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之狼第058章 【名聲大震】(求推薦票!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香江之狼 >>香江之狼最新章節列表 >> 第058章 【名聲大震】(求推薦票!求月票!)

第058章 【名聲大震】(求推薦票!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2日  作者:任豬飛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任豬飛 | 香江之狼 
第058章名聲大震(求推薦票!求月票!)

第058章名聲大震(求推薦票!求月票!)

卻說。

怡和、置地的大班紐壁堅,得知李家成手中可能還有58的九倉股權后,第一時間找到匯豐銀行大班沈弼。

畢竟既然知道李家成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和記黃埔,紐壁堅自然就可以‘因地制宜’,在匯豐銀行這邊求情。

“沈弼大班,我們同為英資洋行,在目前香港這種形勢下,更應該攜手共進,你說是不是?”紐壁堅一開始便講出大義。

沈弼雖然更看重利益,但也不會公然撕毀‘英國人身份’,所以和氣的說道:“對于置地和環球集團的‘九倉之爭’,我們匯豐銀行無意卷入,紐壁堅大班盡管放心。”

事實上,匯豐銀行是出了名的‘反復無常’,再過兩年時間,毫不猶豫的‘出賣’了怡和。當然,那個時候的情況不一樣,內地形式已經明確,匯豐銀行需要結交華資大佬,以保證香港的利益,和進入內地的契機;同時,那個時候以環球集團的當時資產,貸款20億確實不在話下。當然這是后話,暫且不表。

紐壁堅隨即說道:“沈弼大班,我這次找你來,是希望你向華資大亨李家成說情——勸他不要將剩下的九倉股權,賣給包宇剛先生。”

沈弼一愣,說道:“你們怎么知道李家成手中,還有九倉的股權?”

紐壁堅說道:“這一點,我們也是偶然得到一個消息,得知他手中還有58的股權。同時,我們還知道,李家成之所以和包宇剛交易,是希望得到匯豐銀行手中的和記黃埔股權。”

沈弼很意外,因為目前李家成還沒有表明心跡,兩家倒是已經在合作‘重建華人行大廈’。他頓時暗嘆,李家成這個人知道左右逢源,難怪合作時處處照顧匯豐銀行的利益。

“這.....就算如此,我們匯豐銀行也怕是不能,讓別人不出售自己手中的九倉股票,畢竟那可是數億港幣的資金。”

不出售,難道等著占用資金,顯然這很強人所難。

雖然李家成有求助匯豐銀行的地方,但匯豐銀行又何嘗不想結識有潛力的華資大亨,為將來的利益考慮。

紐壁堅立即說道:“只是不出售給包宇剛,但他可以從市場套現。”

出售給置地,當然是更好。

但很顯然,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他也明白,包宇剛和匯豐銀行的關系親密,所以也指望匯豐銀行‘兩不相幫’即可。

沈弼思考一番后,說道:“紐壁堅大班,對于九倉的事情,我們匯豐銀行兩不相幫,畢竟在商言商,希望你體諒我們匯豐銀行的難處。不過關于李家成那邊,我可以再替你們跑一趟,他同意與否,就不是我們能左右的事情。”

紐壁堅大喜,說道:“這是自然!”

如果不是大家同為英資,匯豐銀行肯定是幫助自己的合作伙伴——環球集團。

紐壁堅慶幸,他們提前得知這個重要的消息——李家成手中還有大量的九倉股票。

馮景禧以前是‘新鴻基三巨頭’之一,在1972年新鴻基上市后分家。實際上,早在1969年,馮景禧便全身心投入證券投資。

不過在1973年股災中,據說馮景禧損失高達4億港幣,當然這是賬面上的損失,可能在一年前,這部分股票只值1個億不到。

元氣大傷的馮景禧并沒有氣餒,在石油危機后,繼續攻城略地。在1975年,先是通過換股的形式,收購華昌建業,之后更是借助介紹形式在交易所迅速上市,避開了繁瑣的上市審批程序。

新鴻基證券上市僅幾個月時間,又通過換股的形式,收購中同企業。通過這種連串收購、上市,再收購,新鴻基證券的實力也迅速發展壯大起來。

如今馮景禧希望收購鐵行大廈,為新鴻基證券作為一個總部大廈。雖然鐵行大廈僅有10萬平方尺樓面(高20層),但至少也是位于德輔道中這個金融街(和皇后大道中齊名的金融界)。

“什么,伱們已經將鐵行大廈出售了?”馮景禧驚訝的說道。

鮑富達點點頭,說道:“馮先生,很抱歉你來晚了!”

“買家是誰?”

“泰安發展”

“泰安發展?”

“不錯,一個叫做林正杰的年輕人是首腦,合伙人還有馮家、李家的成員。”

鮑富達得意的講述起來,原因有兩:

首先,林正杰告訴的消息真的有用;其次,報復一下馮景禧前面摳摳搜搜的報價。

馮景禧失望的離開新歷山大廈,腦海里一直想著‘泰安發展’、‘林正杰’。

“是他?”

馮景禧終于想起‘林正杰是何許人’,就是‘炒簡氏別墅’高價賣給自己的好友李兆基,其次又大量持有新世界發展。

“不可思議!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居然買了中環的大廈。我在香港奮斗那么多年,才敢買中環的大廈。”

“這世道,莫非要崛起一個天才商人!”

以馮景禧的眼光,當然知曉‘鐵行大廈’的真正價值。

若不是置地調整投資方向,一定舍不得賣掉這座大廈。

泰安發展從發現‘置地有意出售鐵行大廈’開始,僅用4天時間,便完成所有的交易——斥資1.55億港幣,拿下德輔道中的鐵行大廈。

算上稅,一共支出1.6億港幣。其中,有4000萬港幣的資金,可以一個月還清,而且置地不收利息。

消息由媒體傳出,‘泰安發展’、‘林正杰’的名氣,頓時在香港大震!

不少人紛紛挖掘‘泰安發展’、‘林正杰’的信息,很快越來越多的版本出現,一時間,林正杰名氣大振。

和‘炒簡氏別墅’不同,中環的大廈交易,顯然屬于全港的一個重要消息。更不要說,購買這座大廈的人,竟然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

不少媒體都報道出,泰安發展的合伙人有李氏、馮氏、馬氏(先施百貨)等,認為林正杰也是那位家族子弟。

當然,也有媒體挖到,林正杰是真正白手起家的人。

總之版本很多,但林正杰真正出名了!

而且越來越多的媒體,去挖林正杰的老底,希望打探出真實的消息。

林正杰明白一個道理,他越是不露面,香港媒體將他會越傳得‘神’。至少最近三五年時間,林正杰不會接受媒體的采訪,保持著足夠的神秘,讓媒體去給他打‘廣告’。

這一招,是和前世的陳青松學習的。

這天。

林正杰帶著李國基等職員,來到德輔道中的‘鐵行大廈’視察。

收租,當然不僅僅是每月或者每年定期收錢就行,而是還需要管理旗下的物業。

“李經理,這下大家總算沒有那么空閑了,鐵行大廈這邊的管理一定要跟上,好的管理可以降低空置率,提高租金。”

李國基興奮的說道:“明白,我們一定認真做好管理工作。”

他沒有想到,自己僅僅是獲得一個消息,老板還真就辦成了——收購鐵行大廈。

隨后,大家參觀了鐵行大廈,這是一座小型大廈,一層為店鋪,總計5000多平方尺;上面十九層為寫字樓,總計9.8萬平方尺。

一層僅5000平方尺左右,顯然這是一座小型大廈,修建的年份是六十年代。

林正杰猜測,這幢大廈后世應該和旁邊的大廈‘并樓重建’,畢竟這是歷史的走勢。

當然,這些不關他的事,這座大廈在八十年代初,他一定會進行高價出售的。


上一章  |  香江之狼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