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410章 ,錢莊的危機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410章 ,錢莊的危機

第410章 ,錢莊的危機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19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大漢歷十一年三月十六日,會稽郡,飛亥錢莊總部。

朱沛急匆匆找到胡亥道:“東家大事不妙,朝廷成立了錢莊監會和大漢錢莊,監令是原本農業錢莊的總掌柜宋義,而后錢莊監令下達命令,要求大漢境內所有的錢莊,把三成存款交給大漢錢莊,作為存款準備金。”

胡亥震驚道:“什么,朝廷這是想逼死我等好獨霸錢莊的利益?”

不怪胡亥這樣想,錢莊實在太賺錢了,飛亥錢莊大概有七億左右的存款,這筆錢經過胡亥的運作,每年能賺八九千萬,這還是是胡亥一家錢莊的利潤,整個大漢的錢莊加起來,每年可能要賺幾十億錢。

這是一筆富可敵國的財富,即便是大漢朝廷也很難忍住這樣的誘惑,親自下場也不足為奇了。

三成保證金大概就是2億的樣子,但胡亥根本拿不出這么多錢,他手里的預備資金只有不到一億錢,都是為了防止擠兌的,大漢其他的錢莊也差不多是這樣,根本不可能一次性拿得出如此多的錢,他認為朝廷突然讓他們拿出這么多錢,就是想把他們逼死。

朱沛繼續道:“東家某忘了說了,朝廷還給了我們半年時間,只要在9月之前把這筆保證金打入大漢錢莊即可。”

胡亥聽到這話松了一口氣道:“下次這種重要的信息一次性說完。”

雖然這也很難,但好歹還有轉還的余地。

但他很快就眉頭緊皺,要在半年之內弄到2億錢,那也不是容易的事。

胡亥當召集了自己飛亥錢莊所有伙計,把朝廷成立錢莊監會,大漢錢莊和存款保障金制度的消息告訴他們。

這個消息震驚的全場鴉雀無聲。

半天之后才有人抱怨道:“這不是朝廷看著我們賺錢了,過來搶錢,三成的錢變成死錢,這我們要少賺多少錢!”

胡亥沒好氣道:“你這是傻了,這是少賺錢的事嗎,而是我們要在半年內籌集2億錢,要不然就被朝廷合理合法的踢出了錢莊行業。”

“從今天開始,飛亥錢莊的各個分店,都不允許再貸款出去,同時你們統計一下,這半年內還款的作坊,以及一年內還款的作坊,這些都要做好統計,半年內這些作坊還款的額度要是沒有達到兩億錢,你們就去提前催那些一年還款,哪怕損失一些利息,也要把這些錢拿回來。”

“同時你們去各大作坊,讓那些作坊主,工匠想辦法讓他們把錢存到我們飛亥錢莊來。現在我們時間緊,任務重,半年內大家籌集不到2億錢,飛亥錢莊就保不住了,大家全得喝西北風。”

“諾!”

飛亥錢莊營業廳。

“某要貸款,這是某的戶籍信息。”一個壯漢道。

但伙計卻把戶籍信息推回去道:“這位客官,您貸款辦不了。”

壯漢著急道:“為什么,你們不是說了,只要拿了完整的戶籍信息就可以給某辦,怎么可以說話不算話。”

伙計無奈道:“朝廷下了新的政策,要我們錢莊交三成的存款保證金,以保護普通百姓的存款安全,所以暫時辦不了貸款。”

“這算什么事,害得某白跑了這么多趟。”

這個壯漢還算是好說話,其他來好幾趟的人,當即就怒了。

“跑了三趟,你們總說是信息不全,我好不容易弄完了,你們卻說不能貸款,你們這是想戲耍我等不成,錢莊不能貸款,伱們辦什么錢莊。”

其他想要貸款的人也跟著抱怨道:“是啊,沒有這么欺負人的道理,我等準備了這么久,你們說不辦貸款就不辦貸款。”

這個時候4個身高八尺的壯漢沖了出來:“幾位客官,不好意思,我們錢莊暫停辦理貸款業務。”

飛亥錢莊可是和長風鏢局有深度合作,朱沛也不是白拿胡亥的兩成股份,他介紹了大量的師兄弟來飛亥錢莊做安保人員,為飛亥錢莊提供武力支持。

本想鬧事的人被這四個壯漢一嚇,只得狼狽的逃離飛亥錢莊。

但有一句老話不是說,厄運專挑苦命人。飛亥錢莊不貸款了,反而讓存錢在這里的百姓心中充滿疑惑了。

飛亥錢莊這是不是要倒閉了,要不然為什么不給人貸款?

當內心有了這種疑問之后,普通的百姓就會想把自己的錢取出來,防止出現意外。

于是第2天,飛亥錢莊的門口就排滿了取錢的百姓,隨著取錢的百姓越來越多,其他的百姓開始發生聚群效應,即便什么事情都不知道,他們也排隊想把自己的錢取出來。

一場意料之外的危機悄然而至,讓所有人都手足無措。

飛亥錢莊的伙計馬上把這事情告訴了胡亥。

當胡亥來到錢莊的時候,長龍已經排的有一里之外,這幕看的胡亥都膽戰心驚。

朱沛擔憂道:“東家,現在這些百姓一個時辰就取了30萬錢出去,我等該怎么辦?”

柱子道:“要不我們先暫停兌換。”

胡亥道:“真暫停兌換,我等就徹底完了,現在百姓還只是懷疑,但我等真不兌錢,百姓就會以為錢莊真倒閉。”

胡亥極其后悔,他把事情想簡單,沒想到存款準備金的事情,居然會引起擠兌,這要是沒處理好,他飛亥錢莊不要說半年后的生存問題了,就這個月他都未必能扛得住。

胡亥想了想道:“讓伙計放慢點,速度,某這就去想辦法。”

他要想辦法讓百姓對自己的錢莊有信心,而想做到這一點,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砸錢。

胡亥馬上宴請自己的商業盟友吳曉。

吳曉就是最開始購買胡亥海船的人,后來胡亥組建船隊,吳曉也入了一股,雙方算是商業上的盟友。

“吳老哥,你這次一定要拉兄弟一把,朝廷突然弄出什么存款準備金,小弟真是一點準備都沒有。”

吳曉道:“某也聽說了這事情,朝廷用心還是好的,這不是為了保護普通百姓的利益。”

“你們這些錢生錢的,看上去就花里胡哨,一點也不安全,朝廷有這樣的想法也不奇怪。”

胡亥笑道:“是,是,是,朝廷的本意是好的,只是這半年的時間還是太緊了,小弟只能求到老哥你身上,借某一筆錢暫時渡過難關。”

吳曉笑道:“親兄弟明算賬,某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胡亥你有什么抵押物。”

胡亥道:“某在大漠有一塊三萬畝的牧場,那里水草肥美,有三千只羊,某以這個牧場抵押一千萬錢,還有某的造船廠,現在有5個船塢,500名熟練的工匠,最大可生產5000料的海船,這個造船廠抵3,000萬錢不算過分吧,吳大哥你借小弟4,000萬錢,小弟半年算你1分5的息,要是還不上小弟這兩個家業就是兄長你的。”

吳曉笑道:“為兄本以為你在只在會稽郡有事業,卻沒想到你連北方都有牧場,你還真是讓為兄刮目相看。”

胡亥的這兩個抵押物都是優質的資產,尤其是漠北的牧場,他一直想弄一個,只是他的關系通不到漠北,現在紡織業這么紅火,這個牧場不管是自己經營還是賣出去,都是極其容易脫手的優質資產,吳曉也不怕吃虧。

吳曉接過胡亥的抵押物笑道:“我等是兄弟,你遇到難關為兄自然不可能袖手旁觀,四千萬錢某這就準備好。”

胡亥羨慕道:“比不得兄長你家大業大,某只能賺一些辛苦錢。”

吳曉家產極其豐厚,紡織業和海貿每年都能給他帶來上千萬的利潤。

但吳曉卻是那種地主老財似的商賈,他賺的錢既沒有用來擴大投資,也不相信錢莊,而是自己攢起來。

現在吳曉手中的錢財已經不知道有多少了,胡亥對這筆錢可謂是羨慕已久,一直想讓吳曉把錢存在自己的錢莊,只可惜一直沒有成功。

而這次錢莊遇到危機,胡亥馬上就想到了吳曉,畢竟在會稽郡,他認識的豪商當中只有吳曉,能拿出這么大的一筆巨款。

雙方完成這筆交易之后,胡亥大張旗鼓用馬車拉錢,整整用100多輛馬車來拉這些錢。

而后把這些錢堆在大堂內,堆成一座錢山讓外面的百姓看。

伙計則在街道外給這些百姓辦理業務,無數會稽郡的百姓通過大廳看到堆積如山的錢財。

百姓羨慕的同時,也看到了飛亥錢莊財雄勢大,根本不像傳說當中要倒閉的樣子,于是排的長龍紛紛散開。

胡亥看到這幕才松口氣,終于度過了這道難關。但想到半年后的那道難關,胡亥又眉頭緊鎖。

想在大漢做生意,框框條條怎么就這么多。

與此同時,大漢其他錢莊也和胡亥下達了同樣的命令,三成準備金可以說是要了整個大漢錢莊的命,他們紛紛開始暫停貸款,同時想辦法籌集資金,想辦法把這筆準備金交到大漢錢莊內。

無數大漢新的創業者發現了自己根本貸不出錢款,而且錢莊都在想辦催債,無數錢莊的伙計,跑到大街上拉著人就問,要不要存錢,利息非常高。

但往往就是事與愿違,他們越是向普通百姓存錢,百姓就越不相信錢莊,只要有一兩個錢莊倒閉的傳言,當地的百姓就紛紛去擠兌錢莊。

這個時候錢莊背后的貴族豪強紛紛現身,或是投入資金的支持,或是以自己的信用擔保錢莊不會倒閉。這樣起來勉強控制了擠兌的發生。

但還有一些小錢莊,他們背后是小貴族豪強,勢力不夠大,錢財不夠多,信用也不夠高,同時為了生存這些小錢莊的經營策略更加激進,在順境的時候自然可以大發橫財,但一旦出現逆境,小錢莊一點抗風險能力都沒有,沒幾天就絕對的破產倒閉,甚至連他們背后的后臺都給牽連。

面對這種情況,大漢朝廷的動作也是非常快,命令新成立的工業錢莊和商業錢莊接管了破產的小錢莊,同時向所有的百姓承諾,朝廷可以全額支付他們的存款,讓他們不要擠兌錢莊。

由朝廷作為擔保,百姓冷靜下來,大漢朝廷的信用還是可以的,他們的存款現在變成了朝廷錢莊的存款,安全性有了保障。

這場因為準備金引發的危機,很快得到平息。

這波小的錢莊混亂,讓新成立的工業錢莊和商業錢莊吞并二十多家小的錢莊,在整個大漢都有了營業網點和充足的伙計,一舉讓他們成為了大漢的錢莊巨頭,大漢的官營錢莊在金融業的份額一起提升了兩成。

不少錢莊從業者腹誹不已,朝廷果然是看中了他們的錢,用政策把他們吞并了。

這次的錢莊風波,波及的極其廣泛,大量的作坊主失去了資金的來源,大漢火熱的經濟也被死死的踩了一腳剎車,各個作坊想要擴張的想法無奈停止。

大漢歷十一年五月二十日,會稽郡,郡少府府衙。

少府丞公輸尺,上計吏曹安,召集了整個會稽郡管事傳達天子的命令。

少府丞公輸尺他首先肯定,會稽郡少府下屬的作坊,為大漢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但會稽郡少府下屬作坊也出現著不少問題,人浮于事,利潤少,不少地方違背了朝廷的制度,不少管事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沒有完成朝廷賦予的職責。

最突出的一點就是沒有聽天子的命令,沒有聽少府的命令,朝廷已經下了收縮的命令,并畫下了三條紅線,但你們卻沒有很好的執行天子的命令。

最后公孫尺嚴厲道:“天子和少府令要求你們加強作風,決不能搞一言堂,必須服從朝廷的命令,保持一致。”

下面的管事被這嚴厲的斥責,嚇得膽戰心驚。

但還有人不服氣道:“天子也說過,要我們發揮主觀能動性,現在正是大漢作坊最賺錢的時候,我們不賺這個錢,民間的作坊就會賺這個錢,市場競爭不勝則敗,要是民間的作坊勢力強大了,朝廷的作坊就會被他們一點點擠出市場。”

(本章完)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