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圣孫(我給爺爺哭墳,朱元璋你激動啥?)第153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求月票^.^】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皇明圣孫(我給爺爺哭墳,朱元璋你激動啥?) >>皇明圣孫(我給爺爺哭墳,朱元璋你激動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3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求月票^.^】

第153章 認親只是個開始【求月票^.^】


更新時間:2024年05月09日  作者:西湖遇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西湖遇雨 | 皇明圣孫(我給爺爺哭墳 | 朱元璋你激動啥?) 
第153章認親只是個開始

第153章認親只是個開始

朱元璋聽后默然片刻,最后嘆息道:“真是神奇啊!咱一直認為人死如燈滅,沒想到地府竟然如此神秘莫測。”

接下來,朱雄英又拿出了長命鎖,看著一如當年模樣的長命鎖,朱元璋和馬皇后更是一陣感嘆,還好,大孫回來了。

馬皇后亦是點頭:“大孫能從那里回來,可真是咱朱家的福氣,不過那隨身攜帶的長命鎖,確實是出生之時劉日新所贈,想來是有些神妙的。”

劉日新,是個正經的奇人。

這個世界的袁珙沒有獲得未來天機信息,所以沒能成為百相百準的著名相士,而劉日新就顯得很可疑了,雖然此人一手大六壬卦術確實有水平,但也不排除他在別處了解到其他陰陽炁海的可能性。

當年朱元璋起兵之時,劉日新就給他算卦,說“將軍當極富極貴”,朱元璋嫌他說套話,進一步追問之下劉日新被逼無奈,只能說“極富者富有四海,極貴者貴為天子”。

這話日后自然是應驗了的,當然,也可能劉日新給各路諸侯都這么說

總之,這個贈給朱雄英長命鎖的道士,是個很值得懷疑的人物。

而朱標這時候則問道:“這么說來,雖然鐘山上的那處陰陽炁海不可用了,但秦嶺中的那處尚且可用?”

“不錯,我與守門之人做了交易。”

朱雄英對于這件事,并沒有展開解釋太多,畢竟這是他的底牌掌控著兩界的物資,就意味著他將擁有無可替代的地位,絕不會被其他人所取代。

而朱元璋又挑了兩個能在幾人面前提到的問題,對于這些之前通話說過的事情,朱雄英自然是對答如流。

隨后幾人又是敘了一番家常不提,馬皇后拉著朱雄英的手,感念當年送藥救她性命的事情,朱雄英也是一番唏噓,他其實沒想到自己的舉手之勞,竟然讓馬皇后躲過死劫,健康地活了下來。

最后,還是朱標開口。

“父皇,您看英兒既然回來了,那之前關于封號的一些事情.”

朱標話沒說完,但朱元璋卻聽明白了他的意思。

沉吟了片刻后,朱元璋說道:“謚號自然是要去的,英兒于國有大功,如今回來了,依舊當得起王爵,不必降為郡王,至于圣孫的封號,咱以為不僅不能改變,而且要舉行儀式,讓文武百官和天下人,看著冊封。”

謚號,這就不用說了,給人蓋棺定論的東西,人活著回來了肯定要撤銷掉,歷史上也不乏這種類似的事件,以為某位失蹤的大將或者宗室戰死了,直接給人上謚號了,活著回來就得撤銷。

爵號,朱雄英是虞王,但這東西是追贈的,普遍會在原有基礎上抬一格,就跟公爵會追贈王爵,侯爵會追贈公爵一樣,其實按照《皇明祖訓》,大明宗室封王爵只有兩等,皇帝之子封親王,皇帝之孫封郡王,郡王的子孫就不再封爵了,而是以唐宋故事授予官職,分別是鎮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

也就是說,按照正常流程,朱雄英的爵號應該是郡王,但老朱從各方面考慮后,既不想收回王爵也不想降等,所以朱雄英還是爵位里最高級別的親王,也是皇孫里唯一一個親王,與叔叔們平起平坐,其中的意味自然不用多說。

而圣孫的封號,以前只是一個禮儀性的封號,由太常寺官員按照冊封鬼神的標準去辦的,雖然也很隆重,但并不是實封如今人回來了,朱元璋也不打算撤銷,反而要實封,這就是昭告全天下的意思。

而且,圣孫跟皇太孫還不一樣,這個封號雖然不直接涉及到皇位繼承權,但是其中“神權”的意味實在是太濃重了。

什么是“神權”?

在華夏古代封建王朝,神權是凌駕于皇權之上的權力,雖然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都被皇權所利用,只是一尊木雕泥塑,一個提線木偶,看起來光鮮亮麗,背后的操縱人卻是皇權,但不可否認的是,神權這種自帶光環的權力,實在是太過強大了,強大到很少有皇帝,敢把神權交予某一個活著的人。

或許只有元世祖忽必烈時期的大元國師八思巴才有這種近似的權力,但當時元朝疆域廣闊,信仰也各不相同,所以哪怕是八思巴,也只是擁有對一部分人的神權饒是如此,八思巴在雪區那也是真佛臨世一般的存在。

放到西方世界,神權的代言人有一個更加直觀形象的稱呼。

——教皇。

換句話說,實封朱雄英為圣孫,就代表著,朱雄英從此以后,就擁有了代替上蒼鬼神闡釋一切、預測未來的權力,這種權力依附于皇權,同時又凌駕于皇權之上,是真正至高無上的權力,與教皇的解經權是一樣的,有點類似商朝的大祭司。

這是朱元璋對他的高度信任,同時也是接納他成為大明最高層的一員的舉動朱雄英雖然貢獻極大,但從事實上講,在朱標還活著的時候,他并沒有足夠躋身大明最高層的資歷與能力的,這是朱元璋肯定了他作為神權的代言人后,以神權的名義,將他抬到了大明的最高層。

至于皇太孫的問題,則被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暫時遺忘了,根據《皇明祖訓》的規定“皇太子嫡長子為皇太孫,親王嫡長子封世子,皇太子、親王次嫡子并庶子年十歲皆封郡王,授以鍍金銀冊、銀印”,但實際操作過程不是這么回事,皇太孫跟皇孫不一樣,是直接對標皇太子,在沒有皇太子時,享有皇位第一順位繼承權的。

如今皇太子是朱標,按照禮有嫡子而無嫡孫的宗法制度,朱元璋并不好在朱標健康活著的時候去冊封皇太孫,因為兩個皇位繼承人,還是父子,這可能會直接導致宮闈悲劇的發生,這也是為什么朱雄英小的時候沒有被冊封皇太孫,而在現代世界的歷史上,朱允炆也是等到朱標逝世后才被冊封為皇太孫。

反正按照朱元璋的想法自己既然身體健康,還能活個小十年甚至十多年,這件事情目前來看完全不著急,朱雄英更需要的是事件的歷練,以及培養他的帝王之術和施政馭人的能力,逐漸在朝堂上樹立聲望。

否則的話,哪怕強行不顧朱標的感受,給予朱雄英皇太孫的地位,也是揠苗助長,會被那些工于心計的文臣所孩視,反而不利于朱雄英的成長。

朱雄英點了點頭,他基本上明白了朱元璋的意思。

對于朱雄英來說,認親只是一個開始,是他進入大明最高層的初始步驟,現在的朱雄英已經認識到了自己對于整個大明世界所能造成的巨大改變,而他需要的,就是將這個世界的歷史線,徹底引導到另一個方向。

擁有更多的權力并改變這個世界,才是他的使命。

否則的話難道在衣食無憂的現代世界做一個富翁不好嗎?何苦費時費力來到這個世界。

朱雄英很期待,接下來他能給這個世界造成的變化。

不過還要等冊立圣孫的儀式結束之后。

(本章完)


上一章  |  皇明圣孫(我給爺爺哭墳,朱元璋你激動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