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457章 ,匈奴工業的發展和路線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57章 ,匈奴工業的發展和路線

第457章 ,匈奴工業的發展和路線


更新時間:2024年07月15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軍臣學成歸來之后,稽粥把從康居抓捕的上萬奴隸和一半的錢財交給軍臣,讓他像冒頓單于一樣,在匈奴國建設鋼鐵城。

軍臣和他帶來的師兄弟也不負稽粥的期望,先是探查本地的鐵礦,煤礦資源,在兩種資源的結合部,定下了鋼鐵廠的位置,而后建立磚窯廠,燒制耐火磚,用奴隸挖鐵礦,煤礦,開始建設城池,打造各種鋼鐵廠需要的器械,因為沒有蒸汽機,他們只有再用回原始的水利器械。

三個月后,鋼鐵城雖然還處于打地基的程度,但鋼鐵廠已經建設完成,并且開始煉制第一爐鋼鐵,開爐之前,軍臣把自己的父親和匈奴國其他高層全部找來,讓他們見證匈奴國第一爐鋼鐵出路的樣子。

大漢歷十七年九月十五日,鋼鐵廠。

稽粥這些匈奴人高層盯著燒的發燙的高爐,在他們看來,當年匈奴人在大漠沒有打過漢人,不是他們不夠勇敢,而是他們武器裝備不如人,他們匈奴國連人手一把鋼刀都做不到,而漢人卻是從頭到腳,武裝到牙齒,他們甚至奢侈到戰馬都包裹上鋼鐵,不少匈奴人高層認為他們就是敗給了漢人無窮無盡的鋼鐵武器。

所以他們對漢人的高爐,既恐懼又羨慕,而現在他們匈奴人終于有屬于自己的高爐,這可是歷史性的時刻,所以稽粥這些匈奴人高層甚至帶著一絲緊張。

軍臣大喊道:“開爐!”

大匠寧至打開高爐口,鐵水開始流出來,流向一個個早已準備好的磨具當中,磨具當中的鐵水冷卻,工匠再把這些成型的胸甲,放在水利錘下。

“咚咚咚!”在水利的帶動下,上百斤的鐵錘發財驚天巨響,胸甲被鍛造成型,進行冷卻,最后打磨拋光,最后簡單的胸甲就制造出來了。

軍臣把高爐制造出來的第一件胸甲遞給自己的父親。

稽粥有的激動的拿起這胸甲道:“當年漢人就是穿著這樣的胸甲騎兵,把我等趕出大漠了。”

匈奴國丞相臧衍問道:“像這樣的胸甲,鋼鐵廠能每日能煉制多少具?”

軍臣道:“鋼鐵廠每日可以出鐵一萬五千斤,一具鐵甲48斤,要求鐵錠全部用來煉制胸甲,每日可以生產兩百具胸甲,上千柄刀劍武器。”

稽粥有點激動道:“這比預計的產能更高。”

稽粥身為一個軍事家,沒有人比他更了解鋼鐵的力量,鋼刀就比鐵刀強,一個有甲兵能打10個無甲兵,而鐵甲兵又能打5個皮甲兵,鋼鐵就是軍事力量。

軍臣道:“我匈奴的鐵礦含鐵量更高,大漢礦石的含鐵量一般都是在三成左右,需要進行粉碎篩選,流程繁復,而我們匈奴國的鐵礦更好,普遍含鐵量都在5成以上,所以效率更快,產能更大。”

稽粥笑道:“鋼鐵廠一日可以武裝千人,最多三年,我匈奴就能弄出10萬鋼鐵之師。”

匈奴國自然是有鐵匠的,甚至稽粥來到西域之后,最重視的就是鐵匠,每個被他征服的國家都會把鐵匠收集起來利用,鐵匠在匈奴國的地位也非常高,但鐵匠的還是以傳統的方式來煉鐵,雖然因為他們的礦石優質,練出來的優質鋼鐵可以比得上大漢,但效率和大漢差了不止百倍,這些鐵匠也只是勉強打打刀劍維護匈奴國日常的武器消耗和農具消耗。

稽粥也想讓匈奴國的鐵匠打造鐵甲,結果一具鐵甲的成本高達10萬錢,即便匈奴國縱橫萬里,但也裝備不起如此高價格的鐵甲。稽粥手中只有一支千人的鐵甲軍,這是他父親冒頓單于留給他唯一的軍事財產。而現在這個高爐終于讓稽粥有擴大鐵甲軍的希望了。

稽粥以前雖然也知道漢人煉鐵效率高,但聽說和現在的眼見為實,差距終究還是太大,現在練出一爐鋼鐵,他終于知道高爐的威力,這一爐的效率就抵得上幾百鐵匠。

軍臣卻搖頭道:“父親不是這樣算的,在鋼鐵廠用的是水力錘,能在春夏季時使用,到了冬天河道被冰封,很多和水力有關的機械就不能用。今天的產能會下降很大的比例。

而且鋼鐵廠不能全部只生產胸甲和武器,我匈奴國有廣袤的土地,但大部分卻只能作為牧場,這太浪費了,應該多生產農家,用于開墾土地,生產出更多的糧食,養活我匈奴國的百姓,還要用鐵生產各種工具,提升生產效率,鋼鐵廠一日最多只能生產50具鐵甲,兩百柄刀劍,余下的鋼鐵產能要用在制造犁,鐵鍬,鋤頭這些工具。”

夏杰有的不滿道:“軍臣王子,我匈奴國更加需要刀劍,鐵甲,而不是農具,覺得開墾的土地少,那么就抓更多的奴隸來種地,我們的勇士更加需要刀劍,鐵甲。”

軍臣看向夏杰這個蠻子,不知怎么就想到了,自己在墨子月報上看到的一個冷笑話,當年墨家明明有滑輪技術,始皇帝修長城,修皇陵,修阿房宮的時候,為什么沒有研發出龍門吊來節省人力。

答曰:“因為始皇帝有百萬奴隸。”

在鋼鐵廠打了兩年鐵的軍臣,因為學的認真也是一個技術人員,最討厭這種不尊重技術,只知道壓榨人力的蠻子,他帶著一絲怒氣道:“知不知道大漢的八牛犁,馬犁一日可以開墾上百畝土地,這抵得上三四百個奴隸,大漢的財富可以讓幾十萬大軍遠征萬里,你認為我匈奴國可以做到?現在匈奴國不缺土地和人口,缺少的是讓這片土地變得富裕的農具和工具,大漢的關中有上百座城邑,而我匈奴國比關中大好幾倍,我們有幾座城池?我匈奴能在馬上開國,難道還能在馬上建國。”

軍臣越說到后面,口氣越是激烈。他在長安城待了兩年時間,而這兩年也是大漢發展的最快的時間之一,蒸汽機全面普及,各種發明層出不窮,新式作坊不斷建設,工業化規模快速提升,整個社會財富急劇增加。

軍臣就有的像后世的李鴻章來到希望國一樣,像看到了未來世界。而軍臣和李鴻章不同之后,李鴻章是走馬觀花,而軍臣卻是在長安待了兩年時間,他更加了解長安城的強大,幾乎每年都可以感受到大漢變得強大,軍臣悲傷的發現一個事實,匈奴國逃到西域之后,他們和大漢的實力差距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在不斷拉大。

匈奴到現在都沒解決饑荒問題,而大漢卻是在爭論工匠的福利,普通百姓教育問題,普通農戶富裕問題,甚至還有他往前不動的養老金,失業金等等。

而要知道匈奴國可是赤裸裸的叢林法則,即便是貴族,年老之后也基本上是被自己兒子趕走,餓死在荒野當中,也就是軍臣父親稽粥在西域重新建立匈奴國,可能是因為匈奴人口不足,也有可能是想要學會漢人的文化制度,匈奴國終于開始養老年的貴族了,好歹可以讓他們活到自然老死。而大漢卻已經開始由朝廷來供養這些老人了,豈雄厚的財力可見一般,匈奴的貴族也不過就和大漢的普通百姓生活的一個層次。

而他回到匈奴國之后,他卻發現匈奴國的漢化的效率并沒有他想象的那樣快,匈奴的改革大部分集中在軍事領域,在匈奴國內部,連個主體民族都沒有建立好,在這個國度,有大夏人,有大宛人,有康居人,有于闐人,而他們匈奴人只認可大漠的同胞,而不認可其他人種,各個種族之間隔閡非常深。

大漢的強大和其快速發展的勢頭,而他在匈奴國的三個月時間,卻發現匈奴國在他離開的三年多來,幾乎沒有多少變化,甚至單于城也沒有多大變化,匈奴國和大漢簡直是兩個世界,這樣強烈的反差,讓軍臣內心有一種急迫感。面對越來越強大的大漢,即便是相隔萬里的匈奴國也變得不安全,不想辦法提升國力的話,大漢的軍隊真有可能跨過西域進攻匈奴。

稽粥對自己的愛將呵斥道:“軍國大事就不要胡言亂語,還不給軍臣道歉。”

夏杰雖然桀驁,但卻異常聽稽粥的話,他馬上歉意道:“對不起,軍臣王子,但某也是為了匈奴國好,在我匈奴西方還有一強國叫安息,他對我們匈奴是大敵,我們沒有足夠的武器裝備,難以對付這樣的強敵。”

軍臣卻淡然道:“一個國家的強大,不止有軍事一塊,我匈奴國軍事已經足夠強大了,但現在要補其他的短板。”巡視完鋼鐵廠之后稽粥帶領軍臣和丞相臧衍回到匈奴人的宮殿。

稽粥問軍臣道:“你認為我匈奴國該如何發展產業,追上大漢?”

軍臣道:“學習大漢建立少府,建立工業區,現在大漢把工業分為輕工業和重工業,像采礦業,鋼鐵業,機械業都是重工業,這些行業投資高技術強見效緩,但卻是一個國家的脊梁,我匈奴想要強壯身體就必須發展這些行業,而像紡織業則是輕工業,這些行業投資小,見效快,利潤高,發現輕工業可以富國。匈奴國重工業輕工業兩條腿走路齊頭并進。

父親既然已經和漢帝低頭了,就要應該靈活運用這個優勢,從匈奴貴族當中派遣子弟卻大漢學習工業技術,這既能讓漢帝對我們放心,又能學到大漢的技術。同時不斷高薪聘請大漢的工匠,漢帝一直宣揚漢匈一家親,為自己人做事自然不用受什么道德的譴責。”

臧衍道:“這些人愿意過來?”

說起來漢匈一家親也是臧衍他們的道德根基。沒有這條根基,他們就是漢奸,是大漢文明的敗類,但匈奴是五帝之一大禹的后代,人家也是諸夏之一,那么漢匈之戰就屬于文明內部之間的矛盾,那他們這些人輔助匈奴人就算不得什么道德瑕疵,不過是正常的人才流動而已。

軍臣笑道:“和我匈奴不同,匈奴國找個打鐵的都非常艱難,但大漢普及教育,他們光中學生每年都有十幾萬人畢業,學府學子都有幾萬人畢業,他們在大漢的收入和待遇比不上我匈奴國,只要舍得砸錢,自然會有人愿意來,這些都是有技術能改變匈奴國運的人才,招攬他們能加快匈奴國的工業發展。”

軍臣的這些師兄弟之所有愿意跟著軍臣來到萬里之外的匈奴,就是因為他們愿意給五倍的俸祿,還有股份分紅,讓他們覺得在匈奴更有發展的前景。

國相臧衍也跟著說道:“某還是決定發展產業不急,打牢匈奴國的根基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現在我匈奴國當中,光語言就有十幾種,文字也有四五種,連疏通文都做不到統一傳遞一個命令,不是同族人,甚至都不知道說的是什么,這如何發揮出我們匈奴國的力量,此時我匈奴國應當以積累力量,教化好本國的百姓。”

稽粥來到西域之后,行政權利即便是給到跟著他的漢人士子,尤其是稽粥決定全面學習大漢的文化和制度,而要翻譯大漢的文字,甚至匈奴人貴族學習大漢的經典都要找漢人老師。

在匈奴國漢人的地位甚至高于普通的匈奴人,只比匈奴的軍功貴族差一等,但像臧衍這樣的高級士人,他的地位卻也只在稽粥之下,可以說是要政治地位,就給政治地位,要女人有女人,要錢財就給錢財,用遠遠超出大漢水準的待遇,吸引一大批讀書人追隨匈奴。

后面稽粥臣服于大漢,墨家也派遣了上千儒生來到匈奴國,教化當地的百姓,只可惜時間太短,成果了了,只有上層的匈奴人可以用漢語相互交流。但匈奴國底層上千年是什么樣子,現在依舊是這個樣子。現在的匈奴就是一個武力加強版的奧匈帝國。

當然在臧衍自然不知道奧匈帝國,但卻也不是沒有相近的例子,就是當年的暴秦,匈奴國甚至比不上暴秦,暴秦雖然統一六國,六國好歹是文化認可,而現在的匈奴國,是匈奴人自己滅國十六建立的,內部的矛盾比暴秦更加激烈,只不過稽粥以他強大的威望和匈奴人強大的武力鎮壓了整個西域各部。

而且匈奴內部有漢化派,自然也有抵制漢化派的人了,最開始匈奴人的高層都是匈奴和漢人組成,雙方對漢化的意見是一致的,大漢的軍事政治制度可以明顯提升匈奴國的軍事力量,讓匈奴人在西域站穩腳跟。

但軍功受爵讓大量底層的百姓崛起為軍事貴族,于是西域其他國的軍事貴族開始崛起,而漢化明顯侵害了他們的利益,所以這些年對漢化非常敵視。

稽粥內心也猶豫,漢化的好處十分明顯,但卻不是沒有缺陷,最大的缺陷就是,當所有匈奴人都把自己當成漢人的時候,遇到漢人的軍隊,那匈奴國就危險了。

長安城雖然距離匈奴國有上萬里之遙,但季布等大漢諸侯卻近在咫尺,漢帝要是武裝季布這些諸侯進攻匈奴,他們就危險了。

所有為了平衡內部,稽粥也支持西域本土人組建派系制衡漢化派。

稽粥道:“教化之事欲速則不達,我等還是慢慢來。”

臧衍道:“單于此事慢不得,匈奴想要真正打好根基行大一統之事,教化之事就要快,而且是越快越好。”

稽粥“大統一之事?”

臧衍道:“大一統者,書同文,車同軌,上下一心,皆為匈奴人,匈奴才能建立百年的根基,不然以單于的威望上能壓制著千萬部眾,但要是單于病故,某只擔心匈奴國會二世而亡。”

“二世而亡的暴秦!”稽粥這十幾年來學習大漢的文化制度,諸子百家的經典他都有涉獵,商君書更是讓他愛不釋手,他自然對秦末那段歷史非常了解。

被臧衍提醒之后,他忽然發現,匈奴人的現狀甚至不如大秦,大秦雖然也是以小凌大,但秦人好歹一直都是中原的強國,關中有500萬之眾,而他匈奴人,把新生的男孩子加上去,因功成為匈奴人加起來也沒超過30萬人,這點數量遠遠少于匈奴國的人口。

要是他死之后,匈奴沒有一個強主,又如何鎮壓得住這上千萬的部眾。

軍臣卻說道:“財富才是一切的基礎,某在長安城,看到四方野人國家的部落首領朝貢天子,這些人來到長安城之后就不愿意離開,死皮賴臉也要留在長安城生活。”

“為什么?”

“不是他們真把漢帝當神靈,而是長安城太富裕了,富裕到這些部落首領都不愿意再回到自己的地盤上去,他們情愿來的長安城,做一個普通的小民。”

用在我匈奴也是,我等就招募那些愿意漢化的工匠,給他們高額的俸祿,讓他們生活的比普通人好,匈奴國的百姓只要想過好日子,他們自然會主動學習大漢的文字和語言,自然而然就融入到我匈奴國。”

稽粥遲疑道:“要是季布他們打過來了怎么辦。”

軍臣堅定道:“就是因為季布他們可能打過來,我匈奴的發展才不能慢,要是我匈奴國的貴族都羨慕大漢的生活,那他們還有戰斗意志嗎。只怕季布的大軍一打過來,他們獻出我父子的人頭,紛紛自稱自己是漢人。”

軍臣這話讓稽粥下定決心。

翌日,稽粥軍臣建立鋼鐵廠的功勞,封軍臣為左賢王,確認了他太子的地位,同時命令他制定推行漢化的權力!

(本章完)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