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奇譚第六百五十五章 舊識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奇譚 >>唐奇譚最新章節列表 >> 第六百五十五章 舊識

第六百五十五章 舊識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01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貓疲 | 唐奇譚 

“你是?”在揚州城外的大云寺內,臨時被征用的方便院廂房里;江畋有些驚訝的看著眼前之人。對方已呈現部分鬼人化但又沒蛻變完成,因此頭臉光禿禿的不見毛發,一身皺巴巴皮膚泛出青色。

“江憲……果然認不得我了。”虛弱的只能躺在臥榻上的對方,聲音嘶啞而艱難的慘聲道:“還記得當初游苑之事,還未好好拜謝,卻是已經過去了許久一般。江憲依稀,我卻變成這副模樣了。”

“沈訓教?”江畋不由大吃一驚,頓時就想起來了:卻又難以想象,他就是曾以溫文爾雅、知禮得體的京大別院訓導沈逸致;他又是遭遇了怎樣的境況,才會變成這么一副人不人,鬼不鬼的模樣!

“我變成這副模樣,已經是無可挽回了,唯求一死可以解脫。”只見沈逸致又激烈喘息道:“但還請救一救舍妹。她無意發現了什么不得了的天大內情,只怕危在旦夕了。只恨我身為兄長無能。”

“既不能早早察覺其中的干系,也不能為她分憂和幫手:”說道這里,他的淚水就禁不住奔涌而出:“就算最后見面的機會,替她傳出消息,也未能做到;反而就落入那些賊子的手中,我恨……”

下一刻,情緒激動到極致的沈逸致,突然間就兩眼渙散、氣息虛弱的昏闕過去。江畋見狀不由嘆了一口氣,隨即讓人去來一個匣子,打開之后從分層的數排針管中,取出一支來對著他心口扎下去。

這就是西京里行院的醫療部門,最新研發的成果之一;由特定幾種異類的內臟、脊髓提取物,制成的隨軍救急注射藥劑。其中包括了特效的營養膏、恢復劑和提神劑,但是用多了會加重血脈污染。

而隨著這一針管的提神藥劑注入體內;下一刻,氣息越發微弱的沈逸致,就像是重新入水的魚兒一般,猛然掙扎起來嘶聲道:“快,小妹有危險……”然而,他又情緒失控一般的淚如雨下哽咽道:

“都是我的錯,當初我就不該出于私心,把小妹離京前給你的信箋,轉交到清奇園去……”聽到這里,江畋不由的眉頭微微一挑,感覺吃瓜吃到了自己身上一般;頓時想起當初那聲萌身軟的少女。

“不但我錯了,家門的選擇也錯了,完全看錯了人。”然后,就聽沈逸致悔恨不已的繼續傾訴道:“看似一門上選的親事,卻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也直接將小妹,送進了不可預測的兇險境地。”

“江生……我以沈氏一門的名義求你襄助。”下一刻,眼看就要再度情緒激動的昏闕過去的他,忽然就抓住了江畋的手臂道:“都說伱別有超凡手段,饒是神通廣大,可否替我將小妹帶回來。”

“實在不敢奢求過多,只要能讓她活著回來就好;這樣,無論她想要做什么,日后會發生什么事情,沈氏都不再過問了……,最不濟,能夠免得她埋骨他鄉,魂不得歸,沈氏家門也會感恩戴德。”

“等等!”聽到這里,江畋也再度長嘆一口氣,打斷他語無倫次的重復道:“你還沒有告訴我,整件事情的前因后果,以及更多的相關內情。又怎能指望我平白無故之下,就輕易的作出決定呢?”

“好……好……,卻是我的不是了。”此刻佝僂著身體宛如小老頭一般的沈逸致,也連身應道:然而,江畋眼見這位曾經才思敏捷、文華斐然的京中才俊,變成這副磕磕巴巴模樣,也很不是滋味。

但又只能耐下性子,聽著他慢慢的一邊回想,一邊斷斷續續的細述道:“當初,家里讓我給小妹送嫁東南,也未嘗不是又避風頭的打算……”然而他說著說著,偶然還會陷入短暫失神和記憶缺失。

有時候,還會突然進入自哀自怨和毫無意義的緬懷過往;而暫時忘記了剛剛說到一半的內容。就像是如今遭受嚴重折磨和摧殘的身體狀況,已經無法支持他,保持長時間的理智和清醒的意識一般。

但最后江畋還是聽完了他多處重復和矛盾的敘述;讓人給他服下了安神助眠和放松身心的藥物。心思重重的走了出來,就見庭院里的早菊和芍藥,正開得金黃紛紅、清香撲鼻,江畋不由精神一振。

重新回味其沈逸致的話語,其中有用的內容其實并不多,而且更多是缺少實據證明的揣測和懷疑。但他本身的遭遇和現狀,就是最好的憑證了;堂堂一個當朝學士,居然滿身污穢和異類關在一起。

這又是何等的惡意和侮辱啊!或者說是何等喪心病狂的自信。更關鍵的是,沈逸致反復提到了一個名字,那個曾經與他保持多年書信往來的筆友和紅顏知己,見面后令他一度意亂情迷的那位夫人。

她在私下交流的別名就叫做仇姬,這可能是巧合么?事實上,就在沈逸致籍故出走,還心中掛念著她,想要帶著一起奔赴北方之際,卻發現對方遭到了劫持和要挾;然后因此耽擱了最后逃走時機。

然而,那些人雖然沒有直接殺害沈逸致,卻籍此在他身上,進行了諸多慘無人道的實驗;或者說只要是意識清醒的時候,也就是他飽受折磨之際。當他再次醒來時,也總是身處在污穢和血腥之中。

而這一切對江畋來說,仿佛是許多條不同源頭和方向的線,一下子就被貫穿在了一起。緊接著,揚州府當地的飛電傳訊,也用密文轉發來自京師方面的后續回復,或者說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

無論主掌三司使院的計相劉瞻;還是宗藩院的藩務卿,便宜大舅子裴務本;都在第一時間給與迅速回應。因此相應的授權文書,已隨八百里加急的快驛急遞前來;但同樣也表達了隱晦暗示和勸告。

大致意思是,既然能夠追查到這個層面,對于朝廷來說無疑是一件大好事。但是涉及到外藩和東海大社的干系,光靠江畋目前的“巡江御史”名分,就有些不夠用了,需由朝中的重量級人物出面。

因此,需要江畋在揚州地方稍作等待;除了對目前已經暴露的問題,進行查處和捉拿之外,也不要急于采取更進一步的行動;以免在朝廷派出的欽使到來之前,過早的打草驚蛇,刺激到幕后黑手。

然而,此當他走出院落之后,整理好當場筆錄的令狐小慕,跟上來主動開聲道:“官長,看來您是已有所決定了。”

“我只是覺得,有些事情,必須是有人去做的!只是這次剛好讓我遇上了,我又有這么一點能力,實在沒法置身事外。”江畋聞言對她笑了笑道:“你就不試著勸一勸,看看能讓我回心轉意么?”

“妾身,也只是一個隨波逐流的小女子。”令狐小慕卻宛然一笑:“多仰仗官長垂青之故,才得以走到如今的地步,見到如此異彩紛呈的世間種種。不然的話,妾身也逃不過受人豢養的籠中鳥。”

“因此,妾身也從來不覺得自己,在此事上的判斷上,會比您更加高明。但您既然已經有所的決意,妾身唯有竭力配合。不管將來發生什么樣的事情,妾身相信官長,總能夠瞬息而至的不是?”

“不至于,不至于的。”江畋聞言擺擺手道:“其實事情沒有這么夸張,我只是要你繼續配合我,做出一些日常掩護的手段而已。因為,我接下來的行事,官面上的身份,已經排不上大用了。”

這時候,外間卻是再度傳來慊從長林順義的通報,一名手持特殊的信物,自稱是分屬淮南東道/揚州府的御史里行;希望求見江畋當面;并且提供相應感興趣的消息。江畋略作思索就答應了。

大唐御史三院之中,以臺院的侍御史最為清貴,人數最少,通常不過雙手之數;卻擁有風聞議事、直接彈劾宰輔的資格;而殿院的殿中侍御史,則是最有實權,掌管殿廷儀衛和糾察京城的百官。

但具體管轄范圍最為寬泛,在編人數最多的還是當屬察院;凡天下兩京十六府,三十六道,十幾個大小都護、都督府,以及通藩、鹽鐵、河工、漕輸、巡邊、觀軍等領域,都有專職的監察御史。

因此,在察院之內日常在冊的正任御史,就多達上百人;除此之外,還有數倍于此的御史里行。最初的御史里行皆非正官,也不規定員額;屬于其他的雜色官兼職,或是年輕新選之士見習的職位。

但是經過了泰興改新之后,御史里行就被賦予了更加重要的職責和意義;就是作為各地監察御史的重要助力和補充,授予易服暗訪巡查地方,風物民情、官私情弊的權宜;因此,也被叫做采風使。

所以在江畋“巡江御史”的名下,理論上同樣也可以編派若干的御史里行;以為私下便宜行事。或是以職分內的管轄權,要求正在沿途所在地,進行詢查暗訪的御史里行,提供相應的報告和協力。

但這次,江畋還沒有主動召集,對方就自己送上門來了。

(本章完)

去讀書


上一章  |  唐奇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