這個人實在花言巧語兩位若是愿意,可以暫緩購入這兩幢大廈,因為我們和泰富集團簽署一個對賭協議,今年7月中若是泰富集團沒有按照合約售出,那我們將可以收回這兩幢大廈屆時,我以20億港幣的價格出售給你們,你們還能省掉2億多。”

郭志權、郭志仁面面相覷,沒想到張玉良做事如此心狠手辣。

確實,若是達成這一筆交易,泰富今天因此獲利6億多,而聯邦地產僅獲利16億。

郭志權做人雖然猶豫,但卻比較穩重,所以沒有馬上答應。

反倒是郭志仁,和買入這兩座大廈的性格一樣,當即說道:“張生這個債算錯了,你們本該只獲得16億多點的回報,如今不僅賺到了對賭賠償金,還將大廈以20億賣給我們。所以這個債算錯了,不如18億如何?”

張玉良不緊不慢的說道:“事情不是這樣談的,你們等待半年時間,就可省下10的成本。而我最后能賺多少,那是我的事情,畢竟你們并沒有參與多少,而我卻要賭博一把。20億,就是我的最大底線!”

郭志仁也繼續談道:“那19.6億如何!”

張玉良心想,這邊賣出19.6億,再沒收泰富集團的5億,聯邦置業凈賺24.6億,怎么都劃算。

于是,他說道:“行”

郭志權見事情已經發展成這樣,也只能補充道:“我們可以繳納1億的定金,若是違約,張生得雙倍賠償我們。”

張玉良自然也不會隨意的賭,畢竟林正杰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證明。

“原價退給你們,現在是我在為你們省錢!”

一番討論之后,郭氏降低至5000萬的定金,張玉良違約則賠償5000萬補償金,并退回5000萬的定金。

1月9日,星期五。

陳偉忠來到林正杰的辦公室,說道:“老板,永安那邊還沒有聲音,會不會有什么意外!”

距離第一次談判已經過了三天時間,當時永安集團的誠意很大,故陳偉忠有些急。

林正杰無所謂的說道:“還沒有其他人和我們接觸?”

陳偉忠說道:“有是有,不過都是不滿足條件的客戶,開口就是20億港幣以下的。”

林正杰點點頭,說道:“我知道了!這個事情不用急,今年起碼前三季度,商業地產會繼續攀升的,相信會有其它買家。”

“好的”

待陳偉忠離開后,林正杰也思考了一下這個事情。

他還是覺得,永安購入的幾率非常大,畢竟這兩幢大廈很有誘惑力。就算沒有永安公司,也有其他有意者,畢竟今年的商業地產確實比較活躍。

當然,林正杰當初敢簽對賭合約,自然也想到兩種后路:

第一種:拆開來分層出售,價格絕對不低于22億;

第二種:在合約時間到期前,維港投資以20億的價格買下,這樣也達到了對賭的條件。維港投資可以繼續出售,亦或者抵押貸款去投資。

總之,他不會失敗,否則對他的商業影響力是一種影響。

(本章完)

相關


上一章  |  香江之狼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