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之狼第129章 【正式收購】(爆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香江之狼 >>香江之狼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9章 【正式收購】(爆更)

第129章 【正式收購】(爆更)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03日  作者:任豬飛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任豬飛 | 香江之狼 
第130章正式收購(爆更)

第130章正式收購(爆更)

阿瑟龍公司的會議上,林正杰、韋理、牟詩禮、陳偉忠、何方塘進行收購中巴的討論。

中巴的物業非常豐厚,大概有:

一、北角中巴總辦事處及車廠、北角七姊妹道車廠,這兩幅地皮30多萬平方尺。(明年被港府劃分為重建區,可發展住宅物業、商場、商用辦公大樓的綜合性土地)

二、柴灣巴士車廠。

三、黃竹坑道舊黃竹坑車廠。

僅北角的30萬平方尺地皮,就是價值不菲。畢竟一旦被政府劃入‘重建區’,那么地皮就可以是‘商住’一體性質。

林正杰說道:“倘若我們得到廖烈忠的支持,我還是希望將持股增持到40,以策安全。”

他的目標是掌握中巴的大權,所以不需要太多的股權。不過按照韋理設計的36.5,林正杰又覺得太低了,因為林正杰知道,顏氏家族有不少物業,如果他們變賣,來增加自己的持股,那么就有風險。

韋理贊同道:“在泰富集團資金充裕的情況下,可以選擇考慮40。現在關鍵需要拉攏廖烈忠作為我們的伙伴,只要得到他的支持,我們才能在‘部分收購’的情況下獲勝。”

林正杰說道:“試試看!如果他不支持,泰富集團只能宣布收購至45的股權。”

如今,中巴的股價已經被炒到18港幣以上,意味著阿瑟龍公司要出20港幣才有勝算。

至于什么同屬潮汕籍,那都是扯淡。在商言商,他對顏氏家族的經營手法,也不是很滿意。(前世便支持了羅旭瑞)

林正杰說道:“如果廖生能支持我們入主中巴公司,我們會合理著手開發中巴旗下的土地;同時,我會安排中巴參與其它投資,和母公司泰富集團有更多的合作。”

“好,我支持你們!”

廖寶珊和顏成坤是同時代的人物,而且都是潮汕人。

他手持7.5的中巴股份,看中的是利益,而且有明確的說法。

一番寒暄后,林正杰直接說道:“廖生,我們希望你能支持我們阿瑟龍公司入主中巴公司!”

廖烈忠頓時腦海里閃過無數可能,最終他猜測林正杰等人肯定有政府的內幕消息,這個年輕人不簡單啊!

廖烈忠驚訝的看著林正杰,說道:“不可能?”

翌日。

有如此內幕的消息,意味著中巴價值將會大增,他肯定不會出手手中的股票。

故同為潮汕商人的廖烈忠,會不會支持‘阿瑟龍’公司,就需要足夠的好處。

廖烈忠有些動容,要知道泰富集團在投資領域,堪稱神一般的存在。

林正杰說道:“為什么不可能?只要這兩幅土地在政府的重建發展區,一切皆有可能。”

廖烈忠的大哥廖烈文(廖寶珊長子),曾是潮汕商會的會長。

這意味著,收購必須價格高才有誘惑力。

廖烈忠很爽快的說道:“林生,你的本領我不會懷疑,但你能給我們中巴股東帶來什么具體的好處,我希望你能說明?”

畢竟他收購中巴的目的,是利用中巴擴大泰富集團的體系,并操作中巴的資金‘為他所用’!

此時,中巴外面的散股并不多,畢竟顏氏家族就持有28,廖烈忠持有58,再加上泰富集團的30.5,這里已經是65左右的股權了。

不過他繼續問道:“中巴旗下的土地,基本都屬于工業性質。特別是最好地段的北角兩幅地皮,你們如何開發?”

林正杰和韋理兩人,在文華酒店約見了廖烈忠。

言下之意,你這不是瞎扯嘛?

林正杰神秘的說道:“我可以讓他不是工業地皮,而且還不用掏錢。”

同時,阿瑟龍公司有如此強大的團隊(林正杰、韋理、牟詩禮),可謂收購成功可能性大增,他自然會選擇有利的一方。

所以代價太高的話,林正杰也不得不考慮‘劃算與否’。

為了自己的利益考慮,他選擇支持可以給中巴帶來改變的人。

“感謝廖生的支持,我們一定不會讓股東失望的。”

短時間內,拿下兩個中巴‘大股東(持股較多的股東)’,形勢對阿瑟公司一片大好。

3月3日,星期一。

恒生指數已經進入下調,然而股民依舊沉浸在亢奮之中。

就在這時候,市場上突然盛傳中巴公司可能會被收購。消息一出,中巴公司的股價繼續開始上漲,朝著20港幣漲去。

市場上的消息傳得有鼻子有眼,甚至連收購價格都出來了——每股20港幣;而收購者,正是泰富集團的全資子公司——阿瑟龍公司。

由于市面上對此已經有所傳聞,于是不少記者打電話給泰富集團公司要求給予證實,但都未得到肯定的答復。

泰富集團的辦公室。

林正杰坐在辦公室里,規劃中泰富集團的今年發展。

2月初,泰富集團一共擁有7.2億的現金流(6.8億的債務)。

期間,支出一筆購買黃耀南手中的中巴股份,花了5000萬港幣;而中巴剩余的收購資金,預計也需要8000萬港幣左右。

如此以來,僅中巴就需要支出1.3億(不算前期投資的9500萬資金)。

另外一邊,九巴收購也需要資金,至少也需要3億港幣。

這樣一來,7.2億資金就剩下3億的樣子。

這3億港幣的資金,一旦恒生指數跌落800點,便可以進入股市投資。

畢竟股市那么大,林正杰的個人投資也才2.7億(后期可能抵押借款炒),完全足夠泰富集團也加入進來。

今年,能翻倍的股票很多,畢竟恒生指數都從年初的888點,最高能升到1600點,連指數都近乎翻倍,林正杰選的股票自然只會更高。

至于后續的商業行為,當然是‘借款投資’。

畢竟一旦收購中巴、九巴之后,他們手中的股權,也是可以質押出去。同時,屆時林正杰和泰富集團的影響力再次達到高峰,銀行家還不追著貸款。

想到這些,林正杰心中有數。

今年,泰富集團的市值要達到30億以上,資產值也要翻一番以上,才像話。

3月5日,禮拜三。

這一天的天氣暖和,預示著春天馬上來臨。

在德輔道中的20層‘泰富集團’會議室里,一個高度機密的高層會議正在舉行。

在坐的都是一群投資界精英,包括‘金融大王’林正杰、‘公司醫生’韋理、‘前匯豐銀行董事’牟詩禮,還有泰富集團的高層陳偉忠、何方塘等,他們正在策劃一次收購戰。

韋理建議道:“收購價定在20港幣每股,是比較合理的,畢竟中巴公司的股價已經被炒高3成。就按照今天的開盤價19.5港幣,再多0.5港幣。”

言下之意,如果沒有泰富集團的介入,此時中巴股價說不定才1213港幣每股。

這一次,林正杰沒有聽韋理的,他深知前世‘羅旭瑞和韋理’的組合,便倒在了最后一關——沒有收購到36的股權。說明當時,他們出價太低了。

當然,前世這次收購戰發生在一年后,當時中巴的股價已經是接近30,正值牛市的巔峰1800點。

林正杰說道:“20港幣不太保險,我們需要一錘定音,不給顏氏家族反擊的機會。所以,22港幣每股比較合理。”

泰富集團有30.5的股權,所以只需要再收購10,也就是370萬股的中巴股票。

這樣一來,持股40.5的股權,已經相當的高,足以控股;更何況,還有盟友廖烈忠的支持。

韋理爭論道:“林生,我們只需要10的股權,那些投資者一定會心里緊張,很容易交出手中的股權。能省下一筆,又何樂不為呢?”

林正杰一笑,隨即說道:“韋理先生,我也想省,畢竟錢是我的。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局部收購戰’固然是一個好主意,但同時也會讓投資者摸不清狀況,他們就會遲疑。而一旦錯過機會,證監處反應過來,又未必會支持我們所以,速戰速決很重要!”

韋理雖然還有些疑問,但也說道:“好,22港幣確實誘惑十足!”

林正杰點點頭,說道:“那今天晚上,伱們就召開新聞發布會吧!”

韋理不僅是阿瑟龍公司的董事長,還是此次收購顧問,所以發布會是由財務公司來召開,泰富集團只需要派人參加即可。

當天晚上,泰富集團召開新聞發布會。

韋理作為財務顧問、阿瑟龍公司董事長,在發布會上,向公眾發表收購中巴的建議,建議宣稱:泰富集團有限公司通過全資附屬公司——阿瑟龍有限公司,以每股現金22港元價格,收購1498.5萬股中巴公司正在發行的面值2港元的股份,約占中巴公司發行股份的40.5,而用資金約3.29億港元。

此外,泰富集團還宣布已持有1128.5萬股中巴股份,約占中巴公司股份的30.5左右。

話音剛落,現場記者一片嘩然。

在這個年代,收購者要收購一家上市公司,都是提出全面的收購。按慣例,需要收購股權達50以上,才算成功——即通常意義的‘全面收購’。

但這一次泰富集團有限公司提出收購中巴公司40.5的股份,可謂開創了“局部收購”的先河。

隨后,記者馬上提出疑問:“韋理先生,貴公司為什么不按照規定——對中巴發起全面收購,這是否有違證券法?”

翻譯傳達給韋理,韋理解釋道:“根據中巴按照‘公共巴士服務條例’,必須保持其為公眾上市公司的身份,才可以享受專利權的規定。若是我們提出全面收購,則不符合規定精神。”

言下之意,我們也是沒有辦法!

實際上,按照韋理的想法,36.5的股權就已經足以。這是以最小的代價,就可以達到全面收購的效果。

不過林正杰擔心的是顏氏家族的反撲,所以股份還是上40穩當一點。畢竟李家成,就是以這個持股掌握和記黃埔、靑洲英坭。

當然。

這個‘局部收購’還并未得到證監處及合并委員會的認可,接下來官方意見也很重要。

翌日(3.6)。

精明的股評家,在媒體上為‘韋理’這一招拍案叫絕。韋理顯然鉆了巴士條例的空子,泰富集團只需要花較少的資金,增加較小比例的股權,就可達到全面收購的效果,攥取懷里藏主的中巴。

與此同時,證監處的專家們,從未遇過這樣的難題,一時不知所措,只能含糊其辭的表示‘原則上同意’。

一時間,大戲開幕!

當天,由于中巴發生重大收購案,故宣布停牌。

中午時分。

中巴公司也就此事做出應對之策,該公司董事成員與寶源投資公司的財務顧問舉行了緊急會議。會后,顏杰強在北角的中巴公司總寫字樓向新聞界公布該次董事會決議,決議有兩項,分別為:

一、正式委任寶源投資有限公司為中華汽車有限公司的財務顧問。

二、中巴公司董事會指出阿瑟龍公司的收購建議絕對不受歡迎,也不能充分反映中巴集團的真正價值,不符合中巴公司股東及公眾的利益。

有記者提出疑問:“中巴公司方面不歡迎泰富集團的收購,會提出反收購嘛?”

寶源顧問信心十足的說道:“我們暫時沒有反收購的計劃.因為我們始終相信,中巴公司的小股東一定會站在中巴董事會這一邊。因為對手毫無巴士經營的經驗,如果掌管中巴,那么股東的利益將會受到巨大的損失。”

事實上,顏氏家族沒有發起反收購,一共是兩個想法:

顏氏家族是想看看小股東究竟有多少人是自己忠實的朋友,能夠長期持有中巴股份,忍受中巴公司董事會不思進取的保守經營作風,而置泰富今天的收購無動于衷,

另一方面,中巴公司不采取行動,是因為顏氏家族準備在市場上爭購更多的中巴股股份,因此不提出反收購價。

下午四點。

阿瑟龍在富麗華酒店就此宗收購事件召開記者招待會,對外界闡明這次收購的動機與目的。

韋理介紹道:

“中巴董事會長期不思進取的保守經營作風,已經不符合中巴的發展精神.特別是香港地鐵即將開通,中巴的巴士業務將受到嚴重挑戰中巴公司擁有豐厚的物業地皮,開發的潛力巨大中巴每年擁有穩定的巴士業務產生的利潤,可以拿出一部分進行再投資.多元化發展,是中巴公司目前唯一的出路。”

“泰富集團擁有豐厚的投資經驗,以及卓越的成功案例。入主中巴公司之后,一定會帶領中巴進行多元化的發展。”

一時間,引起在場記者的不少共鳴。

有記者這時候提出:“中巴董事會質疑阿瑟龍公司沒有經營巴士業務的經驗,貴公司如何應對?”

韋理自信的說道:“今天上午他們召開發布會的內容,我們已經知曉,并立即做出安排。我將親自前往澳洲,與英國一家公共運輸管理顧問公司“聯合海外運輸公司”的負責人會晤,準備在成功收購之后,由該公司協助管理中巴公司業務。”

一番布局,可謂環環相扣,絲毫不給中巴公司的反擊機會。

事實上,還有一張牌沒有打,那就是泰富集團已經得到廖烈忠的支持,所以手中的股權實際上是38,已經大大超過顏氏家族的。

(本章完)


上一章  |  香江之狼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