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圣孫(我給爺爺哭墳,朱元璋你激動啥?)第125章 陰陽炁海最后一次開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皇明圣孫(我給爺爺哭墳,朱元璋你激動啥?) >>皇明圣孫(我給爺爺哭墳,朱元璋你激動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5章 陰陽炁海最后一次開啟

第125章 陰陽炁海最后一次開啟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12日  作者:西湖遇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西湖遇雨 | 皇明圣孫(我給爺爺哭墳 | 朱元璋你激動啥?) 


不過好在,皇帝沒把事情做絕,只是說讓上了歲數的公侯解甲歸田,榮歸故里。

而韓國公李善長作為功臣之首,這時候也非常識趣地舉杯站了起來,顯然他早就跟皇帝私下里溝通過了。

其實對于李善長來說,他早就想隱退了。

在學生胡惟庸倒臺的時候,李善長就頗有些惶惶不可終日之感,如今有了功成身退的機會,自然是“一言為定,雙喜臨門”。

李善長躬身行禮道:“承蒙陛下抬愛,臣不僅位列勛臣第一,更是男尚公主,親戚拜官,實乃人臣之極矣,當惜福臣謝過陛下!”

隨后,一口飲盡了杯中的酒水。

朱元璋與他遙遙示意,同樣一飲而盡,算是君臣之間全始全終。

顯然,在這個時空里,朱雄英通過他的間接影響,改變了李善長的結局,勞累了大半輩子的李善長終于可以休息了。

而有了韓國公李善長和信國公湯和的陸續表態,這件事情,也就容不得侯爵們再有什么異議了。

朱元璋親自宣布道:“年老體衰,解甲歸田者,韓國公李善長、信國公湯和,各賜黃金三百兩,白銀二千兩、鈔三千錠,文綺三十匹。水平侯謝成、甫雄侯趙庸、崇山侯李新、懷遠侯曹興、鳳翔侯張龍、定遠侯王弼、安慶侯仇正、鶴慶侯張翼,賜黃金二百兩,白銀二千兩,鈔千錠,綺三十匹。”

被念到名字的侯爵自然各個面色如土,不過既然其他人都沒有任何反對的意思,那么哪怕有人心里不愿意放棄現在權柄也不敢說什么,于是各個飲盡了杯中的酒水。

而那些沒被點到名字的侯爵,普遍都是五十歲及以下的壯年,此時反而各有心思,其中以暗喜居多.畢竟權力就這么多,賜金歸鄉了一批人,自己能分到的就可能會變多了。

打了一棒子,自然接下來還有甜棗喂上。

“元末亂世,咱與群雄并驅,于諸將中拔其出群者為師首,以統諸軍,當是時發號施令,所至摧堅撫順,是令既行,三軍莫敢逡巡間有違者,法必不貸自渡江以來,平定天下,今二十有余年,咱念諸將年老,今其衣錦還鄉,給公侯伯勛貴按等敕以鐵冊,謂‘鐵冊軍’以護衛其家。俟其壽考,子孫承襲,則兵皆入衛,置其屯戍,所需靡費,皆國朝供給。”

這就是把過去勛貴們擁有的私兵合法化的意思了,從元末亂世開始,各位將領基本上都有自己的私兵,跟以前的部曲差不多,只不過是叫做“奴軍”,而這次,朱元璋很大方,公爵給三個百戶的指標,侯爵給兩個百戶,伯爵給一個百戶,有點類似于藩王的三護衛制度,但是規模要小的多得多。

這些鐵冊軍以后都是合法吃皇糧但只聽勛貴調遣的,而此舉,無疑是讓勛貴們極大安心了,以后自己家的家丁家將們就不用地位尷尬地養在家里了,畢竟誰家沒一群跟著自己出生入死的老兄弟呢?

而且相應甲胄軍械是否合法的問題也解決了,以后沒人能沖進自己家里說家中私藏甲胄意圖謀反了。

在一片寂靜中,朱元璋再次舉起酒杯,向諸位公侯示意:“共飲此杯,愿大明江山永固!”

諸位公侯沉默了剎那,最終紛紛舉杯回應。

他們知道,皇帝的決定已經無法改變,他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盡自己所能去爭取在接下來的權力分配中不落入下風。

“為陛下賀!愿大明江山永固!”

然而,就在這場大明版“杯酒釋兵權”的宴會即將順利落幕之時,馬三保卻急匆匆地小步走了進來。

來到朱元璋身前,馬三保低頭說了些什么,卻見朱元璋端著酒杯的手一頓,他本來興致很好,所以許久沒喝的酒今晚又多喝了幾杯,也算是送別這些老兄弟,然而此時卻是明顯沒心思繼續喝下去了。

眾臣倒也識趣,眼看皇帝沒了宴飲的興致,便也紛紛放下了酒杯,很快這場在謹身殿的宴會就結束了。

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被皇帝允許回家的,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茂、曹國公李文忠、涼國公藍玉這四位就被皇帝要求一同前往鐘山,而聽到目的地是鐘山,他們也明白了怎么回事一定是陰陽炁海再次開啟了。

而韓國公李善長與信國公湯和如今已經功成身退,除了被派往云南勘平當地土司叛亂的潁國公傅友德,以及在北方邊境駐守的宋國公馮勝,這四位國公就已經是大明最頂層的存在了。

不久之后,一行人就來到了鐘山圣孫壇,不過朱元璋卻并未讓這幾位國公靠近,而是命人找來了四把椅子坐在外面。

夏夜鐘山星輝燦爛,此時還沒有任何工業污染,在這種好天氣,甚至能見到銀河皎皎倒懸的奇景。

他們的等待并沒有持續多久,很快,陰陽炁海那頭就傳來了聲音。

實際上朱雄英最近因為經常跟那兩個古代獵戶交流,所以時常待在那棟別墅里,對于蟲洞的開啟,反應的就很及時。

“大孫,你什么時候回來啊?”

聽到這個問題,朱雄英這次給了一個準確的答復。

“等這邊都準備好就來。”

聽聞此言,朱元璋隔著陰陽炁海也是欣喜不已,盼星星盼月亮,終于是讓他盼到大孫能還陽這一天了,大孫要是再不回來這萬里江山,等標兒之后,他給誰繼承去?

“好,那等你那邊領地之類的都安排好。”

朱雄英聽成了林地,倒也沒有多少詫異,而是問道:“爺爺,如果能夠回去,我要去哪找你?”

“來京城!”

嘮完了家常,朱雄英沒急著提上次沒說完的那件事,而是準備把最近搜集到的東西,給爺爺先送過去,因為這次應該就是這個蟲洞在第二輪的最后一次開啟了,所以該送的先送一下.不過這也不意味著兩界之間的溝通就徹底斷絕了,因為除了這個墳頭的蟲洞,還有剛剛開啟第二輪的別古崖蟲洞可以持續使用很久,而這個蟲洞以后說不準也能再次開啟。

朱雄英第一個送過去的,是一本他淘到的古籍——《火攻挈要》。

因為崇禎朝為了對抗后金,大力引進西洋火炮技術,在北京設立鑄炮所,聘請天主教耶穌會傳教士湯若望監制紅衣大炮,而這本書的作者焦勖,就結合了湯若望的口述,以及在實踐中總結的火器制造和使用要領,進行了系統性的編撰。

書里詳細介紹火銃制造的工藝及種類,并對佛郎機炮等火器的制造作了說明,還涉及不少西方關于冶鑄、機械、化學、力學、數學等方面的知識,是一本相當實用的古籍,他覺得應該會有些用處。

而這本古籍通過陰陽炁海之后,頓時引來了國公們的關注。

(本章完)


上一章  |  皇明圣孫(我給爺爺哭墳,朱元璋你激動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