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明圣孫(我給爺爺哭墳,朱元璋你激動啥?)第073章 鄭和下西洋?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皇明圣孫(我給爺爺哭墳,朱元璋你激動啥?) >>皇明圣孫(我給爺爺哭墳,朱元璋你激動啥?)最新章節列表 >> 第073章 鄭和下西洋?

第073章 鄭和下西洋?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18日  作者:西湖遇雨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西湖遇雨 | 皇明圣孫(我給爺爺哭墳 | 朱元璋你激動啥?) 


朱元璋的雙眼微微瞇起,他本以為自己的治國理念已然完備,但此刻朱雄英的一席話卻如同一股洪流,沖擊著他固有的認知。

可是,永樂朝是個什么朝?鄭和七下西洋又是怎么回事?

大航海時代他倒是能通過字面意思大概理解,但是后面說的什么日本的金山銀山之類的,就完全不理解了.日本蕞爾小國,地狹人窮,連用作貨幣的銅錢都需要找大明進口,哪來的什么金山銀山?這不是開玩笑呢嗎?

至于什么非洲、美洲,更是不知所云。

“大孫,這日本真有金山銀山?”朱元璋將信將疑地問道。

大明對于日本的情況,其實一直都不了解。

實際上,此時的日本正處于南北朝時期的尾聲,當年后醍醐天皇領導的建武新政推翻了鐮倉幕府,試圖恢復天皇的親政,然而由于新政無法滿足武士們的利益,各地叛亂此起彼伏,所以足利氏統治的室町幕府登上了歷史舞臺,室町幕府在京都擁立持明院統的光明天皇,后醍醐天皇則逃往吉野繼續抵抗,整個日本的各地守護大名都選擇各自陣營分裂為了兩撥,開始了上百年的廝殺,這就是南北朝分裂的由來。

而大明立國之初,因為海上交通的混亂,朱元璋主要是通過接收元朝留下的檔案和記錄來了解日本的,然而在元朝,代表日本來外交的,其實是南朝勢力里面處于九州島的“大覺系”,也就是懷良親王,所以朱元璋由于信息誤差,始終對于日本的政治局勢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而懷良親王派來的使者,雖然也向朱元璋提供了一些關于日本國內情況的信息,但這些信息都是為了維護大覺系的利益,所以都有意隱瞞或歪曲了真相。

在種種錯誤的信息基礎上,大明對日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則是只承認良懷為日本國王,并與之保持密切的來往,而拒絕接受其他勢力的朝貢和交往,對于日本國內的情況,自然就成了盲人摸象。

“當然,那個什么日本石見國的銀山,一年就能產八百萬兩白銀,還有佐渡國的金山,一年也能產黃金萬兩。”

朱元璋的雙眸中閃爍著震驚的光芒,他緊緊地盯著陰陽炁海,仿佛要試圖從中看出什么來。

而董倫和王景等人也是面面相覷,他們無法想象,那個一直被視為貧瘠之地的日本,竟然隱藏著如此巨大的財富。

“大孫,你……你說的可是真的?”朱元璋的聲音都有些顫抖,他努力平復著自己的情緒,但心中的震撼卻難以言表。

“肯定是真的。”

董倫和王景相視一眼,他們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驚。

他們作為大明的軍機大臣,對于國家的財政狀況自然是了解的,如今大明的夏秋兩稅,如果按照銀價換算成白銀的話,有的時候一年都收不上來八百萬兩!

就按去年來算,夏稅收了400萬石糧食,30萬疋絹,4萬錠寶鈔,秋稅收了2400萬石糧食,如果把絹按照0.4兩白銀/疋的市價,寶鈔就往高了按表面的“1貫大明寶鈔1000文銅錢1兩白銀”來算,米價則按0.3兩白銀/石,加起來一起折成白銀,也就是800多萬兩白銀。

如果這個日本的什么石見銀山,真能年產這么多白銀,那就相當于大明的財政收入,直接翻倍了!

翻倍是什么概念?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現在都可以買買買!

如今聽到朱雄英的話語,他們仿佛看到了一個大明繁榮富強的未來。

“這……這簡直是天大的好消息!”

董倫在稍遠處激動地低聲說道:“如果日本真的有如此豐富的金銀資源,那簡直就是坐擁寶山而不自知啊。”

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氣,他努力平復著自己內心的震撼。

石見國、佐渡國朱元璋知道日本的“國”約等于大明的“州”或者“縣”,所以既然坐標準確到了這個位置,那么肯定費點心思去查,是一定能查出來的,再者說,大孫沒必要騙他,所以大概率是真的。

這個天機信息,可真是能改變大明未來的那種!

朱元璋喃喃自語道:“大孫這次可真是給咱帶來了一個大驚喜!”

王景也是連連點頭,他的臉上露出了難以掩飾的喜色:“是啊!這可真是天降祥瑞!陛下,恕臣冒昧,臣建議大明應該立即派錦衣衛前往日本,探明真相。”

“咱也是這般想的。”

朱元璋微微頷首,招來遠處已經從魏國公府送藥歸來的蔣瓛,將此事囑咐于他,吩咐他挑選錦衣衛中的精干人手潛入日本調查真相。

朱元璋繼續隔著陰陽炁海,問出了另一個關心的問題。

“那這永樂朝,是大明的第幾代啊?”

一個時辰過后。

“第三代,帶領船隊下西洋的鄭和是著名的太監。”

聽聞此言,朱元璋先是一怔,旋即有些黯然。

顯然,這是大孫在地府中看到的未來,而對于大孫來說,這第三代,肯定不是朱雄英。

不過朱元璋也只是片刻失神,因為此時的朱元璋也清楚,所謂的未來,并不是無法改變的。

至于鄭和這個人,現在大概率應該還沒出生呢,或者在宮里沒什么品級,否則的話,朱元璋不可能對這個名字感到完全陌生。

朱元璋又招來馬三保,低聲吩咐道:“去查查宮里,有沒有叫鄭和的宦官。”

馬三保低頭應諾,隨后匆匆離去。

嗯,也就是朱雄英不知道,他要是知道這一幕,定會來一句“找魯迅關我周樹人什么事”。

總之財帛動人心這句話是沒錯的,若是尋常財富,對于富有四海的大明皇帝來說,當然不算什么。

但是,八百萬兩白銀這個數字,可實在是“加錢”加的太多了!

而朱元璋此時其實已經有些心動了,畢竟,如果一年能掙這個數,那其實海禁也好,不征之國也罷,好像都可以再商榷商榷

不過朱元璋還是謹慎的,他繼續問道:“那這鄭和七下西洋,到底利益幾何啊?”

“黃金72萬兩,白銀1276萬兩。”

“啪嗒!”

王景手里的毛筆掉在了地上。

歷史類最高均訂作品,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書!

(本章完)


上一章  |  皇明圣孫(我給爺爺哭墳,朱元璋你激動啥?)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