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閱屋!
宮里的花圃培育了不少名貴的菊花品種,都在皇后生辰這天里搬出來,供大家觀賞。
菊色不同、形態各異,此花雖淡薄,可也不禁讓人覺得綺麗非凡。
眼下,皇后宮里的宮人們正來來往往地忙碌著。
花圃里的菊被太監一盞盞抱回來,由太監總管指揮著錯落有致地擺放,還不住提醒道:“當心點,要是壞了皇后娘娘的花兒,仔細你的腦袋!”
隨后不久,便有命婦攜自家小姐陸陸續續地進宮了。
殷容帶著明雁君和孟楣進宮,徐妃知道孟楣不便,先遣了轎攆在宮門處接。
孟楣這一趟來,自是引起了不少人的眼光。
夫人小姐們提起她這皇子側妃,難免就要挾帶上正妃明雁君。
大家私下里討論道:“側妃的肚子都已經這么大了,正妃那里卻沒個消息,明家估計快急壞了吧。”
“可不是,要是再不著急,還等側妃騎到頭上不成?”
“我聽說,前些日,徐妃娘娘招了七皇子妃進宮,還命太醫給她細細診斷了身子。看樣子,七皇子妃怕是不能生啊。”
徐妃在自己宮里等著,殷容帶著明雁君和孟楣,先去向她請安,而后再一同去向皇后賀生辰。
雖說是夫人小姐們的聚會,不過殷容身為皇子,與別的皇子公主先一同拜賀是慣例。
徐妃的轎攆來接孟楣時,孟楣顯然有些不知所措,道:“我理應伴在殿下和姐姐后面的,怎能先殿下和姐姐而上這轎攆,這不合規矩。”
明雁君不接話,殷容道:“母妃擔心你的身子,你便坐吧。”
他覺得孟楣先走,他攜明雁君隨后,也沒什么不妥。
于是殷容還貼心地攙扶著孟楣上轎攆。孟楣一時拉著他的手,天真道:“殿下,那我便在母妃宮里等候。”
等孟楣坐著轎攆一去,殷容回過頭來,再來牽明雁君的手時,明雁君明顯避開了。
殷容手僵在半空,一時有些尷尬,還是又收了回來。
兩人并肩走著,袖擺時而輕輕碰到,可袖中的手卻無半分相近。
兩人到徐妃宮里時,孟楣正坐在殿上,與徐妃相談甚歡。
徐妃時時關心著她的身體,還命人上了不少精致的茶點。孟楣正與她說著自己近日來做的奇怪的夢,有的很好笑,把徐妃逗得連連發笑。
徐妃抬眼看見明雁君進來時,笑意不由得淡了淡。
孟娬也見了明雁君,連忙欲起身。
只是剛一動身,還沒來得及站起,徐妃便道:“你身子不便,就不要起了。”
孟楣只好又忐忑地坐了下去。
明雁君和殷容向徐妃請安。
草草聊了幾句過后,便一行去往皇后的中宮。
徐妃的宮殿離中宮并不很遠,徐妃沒有坐轎攆前去,孟楣則更不能坐了。不過一路上徐妃都刻意走得緩慢。
到了中宮門前,需得上臺階。
夫人小姐們三五結伴地登階而上,見了徐妃都紛紛見禮。
徐妃看也不看明雁君,道:“阿容,你仔細扶著側妃,慢點上去。”
孟楣出聲道:“謝母妃關心,只是殿下怎能光顧著我,有母妃在上,殿下理應顧著母妃。再者,姐姐才是殿下正妻,殿下要照顧也該是先照顧好姐姐。”
她話說得妥帖,除了先前被貶那次犯了過錯以外,從來就沒有徐妃不愛聽的。
殷容也知道,她很能討徐妃歡心。因而每次和孟楣進宮來時,殷容都能趕到很舒心輕松,這是和明雁君一起進宮所沒有的。
徐妃道:“若是旁人也能有你一半懂事,便也好了。”
她也沒明指這個旁人是誰。
明雁君沉默地在一旁站著,孟楣便主動過來,挽起她的手臂。
她微不可查地皺了皺眉,剛想抽出來,便聽孟楣嬌俏道:“就讓殿下攙扶著母妃走吧,我與姐姐在后。殿下和母妃放心,姐姐會照顧好我的。”
按照身份,也理應是殷容和徐妃在前,明雁君和孟楣在后。
見孟楣主動要求,徐妃心里寬慰,也不再多說了,只吩咐明雁君仔細看好孟楣,隨后便由殷容攙著轉身登階走在前了。
孟楣緊緊挽著明雁君的手臂,笑道:“姐姐,我們也走吧。”
明雁君身邊的丫鬟面露不安,生怕會出什么事,便小聲地道:“小姐,還是讓奴婢來攙扶側妃娘娘吧。”
不等明雁君答應,孟楣便道:“我難得與姐姐這樣子親近同行,若姐姐也不愿,只怕讓母妃見了,母妃會更不喜姐姐了。”
明雁君的丫鬟不知該怎么辦了,只得看向明雁君。
明雁君與孟楣一步步踩著臺階走上去,她眉間神色有些冷,可手上卻主動地握上孟楣的手臂,由孟楣主動挽著她變成了她主動攙著孟楣。
孟楣面色稍稍一頓,就聽明雁君開口道:“你放心,我會把你安全送上去。”
孟楣原以為明雁君高傲的性子,連碰都不會想碰她。
不想后來一路,她卻真是在認真地攙扶她,而且手臂上傳來一股力道十分穩。
孟楣在她手上,別說是摔倒了,就是步子稍有歪斜,明雁君也能給她正回來。
孟楣謝道:“姐姐有心了,這般為殿下的孩子著想。”
明雁君沒說話。
孟楣自顧自地與她細細聊說道:“我與姐姐許是有什么誤會。”她步子走得緩慢,聲音也款款地道來,“上次我犯了錯,被皇后娘娘貶斥,委實是我該受的。那陣子,殿下與姐姐感情甚篤,我還以為姐姐會在那個時候,肚子便會有消息呢。”
“后來有一晚,我遇到了殿下,心中倍感委屈,殿下到底是個溫柔的人,將我帶回書房安慰。”孟楣說著,臉上浮現出幸福的神色,“我一直覺得,能得殿下疼愛,是我畢生的福分。”
孟楣側頭看了一眼無動于衷的明雁君,又道:“我只是后來才知道,姐姐那晚也去書房找殿下了。姐姐當時若是出聲的話,我定愿意主動退出,絕不與姐姐爭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