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聽得心里惱火,但正院的人還跟在身邊,她不好隨意發作,便只停下腳步,吩咐道:“回去如實稟告,宋格格瞧著并無悔改之意,但她天性如此,確實不在一朝一夕,我會盡心替分憂,好生引導宋氏。”
“奴婢記下了,請側放心。”正院的丫鬟,規規矩矩地應答,之后請側先行,待一行人走遠后,才回正院來復命。
毓溪正在燈下看書,聽罷后淡淡地說:“明日一早宋氏來請安,讓她在院門外站上一刻鐘。”
丫鬟謹慎地問:“主子,側呢?”
青蓮在一旁告誡:“自然是好生請進來,宋格格一向自恃與側同是圣上賜給四阿哥的,從不將側放在眼里,過去都是些小事,側自己都不在乎,才不過問。但她愈演愈烈,實在不成體統,往后府中再不可不分尊卑,你們對待側與宋格格,也要有所區別才是。”
毓溪翻過書頁,對青蓮說:“下去教她們吧,我正讀得興起。”
青蓮領命,帶著丫鬟們退下,告誡她們當如何對側以禮相待,又該怎樣應對宋氏的無禮,說完這些話,有婢女上前輕聲提醒道:“姑姑,過幾天,又該是側伺候四阿哥的日子。”
青蓮只是點了點頭,就打發眾人散了,在屋檐下站著猶豫許久,才硬著頭皮進門來。
毓溪還當是來勸自己不要太費神的,笑著說:“看完這一卷,我就歇著,等胤禛從書房回來。”
青蓮走上前,說道:“,照著大夫算的日子,該側伺候四阿哥了。”
毓溪翻書的手,不禁頓了一頓,之后才緩緩翻過書頁,說道:“這兩個月就算了,也不必去提醒側,她是聰明人,她也不希望永遠遭胤禛厭棄,順其自然就好。”
“那兩個月后……”
“我家阿瑪說,皇上對準噶爾會有所行動,不會叫噶爾丹再囂張了,興許之后胤禛也會上戰場,兩個月后他若不在家,這事兒也就暫時不必愁了。”
“是。”
“待他平安歸來,一切都好商量。”
青蓮說:“奴婢聽聞,噶爾丹氣數已盡,不必擔憂,四阿哥若有機會出征,不會有什么危險。”
毓溪笑道:“即便如此,我還是會擔心惦記,就不必掩飾了。但我明白,能出門長見識,看一看外頭的世界,是他期盼多少年的事,這一年一年的,可算是輪到他了。”
此時,有小丫鬟來稟告,說是前面傳來的消息,城里有動靜,大批人馬往暢春園走,估摸著萬歲又要搬去暢春園住了。
打發了丫鬟后,青蓮好奇地說:“近些年,皇上一年里有半年都在園子里,反倒是太后不愿挪動,如此娘娘們隨駕也是有限的。”
毓溪道:“聽額娘告訴我,太后的意思是,園子里不如禁宮森嚴,女眷多了怕惹禍。太后娘娘雖不管六宮事,到底是一家之長,真鬧出宮闈丑聞來,她無顏面對列祖列宗。”
青蓮笑道:“此番德妃娘娘若是隨駕,必然會召見您,能去園子里逛逛了,四阿哥總惦記著,沒能帶您好好逛園子。”
毓溪卻搖頭,合上書本笑道:“他不如好好為皇阿瑪當差,將來得了賞賜,討一座園子來建,到時候咱們自家的,想怎么逛就怎么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