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之后我們村的人有了大小病都會去找他,他一般都會給看,而且全都能給治好。去年的時候,我們縣城的一位富戶不知道從哪里聽說了他的事情,特意請他去給自己的獨子看病,但被老先生直接拿著掃把趕了出去。”
“后面那富戶老爺不甘心,直接帶了一幫人,想要用強,卻直接被老先生給用藥全都放倒了。”
“這事傳出去后,老先生在我們縣城的名聲一下子就傳出去了,之后陸陸續續的有人找過來求診,卻沒有人再敢用強了,只是老先生可能真的不喜歡行醫,大多數時候他都不愿意給那些人看病,你們昨日能請動老先生給你們看診,真的是很厲害呢。”
說到最后,李村長看著周苒的眼神中都透漏出了幾分佩服。
周苒笑著道:“只是運氣比較好,我手里正好有老先生想要的東西。”
李村長說老先生不喜行醫,周苒卻不這樣認為,要是老先生真的不喜行醫,那就不會對藥方感興趣了。
和李村長聊過之后,周苒心中有了底,老先生不光是看外傷厲害,看別的病也很在行,也許他真的能治好葉奚鳴。
現在她要想的是怎么才能說服老先生跟著她一起回西堯村給葉奚鳴看診。
心中存著這個念頭,中午周苒去找老先生扎針的時候就有意無意的和老先生套起了話,“老先生看的是什么書,醫書嗎?”
“嗯。”老先生高冷的應了一聲。
周苒不氣餒的繼續道:“老先生醫術這樣高應該看過不少的醫書吧?”
“廢話。”老先生沒好氣道。
周苒笑了笑,又問道:“那老先生這一輩子有沒有什么十分想看卻沒有機會看的醫書?”
老先生終于抬眼看向了周苒,“怎么?難道你手中還有什么我想看的醫書不成?”
“說不定我有呢。”周苒笑著道:“不如老先生先說一說。”
老先生本不想說,但想到周苒拿出的古藥方,他又改了主意。
“天下醫書千千萬萬,我沒看過的有很多,但要說我十分想看卻一直無緣遇到的唯有杜老先生所作的《杜氏針灸秘傳》了。”
杜老先生是前朝名醫,靠著一手針灸之術救人無數,他臨終前曾結合自己終身所學和家中的藏書編纂了一本《杜氏針灸秘傳》留于自家后人,希望后人能將杜家的針灸之術發揚光大,可不想杜家后人不爭氣,隨手就將此書賣給了一個代國商人,后來前朝大亂,這個代國商人就不見了蹤影,這本書也隨之變的無跡可尋。
周苒垂眸在系統商場找了找,竟然真的找到了這本《杜氏針灸秘傳》,不過這本書是真的貴的可以,要兩千一百兩的銀子。
周苒現在的銀子還遠遠不夠,她心思轉了轉,笑著和老先生道:“巧了不是,老先生想看的這本書我還真有。”
老先生聞言激動了起來,“你說真的,沒哄我?那本書在哪里?”
“我哄老先生干什么?”周苒一臉真誠的道:“那本書現在就在我家里放著,老先生回頭去我家一看就知道我說的是真是假了?”
老先生聽了周苒的話后慢慢冷靜了下來,盯著周苒道:“你有什么要求?”
“我也不瞞著老先生,我相公之前落水受了寒,身體十分不好,我想讓老先生去幫我相公看一下病。”
周苒說完覷著老先生的臉色補充道:“老先生也不用擔心我騙您,等您隨我回家之后我可以先給您看醫書,要是我拿了假的醫書糊弄你,你完全可以直接離開,以您的手段我們這種普通人家肯定也沒辦法強迫你的。”
老先生聽完想了想,點了頭,“行,等雪化了我就隨你走一趟。”
周苒搖頭,“不急,我還需要去一趟府城,等我從府城回來,再來接老先生。”
老先生不爽的哼道:“你相公都病了,你還不急?”周苒不急,他著急啊,他找這本書可是找了快半輩子了。
周苒好脾氣的笑了笑,道:“沒辦法,我已經答應了人家要去府城,總不能這個時候反悔吧?就勞煩老先生再等我一段時日吧。”
“行吧。”老先生無奈的答應了。
大雪過后的兩天天氣都十分不錯,第三天中午的時候路上的雪基本就化的差不多了,正好周苒的手也好的差不多了。
于是,她們在初九這天的中午啟程離開了村子,十二這天中午總算是到了府城。
一到府城,周苒他們就被安排到了玲瓏繡坊提前找好的房子里,并在這里見了玲瓏繡坊的東家。
玲瓏繡坊的東家姓錢,是個三十多歲的中年男人,個子不高,長的有些胖,人看著十分和氣。
一見到周苒就笑著道:“周娘子看著可真年輕,要不是你是老彭親自帶來的,我都不敢相信之前那十二花神的雙面臺屏是你繡的。”
周苒笑道:“要真不是我繡的,我也不敢答應東家的邀請來參加這次的刺繡大賽了,不是嗎?”
錢東家笑呵呵道:“周娘子說的是,周娘子敢來肯定是有底氣的,我們玲瓏繡坊這次可就全靠周娘子了。”
周苒道:“我會盡力,不過若是萬一讓東家失望了,還請東家勿怪。”
錢東家揮手,“不怪不怪,只要周娘子盡力就好。”
盡力了沒有贏那他自然是不會怪周苒的,可周苒若是不盡力輸了那他可就要計較計較了。
見過錢東家后,周苒她們又歇了一天,剛緩過來勁來,刺繡大賽就開始了。
天冷,為了這次的刺繡大賽,府城的幾家大秀坊專門繡了棚子給比賽的繡娘用,棚子里還擺了不少炭盆,保證繡娘不會凍僵手。
刺繡大賽共分為初賽和決賽兩場。
正月十四為初賽,初賽要求參賽繡娘根據知府大人選定的花樣在規定時間內用三種以上的不同針法完成刺繡。
午時,所有繡娘上臺坐好,檢查自己要用到的工具,半刻鐘后,鑼鼓聲響,知府大人選好的繡樣被亮了出來,是一副小貓撲蝶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