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奇譚第四百四十三章 別想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唐奇譚 >>唐奇譚最新章節列表 >> 第四百四十三章 別想

第四百四十三章 別想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01日  作者:貓疲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貓疲 | 唐奇譚 

“好吧!”江畋有些無奈的笑笑道:“阿云你誤會了,我并非是要趕你走;只是想問一句,既然事已如此,你有沒有興趣,正式成為這清奇園里的一員。這樣萬一日后我不在了,你也有個托付。”

“先生明鑒……若非先生,阿云也只是具行尸走肉。”然而下一刻,他就被喜極而泣的阿云,跪走上前一把抱住了小腿,又俯下臻首親吻著腳踝泣聲道:“只能留在先生身邊,阿云怎樣都可以。”

“沒必要這樣。”江畋卻是寬慰她道:“我只是剛好遇上了順勢而為,更多是你自己的求生意志和決然,打動了我們而已。我并不想依靠這點恩德,就要挾上你的一輩子,如果有更好的選擇……”

“沒有了,都沒有了。”纏繞在腳邊的阿云卻愈發泣不成聲:“能遇上先生就是奴婢此生最大福報,實在不敢也不該再奢求更多了;阿云已死在地下鬼市,作為先生的奴婢,就是我活著的指望。”

“也因為先生對于奴婢太過宅心仁厚了,好的奴婢都不敢相信這些都是真實的,”然后她又淚如雨下道:“是以,就請先生當阿云如小貓小狗一般玩物,隨手養在身邊,想起了就看上一眼就好。”

“日后先生若對阿云生厭,請不要轉送他人,讓奴婢自生自滅好了;奴婢至少還有這么一段美好時光可以回味。也可以為先生立下生祠牌位,日日焚香祈念禱福,也不算是白活這世間一遭了。”

“……”江畋聽了她的哭求,卻是無言以對的深深嘆了一口氣:之前究竟是怎樣的傷痛遭遇,才會讓這么個正當花信的少婦;變得如此卑微可憐呢。“既然如此,那我也不好強求于你了呢。”

“但是!”江畋接下來的話,頓時又讓阿云的心思提起來。“既然要留在我身邊,總要給你一個合適的身份,稍后我會讓人給你制作名籍和身牌,也不至于局困在園子里,可以跟著出去散散心。”

“先生真是對奴婢太好了。”阿云不由匍匐在地低聲哽咽道:心中卻是想起了那位當家娘子,離開之前交代的幾句話;眼前這位乃是非凡人物,但也格外潔身自好,并不會輕易與他人結下因果的。

所以,如果只是要尋常人所追求的榮華富貴、前程體面,裴府可以提供她更多的選擇和出路。但如果想要繼續留在先生身邊的話,那就要有足夠的決心和覺悟,至少不能成為他日后的牽掛和負累。

“不知道,先生是否喜歡奴婢的這身打扮。”因此想通這一節,稍后抹干淚水的阿云露出一絲嫵媚,而盡力展示出深邃的溝壑與豐腴潤澤身段:“其實只要先生高興,奴婢還可以為先生做的更多。”

“……”這一刻,面對前所未有女人味十足的阿云,江畋發現自己居然有所反應;然后只能掩飾尷尬式的轉而他顧道:“既然如此,那就與我說說你的過往吧!我需要對你有更多的了解才是……”

“先生說的極是,”阿云聞言也收斂了表情,而輕手撥起發絲的平聲道:“承蒙先生不棄,阿云自當不該再對您有絲毫隱瞞了。其實,這就是個年少無知,初情戀熱的蠢女人,自食其果的淪落……”

于此同時,在東都洛陽的皇城大內,曾經作為清正司場所的別宮前庭;高臺長階下方,擺放著各種場景陳設和靶標的內校場中,也正在同時進行許多場拳腳刀劍交加,熱鬧非常和精彩紛呈的演武。

只見其中一名精瘦赤膊的漢子,外露肌肉抖擻著貫氣全身,猛然舉臂揮斬如刀;幾乎毫無妨礙的以手掌連削斷十數根碗粗木樁;又飛身而起側踢在另一根精鐵旗桿上,瞬間就將旗桿踹凹折地不起。

而在相鄰的場地中,另一個滿頭灰發、細眼削面的中年人。則是揮拳如炮的接連轟擊在,嚴絲合縫澆筑的青泥磚墻光面上;只聽仿如空泡般的脆裂聲,在磚墻背后接二連三的炸裂,崩碎開一蓬蓬。

另一頭,又有個渾身油光錚亮的謝頂大漢,在一干刀斧槍劍所組成的連鎖機關中怒吼著橫沖直撞,將所過之處刀兵紛紛撞碎、繃斷、折卷,而他衣袍被劃爛后露出的上身,卻只有一道道淺淺的白印。

還有個下身粗短身材敦實,當手臂異于常人粗長的男子;則是以常人難以跟上的急速頻率和幻影;手如翻花一般連射出暴風驟雨般的晶亮暗器;將整面夯土城墻打的坑坑洼洼,崩落下大大小小碎屑。

又有人從城墻高處一躍出數丈,然后順勢踏空如飛之間,仿若三頭六臂一般的接連打出許多,低沉呼嘯有聲劈空掌力;凌空將布置在二十多步外的草垛、木靶,接二連三而又精準異常的擊碎、震裂。

又有人揮舉著一只長柄大劍,當空縱躍飛舞著發出一聲聲低沉的破空呼嘯;然后布置他十多步內,那些那些穿著甲胄的步騎人形靶標,也在某種隱約成形的力量,切割、掃蕩之下,紛紛的斬斷破裂。

緊接著,還有人雙持揮動長鏈的流星錘,舉重若輕的往復交加如同炮錘一般,將若干作為靶子和目標的車輛、馭手和護衛的模型,轟砸成一地碎片;又有人步持精鋼長槍,甩手將整根木柱戳穿絞斷。

但也有一些格外引人注目的存在。就是一名滿臉木然的道士,以指掌拳勢;輪番擊打了一些內充砂石的厚重人靶上,就留下一道道焦黑的痕跡;甚至靶子上布帛連開始冒煙,燃燒成一道道的大小火苗。

而另一個與他站在一起的矮胖道士,則是手指如電的連點,憑空帶出一道道的殘影和呼嘯聲;那些厚重牛皮包裹的鐵砂袋,就相繼隔空被鉆穿出一個個破洞,流淌下一道又一道黃黑相間的鐵渣砂石來。

緊接著,在場唯一的光頭和尚也像是較勁一般,毫不示弱的伸手運掌,突然插進一只裝滿水的大缸中;下一刻,這只大缸就肉眼可見掛上了白毛般的霜華;然后和尚舉手一甩,凝固的冰刃就穿破沙袋。

然而,他們這番賣力的表現,卻沒有能夠獲得預期的回應;反而是在用來觀覽的長階高臺上,突然就變幻了旗幟。下一刻,內校場中突然響起了幾聲隱約咆哮;

隨后,校場居中的木臺地面上突然掀開,隨著機關轉動升起一副大鐵籠。籠中正是一只渾身帶鱗、形類巨牛的青色兇獸;又隨著松開的閘板,而猛然撞彎了鐵柵擠脫而出撲向最近之人。

然而,就在一片驚呼嘩然聲中,那即將被青獸撲中之人;卻是瞬間躍起閃身而過。同時手中獵獵一抖,不知何時甩開銀光爍爍的鞭刃劍,已經卷纏住了那只青獸前腳;又順勢反手扯裂下大片血肉來。

就在青獸重創吃痛翻滾的同時,又有人手持四棱雙锏從城墻上一躍而下。幾乎是毫無間歇的交錯揮砸在,青獸翻過來的側身和后肢處。只聽沉悶如擂鼓一般的揮擊連聲中,血肉脆裂的凹陷下去一片。

再度受創的青獸痛聲哀鳴的揮爪,將雙锏連人一起掃飛出去;卻又被呼嘯揮擲而來的大鐵槍,狠狠貫穿了鱗甲的厚實處;身軀沉重的釘穿在了地面;遠射而來的流星雙錘也砸中頭側,口鼻迸血如泉。

轉眼之間,這只外形威猛的牛形兇獸,還未開始逞兇發威;就已然在場內各人,爭相出手的連番攻擊之下,奄奄待斃的飲恨當場了。而這顯然不是演武場內第一次發聲;因此眾人甚至沒有多少驚異。

而在長階上方的高臺之上。一名宦者也在對著一名年輕的紫衣貴人賠笑道:“殿下您看,他們的協同與合擊的手段,是越來越嫻熟了;樓觀道和茅山宗獻出的鍛體、行氣的法門,看來也是頗見成效。”

“僅僅這還不夠。”紫衣貴人卻是微微搖頭到:“倘若僅僅是對于那些作亂的獸鬼,就算只靠發兵剿滅也是饒有余力的。但是,現在鄉野民間上報的異變和怪聞,卻是越來越多,越發的頻繁起來。”

“為此,朝廷都不惜提前了武道競技大會,就是因為當下還需更多的朝野才俊和奇人異士;為國出力啊!”年輕的紫衣貴人又道:“光靠清正司這里聚集的人手,也堪用一時而已,卻當不得更多。”

“殿下何以妄自菲薄,如果不是殿下主動接掌了清正司,又下令出面延攬各方俊杰好手,豈有如今的興盛局面”在旁的另一個陪臣,不由順勢寬慰和恭維道:“要知道,之前的清正司,那可是……”

“都是被那幾個不喑世事的混賬東西,給無故耽擱了。”然而年輕殿下卻略帶煩惱的搖頭道:“兩京十六府安逸多年,無論是京華社還是新京社,招來都是些不堪用的花活,反把最有能耐的給氣走。”

“弄得現在,還要孤從兩京十六府之外,重新招攬真正有所擅長的俊杰之士;重新樹立起清正司的風評和口碑。光是這一點差點誤了大事的干系,僅僅放到邊地去吃點風沙之苦,都太過便宜此輩了。”

這時候,那幾名爭相出手擊殺了青獸的清正司成員,也相繼被引到了高臺之上;年輕殿下這才收斂了表情,而贊許的看著這些各具技藝高超的人物;他們出身有將門、有邊軍,有外藩,甚至還有囚徒。

但是共同的特點,就是身手高超而悍勇無畏;并且熱衷于為朝廷/天家效力,謀取相應的權勢名位。遠勝之前那些徒有好狠斗勇的意氣,卻好用各種競技的規矩和花活把式,相互吹捧自成一體的家伙。

因此,年輕的殿下在一一探詢和贊許過各人的表現之后;突然就不經意的提出一個問題道:“孤實在有些好奇難耐,倘若諸位齊心合力之下,可否在長街上攔截或是抗衡,十數位甲騎具裝的沖陣否?”

然而聽到這句話,在場的個人都不由沉靜了片刻,才有其中一位將門出身的現役千牛備身,恭恭敬敬的開聲道:“殿下說笑了,十數甲騎沖陣之勢,豈是我輩可以輕挫,最多以騷擾和牽制周旋一二。”

“可是,真的有人在夾城御街上,徒手擊倒了十數騎而無傷分毫啊!”年輕殿下卻是幽然嘆聲道:“如此不世人杰,卻因故與清正司失之交臂了。只可惜孤得到消息,請命前來整頓時還是晚了一步。”

“屬下惶恐,卻不能為殿下分憂。”在旁的幾名陪臣和內侍,卻是忙不迭的當場跪下來:連帶那幾名面面向覦的清正司干員,也不由跟著跪倒在地,口稱慚愧起來;然后,又被年輕殿下重新叫起來。

“此事當于你們無關的,只是還望你們齊心合力、勠命用事,好好的訓練和教養更多堪用之士;多多的建功立業、門蔭家世。日后若有所機會,再替孤彌補上這個遺憾好了……”

待到這些被變相鼓動起來的清正司干員和部屬,都各懷心思重重的重新退下之后;在旁唯一的宦者也寬聲道:“殿下無需多慮,依照善果大師、抱石真人的驗證,當世應該還會有更多的異才覺醒。”

“孤,就怕遠水解不了近渴,有些來不及了。”年輕殿下再度搖頭道:“根據上京(長安)那邊的奏報,襲擊監守王叔的夜游神,可是讓王府扈衛、高手和值守禁軍當場死傷殆盡,都沒有能夠擋住。”

這時候,一名踩著小碎步的黃門匆匆上前,俯首帖耳的死傷一份剛剛抄錄的遞奏。年輕殿下一看,就冷笑了起來:“該死的,當夜居然還有這種內情;有人膽大妄為的調動了,暗行御史部的奇物。”

“既然如此,就盡量推動朝廷的共議,讓他放手去追查根源;不但如此,我們還要多少助他一臂之力;最好籍此把東都的里行院上下,都給翻過來一遍才好呢?看到到底是誰壞了內外朝的共同約定。”

這張算是昨天的,因為今天半期考,輔導老大復習到很晚,然后接著上通宵夜班,才慢慢寫出來。

(本章完)

去讀書


上一章  |  唐奇譚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