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奇譚第六百六十六章 陰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奇譚 >>唐奇譚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六十六章 陰算

第六百六十六章 陰算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01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貓疲 | 唐奇譚 

端午節,6000字超大份

由于當初藩主就任時,夷州本地的持續動蕩不安;作為養在正室夫人名下的子嗣,他從小就被極盡寵愛保護的很好;一直在一個極盡優裕的環境里長大。幼年體弱多病為防止夭折,甚至還專門找人充當替身。

沒錯,這人就是從小被舍入寺院的江畋前身。因為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血緣上聯系;形貌近似的他在懂事之前,就成為了舍入寺院祈福的替身;然而逐漸長大的世子卻生了一場大病,導致出現繼承人危機。

因此,原本被舍入寺院祈福的替身,就被匆忙找了出來;經過了短時間內的突擊教導和特訓后,當做了明面上世子依舊安好的象征;跟隨者公室主出現在人前人后,接受藩臣的禮拜以及朝廷欽使的冊封之禮。

同時,也成為了那些反對當代公室的叛臣余孽們,眾矢之的的對象;遭遇了好幾次的意外和刺殺。直到十三歲即將冠禮的那一年;這位纏綿病榻的世子突然就痊愈了,于是已經被藩臣熟悉的替身就成了妨礙。

于是在替身就此消失,而真正的世子舉行冠禮之后,藩邸內也傳出了這位“世子”,因為遭遇一場意外而性情大變的風聞。然后,按部就班的學習和接管藩務,作為公室象征宣慰各地,籠絡和選拔藩臣子弟。

然而,就在他十八歲那年再度突發大病;花了數年功夫恢復之后,就很少在多數藩臣露面了;而只有公室所屬的三管四領、諸曹判事的少數人,能夠當面拜見一二;只是難掩蒼白病弱,還有怕光畏熱的毛病。

因此,在公室以世子稱病為由,再度推拒了前往長安例行朝拜和貢禮之后。公室內當年稍加知情的當事人中,也不免有所擔憂和疑慮紛紛;這位身子不好的世子,是否還有機會活到,正式繼承公室的那一天。

乃至質疑他,有機會為公室,誕下一個相對健康的子嗣。然而,這時候這位病弱世子卻表現出了,出人意外的果斷和決然;以雷厲風行的速度和效率,處置了公室內外的異己之聲;也將權柄收攏到自己手中。

此后數年間,他相繼讓三管的冢宰(內府管領)、左輔(領議政)、右弼(大統軍)推演,更換了四領的春、夏、冬三位官正;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公室主始終沒有發聲,似乎是變相贊同和默許了他的作為。

這時,才有人發現公室主已經病倒而久未視事了,而在聚附在世子身邊的側近朋黨、臣藩子弟。也羽翼漸豐乃至自成一體了。倘若如此,這也只是個稍加激進的搶班奪權行為,在外藩諸侯之家并不算是稀罕;

但是接下來的事情,就逐漸讓人越發的無法理解了;比如召集公室直屬兵馬,對躲在島內大山深處的土族山夷,發動了不計代價的征伐,大興土木營建了許多的堡壘城寨;以公室之名大肆放縱手下巨斂錢財。

然后他欲壑難填一般的,又盯上了容華夫人手中,代為公室掌管和經營的諸多產業;乃至是身為東海大社最高理事會的資格和特權。或者說,他在明面上無法公然剝奪,就只能采取這般粗暴、強橫的手段了。

而容華夫人遠離在外,未嘗也不是為了躲避他的咄咄逼人,直到此時此刻再也無法回避和寰轉的地步。然后,隨著容華夫人踏上歸途,她的潛在人脈和長久影響力,頓時就隨著不斷前來拜見的人等體現出來;

甚至還有自帶武裝前來投奔的,只是絕大多數都被她勸說,留在了當地;而只帶走個別身手出眾的干練之士。因此,當容華夫人一行抵達了東寧府的首府,也是夷州第一大城——天興城外;依舊是波瀾不興。

在一座毫不起眼,卻內里別有舒適雅致的私屬莊園內;重新換過一身榴紅蘭韻的半臂與錯金羅裙、黃漬大裳,滿頭云鬢垂髻,直插一個奪目翠羽金簪,顯得婀娜生姿越發女人味十足的沈氏;也在宛宛開聲道:

“城內的富庭宮已經傳來了消息,此刻那個逆子并不在城內;據說前往山中道的大營了。因此,妾身的一些有所交情的故人,也愿意創造一個機會,讓我進入宮中直接面見君上,卻不知,先生可愿同行否?”

“自當奉陪!”江畋靜靜地點頭道:隨即他就在雙子侍女的幫助下,換上了一身弁冠緋衫的內廷親扈行頭;然而,在他鏡前打量的片刻,蒼星卻對著翠星要耳嘀咕道:“似有些眼熟,就像曾在哪處見過般。”

“看似見過又如何,日后怕是要朝夕相處,少不得坦誠相見了。”相對蒼星的嬌俏跳脫;形容顯得更加氣質溫宜一些的翠星,卻是無奈的嘆聲道:“夫人此番行事若不能得償所愿,只怕連這點指望都沒了。”

天興城,作為夷州大島最早建立的聚落之一,以及島上第一座城池的所在;前身乃是探索船隊,沿著濁水溪出海口溯流而上,找到上游分叉河口處的大型臺地。因此既有灌溉水運之利,又不虞洪水內澇之患。

歷經多年發展之后,雖然比不過兩京十六府之類,動則數十萬人口的名城大邑,但好歹也是城垣綿延十余里;近二十萬戶口的繁華城邑。更兼直接通達海邊的人工運河水道,堪稱是海陸交通發達而商貿繁榮。

而作為公室停居的所在,也是夷州最早宮苑的富庭宮;乃是初代通海公入主之后,在北墻外兩座小丘之間圈地圍苑;又從中土運來大量現成建材構件,征發以數萬軍民人工大興土木,歷經十數載而成的產物。

因此,其中不少宮苑建筑群落的前身,乃是直接通過江海水路,從京城本宅拆解裝船轉運而來;年頭比東海公室的歷史還要悠久的多。然后,又遍植以東海、南海各地奇的花異草,羅括以珍禽異獸蓄養期間。

因此,取“富居養庭”之故命名為富庭宮;但又因為其中兩座小丘為屏,中年綠植繁茂、古木蒼森、四季花卉不絕;而被當地臣民習慣性的稱之為“翠屏宮”。半響之后,一支小小的隊伍就繞到天興城北面。

作為凸字形的天興大城北墻,所延伸出來的突出部——富庭宮,丈余高的石砌基座和灰磚黑瓦構成的宮墻外緣,還有大蓬綠郁蒼森的探出墻頭來,青黃掛果累累、隱隱飄香陣陣的宮苑林木,赫然就在眼前了。

沿著墻外林木中的一條小徑行走了片刻,就再度見到掩映在層層貼墻的攀山虎和紫藤花之間,一個古樸斑駁的小門已然洞開。而在進入這個小門之后,就是一個荒廢日久,人跡罕至,到處荒草齊膝的小庭院。

就見一名穿著灰衣的仆役,像是幽靈一般的冷不防從墻角里站出來,對她點頭行禮:“小的凈房阿賓,問夫人安好。”然而見到這一幕,沈氏反而是大大松了一口氣;“承你吉言,做得好,還請前方帶路。”

“諾。”然后就見那名仆役阿賓點頭,一聲不吭小碎步走在前方;一直穿過了好幾座清凈的院落和庭院、花圃;才在一片人工池泊邊的假山下停下腳步道:“小的只是雜使職分,只能送到此處,不能往前。”

這時候,沈氏也摘下了遮掩身形的外披,頓時就露出了一身云鬢華裙的盛裝打扮;又看了一眼緊隨在后的江畋和雙婢,而堅定異常走向池泊另端的宮室內苑;氣度凜然的令每一個遭遇的衛士和侍者紛紛行禮。

卻始終沒有人敢于多嘴盤問些什么,或者也有人意識到了什么,卻也不敢當面違抗和阻攔。只能任由她帶著侍婢親隨一行,一直長驅直入到了后殿前門,才有一名執戟守門的衛士隊長,迎上前來抱手屈身道:

“門闔中候黎必文,見過夫人,”

“請恕在下職責在身,不便行禮。”

“然而此處乃是主上養病之所,特意下令不得輕易滋擾,還請夫人……”

“豈有此理,”沈氏不由面若寒霜的冷笑道:“妾身乃是公室冊選的側夫人,受命監理宮苑內庭,至今尚未移交過職責;又什么時候輪到,你們這些門闔衛士來評定是非,難不成是想要隔絕內外,陰蓄不軌!”

“來人!”下一刻,沈氏帶來一小隊扈衛,已經毫不猶豫的紛紛沖上前去;身手敏捷的將意圖抵抗的黎必文在內,內苑驚動起來的十多名衛士,紛紛擊倒、制服和繳械捆綁在地上。然后,又沖上臺階打開殿門。

然而下一刻,正在剛剛打開門的兩名扈衛,突然就凄厲慘叫了一聲,倒飛而出重重的摔滾在地上;卻是一個胸口塌陷,一個面部崩裂,口鼻溢血當場斃命了。緊接從殿內走出了一個紫衣紗冠、皓首如雪的老者。

“主上當前,誰敢驚擾!”只見他裝模作樣的攏了攏,顯得過于寬大的袖擺,又看著殿前的眾人扯出冷笑道:“原來是沈容華(夫人)啊;想不到居然會是您在引兵犯宮,謀逆禁前了;這也太過罔顧君恩了吧!”

“陳皮,原來是你這老狗,我道你一直不顯山不漏水的,原來怕不是早早投靠了那個逆子,與之沆瀣一氣了。”沈氏見狀卻是霍然一驚,頓時就明白了自己還是中了對方的圈套和埋伏:“是你對外放出了假消息?”

“若不是如此,又怎能引出您這番謀逆呢?”名為陳皮的老者輕輕搖頭道:“要我說,世子還是做事太過急躁求成了;失之于體面了。以至于我還要為之善后;這不,老夫只是略施小計,您這就自送上門了。”

“當然了,世子是真有他事帶隊離開了;倘若不是如此,又怎么能夠輕易取信,你在宮中的那些眼線?既然到了這一步,你也莫要指望宮外待命的那些后續人馬了。此刻只怕他們永遠趕不過來接應和支援了。”

話音未落就見他一揮手,從大殿上方和內部,墻邊就探出了許多上弦的強弓大弩;同時外間傳來鱗甲沙沙和腳步聲陣陣,迅速將這處殿院給包圍了起來;又變成了留守在外間的扈衛門,一片連聲的驚呼怒吼。

這一刻,沈氏也不由有些無力的閉上了眼睛;然而就聽一直被忽略的江畋,盯著志得意滿的老者,突然開口道:“你就是陳皮皮,曾經的內室主管?那可還記得二十五年前,被你從蘭溪送走的那個孩子么?”

這一刻,沈氏也不由驚駭莫名的瞪大了眼眸;差點就要脫力癱倒在地上,卻又被雙婢連忙攙扶住。

“什么,那個禁忌,居然還活著?”老者聞言不由錯愕,然后又露出陰戾表情喝令到:“就算如此,他也莫要癡心妄想了。動手,一個都不留;那個女人也一樣!就算是世子問起,自有老夫一力承當……”

霎那間,持續晶瑩透亮的箭簇如雨,幾乎從全角度籠罩了殿前的所有人。然而在下一刻背手轉身的老者,卻沒有聽到任何的慘叫和哀鳴聲;因為,所有的箭簇都被憑空定在了,圍繞著沈氏等人的半球形空中。

與此同時,如電光火石般回旋的流光飛舞之中;那些殿內、墻頭和上方的弩士,卻是慘叫連天的迸血倒地,從高處跌墜如雨;徑直砸翻、撞倒了殿內殿外的花樹園圃;轉眼之間,上百名的弩士就死傷了一地。

反而是那名老者,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敏捷身手,向后飛躍著閃過了最初的襲擊;瞠目結舌又氣急敗壞的對著殿內咆哮道:“該死的是飛劍!來人,快來援護,不計代價給我攔下這個妖異,事后必有重賞……”

隨著他的呼喚,再度從殿內涌出一群,全身鐵鱗披掛、鐵兜遮面的甲兵,手持大盾和長刀、大斧;氣勢洶洶如滾動鐵水一般,轟然叫囂著倒逼而下;齊齊對著首當其沖的江畋等人,不斷地順勢沖殺揮斬而來;

下一刻,只見江畋輕描淡寫的信步上前,作勢隔空握拳連連揮擊而出。瞬間將無形的巨力轟擊在這些甲兵之中,每一下都被數面蒙皮鐵邊的大盾,被轟擊的四分五裂,又碎片橫掃、崩倒撞翻了后面一片甲兵。

摧毀和擊碎了前方遮擋的盾墻之后,又像是不斷在其中暴擊開來的炮彈一般,將這些被波及的甲兵,震翻掀倒在一邊;就連甲胄都出現明顯的多處凹陷;只能在臺階上橫七豎八躺倒一地,吐著血末無力起身。

就在江畋越過這些甲兵的瞬間,殿內又有一片飛擲的手斧和揮投梭鏢如雨,密密麻麻的掩沒了他的身影。在地面上插下一片密密麻麻,然后重新現身的江畋只是一揮手,這些手斧梭鏢就倒拔而起,飛擲回去。

霎那間在殿內激起一片凄厲異常的慘叫聲;緊接著又若干身影從兩側,撞窗竄逃而出之后就再無聲息了。然而,江畋繼續步入其中,卻發現有人已打翻了火油,在殿內順著帷幕蔓延開來,煙火滾滾燒成一片。

下一刻他再度擺擺手,讓“導引”模塊的念力,包裹著燃燒的織物和陳設,憑空捏卷成一個碩大的火球;轟然向著遠方揮砸出去,也正巧砸中了另一隊聞聲倉促趕來的人馬,頓就將他們人仰馬翻的擊倒一片。

然而,當江畋再度輕易拍砸開,被用雜物堵住內殿房門,卻發現里面早已經空無一人了;就連逃入其中的那名老者陳皮皮,都不見了蹤影。至于本該是公室主/通海公養病的床帳內,更是空蕩蕩的別無他物。

倒是外間的喧囂聲越來越大,顯然是位于富庭宮各處的守衛,都被這么一番動靜給驚動起來;而正在相繼趕過來探查和支援。下一刻,江畋就突然一躍而起,驟然撞穿天頂上的鑿井和厚重的瓦當,懸在空中。

頓時就居高臨下看見了,從這處居養大殿一角的花樹下,宛如過街老鼠一般飛躥而出的老者陳皮皮;只見他在幾名渾身精壯的侍者簇擁下,縱身而下大殿所在高臺,又大步流星飛躍著沖向了一隊趕來的衛士。

緊隨其后的江畋念動之間,瞬間兩道流光搶先飛掠而至;幾乎毫無間歇的斜斜絞斷了,有意無意被擋在他身后的兩名精壯侍者;斷口中大片器臟與血液噴灑而出的剎那,他卻像是后知后覺一般再度撲倒躲過。

幾乎是一頭搶地,像只笨拙老熊一般的連連翻滾著,閃到了一大塊滿是空洞的奇形花石背后;也暫時躲進了江畋視野所及的盲區中。這個結果,也讓江畋不由心中一動,這么快就找出規避飛刃攻擊的對策么?

這一耽擱,也讓那些衛士搶先一步,匯合了老者陳皮皮;然后,就在揮舉起來的團牌掩護下,毫不猶豫的聚集在一起,向著反方向倒退而走。下一刻再度加速躍身而起江畋,猶如炮彈一般的彈射擊墜在其中。

同時再度啟動的“場域”模式,瞬間將范圍籠罩內的大多數衛士,都手舞足蹈的掀飛上天去;又重重摔滾在地上;七葷八素的再也爬不起來了。然而,江畋卻發現作為罪魁禍首的老者陳皮皮,再度不見蹤影。

然而,他轉念一動躍空而起,就看見一個穿著并不合身皮甲的身影,已經逃出了好幾百步的距離;眼看就要鉆進通往前庭的宮墻門樓內。然而這次比他動作更快的是,江畋驟然全力飛擲而出的一塊奇形花石。

就像是破空的流星一般,搶先擊墜在了這處門樓上;在崩裂了大片的城牒外延,轟塌而下一角堵住了門道的同時,也碎片四濺的波及到逃亡的老者,將他瞬間就籠罩和裹卷在塵煙滾滾之中……

雖然,被迎面砸的頭破血流,灰頭土臉的他,還試圖沿著破損的門樓躍身而起;繼續向往逃去。然而當他就差那么幾步之遙;就要越過門樓;就在外間聚集而來的軍士面前,被無形的力量攝取住倒拖了回去。

當江畋提拎著半死不活的老者,重新回到了殘破不堪,并且還塌陷了一角的后殿所在;卻發現原本身陷重圍的容華夫人沈氏,不知道用什么手段和方法,成功勸服了好幾隊趕來的衛士,而聚攏在身邊警戒著。

外圈包圍著更多對峙的衛士。隨著江畋的驟然現身,又條件反射一般的驚駭和警惕莫名,齊刷刷倒退了十幾步;顯然是在此之前,多少目睹了江畋大殺四方,如入無人之地的壯舉了。下一刻,就見沈氏喊道:

“犯上作亂的陳皮皮已經就擒。還請諸君隨我撥亂反正!妾身當以公室之名宣誓,之前為逆賊所欺瞞者,只要及時反正就既往不糾,死傷者亦可得以撫恤。倘若繼續負隅頑抗者,就算死后也要追奪家名出身。”

江畋不由心中略作贊嘆者,再度突然抬手以為配合,就見地上拋棄的兵器再度懸浮起來,遙遙對準了外圍的人馬,剩下的衛士連忙就跪倒了下來,此起彼伏的連聲喊道:“我愿追隨夫人,撥亂反正討平逆賊。”

于是在不久之后,在幸存內苑侍者的指引下;江畋也終于在一處不起眼的塔樓里,見到了被身為宮苑監的老者陳皮皮,臨時所隱藏起來的當代公室之主/通海公;只是現如今的他,早已不復記憶里的威嚴莊重。

而只是一個須發蓬亂、膚色暗淡,臉上皺紋深重,遍布齪瘡和色斑的垂暮之人;對于外界的一切反應,只會不斷流著口涎,發出赫赫的濃重痰音。須知他才不過五十出頭而已;究竟經歷什么才變成這副鬼模樣。

接下里,這一切的關鍵和疑問,就要落在被江畋弄昏后,活捉回來的宮苑監陳皮皮身上。為此,江畋也預先準備好兩樣道具;一樣是可以讓人體極度松弛的蛇蜥膏,一樣是可以將外在感官持續放大的稀釋毒液。

(本章完)

去讀書


上一章  |  唐奇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