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奇譚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各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奇譚 >>唐奇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各處

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各處


更新時間:2025年09月02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貓疲 | 唐奇譚 


調露五年初夏的這一天,仿佛被凝固在了歷史的片段中。先是大內前朝敲響了景陽鐘和登聞鼓,然后是從重病中康復的天子,突然召見群臣和盡起南衙諸衛、東宮之兵;進入紫薇城平定所謂的騷亂。然后是北門、神都苑多處殺聲震天。

最終,在當天夜里運出了,一車又一車被血色浸透的尸體。但對長安城內的大多數士民百姓而言,似乎什么都沒有改變,甚至連東都諸門都未嘗關閉;也沒有進行任何的封鎖和追拿。但實際上又有什么東西,自上而下的被永遠改變了。

在接下來的短時之內,隨著都亟道境內,不斷被調防的諸多軍府;以及來自關內的府兵,絡繹不絕的接管、換防;東都附近的水陸要津,城塞關壘。也相繼有位于東都城北的大片大片豪宅甲地、貴戚府邸,相繼失去了主人直接被查封;

雖未發生大規模的刑決。但是在軍士和公人的押解下,成群結隊、舉家帶口前往遙遠北疆,或是千里迢迢南下兩嶺之地的流放、充邊隊伍,卻是絡繹不絕的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也成為了東都境內一道,頗為獨特的風景和市井間談資。

牽涉到的官員和門第如此頻繁,甚至在坊市間,開始有人開出了私下賭盤;以壓錢來揣測,明天又有那些門第、宦家,會在這場持續而漸進的朝野清洗中,中獎踏上了流放之路。又有哪些新晉會因此乘勢而起,補上朝堂中的眾多缺額。

當然了,當今的大唐天子,幾乎不怎么殺人,但在流放中途不幸累死、病死,發生意外身亡,乃至被追上來的使者下令賜死,卻也是稀疏平常的事情。就連當初貴為太尉、中書令,天子舅父和擁立者的趙國公長孫無忌,亦是沒有例外。

在這場風波當中,最為人所關注的事態;就是源自上陽宮內的二圣。上皇因有側近作亂之故,受了不小的驚嚇,一下子病情加重而陷入不省人事。而天后為了上皇病情祈福之故,決意離宮進入高祖故邸的天宮寺內,帶發修行不問外事。

因此,作為二圣最寵愛的幺女,當今天子的幼妹;太平公主被封為輔國大公主,代為二圣定期臨朝,旁聽朝臣們的奏對議事。如此前所未有之事,固然掀起不小的風波和物議紛紛;但很快被另一件源自政事堂的人事變故,迅速掩蓋過去。

資格最老的中書令李義琰,以足疾乞骸骨,獲準加銜為太子少傅,封酒泉公,賜財帛數車,京中宅邸;但仍令其保留上奏權宜,以備宮中隨時咨詢。身為“二裴”宰相之一裴炎,則是出為江淮諸道采訪處置大使,以巡問農事、申訴司法。

“二裴”宰相的另一位,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的裴行儉;因此,進位為門下省侍中/大納言;成為政事堂諸相首位,卻也因此遠離了兵權和軍隊。以原兵部侍郎婁師德,進位為兵部尚書、加同中書門下事,取而代之位而同列事堂。

作為東宮出身的首席功臣,官拜大理寺卿、知尚書右丞的狄懷英,雖然未能進入中書門下,但卻加上了參知政事的頭銜。擁有了參與內朝議事和列席政事堂的資格。右金吾衛將軍丘神績,以參與平定宮內變亂之功,進封為北門萬騎將軍。

居中及時響應和反正的當朝駙馬,萬騎都尉權毅則轉任左監門衛中郎將;負責后續肅清和追算,大內各處宮門守衛的逆亂殘黨。而北門長上、萬騎中郎將薛納,轉任為右羽林將軍,負責選拔關中軍府的健兒,填補左右羽林軍的缺損員額。

與之相對應的是,原右羽林大將軍、遼陽公李多祚;因為年邁有失值守,令上陽宮內為賊人所乘;驚擾了上皇的修養之所,因此自承難辭其咎,前往守衛乾陵/變相隱居。但上位開啟天恩,令其數子之一,各自門蔭品子、齋郎、勛衛職。

引兵進入上陽宮北門的左威衛大將軍薛仁貴,雖然沒有受到明面上的處置;但同樣被擼奪了京中的兵權和職事。隨后一紙敕書頒下,令其前往隴右道的鄯州,以西海道大都督的身份,經略從吐蕃手中奪取,光復的吐谷渾舊地,鞏固邊防。

相比之下,武承嗣被流放安東都護府,武三思貶斥往安西都護;眾多武氏宗親、楊氏族人和昔日阿附天后的黨羽,或被舉發逾越犯禁,或是爆出不法勾當,火速經有司鞠問定罪;在一夕之間盡數煙消云散,就實在是無足輕重的小插曲了。

甚至,就連定罪此輩的證據和線索,都是內部有人現成提供的。最后,僅有早就投效了東宮的武攸緒、武思順、武成一等數家遠支族人,得以保全。因此就如宿命輪回般,長安和東都的永巷/掖亭宮內,也自然而然多了一大批全新的面孔。

雖然,和其他女官一起,被變相分開軟禁鄭娘子,很快就被放出來;并且重新成為皇后裴氏身邊,愈發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而忙著為裴氏外戚留下爛攤子,竭力的彌補和善后一二。但少女婉兒的醒來,卻是在這一切發生的多日之后。

在錯過了這一切的期間,她就像是做了一場漫長的迷夢。或者說在天子李泓上位,并且逐漸掌握朝堂局面之后。作為東宮中明面上無關緊要的貓坊小使,卻暗中掌握了諸多眼線和耳目;還有特殊刺探手段輔助的她,卻有些懈怠和輕忽了。

而由此招來的災厄和算計,就在她被中宮下旨,恢復上官家門和姓氏;并獲得了尚功局典正的正七品女官頭銜之后,達到了某種頂峰。在與太平一起把臂,春游踏青之后;她就染上了一種春困的毛病,變得格外的嗜睡,特別的容易困倦。

然而,找過所有的醫官、太醫,乃至是新辦不久的東都病坊/官醫院;都未能夠找出原因。只能開出一些提神振奮的安慰藥物,并且交待她的飲食,要注重滋養和進補。但這并未能引起她的警覺,也未嘗想為此向遠在天外的貍奴先生求助。

直到突然有一天,她在貍奴祠內例行感應著,那些四處游曳的貓兒,反饋回來的種種感官;卻冷不防覺得精神衰竭,眼皮都抬不起來;這才發現祠內存在隱隱的熏香味,但卻已經晚亦。她只及發出幾聲意味含糊的求助之念,就陷入渾噩。

只能隱約的感覺著,自己被人迅速的抬走,轉移到了不明所在的隱秘處。然后,她就陷入了某種意念與身體分離的詭異狀態。幾度掙扎著醒來之間,隱約能感應到外界,卻始終動彈不得。任由人給她喂食和擦拭,保持著基本的生理狀態。

直到她再度恢復了幾分意識,也終于聽到了母親的啜泣和傾訴聲,以及那些疑似的醫官、藥師們,略表無能為力的嘆息……最后,又變成母親對某個冥冥存在的祈求,只要能夠讓她醒來,愿意為此付出此身康健與壽元,乃至所有一切。

然后,就像是感動了上天一般;她因為昏迷而逐漸枯萎的唇舌,突然被人撬開;同時,在溫暖而柔軟的感觸中,被喂食了一口溫熱的湯汁;就像是兒時母親親口嘗過,并嚼爛的乳糜湯餅一般……瞬間就灌滿、滲透了,她枯槁干咳的百骸。


上一章  |  唐奇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