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這是最后一次捐贈,我就再出五石糧,一批衣物好了。”千落琢磨了下,直接拍板!
陌松:“······落兒不怕太出頭被人惦記?”
這這丫頭,就是心太軟,這陣子,她捐出去多少東西,估計她自己都不記得了。
對于陌松的警示,千落呵呵一笑,擺了擺手,“怕什么,咱們的老巢又不在這里,他們能把咱怎么樣?”
“再說,咱們不是有梅清這個后臺么?如果他連這點都護不住,我還要他干嘛?”
陌松看著千落的神態,神色很是無奈,“說的也是,那些本地商賈和鄉紳確實顧慮太多,也罷,我也隨你一樣吧!”
兩人就這么簡單的商定了捐獻的數目!
邊關大捷,全國都得到了消息,同樣,張府尹也不例外!
當他看到捐贈的單子時,心里就更舒坦了,等糧食衣物已到位,立馬命令衙役分發下去,但凡城外的難民,按人頭,每人發放五天的干糧,又根據老弱分發了御寒的衣物。
看著城外的難民陸陸續續的離開,張府尹高興之余,立刻寫折子上表,一來恭賀邊關大捷,二來祈福天佑大魏,天降甘霖,當然最重要的就是讓大王知道,他管轄的州府百姓安居樂業。
至于那些外來逃難的饑民也在州府的照應之下,活的安然無虞,現在又在商賈鄉紳的捐助下,平安的返回家鄉,準備重建家園!
為了方便大王心血來潮命人抽查,張府尹還特意提了幾個捐助比較突出的人名和商號,如果真有什么表彰下來,也算是他這個府尹回饋鄉紳們的心意了。
與此同時,各個州府的奏折如雪片一樣飛到了大王的龍案上!
大王這些時日的心情也是不錯的,朝廷打了勝仗,不日大軍就會凱旋,地方的恭賀奏折跟長了翅膀似的,幾日功夫就堆積如山了。
心情好,大王偶爾的也抽出幾本翻閱一下,順便做出批注,就算是恭賀奏折,水平也有高低,偶爾拿來看一看也是不錯的,順耳的話總是能讓人身心愉悅的。
看了十來本之后,皇甫弘志眼里的笑容就忍不住了,把一旁的徐光都弄愣了,自從大魏遭遇旱災之后,就很少看到大王笑的這么開心了。
想到這里,徐光看了看堆積在那里的奏折,按照輕重緩急,這些奏折都是按照印章顏色區分開的,以前大王總是對那些阿諛奉承之詞不屑一顧,還說只會拍馬屁說奉承話的人都沒什么大才。
沒想到才短短幾年,大王的口味就開始轉變了,也開始享受朝臣的奉承之語了!
想歸想,徐光半點情緒都不敢流露,一直等到大王把那些請安奉承折子看完,才送上茶盞。
“大王,勞累半天,喝口茶緩一緩吧?剛好也讓大王的眼睛休息一會兒!”
“徐光,你來看看這些奏折!”皇甫弘志接過茶盞,指了指那摞折子。
“大王這不是折煞老奴么?老奴怎么有資格看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