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圣孫(我給爺爺哭墳,朱元璋你激動啥?)第075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皇明圣孫(我給爺爺哭墳,朱元璋你激動啥?) >>皇明圣孫(我給爺爺哭墳,朱元璋你激動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075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

第075章 跨海征日,可行否?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18日  作者:西湖遇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西湖遇雨 | 皇明圣孫(我給爺爺哭墳 | 朱元璋你激動啥?) 


盛夏的奉天殿,哪怕有降溫措施,依舊是熱浪如潮。

此時朱元璋正端坐在龍椅之上,后面兩個扇扇子的宮女,扇的手都快抽筋了愣是一聲不敢吭。

除了燕王朱棣,他召集來議事的人已經都到齊了。

不過太子朱標和韓國公李善長、曹國公李文忠幾人還算能耐得住性子,除了鄭國公常茂不安地動來動去,其他人都很淡定。

朱元璋今日召集眾人,自然是為了商討剛剛從陰陽炁海中獲得的這些信息和物品。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從陰陽炁海中獲得的世界地勢圖,以及關于日本金山銀山的神秘天機信息。

這些東西,足以讓大明國庫充盈,讓大明的疆域再擴萬里,讓明軍的威名遠播四海。

就在眾人等待之際,燕王朱棣卻帶著一臉喜色姍姍來遲。

當然不是朱棣不自覺,沒發現這么多人都在等他,而是他作為徐達的女婿,剛剛從魏國公府里看護完患了背疽的徐達回來。

只見朱棣大步流星地走上前來,躬身行禮道:“父皇,大喜!魏國公的病癥確實已經有所緩解了!”

此言一出,眾人皆是喜上眉梢。

要知道,徐達的背疽之癥已是沉疴難起,多少名醫都束手無策。

而且,背疽這病,從古到今都很難治,一個不慎人就沒了,如今卻說有所緩解,這如何能不讓人驚喜交加?

朱棣接著說道:“這全賴大侄子的神藥!若不是他通過陰陽炁海將藥送來,魏國公恐怕早已兇多吉少了!”

說到這里,他忍不住連連感嘆,對朱雄英佩服得五體投地。

聽到這里,眾人這才明白過來,原來是圣孫送的藥。

一時間,眾人都紛紛贊嘆了起來。

朱元璋見狀,心中也是暗自欣慰,隨后,他手往下壓了壓,示意眾人安靜,然后緩緩說道。

“魏國公能有所好轉,大孫功莫大焉,不過今日召諸位前來,卻非是為了此事。”

“喔?不知陛下所為何事?”

這倒是讓眾人覺得頗為驚訝。

還有什么事情,更重要呢?莫非是上次提到的三百年王朝周期律的事情?

朱元璋先是說了王朝周期律與內卷之間的本質聯系,又說了破解的內卷的辦法,當聽到要開海的時候,眾人的眉頭,不自覺地蹙了起來。

原因很簡單,這些人,從來都不注重水師,也不注重海外貿易,對于他們來說,水師就是運兵跨越江河或者進行水戰的,而海外貿易只會破壞帝國現有的穩定統治結構。

但是,他們蹙緊的眉頭,很快就隨著“日本有年產黃金萬兩的金山,年產白銀八百萬兩的銀山”的消息,驟然舒展開了。

這消息,就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瞬間激起了千層浪花一般。

不,準確的說,這是一顆核彈扔了進去!

“八,八百萬兩?”

太子朱標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朱元璋,仿佛要從父皇的臉上找出一絲開玩笑的痕跡.然而,朱元璋那嚴肅的表情毫無疑問地告訴他,這一切都是真的。

朱標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平復內心的震驚,作為太子他當然知道,這個消息對于大明帝國來說意味著什么,這就是歷史性的機遇!

燕王朱棣則是滿臉的狂喜,他剛剛因為徐達病情的好轉而喜上眉梢,現在又得知了這樣震撼的消息,高興的嘴角都咧開了,因為要打日本,參考以前元朝兩次跨海征日的具體情況,肯定是要用身體素質好能經得起海上折騰的將領,不管誰領兵當主將,朱棣的身份和能力都注定了他都很適合當副將,代表皇帝來起到某種類似于不放到明面上的“監軍”作用,所以很容易就能從中分得一杯羹。

韓國公李善長撫著長須,眼中閃爍著難以捉摸的光芒,他固然知道這金山銀山的重要性,但跟其他人相比,更懂得經濟和財政的李善長,也更明白黃金白銀雖然寶貴,但如果短時間內大量涌入大明,只會帶來災難的道理,所以,他覺得還是需要好好規劃,才能利用這些資源來增強大明的國力,而且,跨海征日,還涉及到很多派系爭端。

鄭國公常茂則是激動得跳了起來,他一直以來都是個純粹的武夫,而且極為崇拜乃父常遇春“將兵十萬橫行天下”的壯舉,對于開疆拓土、建功立業有著無盡的渴望,現在得知了日本有金山銀山的消息,那大明肯定不能無動于衷啊!所以,常茂仿佛都已經看到了自己率領大軍跨海征日的場景了。

曹國公李文忠則是相對冷靜一些,他知道這個消息的真實性還有待考證,而且即使是真的,想要將這些金山銀山據為己有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再怎么說金山銀山也是在日本國內,隔著茫茫大海呢,想要占據,就必須要先把日本打下來。

不過,他也清楚地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如果能夠好好把握,必將為大明帶來無盡的財富。

一時間,奉天殿內鴉雀無聲,只有眾人粗重的呼吸聲此起彼伏。

朱元璋看著眾人震驚的表情,心中暗自滿意,他知道這個消息對于大明的重要性,也相信自己帶領眾人能夠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將大明的國勢推向一個新的高峰。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朗聲道:“咱已經下旨給錦衣衛,讓錦衣衛選派精干人手,前往日本探查消息的真假了,都說說吧,對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

作為朱元璋的外甥,也是皇室中最有文化的人之一,熟讀歷史典籍的曹國公李文忠率先拱手道:“陛下,還是要謹慎行事,畢竟,日本也不是好拿捏的,以當年蒙古人橫掃天下之強大,尚且兩次跨海征日不成,反被日本人趕下了海,大明如果興師動眾,也未必一定就能獲勝,而且,還存在著類似隋煬帝三征高句麗反而拖垮國力的可能性。”

李文忠的話如同一盆冷水澆在眾人頭上,讓他們的情緒稍稍冷卻了一些。

的確,日本并非易于對付的對手,蒙古人的前車之鑒歷歷在目,大明雖強,但也不能掉以輕心。

歷史類最高均訂作品,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本章完)


上一章  |  皇明圣孫(我給爺爺哭墳,朱元璋你激動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