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388章 劉邦的雄心與繁榮的金融業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8章 劉邦的雄心與繁榮的金融業

第388章 劉邦的雄心與繁榮的金融業


更新時間:2024年06月09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劉邦聽來周勃的話,認可的點點頭道:“的確,要是乃公有機會成為大漢丞相,乃公沛國都可以不要。”

而后他感嘆道:“長安城不過兩年沒有來,就已經變得極其陌生了,比起一成不變的遼東,關中可謂是日新月異呀。”

劉邦這段時間帶領胡人首領參觀了大漢的鋼鐵廠,新式10萬斤高爐讓他驚愕。

而對對于胡人首領來說這就是神器了,像柯虎這些人,直接對著高爐直接跪下磕頭了。

渾邪王、休屠王兩人也是震驚的說不出話來了,當年冒頓為了弄鋼鐵,在整個大漠收牛馬稅,就差逼反整個大漠,但也只是弄出上千個鐵爐,制造出上萬副鐵甲,但這已經是大漠了不得的功績了。而現在漢人一爐鋼鐵就可以頂他們上千爐,差距如此大,他們敗的一點不冤。

而后劉邦帶他們看了大漢的武將流水線,上百斤的鍛造錘的水力的作用下,幾次就弄出一套板甲或者是一柄戰刀,一炷香時間弄出上百件武器。

而后帶他們去看了大漢新式火炮工廠,并且讓他們看來大漢的火炮試射。

“轟轟轟!”那種毀天滅地的威能,嚇所有胡人部落首領戰戰兢兢,再也不敢說什么,要在大漠給自己的部眾弄一塊草場了。徐凡這個大漢天子,在他們看來已經和神靈無異。

對這些胡人部落首領,展示了大漢充沛的武德之后,他們終于老實了,渾邪王、休屠王兩人在十王里安心住下,并且想著用自己的年金弄一份家業出來。

柯虎這樣的部落首領也有迷戀上在長安城聽戲,聽說書的,柯虎更是和劉邦一樣喜歡上足球,長安城的足球場幾乎成了他的常駐地了。

通過劉邦的關系,他還進了一個足球隊當中,因為柯虎人高馬大,身材敏捷,體能充沛,很短的時間就成為了足球隊的明星球員,在長安城居然都有不少的粉絲。

此時的長安城就是天下第一城,基礎設施,福利待遇都是最好的。

大部分的部落首領進入長安城城,就和劉阿斗差不多,此間樂,不思蜀。

只有少數幾個意志堅定的部落首領,提出了返回自己部落的意見,徐凡也沒有阻攔放他們回去。

劉邦完成任務之后,并沒有馬上返回自己的封國,而是繼續查看關中的變化。

他在礦場看到了黑火藥天崩地裂的場景,龐大的山體被黑火藥炸的粉身碎骨。

他也看到了煤炭礦場龐大的輜重車,拉著上萬斤的煤炭,去鋼鐵廠煉鋼,去蜂窩煤廠制造蜂窩煤,他還在煤炭廠看到了一個大鐵爐一樣的東西,只要燒煤就可以把礦洞里的水給抽出來。

他去了長安車馬廠,看一輛輛載重馬車如流水一般下線,不到一炷香的時間,他就看到兩輛馬車被組裝出來。

看到長安汽車廠,劉邦終于明白,朝廷為什么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弄到了五六萬輛載重馬車,并且還能以3000錢的低廉價格販賣。要不是朝廷不允許,劉邦都想買上幾百輛,價格太實惠了。

看到眼前的這一切,他終于明白,馬車真能像流水一樣制造出來。

他甚至沒有看懂這一切,一輛馬車就在他眼前組裝起來。

關中和遼東完全是兩個世界,劉邦有點不甘心,自己只能帶著一些野人在遼東打獵種田,他也想把自己的諸侯國建設在像現在的關中。

于是他道:“老周呀,長安城這里富得流油,和我們遼東完全是兩個世界,乃公是吃,吃不好,睡,睡不著,每日也只能摟著一些野人婆娘過日子,但陛下讓我們去遼東是想教化野人,不是想變成野人。”

周勃沒好氣道:“這些話你跟天子講更有效果,某還不了解你劉老三,你看上什么好東西,直接向天子去討要,跟我說有啥用,某袖子里有幾個錢你還不清楚。”

稅監開始普及財產公示發令后,周勃家有幾畝田地,幾個商鋪,幾支商隊,家里有多少錢款,通通都上報了,而后公示在大漢月報上,接受天下人的監督。

稅吏沒人敢在這方面耍小聰明,因為你公示的和你擁有的對不上,那就是財產來源不明,直接可以判重罪。

其他的稅吏還要想辦法轉移財產給自己的親屬,周勃卻沒有這方面的顧忌,他大大方方的把自己幾百萬的家產登上了大漢月報。

他是大漢的開國伯爵,在老家有封地,每年周勃家大概有30萬錢的純收入,周勃也有沒有一大家族要養,他兩個年長的兒子,分別在墨子學院和農學院讀書,幼子今年才剛讀小學,幾個親屬幫助他打理家業,他家每年賺的錢財根本花不完。

周勃是極其鄙視莊賈,吳畔兩人的,以他們元老的身份,真想享受富裕,根本不用貪污,只要去大漢之外建國,一年幾百萬的錢財輕松可以獲得,錢財到了一定的數字百萬,千萬又有多大區別。

這兩人既不愿意去海外打拼吃苦,又舍不得大漢境內的榮華富貴,明明有一條通天大路不走,卻往絕路上走。這種人就是實實在在的蠢貨,把自己家族幾百年的富貴都丟掉。

周勃最大的開銷,反而是每年救濟,當初那批跟著他打天下的受傷老兄弟。

大漢的貴族講究解衣衣之,推食食之。

對于跟著自己打天下的那批老兄弟,都是照顧的極其好。

這是因為大漢實行的是分封制,大漢的每一個貴族都有極大的可能性成為一方諸侯,而想要到大漢之外開拓一方諸侯國,那就必須要有一批信得過的心腹手下,而這樣的心腹手下,就沒有比當初跟著他們打天下的老兄弟更合適。

所以大漢的每位貴族,哪怕是最低的男爵,他們也會照顧自己的袍澤。

周勃現在勇攀丞相之位,但這些老兄弟就是他的后路,真要在大漢待不住了,他也可以依靠這些老兄弟在海外建立諸侯國。

劉邦大笑以掩飾自己的尷尬道:“你常年待在大漢,又在三川郡,關中做官,你和乃公說說,我在遼東也想要發展產業,伱覺得有沒有搞頭?”

周勃點頭道:“現在弄個產業的確是比種田更賺錢,你遼東那邊遠離大漢本土,四周又都是野人,你弄個紡織廠去遼東都可以賺錢,遼東幾百萬人都是你的客戶。”

劉邦不屑道:“你就這樣看輕乃公,紡織廠大漢到處都是,我看那車馬場就不錯,一年賺的錢比乃公封國都多。”

周勃聽到這話翻白眼道:“你還真敢想,車馬廠可是我大漢技術最高的工廠,即便是在大漢境內也只有關中和三川郡能弄出這樣的產業鏈。

其他地方都是從這兩地拿零件自己組裝的,你以為生產一輛載重馬車是那個最重要的總裝廠嗎?

根本不是,而是在總裝廠下屬的幾百個零件生產作坊,是關中洛陽幾萬高技術的工匠,沒有這些作坊,你拿頭去組裝馬車,沒有這些高技術的工匠,你連個合格的零件都制造不出來。”

“別怪兄弟我沒提醒你,你敢去遼東弄車馬廠,就做好把你封國的錢全部填進去的準備吧。”

劉邦聽完沒有生氣,而是拍手道:“某就知道和你商議沒有錯,你幫某想想遼東適合發展什么產業,乃公后半輩子是吃糠喝稀,還是大魚大肉,就靠你指點了。”

周勃鄙視道:“你半個身子都入土了,還后半生,某是給自己侄兒指條路。”

而后周勃就開始沉思起來,沛國在遼東半島,屬于大漢最落后的地區,因為缺乏人才,不管是紡織業,鋼鐵業的發展,都比不上大漢內地。

他從稅監得到信息就可以看出,江淮,中原,關中,河北之地這兩年富戶在不斷增加,稅賦也在不斷增加,就是燕地沒有增加多少,甚至于人口都被河北吸引走了。

燕地唯一發展的比較好的產業就是造船業了,從大漢發現香料島以來,大漢對南洋的開拓就在不斷增加,導致整個天下對海船的需求不斷增加,燕地雖然貧瘠,但就是因為人口少,百年的木料比比皆是,這都是造船的上等木料,現在會稽郡的海商都會去廣陽郡訂購海船。

周勃道:“你要真有雄心的話,砸鍋賣鐵發展造船業,這個行業應該有上百年的發展前景,但即便是這個造船業,依舊要很高的門檻,小的海船已經不適用海貿了,現在的海商普遍追求兩千料,三千料的海船,會稽郡已經在制造萬料海船,據說海船以百年木料做龍骨,能扛住任何風暴。”

劉邦問道:“乃公該如何發展造船業?”

“自然是先挖技術人才,高薪請他們去遼東,同時你自己送一批人才來墨子學院,魯班學院學習,培養屬于自己的人才,埋頭苦干10年,以遼東的資源,說不定造船業有你劉邦的一席之地。”

而后他說道:“想要發展一個產業,一要有人才,二要有錢財,大漢五十個郡縣都在發展產業,但弄得最好的,也就是關中,三川郡和我大漢龍興之地,其他郡縣發展的速度遠遠比不上我大漢的龍興之地,甚至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壓制,就是因為人才和錢財都跑到這些富裕的地方去了。”

和其他漢吏不同,周勃一直和稅務打交道,哪個地方富裕,哪個地方貧瘠,哪個地方發展快,哪個地方陷入了停滯,他都可以通過稅金的變化了解。

所以周勃就能感受到,大漢越有錢的地方人越多,越富有的地方越有錢。只是周勃還很難系統的提出什么馬太效應。

劉邦和周勃商議好之后,馬上就找到徐凡。

他先是說了一遍自己在漠北大戰立下的汗馬功勞,然后又說了一遍自己帶著這些部落首領,見識了大漢充沛的武德,消除了他們對抗大漢的雄心。

最后讓這些胡人部落首領陷入了溫柔鄉當中,讓他們在長安城樂不思蜀。

而后就這樣直勾勾的看著徐凡,看似什么都沒說,其實什么都說了。

徐凡無奈道:“你想要什么獎勵?”

劉邦道:“我遼東距離大漢本土太遠,從陸路上走到大漢,本土都要走三個月,唯一快捷的道路就是海運,但現在北方海船緊張,臣有好幾次都差點趕不上諸侯大會,真想來遼東,如果有一個能造萬石海船的造船廠,臣等就不用擔心,趕不上諸侯大會。”

“咳咳咳!”徐凡道:“萬石海船,你還真敢說。”

劉邦笑道:“小一點的臣也可以接受,但臣這不是擔心兄弟們的安危,千料海船隨便碰到一個風暴就會翻掉,這萬料海船不是說能抗住任何風暴,號稱永不沉沒。”

徐凡道:“現在朝廷欠下一屁股債,為了還債更是鬧出激烈的風暴,實在沒有財力來支援你建設造船廠,朝廷可以在魯班學院墨子學院支持你100學子,至于錢財,你去票據交易所自己籌集吧,是成是敗,就看你自己的本事。”

從去年杜陽縣主簿,從票據交易所籌集錢財,弄出一條兩百里的軌道。

大漢有很多有創業想法的人,大聲宣傳自己的創業計劃,以期獲得天使投資人的支持。

關中已經有10個縣學習杜陽縣的做法,弄出了2000多里的支線軌道計劃,這是計劃有的剛剛開始動工,有的卻即將完成。

現在票據交易所已經有十幾只股票了,其中杜陽縣軌道已經建設完成。

當月軌道馬車的運行量達到了2000輛,營收40萬錢,按照這個數量,原定的5年回本還可以提前一年,剩下的16年都是純利利潤,這個財報統計出來,杜陽軌道股票價格提升了三成,但依舊還有增長的潛能。

劉邦找周勃給自己制定一個投資計劃書,而后來到了票據交易所。

只見著票據交易所人山人海,氣氛熱烈,在此交易的人個個綾羅綢緞,穿金戴銀,生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錢。

在大漢其他地方,這樣的炫富行為必定會受人鄙視,但在票據交易所,這就是最好的名帖,有沒有錢可謂是一目了然,可以極大的節省大家的時間。

劉邦看到這樣的場景激動道:“我大漢的富戶真多,割了一輪又一輪,竟然還沒有割光。”

想到自己的諸侯國,真正能算富裕的,都是自己的親戚和心腹,根本割不了,他欽佩道:“陛下種韭菜的本事,真值得吾輩學習。”

當然劉邦沒有忘記自己今天的任務,他走到一個高臺前,拿出自己的印信大聲道:“某乃沛國國主劉邦,想要在遼東建立一個造船廠,能生產萬石海船,天子已經支持某上百墨家公輸家的工匠,有愿意跟著乃公發財的,請到這里來。”

聽到劉邦的話,一大批人圍上來,他們先檢查劉邦的印信,而后票據交易所的漢吏也跟過來,看了看劉邦道:“此人的確是沛侯劉邦。”

四周的人這才對劉邦的計劃感興趣。

沒辦法,大漢的騙子進化的太快了,從杜陽縣用股票的方法籌集資金建設軌道。

很多騙子就學會了這個方法,他們冒充大漢的貴族和官員,也提出一個極其具有誘惑力的計劃,什么一年回本兩年就可以賺錢。

大漢的富商紛紛投錢進去,結果這些貴族官員,帶著他們的錢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樣的騙子一年出現了5個,詐騙了幾千萬的錢財,甚至還導致了好幾個富商家破人亡,直接跳了渭水,終于引起了大漢朝廷的重視。

于是大漢派遣漢吏對創業者進行身份的鑒定,先得把身份查得清清楚楚,才有人敢投資。

當然這樣沒有官方背景的人,一般也只能得到幾十萬的錢財的項目。

因為即便是把他們的身份查清楚了。這些人也有可能帶著錢財逃跑,投這些人就和賭博差不多,高風險,高收益,成了能獲得幾倍的利益,輸了就血本無歸。學精明的大漢富商,對這樣的投資者只敢投個一兩萬錢,相當于賭博了。

只有那些有貴族和官方身份的人,才能給大漢的第1代天使投資人安全感。因為這些人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再怎么拉垮,也不可能做出攜款潛逃的事情。

確定劉邦的身份證,一個富商問道:“沛侯要籌集多少?我等幾年可以回本?”

劉邦把遼東的地圖鋪在地面上道:“這就是遼東的地圖,在中原極其珍貴的百年木料,在遼東可謂是比比皆是,木料的價格比中原低了5倍,在遼東造一艘海船,成本只有中原的一半,遼東東面就是倭國,這里有個大漁場,只要海船開過去就可以滿載而歸,還有一個鯨川海,顧名思義,就是這個地方鯨魚特別多,像大海一樣。再加上遼東想要來大漢內地,海運是最快的方法,加上現在海貿興盛,所以造船業大有可為。

某打算籌集一萬金,建立一個可以同時制造五艘海船的大型造船廠,按照現在造船業五成的利潤,加上工匠的成本,最少兩年,最多三年就和回本,這個造船廠本侯占一半的股份,余下一半的股份則由各位瓜分,先買先得,過期不候。”

(本章完)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