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做的對,無功不受祿,現在收了人家的東西,以后要是人家遇事找上門來我們就不好推脫了。”
葉奚鳴話落,張氏笑了起來,“娘就是覺得我們家如今又不缺銀子,何必貪人家送上門的三瓜兩棗呢。”
一旁吃東西的李氏暗暗嘀咕:那可不是三瓜兩棗,村子里送來的確實不是什么好東西,但是其他人送來的可都是真金白銀啊!
不過這些話李氏也只敢自己嘀咕嘀咕,全家人都反對收人賀禮,她要是敢說出來肯定是少不了一頓訓斥。
之后葉家又商量了后日辦宴席的事情。
最后,一家人決定干脆不請人了,直接辦上三天的流水席,想來的人都可以來。
第二天,葉家因為葉奚鳴考上舉人,要連辦三天流水席的事情就傳了開來。
西堯村的村民紛紛感嘆:“葉家如今是發達了。”
“是啊,葉家這兩年日子是一日比一日的好,如今都敢和縣里的富戶一樣,要辦流水席了。”
“誰說不是呢,葉家以前的日子雖然不錯,但也就稍微比我們強一點,你們看人家如今,那新房子蓋的可一點都不比縣里的大宅院差。”
眾人正討論著,突然有人帶著幾分嫉妒和不甘道:“你們說葉家是不是用了什么法子改運了啊?他們家之前明明不是這樣的啊,先說葉三郎,他之前明明病的就快死了,可現在生龍活虎不說,竟然還中了舉。”
一群人面面相覷半晌,有人開口道:“馮氏,你這話可不能亂說,那不是因為三郎媳婦從府城請來了神醫給治好的嗎?”
“好,就算這事能解釋的過去,那陳氏和李氏的事情呢?”馮氏又道。
“陳氏和李氏兩人有什么事情。”其他人不解。
“陳氏和李氏嫁到葉家幾年了連個蛋都沒有生,但這兩年卻一連生了三個兒子,而且如今兩人還同時又懷上了。還有……”馮氏帶著點咬牙切齒的道:“葉家怎么突然就在縣城里開起了店,生意還那么好。”
村里人原本沒有多想,但聽馮氏這樣一說,心中也有些沒有底了。
“難不成葉家真有什么改運的法子?”
“要是葉家真有這樣的法子,大家都是一個村子里的人,葉家藏著掖著只顧著自己家是不是有點自私了,要不我們去上門說道說道,讓葉家將法子說出來。”
“我覺得可以,我們家那不爭氣的兒媳婦連生兩個都是女娃了,我也想要個大胖孫子。”
“那我們現在就去。”
一旁人說著浩浩蕩蕩的去了葉家。
張氏見這么多人上門,愣了一下,才笑著道:“大家是不是記錯日子了,我們家辦流水席的日子是明日。”
“我們不是來吃席的,我們是有事問你。”著急抱孫子的老婦人開口道。
張氏道:“什么事情?”
“你們家究竟是用了什么法子改運的?”
“改運?”張氏一臉的莫名其妙:“什么改運?”
馮氏看張氏還不承認,嚷嚷道:“張氏,你這可就不地道了,大家都是一個村子的人,這種事你又何必瞞著大家呢,大家只是也想改改運,又不會要你家什么。”
張氏怒道:“我瞞著什么了?馮氏,我看你是見不得我們家日子好,特地帶人上門來找茬的吧?”
看張氏生氣,有人服軟道:“大郎他娘,你先別生氣,我們真不是來找茬的,我們真的只是好奇你們家究竟是怎么改運的,你也知道我女兒病了半年了,一直不見好,我只是希望她能和你家三郎一樣好起來。”
張氏看向說話的人,壓了壓怒氣,道:“我們家三郎當時能好起來,是因為阿苒從府城請了費老先生回來,費老先生是神醫,才將三郎救了回來,可惜的是費老先生去年的時候就已經離開這里了。”
“那……那大郎媳婦和二郎媳婦呢?他們之前明明一直懷不上,要不是你家改了運,她們怎么可能生下大胖小子?”
張氏沒好氣的瞪了說話的人一眼,“你是不是腦子不好?誰說她們之前一直懷不上的,李氏之前的時候明明懷過一次,只是不小心掉了,她后面身體養好了懷上不是很正常嗎?”
“至于陳氏,她和大郎一直沒有孩子,是身體不好,費老先生知道后幫他們開藥調理了身體,她自然就懷上了。”
張氏的話讓大家失望了起來,原來真的沒有什么改運的法子,一切都是那位神醫的功勞。
但馮氏卻覺得張氏說的一切都是推脫之詞,張氏只是不想看著大家和他們家一樣的發達。
她看了一眼周圍已經被張氏糊弄住的人,撇了撇嘴,不死心道:“那你們在縣城開的的店又怎么說?你們家要是沒有改運,怎么可能隨隨便便開個店就生意那么好?”
她娘家的店開了那么久了,生意卻一日差過一日,葉家又沒有開店的經驗,怎么可能開個店就生意那么火?
張氏靜靜的看了馮氏一會兒,臉上的怒氣突然就不見了,反而笑了起來。
“當然是因為我們家三郎娶了個好媳婦了。”
張氏看了一眼找過來的眾人,道:“你們若是非要說我們家改了運倒也不是說不過去,但我們家卻不是用了什么秘法,我們家能改運完全是因為阿苒。”
“阿苒八字好,旺我們全家,治好三郎的費老先生是她請來的,我們家開的店生意好是因為我們做的烤鴨好吃,而做烤鴨的方法也是阿苒拿出來的,所以你們羨慕也沒有用。”
張氏的話落,一群人頓時嘰嘰喳喳的討論了起來。
“好像還真是張氏說的那樣,自從三郎媳婦嫁過來他們家日子就變的好起來了。”
“對啊,葉二郎之前不是一直在鎮上賣包子嗎,三郎媳婦嫁過來沒多久他就改為在縣里擺攤賣大腸了,聽說那鹵大腸的方子就是三郎媳婦拿出來的。”
“早知道三郎媳婦這么旺夫,當初我就給我小兒子求娶了。”有人后悔道。
聽見她話的人翻了個白眼,道:“想什么好事呢?你家兒子能和葉三郎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