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奇譚第七百四十八章 對應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奇譚 >>唐奇譚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七百四十八章 對應

第七百四十八章 對應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01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貓疲 | 唐奇譚 

長安城,皇城大內的左銀臺門外,通政司的承發樓;也被稱為大羅網樞紐的“蛛穴”所在。匆匆忙送出來一份解譯完成的電文,又由值守的衛士,一路毫無阻礙的徑直送到,長樂門內尚書省所在。

隨即就帶著新鮮的押印和文字,出現在了當值的尚書左仆射南懷恭的手上。然而他只是看了幾眼,就不由挑起了眉頭,對著堂下當值的學士和舍人道:“有請右御史中丞,通政司左參前來一敘。”

隨后,在尚書省當值正堂一側的小花廳內,南懷恭對著一身公服對坐的右御史中丞劉湛,通政司左參連公直;嘆聲道:“這份加急第呈的奏聞,諸位都已經看過過了吧,卻不知,怎么看待此事。”

“此乃應有之義啊,”端重美髯的通政司左參連公直打破沉默道:“既是政事堂授意我輩專署此間事宜,不妨加大扶持力度;畢竟舉天下之大,能以極小代價或毫無損傷除滅妖變的,獨此一位。”

“連左參,只怕重點不在這里吧!”形容嚴正、鬢角微染的右御史中丞劉湛,卻輕輕搖頭道:“這位妖異討捕行的是非常之事,但名聲和成效、功績。卻都歸于憲臺名下,老夫倒覺得受之有愧。”

“不錯……”南懷恭也順勢點頭道:“自從這位奉旨出京南下之后,張右丞嘗多與我言,荊湖、江西、東南各路,官職的出缺一下子加快了許多,光是告老和退養的扎子,就是往昔的數十倍多。”

“以至于,東漏院內待職的選人,一下子就被騰空了大半數呢?因此,張右丞對我喟嘆曰:若是憲臺上下,在出幾個如江討捕一般的人物,那又何愁京中的選人,年年都要面對外放選官之難呢?”

“有著一位就夠了。”然而聽到這話,右御史中丞劉湛卻是苦笑起來:“畢竟,世間又有誰人,能夠如這位一般的神通廣大,又毫無羈絆的用作一處呢?倒是他提出的那事,本憲以為不可不防。”

“右憲的意思是,在天象之變后,一直有人試圖勾結妖異,刻意引發天下各地的異常事態和妖亂、災異,以為牽制和擾亂朝廷?”通政司左參連公直:“這不是政事堂議上,已經初步確認過了?”

“但明顯還不夠啊!至少目前,這些舉措大多是成效不顯,反而是各地呈報的妖異之事,頗有愈演愈烈之勢。”右御史中丞劉湛再度嘆息道:“是以哪怕僅靠一點憑證和猜想,本憲也愿為副署。”

然后,連公直和劉湛都齊齊看向了,作為這場臨時小會召集人的南懷恭。只見他重重長出了一口氣道:“也罷,稍后我就起擬具狀送臺,在政事堂內提議,徹查寺觀中人,陰與妖異勾結的根源。”

“但能否獲準通過,就不得而知了;畢竟,無論是釋家還是道門,素為立國教門的根本所在,更與大內、天家的關系匪淺;就算政事堂上毫無異議,只怕在天家那一關,也是頗有波折和坎坷的。”

“但無論如何,有個開始做事的由頭,都是好的。”右御史中丞劉湛不以為然道:“只要政事堂能夠合議過半,執領押印;就算天家想要留中不發,憲臺也可以籍此風聞問事,先行暗中調查了。”

“對了,本司尚有一事,或許可以作為佐證。”身為通政司左參的連公直,突然想是想起了什么開口道:“分巡福建路的礦監傳報,建州建陽縣的溫嶺鎮,因為突發的山崩,已斷絕聯系達數月。”

“莫不是,號稱道門十九小洞天之一,(武夷山)真升化玄天洞天,歷代出產貢茶‘晚甘侯’的溫嶺鎮?”南懷恭聞言,卻迅速反應過來:“我記得,此前崩陷的大山,就在陜州王屋洞天附近?”

“而云夢賊亂的大澤,也在荊州境內的紫玄洞照天地界;更有此次生變的林屋洞天;竟與道門洞天福地脫不了干系。此事刻不容緩,稍后我就請命政事堂當值的堂老,推動徹查天下的洞天福地。”

不久之后,正在西京里行院內主持日常事務的副監于琮,也接到了來自師長兼上官的牓文;不由長嘆了一口氣。隨即,他就親自帶人來到重建的七七八八,如今已經初見規模的長安城南右徒坊內。

經過大半年不遺余力的重建,在曾經大片過火的街坊廢墟上,已經重新矗立起了全新的工場和作坊;穿著統一服色的輕罪囚徒,在哨子鼓號聲中,成群結隊的推著物料,端持著器械穿梭往來如織。

而在四周的墻頭上,也重新布設了鐵絲攔網和高聳的哨樓;端持著火銃和強弩的軍士,幾乎是晝夜不停地巡曳期間;更在一些城墻的突出部和轉角處,設置可以轉動的小炮和車弩,儼然如同堡壘。

因為,除了西京里行院相關的器械、裝備,需要保密而依舊留在地下之外。諸多附屬的日常物資生產工場,皮革、五金、土木等原材料加工作坊;配套的倉房、食堂、監舍、大校場就設置在其中。

這里甚至還設置一個小型的技工訓作所;以便在這些右徒坊的編管勞役之徒中,挑選和甄別出積極改造和有心上進之人;將其訓作成為能夠掌握復雜技藝的熟練工,乃至協助維持工坊的低層工頭。

因此,在坊內同樣還居住著,由朝廷撥付和指派而來,原本隸屬于將作監、軍器南北監、少府寺的職業匠人、匠師們。雖然絕大多數人沒法參與西京里行院的核心機要,但也分擔了外圍生產任務。

除此之外,在右徒坊被用鐵柵和高墻,專門隔離和分割開的北區部分;還承當著另一個用途和職能。就是類似百獸園一般,展示著一些無害化處理/去除威脅的異類活體,或是相應的標本和制品。

無論是被切割處理過的蛇蜥巨首,還是大型血藤的部分殘骸;乃至完整一副山岳巨妖的骸骨;都被陳列在專門搭建的巨大穹頂之下;與伴隨的說明文字一起,終日迎接著來來往往的探訪和參觀者。

但其中前來參觀和訪問最多的,無疑就是那些即將轉任、外放的官員,或是朝廷科試的新選之士。因為隨著天象巨變之后天下妖亂頻生,也是他們相繼到任之后,不可避免要面對的重要現實之一;

因此自去年年中開始,在絕大多數人離京外任之前;由吏部的吏部司和考功司、禮部的文選司;都會順勢組織一批人前來此處,參加和見識這些妖異的存在,并且進行短暫的現場教學和變相培訓。

由這些年親歷和直面過多次的妖亂獸禍,參與處置過重大異常事態的資深軍士,充當現場的講授;介紹各種妖異的特點、專長和需要防患的重點所在;可以采取的對策和手段,乃至應變自保措施。

以為了解和掌握一二,其中已經被發現的大致種類和名目。雖然,朝廷并不指望這些官人和選士們,能夠有效對付這些妖異之類;但至少可以確保大多數人,能在到任后遭遇異變時不至手足無措。

至少根據現有經驗教訓,在大多數情況之下,只要地方官府能及時采取一些規避和防范手段,乃至斷然執行封鎖和剿滅的流程;就可免于自上而下造成更大恐慌,以及減少相應的連帶損失、傷亡。

當然,這只是預想中最為理想的狀態。畢竟,如今朝廷在努力維系國家運作的同時,也在竭盡全力適應天象之變后,異常紛擾的動蕩世道。除了發兵剿滅和定點清除之外,也在試圖從中轉化利弊。

比如將一些捕獲的異類,無害化處理之后;變成富有營養和活力的補品;制作成優異的甲胄和兵器;乃至馴化養殖成為穩定產出的源頭。在西京里行院監管之下的右徒坊,就成為唯一的合法試點。

因此雖然在市面上,依舊沒有任何公開販售的妖異制品;但是在西京里行院內部供應,并且“意外”流出的一些特效藥膏和強身(營養)方劑;已然成為了京師私下風靡一時,重金難求的稀罕物。

因此,留在京城主持里行院日常事務的于琮,也變得越發忙碌起來;恨不得自己也像天象異變一般的,生出三頭六臂才能充分應付的過來。在最忙碌的時候,他一天只睡三個時辰,全靠藥劑醒神。

但這一次,他的恩主兼師長,似乎給他再度加上了一個重擔/要任。進一步擴大右徒坊內,針對異類常識普及的教授規模,并將其推及到在京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監所屬,變成常設的短期培訓班。

這可就要了他的命。眾所周知,如今的西京里行院,被迫擴張的太快,太大了;在后續人員培養和訓練上;已有些后力不繼;那位監正南下時已帶走最精銳的人手;分設各府的別所同樣要人坐鎮。

更要兼顧京郊沙苑監內,與樞密院下屬教導軍的合作項目,主要是針對各種妖異的器材、裝備檢驗、實操與戰術協同。卻叫他空有內部持續發行數版的《妖異鑒目》,哪變出這些另開教學的人手?

因此,他在右徒坊內巡視再三之后,還是派人給位于曲江坊的清奇園;送去了一封手信。

(本章完)

去讀書


上一章  |  唐奇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