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運醫妃旺夫命,王爺越寵江山越穩第317章 一定要滅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福運醫妃旺夫命,王爺越寵江山越穩 >>福運醫妃旺夫命,王爺越寵江山越穩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7章 一定要滅倭

第317章 一定要滅倭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20日  作者:葉秀雙林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種田經商 | 葉秀雙林 | 福運醫妃旺夫命 | 王爺越寵江山越穩 


沈冬素吐槽了幾句朝廷小氣,但等聽到麻城和沿河幾個縣城遭了水災,而朝廷給賑災款和賑災糧也是扣扣索索。

且給幽州的軍資,沒人敢貪,敢截留一部份。而賑災在某些官員眼里,那可是肥差!

就算有吳王和太子黨相互牽制,死盯著對方出差,賑災款和糧分到百姓身上的,還是要少一半。

從朝廷到地方,一層層剝削,新米變陳糧,陳糧變霉糧,霉糧再摻糠……

還有地方士族,中原的士族可不像北境,被凌王和凌王妃分別打壓幾次,即便沒有老老實實,也不敢做太過份的事。

而中原的士族和富商,遭災之后,緊鎖莊園的倉庫門,任由百姓餓死,也絕不低價賣一粒米!

聽說有一家一直叫窮叫苦的士族,整個莊園被大水沖了,倉庫沖毀,流出來的米糧像沙子一樣多,都能用來堵決堤口了。

聽陳星耀說著他一路聽到麻城的災情,沈冬素心中既氣憤又無力,她只是震住北境的士族,都費了不少精力。

同時為了能全北境推廣幽州律,還得對士族施以懷柔政策,跟他們合作生意,來更溫和地推行幽州律。

但她的夢想從來不是小小幽州城,不是整個北境,而是整個大夏。

所有士族都給我打落神壇,所有百姓都能享受作為‘人’,應有的待遇!

不再生來就為奴為隸,命如草芥,生死無依……

特別是,中原還是她的家鄉。

想到自己有能力,卻不能惠及家鄉。看著家鄉正在遭罪,她卻無能為力,便覺得無比心疼!

真希望有一天,我能帶著幽州兵,去將那些為禍一方的士族和官員,全給滅了!

希望小盼哥回老家,再有凌王府護衛去麻城找小虎,能幫到當地流民一些吧!

陳星耀見王妃越聽越氣憤,那么好看的一張臉,卻露出讓人不敢直視的表情。

陳星耀忍不住脖子微縮,他可不是害怕!這是條件反射!

想當年他和王妃在長安禁區治理瘟疫,他眼睜睜看著嬌小美麗的王妃,扒拉死人,甚至給死人分類,檢查死因……

他嚇的嘔吐做噩夢,而王妃卻面不改色。

還有他被刺客砍斷手,他像一個驚慌的孩童一樣大哭大叫。

而王妃冷靜地讓人撿回斷手,像縫衣裳一樣,一針一線地把他的手縫了回去。

陳方帶領流寇攻打幽州城,凌王妃就那么站在城墻之上,看著血流如河,看著尸山血海,看著陳方的頭被那女魔頭一刀砍下……

就是這些記憶太多了,讓陳星耀印象太過深刻。不管別人眼中的凌王妃,是如何溫柔美麗,善良大方。

在他眼中,呃,就是很嚇人啊!

特別是現在,沈冬素眼神一掃,冷冷地問了一句:“那些看著百姓餓死不賣糧的士族,不會是你的親戚吧?”

陳星耀連連搖頭:“不是不是,呃,不是我陳氏本家,但有幾家,確實跟陳氏有姻親關系。”

他越說聲音越小,生怕王妃一怒之下拿他發泄。

忙轉移話題道:“王妃可知,為何朝廷這么快就同意給幽州海軍權了嗎?”

沈冬素:“……快?”

你怕是對快有什么誤解吧?

我怎么會不知道?是我威脅了太子,他才閉上鳥嘴的啊?

但聽陳星耀這話,明顯有內情。

她順勢問道:“為什么?”

連龐先生等人也聽住了,好奇地看向他。

陳星耀受大家眼神的鼓舞,剛才王妃嚇到的情緒消退,再一次挺直腰背道:

“不久前,有一支倭盜,從閩州沿海登陸,燒殺搶掠。雖只有三百余人,卻搶了三個縣城。”

“以前倭盜小打小鬧,地方是不會上報朝廷的。但這一次實在鬧大了,事情傳開,朝廷也覺得這些海盜再不壓制,遲早會出大事。”

沈冬素真想大罵一聲:“艸”!

大夏朝廷可厲害啊!竟然覺得再不壓制,遲早會出大事!

你怎么不等人家刀子橫到長安城門口,你才覺得會出大事呢?

我太陽的,搶了三個縣才傳到朝廷,也就是說,倭盜殺兩個縣、一個縣,或者幾個村子,根本不是事啊!

在朝廷眼中,閩州百姓是什么?海里的魚、海草、海帶

“閩州水師早就形同虛設,到是地方行武之人,自發組織抗倭隊,才將這支上岸的倭盜擊退。”

“可惜,自發組織的散兵,即沒有厲害的武器,也造不起船,面對裝備精良的倭盜,他們死傷慘重。”

“就是他們,其中有幾個人冒死將事情鬧進州里,才傳開的。”

也就是說,若非如此,地方官還是會將事情捂下來,以免影響自己的政績。

沈冬素聽得太陽穴青筋直跳,沒想到竟然是這件事的刺激之下,朝廷才給幽州海軍權的。

閩州和嶺南肯定也跟朝廷要了很多次,但沒有一個像她這樣的城主。

既得皇上信任,又有財力人力,身份還能震懾地方士族和官員。

方能順利要到海軍權。

沈冬素感慨良多,什么倭盜?就是倭兵換身衣裳而已!

目前倭人還跑不到北境,只會在閩州和嶺南等沿海區域,在順風時節上岸,為禍百姓。

這件事大大刺激了沈冬素,一想到小倭子會對漢人百姓做的事,她比恨韃子還要恨的狠!

之前還想說,戰艦慢慢建,海軍慢慢練,不能急。

但現在,她只恨自己不像別的穿越女,有金手指或是系統。

能立即殺到倭國,將那個殘忍變成的民族,徹底抹除!

造戰艦!練海軍!全北境都給我動起來!

老娘要滅倭!

陳星耀傻眼了,怎么這個話題,讓王妃比剛才學要憤怒?

我還是不說話了,反正我的任務完成了。

呃,還是先別提要官職的事,等王妃心情好點,再提。

感覺我要不是帶回海軍權的圣旨,單憑我帶來的這些消息,王妃都要將我趕離幽州啊!

幸好這時龐先生說話,解救了陳星耀。

“王妃,老夫想到一事。我們幽州雖然有海軍權,可即沒有擅水戰的將領,也沒有練海兵的教官。”

“而那閩州雖是民間自發組織的反擊隊伍,卻能成功擊退倭盜。不如將他們請到幽州,加入水師。”

沈冬素眼睛一亮,喜道:“先生說的是,我竟然沒想到這一點。對了,我記得之前大夏是有水師的。”

“雖然現在行同虛設,但那些水師將領應該還有活著的吧?”

“咱們能不能請來?”

龐先生失笑:“便是有活著的,也都一把年紀了。”

沈冬素笑道:“這個無妨,本王妃接他們到幽州養老!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海軍有老將軍指點,豈不是如獲至寶!”

“我相信那些不被重用的水師將領,肯定心有遺憾,本王妃真誠相請,再許以高薪重利,相信會有人愿意來的。”

別以為這個時代的將軍老了之后,會生活的很好。

若是跟士族聯姻的,那確實是成功跨越階級。

但若是沒有跟士族聯姻,而也未立下什么大軍功,未能封爵,還是不受重用的水師將領。

至仕之后,回到家鄉,頂多有些名望,家資比小地主強一些。

還有不少在為官時得罪了人,老了窮困潦倒,疾病纏身的。

現在幽州海軍,除了一張建軍的‘許可證’——圣旨。

還有她這個城主跟瘋狂的‘私生飯’一樣,瘋狂迷戀‘海軍’這個偶像。

愿意將全部身家拿來建海軍。

別的就真沒啥了,海船嘛,漁船挺多,但戰艦還在研究中。

海上打仗,跟陸地打仗完全不一樣!

不信請看后世,在海上稱霸一方的西班牙艦隊,因為把指揮權交給一個暈船的陸軍將領,遭到慘敗,全軍覆沒。

幽州不光缺海軍將領,連小將領、士兵、水手都沒合格的。

新征的兵都是從漁民里面征,人家出海是打魚的,你現在讓人家去打人,很是為難人啊!

所以沈冬素下令,不光是曾經的水師將領,只要是水師的,不分官職大小,幽州都‘高薪誠聘’。

再緊急給姜宏寫封信,他家海商培養了一批海上護衛,也是跟倭盜面對面干過架的。

若有意愿,可來幽州參軍。

大夏雖然閑置水師多年,但她相信,民間肯定還有不少,像閩州自發組織反擊倭盜的義士一樣的人。

開始肯定有人局促不安,或是不信朝廷會重用海軍,或是不信她凌王妃一介女流之輩,會肯花大價錢建海軍,造戰艦。

但只要有一批人過來,親眼看一眼基地的戰艦工坊、軍工坊、海港,還有她凌王妃的態度。

相信很快就會有更多的人愿意前來,就像當初萬書閣初建時一樣。

龐先生寫了那么多封信,才有三個老友愿意前來。而現在,各地學士不用人請,自己就往萬書閣來。

特別是學子們,那橫渠四句經陳星耀之口,已經在長安傳開。

現在不光是北境學子視萬書閣為朝圣之地,全天下的學子都想來親眼看看那橫渠四句。

沈冬素有信心,只要人才來幽州,她一定留得住。

聽她說起姜宏,陳星耀覺得自己終于能帶回一個讓王妃開心的消息。

皇上重賞姜宏,封其為留安縣男,也就是男爵,留安縣是姜家老家。

雖是最末等的爵位,但也是開創先例,第一個封爵的商戶。

雖然有不少人反對,但姜宏在北征之戰立的功勞,是實打實的。

并且,姜宏此次帶回的戰利品,是大夏近幾十年來,遠征帶回戰利品最多的一次!

就憑那些戰利品,也值一個末等爵。

皇上也是有意偏袒,因為姜宏算是凌王的人。

當初凌王被士族勛貴和百官孤立,凌王只得轉向收賣,商人、工匠、百姓這些階級。

當然,這是皇上認為的。

皇上就是要讓天下人看看,哪怕是一個商戶,追隨凌王,也有封爵的一天。

皇上這個目標確實達到了,從消息傳開,在長安這個拋塊磚頭,就能砸死三個權貴的地方。

只引起一時的轟動,但更多的是對北境的好奇,那地方竟然能獲利這么高的利益!

而在江南,可謂暴發驚雷之勢!姜家是什么人家?最大的靠山就是三等伯爵的柳家女婿。

跟那些靠山或是國公爺,或是皇親國戚,或是百年大士族的商戶相比,壓根排不上號。

姜家早期堅持做海上生意,就是因為國內生意被別人瓜分完了,他連喝湯的資格都沒有。

沒想到人家抱上凌王的大腿,不,應該說最早是姜氏抱上凌王妃的大腿。

竟然有一天能封爵!封爵啊!

那是地位低下的商戶想也不敢想的事,哪怕只是末等爵,只能承三代。

但姜家出過一個爵爺,那在商戶中的地方立馬不一樣了。

人家的后輩能科舉,能為官,已經不是商戶了啊!

或是羨慕,或是嫉妒,但更多的則是敏感地發現,這是朝廷釋放的一種信號。

只要開了商戶封爵的先例,那其他商戶也有這個希望。

他們不由自主地,將目光投向北方,投向寫著‘幽州’二字的地圖上。

希望,就在北方,在幽州!

姜宏向商人、工匠這些階級傳達了一個消息,幽州有他們的希望。

陳星耀此次回長安,沒被陳國公打死,也沒被太子找麻煩。

則像那些中立或是觀望的官員權貴,傳達了一個消息。

那就是,凌王也是選擇之一。陳國公雖是太子親舅舅,但陳世子,選擇了凌王。

還就有是,橫渠四句的傳開,萬書閣再一次在文人之中熱議。

幽州從此洗去身上‘邊關古城’‘苦寒之地’的標簽,成了一個文人向往的所在。

再聽說幽州有許多高薪職業,可供窮學子選擇。

像擅畫的可進報社畫插圖,一幅畫比在長安街上賣字畫要賺的多的多。

擅書者可進書局,擅文者可編寫報紙文章,還有各大學院廣招夫子,凌王妃禮賢下士……

窮書生在別的州城有餓死的可能,背上麻袋去幽州吧!

既能裝書,又能裝錢。

萬書閣的書籍隨意閱讀,還有學士大儒公開授課,萬書閣的束脩極低。

已經在士族辦的族學求學的學子,會意動,但會猶豫。

而那些寒門書生,則不帶猶豫的,全當是游學了,一定要去幽州看一看。

再有一些游俠兒,和居無定所之輩,同樣覺得幽州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地方。

總之,據陳星耀說,他跑的快,先回來了。

但后面跟著的,除了押運軍資的護衛,還有很多慕名來幽州的百姓。

各階級,各行業都有。

看來幽州城才擴建的流民區,又要不夠用了。


上一章  |  福運醫妃旺夫命,王爺越寵江山越穩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