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表
此刻,許元勝還在青州府城,好似在等待什么,遲遲沒有前往前線。
在兩天之后。
“大人,南洋方面傳來消息。”
“鐵礦已經找到,并且從東南行省境內前往金象國的密林,已經開辟好通道,完成了鐵軌鋪設。”
“隨時可以通車。”
“車軌直接貫穿整個昌平國,沿著昌平國再入金象國南端,最為節省時間。”
侯坤快步走過來,沉聲道。
“如此快就通車了?”
許元勝眉頭一挑,在他看來,找鐵礦不難,打通密林之間的通道并完成鐵軌鋪設,可非易事。
“據說是海無涯總兵調動了大量土著民眾進行開辟的。”
“這些土著人常年生活在密林,山巒之中,手腳麻溜,這次也算是戴罪立功,幾乎日夜都在平整密林之間的土地。”
“尋找的那條通道,也遠比我們當初開辟的要更為平坦。”
“算是用對人了。”
“至于昌平國那一段,其實年前就開始動工了,畢竟昌平國是最先打下來的。”
侯坤解釋道。
“告訴黃雷,讓他把剛剛制造出的多管火箭炮,都帶過去。”
“明日隨我去一趟金象國。”
“大人,不應該先去蠻國境內嗎?”侯坤一怔。
“蠻國境內打的是舊敵,即便對方擁有了火器,我們也做了完全防備,一切都在預計中。”
“南洋方面,是防備新的敵人,誰也不知道我們在西方的敵人,到底達到了什么層次,又是否隱瞞了重大的軍備發展。”
“不得不防。”
許元勝解釋道。
“我這就安排。”侯坤點了點頭。
等到第二日一大早,大量的多管火箭炮運抵到了青州府城外五里處的車站,還有一箱箱的炮彈。
更有一些匠人隨行。
按照黃雷的稟告,這些人熟練掌握了制造多管火箭炮的技術,進入金象國南端軍械所,可以就地解決生產和維修的問題。
許元勝帶著人很快從城內出來。
“元勝,軍備武器安排人送過去不就行了?”
“何必親自跑一趟,畢竟是異國他鄉。”
城門口,張方平關切道。
“南部防線,我不去一趟,實在是不放心。”
“對于陌生的敵人,我們即便做了萬全準備,也有必要再進一步的重視。”
“那你要注意安全。”
“切勿莽撞。”
“縱使敵人狡猾攻入了防線內,大勝本土之寬闊,足以葬送對方數十萬人,我大勝民眾此刻拒敵的能力足以讓敵人寸步難行。”
張方平鄭重道。
“兄長放心,我惜命。”許元勝應下道,然后側頭看向趙婉兒和方柔以及趙梅和王靈兒等,對她們點了點頭。
許元勝就轉身上馬。
塵土飛揚。
一行眾人前往了五里開外的車站。
等到了地方。
“發車。”
許元勝下了戰馬,直接進入一節車廂里。
轟隆隆
很快兩列火車直接發動,兩列數十節車廂里滿載著大批的多管火箭炮和炮彈,是天河縣這個大勝境內最大的軍械所,傾盡全力制造出的全部產量。
此刻將全部送入南洋境內。
火車會穿過湖漢行省,有西向東直插東南行省,再出境沿著昌平國的縱深,繞到金象國南端,畢竟此刻的金象國中部大片區域還沒有歸屬于大勝,修鐵路,不太現實。
火車上。
“大人,坦克的履帶已經有了眉目,按照您的提醒。”
“履帶是有主動輪驅動,圍繞著主動輪,負重掄,誘導輪以及主動輪的柔性鏈環構成……,還好大人提點,要不然如此復雜的構造,我們想要攻克,怕是要試錯不知道多少次。”
“那無疑耽誤了大戰的進行。”
黃雷一邊介紹研制進城,一邊看向許元勝的目光透著驚為天人的敬佩。
世人皆知,軍械所承擔了天下大勢改變的進程。
卻唯獨不知道,其實軍械所的所有設計和難題,皆是因為許元勝一人解決。
說一句,一人敵千萬人也不為過。
“我只是提點了幾句。”
“若是讓我親自下場,著手造出來,也怕是遠不如你帶的幾個小徒弟。”
“屬于你們的功勞,就安心的拿著。”
許元勝不以為然道。
依他現在的地步,這些功勞,都不如一句打敗了敵人,穩定了境內,發展了大勝,推動了萬民往幸福生活更邁近一步,來的實在且光耀萬古。
“大人,這坦克也需要使用柴油。”
“是否也延后大規模制造?”
黃雷低聲道。
“坦克的重要性,哪怕先行放棄戰船的遠洋航行,也要盡快提上日程。”
“不過坦克不能在南方制造。”
“把生產線直接放到平北行省,靠近蠻國境內兩座城防處。”
“要即可開始制造。”
“蠻國境內的地形,有了履帶的助力,即便下起大雪,大雨,也能無懼,蠻國應該擁有了火炮和火槍,接下來出城交戰,想要取勝且減少傷亡,坦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許元勝搖了搖頭道。
“那我到了金象國之后,安排好當地軍械所的事后。”
“即可帶人前往平北行省。”
黃雷鄭重道。
“嗯,也不用太著急。”
“我已經命人調集精鐵,平北行省境內的軍械所已經開始鍛造鋼鐵,等大批量的鋼鐵到位,坦克的生產線才能真正的啟動。”
“是。”黃雷點了點頭,大勝的軍備,一旦研發成功,緊接著就是加大生產線的開辟。
批量且標準化的生產制造,是大勝發展軍備之初,早就定下了規則。
所以大勝才能有條不紊的大批量制造強大的軍備,不以小規模的配裝,而是直接當即組建一路軍隊,精準掌控。
接下來時間。
許元勝一直在火車上處理政務。
各地的消息,再經過每一個站點的時候,就會立即匯總稟告上來。
瞭望塔,早就在各個車站矗立。
使得消息的時效性更快。
等進入境外密林之后。
已經是一日后。
傍晚的時候,許元勝打開一截鐵皮車窗,看向外面的密林,密密麻麻的顯得十分幽深,雖然太陽沒有完全落山,陽光在這里卻也顯得黯淡無光。
不過每次經過三五里的時候,就會看到矗立的瞭望塔,其中駐扎著兵士,負責這段鐵軌的安全,防備的已不是敵人而是林子里的野獸。
入了夜之后。
唯有瞭望塔上的燈光,讓這列火車顯得不再是那么的孤單。
通過密林之后。
夜色已深。
進入昌平國境內的第一站時。
許元勝下來略微透透氣。
這個時候昌平國鄭家鄭源帶著族人已經親自來迎接,昌平國退位,鄭家雖然沒有立地為王。
卻也經大勝授意,擔任駐昌平國府主一職。
其意不言而喻,未來等打下了整個金象國之后,整個南洋會劃分為一座行省,昌平國為一府之地。
“卑職見過許大人。”鄭源恭敬行禮,在他后面鄭家族人黑壓壓的齊齊行禮。
“鄭大人,無需客氣。”
“天這么晚了,沒必要如此勞師動眾。”
許元勝呵呵一笑。
“知道大人前來的消息,卑職哪里還能睡得著。”
“早就期盼著大人能夠再次到訪昌平國。”
鄭源熱情道。
“昌平國有鄭家守著,我甚滿意。”
“據說昌平國為金象國南端的大勝軍械所提供了大量的精鐵,我代朝廷感謝鄭家的付出。”
“鄭家當為我大勝遷徙族人的表率。”
“鄭家是大勝人,這一點從未改變。”
“大勝打下了昌平國,我鄭家不過是代天戍守,前線有難,鄭家全族以及所有大勝遷徙族人,責無旁貸。”
鄭源當即表態道。
“好。”許元勝上前握著鄭源這位老人的手,拍了拍。
鄭源滿臉激動和興奮。
鄭家族人們也都是臉露興奮之色。
鄭家能攀上許大人這艘大船,近乎是不亞于從龍之功,他們太知道許大人在大勝境內代表的權利有多大了。
在車站前。
許元勝和鄭源單獨聊了大概半個時辰。
了解了昌平國的現狀。
提點了幾句,下達了幾項命令。
讓鄭家放心推進。
“鄭大人那就先這樣。”
“我還要抓緊時間趕赴金象國南端。”
“昌平國方面你放手施為。”
“大勝朝廷是你們最強的后盾。”
“大勝百萬將士們,是你們的底氣。”
許元勝正色道。
“卑職恭送大人。”
“昌平國方面將會再次動員,挖掘更多的精鐵送達金象國南端。”
“為大勝賀。”
“預祝大勝凱旋。”
鄭源恭敬道。
后方的鄭家族人們再次行禮。
他們齊齊目送著許元勝進入車廂里。
火車再次啟動,朝著南方駛去。
等到了天亮之后。
許元勝只是略微假寐了一會。
“大人,快到昌平國南端了,那邊有一段山路,無法鋪設鐵軌。”
“我們會在昌平國南端港口,乘坐戰船,繞路直接進入金象國南端我大勝的掌控區。”
侯坤低聲道。
“好。”許元勝點了點頭,起來之后洗了一把臉,吃了一些早飯。
等火車停下后。
已經到了昌平國南端的一個港口處,靠近大海了。
沿海港口外停靠著一艘艘的戰船。
這個時候從戰船上走下來一人,正是海無涯。
“許總兵。”海無涯高興道。
“海總兵。”許元勝拱了拱手。
“知道你要來。”
“我每日巡邏都經過昌平國南端海域,總算是把你盼來了。”
海無涯高興道。
“聽聞海總兵日日出海,繪制海圖。”
“這邊情況怎么樣?”
許元勝笑著道。
“南洋海域覆蓋面積寬闊,往南還有不少小國,雖不如南洋三國政權完善,但也已經有了各自的文化和體制。”
“我已經派兵一一知會過了。”
“只要這些小國老實聽話,不暗中策應敵人,南洋海域這個口袋,定然給它扎緊了。”
“敵人妄想越過這片海域進入本土,此戰定然讓他們有來無回。”
海無涯說起正事,臉上頓時透出肅穆之色。
“南洋土地上。”
“金象國還有一戰之力,不能小覷了。”
“避免腹背受敵。”
“為敵人所乘。”
“許總兵調來的八岐國軍隊十分好用,我已經派他們掃蕩了幾次,并開始構筑城防,部署了重炮。”
“另外金象國的港口已經盡皆歸屬于我大勝掌控。”
“他們出不了海。”
“想幫助敵人,也難。”
海無涯解釋道。
過了沒多久。
大量的物資已經搬運到了戰船上。
“大人,軍備已經上船。”
“我們隨時可以啟程。”
侯坤低聲道。
“許總兵,請。”海無涯道。
許元勝點了點頭,就和海無涯一起上了戰船,洋洋灑灑的幾十艘新型戰船直接開拔,前往了金象國南端港口處。
兩者相距不算太遠。
只用了一個多時辰,就趕到了。
港口處密密麻麻的大勝軍民,多數是兵,少數民眾是負責來建造港口和船塢,后期在軍械所里負責生產軍備的。
等許元勝乘坐的戰船靠岸。
“見過許大人。”在場的將領們和臣民們齊聲行禮。
“辛苦大家了。”許元勝揮了揮手,大步走上岸。
“見過大人。”陳昂快步的走過來。
“做的不錯。”
“這個新年,你帶領大家初步完善了金象國南端的港口,船塢和軍械所建立。”
“你們的功勞,我都記下了。”
許元勝拍了拍陳昂的肩膀。
“都是為了家鄉。”陳昂憨厚一笑,不管是為了朝廷,還是說為了萬民,都有所空泛,多數人的努力和不怕犧牲,多數還是為了故鄉。
許元勝點了點頭。
很快黃雷等帶著匠人,也和陳昂等人匯合,并第一時間聊了起來。
許元勝一一和在場的將領們聊了幾句之后,就立即前往了金象國南端歸屬于大勝的一座城池內。
這個時候,才和海無涯等將領們談及了正事。
“現在精鐵暫時不缺。”
“只不過產能上還有所欠缺,不知道敵人什么時候到。”
“幾乎每日都在備戰。”
“大家心弦時刻都緊繃著。”
“我也曾派人往西遠距離的巡邏,始終沒有見到敵人的影子。”
“就是不知道等敵人來了,我們的產能上能下線多少艘戰船。”
海無涯說道。
說白了就是,大家有些無心生產,時刻處于備戰狀態。
因為戰船最快建設,也要至少七八日。
若是敵人來的夠快,至多下線幾十艘戰船,近乎聊勝于無。
畢竟現在已經有了千艘戰船,已經夠用了。
此刻大家都看向許元勝,等待他下一步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