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295章 ,想要就食與敵的韓信和大志向的劉邦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95章 ,想要就食與敵的韓信和大志向的劉邦

第295章 ,想要就食與敵的韓信和大志向的劉邦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28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第295章,想要就食與敵的韓信和大志向的劉

第295章,想要就食與敵的韓信和大志向的劉


三天后,魏豹帶領3萬魏軍來到彭城,和魏豹一起來的還有陳曉和他的1萬南中諸侯聯軍。

陳曉對韓信抱歉道:“韓鎮南,南中荒涼人口不多,我等集結全部力量也只能湊出1萬大軍。”

韓信道:“陳國公客氣了,有您這一萬人的加入,我鎮南軍可謂是如虎添翼。”

陳曉看著年輕的韓信一陣感嘆,看到他就好像看到當年的自己一樣,其實陳曉也就比韓信大三歲,當年他初生牛犢不怕虎,背著父親投靠了天子,而后在天子的帶領下建立了連他都不敢想的功業。

此時想來都有一種夢幻,他只做出了一次正確的選擇,卻得到了想都不敢想的報酬。只是因為堂兄的造反,他也要跟著承受代價。

而后韓信命令李左車安置這4萬援軍。

翌日朝廷使者鄧說來到彭城,帶來天子最新的命令,令陳國公陳曉為鎮南軍副將,鄧說為鎮南軍監軍。跟著鄧說而來的有大漢上百軍官團隊,他們加入鎮南軍當中,成為鎮南軍地方骨架。

鎮南軍的指揮部組建好之后,韓信召開了第一次鎮南軍會議。

參軍李左車道:“根據我們的探子獲得最新的情報,為了抵抗我鎮南軍,項羽派遣大將鐘離眛帶領三萬齊軍坐鎮瑯琊郡莒縣。”

韓信笑道:“可學天子故計,我等可以用雙倍價格去瑯琊郡百姓手中購買糧食,即便是雙倍價格對朝廷來說也是大賺,這可以讓百姓受益,朝廷受益,這是雙贏的士氣。”

陳東道:“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守,鎮東將軍是一方主帥,自然會根據戰局情況做出調整,只是出兵,可能是鎮南將軍,找到了戰勝敵人的戰機。”

大軍開拔需要有幾倍后勤人員,像韓信現在出兵十萬,那么大漢就要準備30萬民夫來維持這條糧道,而到臨淄郡,這個人數還要增加一倍。

陳曉道:“當年莒縣被項羽攻破過,這么短的時間內,鐘離眛肯定來補救修補城墻,要是我二十萬大軍進攻莒縣,應當可以攻破莒縣。”

大漢軍規森嚴,起兵的時候就定下了11條軍規軍紀,任何人違反了都會受到嚴厲的處罰,從沒來沒有例外。

陳東道:“齊人不擅戰,秦末亂世,秦國十幾萬人就可以鎮壓整個齊地,田氏三兄弟更是屢戰屢敗最后把齊國都給丟光了,雖然現在的齊國是項羽,他也是一個萬人敵的猛將,但他一人不可能改變齊國不擅戰的情況。”

一營營士兵先東進到東海郡,而后沿著秦直道北上攻向莒縣。此時還是內線作在,漢軍士兵只要帶少量的干糧就可以行軍,到達目的地,有地方上的糧倉可以作為大軍的補給點。

“諾”陳曉,魏豹道。

韓信笑道:“我們受到影響,但齊國受到的影響更大,沒有瑯琊郡這一年的糧食收益,鐘離眛即便兵力充足,沒有糧食也堅持不了多久。

劉澤氣喘吁吁道:“不說說秋收后出征,怎么忽然提前了這么多?”

但軍隊多了40萬人,民間就少了40萬青壯,這幾乎是楚地三分之一的青壯,秋收必定會受到巨大影響。糧食減產,能提供軍隊的糧食自然也就減少了。而沒有糧食,這仗就打不起來。

陳曉點頭道:“鎮南將軍的意見某看可行,鐘離眛沒有足夠的糧食,抵擋不了幾個月時間。”

這個時候劉澤靠上來問道:“齊人好不好打?”

劉澤這些人還在進行軍事訓練,本以為還要訓練一個月時間,卻沒有想到,魏軍和諸侯聯軍一到,他們就馬上出戰,打了所有士兵一個措手不及。

陳曉道:“拿地圖取來!”

陳曉道:“鐘離眛這三萬齊軍都駐扎在莒縣?”

李左車卻說道:“我軍在等待秋收之后集結,齊軍也在等待秋收集結,真等鎮南軍20萬大軍集結好,我們對面的鐘離眛部可能有67萬大軍。”

李左車道:“瑯琊郡大概有30萬百姓,十取其一,就是3萬人,齊軍本土作戰多算1萬人,所以鐘離眛最多可以集結7萬齊軍。”

“監軍您帶來1萬士兵駐守彭城,繼續等待后續的士兵和糧草物資。”

陳東再數了一遍自己屯的士兵,確定沒有一個人落下才休息。

陳曉道:“二十萬圍困七萬人,短時間內想要攻破敵軍只怕非常難了。”

“而我大漢以武為根本,裝備精良,名將輩出,即便是暴秦也不是我大漢的對手,更不要說齊人了,野戰齊人必敗無疑。”

魏豹跟著說道:“這樣可以早日擊敗鐘離眛,我等也可以早日合圍臨淄城建功立業。”

鄧說本能拒絕道:“陛下說過戰前要多算,多準備,現在我軍糧草物資沒有準備齊全,士兵也沒有集結,而且最重要的是,秋收還沒有完成,現在出擊泗水,東海等郡糧食必定減產,對我軍持久戰極其不利。”

鄧說道:“遵命”

韓信想了想道:“本將想提前出擊打,打鐘離眛一個措手不及。”

“快,跟上,體力強的拉著體力弱的,不要丟隊了。”陳東身強體壯,他走在隊伍之外,鼓舞則自己的士兵。

“全營在道路旁休整。”命令下達之后,漢軍士兵一屯屯坐在直道旁的樹影下休息。

劉澤道:“齊人守城怎么辦?某聽說攻城會死很多人,還有什么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說法。”

韓信他們的戰略定下來之后,龐大的鎮南軍開始行動起來。

韓信點點頭,而后幾個參軍捧著一副泗水齊國一帶的地圖。

李左車看向韓信。

魏豹問道:“參軍您是如何算出來敵人的兵力的?”

“而且現在出征,對我大漢還有一個巨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就食與敵,在瑯琊郡獲得一石糧食,抵得上后方運輸10石,鎮南軍只要到了瑯琊郡,短時間不需要后方的糧草資源,可以收割瑯琊郡的糧食。要是再算上齊軍損失的糧食,那么我軍就賺了20石。”

這樣比消耗,我大漢占優勢,即便我們沒有泗水一帶的糧草,還有敖倉糧草可以支援,但鐘離眛沒有瑯琊郡糧草,士兵就只能餓肚子了。”

鄧說皺著眉頭道:“我大漢的軍紀可不允許擾民的事情,更不要說掠奪百姓的口糧了,要是瑯琊郡百姓大量餓死,我等都是要掉腦袋的。”

韓信一直非常重視情報工作,在他還沒有接受假鎮南將軍的職位之前,在得知齊王戰勝田橫,他就預料到漢齊之間必定會有一場大戰,所以他派遣了大量的探子去齊國,尤其是瑯琊郡。所以此時韓信已經在瑯琊郡建立了完備的情報網絡,能知道瑯琊郡齊軍大量的情報。

韓信他們都同意了,鄧說也被韓信說服同意了。

而后韓信道:“本將和陳國公,魏豹帶領10萬大軍北上殺向莒縣。”

陳東冷笑道:“我大漢有石炮,連滎陽這樣的天下堅城都可以攻破,齊人可以試一試死守,看看他們的城墻能不能抵擋住300斤的石炮。”

“只有少量兵力駐守其他縣城。”

劉澤聽到這話喜道:“我大漢如此強大難怪有這么多人參軍。”

陳東道:“之所以有這么多人想要參軍,本質上是因為我大漢也是一個軍工帝國,想要大在大漢成為人上人就要參加戰斗,建立軍功,只要有軍功,你就可以成為漢吏,可以發財,甚至可以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諸侯國。”

劉澤激動道:“我堂兄就是大漢功臣,他還在遼東建立了一個諸侯國。某就是以堂兄為榜樣,想要建功立業,以后也建立一個諸侯國。”

陳東淡然笑道:“那你要努力了。”

對于劉澤的想法,他并不感到奇怪。雖然徐凡已經刪除了很多殘暴的法令,但本質上大漢還是一個軍功帝國,是一個仁慈版的暴秦。

春秋戰國幾百年遺留下來的武德,加上大漢的軍功受爵制度,分封諸侯制度,讓大漢的武德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大漢有有錢人,都會想辦法為自己的子侄訓練武藝,培養軍事才能,給他們購買武器裝備鎧,還會花大價錢雇傭大漢退役的老兵成為教官訓練自己家族的子弟。

在富裕的陳郡,關中等地,還出現了大量的軍官培訓武館,開辦這些武館的都是大漢退役的老兵,他們招收弟子,把自己武藝,軍事訓練經驗教導給這些學生。

而這些學生后面的家庭,也愿意付出金錢的代價,畢竟不能讓自己家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學武的投入雖然大,但收益更大。

拼出了一個列侯乃至諸侯王,他們的家族就能傳承幾百年,成為人上人。這年頭根本找不到一個比爵位和諸侯國更加保值的家族傳承方式。

想想后世熱鬧的培訓班,就能明白此時大漢民間,對于貴族爵位和諸侯國熱切期待,只要有即便是拼光了家產也在所不惜。

所以大漢民間在軍事上的投入,甚至不比大漢朝廷少多少。大量的民間投入,讓大漢擁有了大量優質的兵員和優秀的基層軍官。

而這個時代的特色也是家族抱團,大家族幾十號兄弟一起訓練,以封建時代士兵的戰斗力而言,是極其強大的。

而將門更是可以以自己的子弟為班底,快速組建一支強大的小型軍隊,整個大漢天下各階級從上到下對軍事上的舉動投入,就和徐凡后世教育投入一樣,讓新生的大漢武德方面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代國,代都皇宮。

此地一片鶯歌燕艷,好不熱鬧。

劉邦邊喝酒邊欣賞這樣舞姬笑道:“還是趙國的歌姬漂亮,不像遼東只能看到野人,代王你現在的生活簡直是快樂無邊吶。”

代王歇笑道:“沛侯要是欣賞這些歌姬可以帶走。”

這點歌姬對代王歇來說根本算不得什么,只有刻意討好劉邦也是值得的。

現在天下最大的熱點就是漢齊之戰了,大漢出動60萬大軍,都快把代王歇嚇死了。

而這還不是大漢兵力的極限,遼東的呂臣還集結了5萬諸侯聯軍,這支大軍全部是騎兵,就駐扎在東胡以前的草場上,這支大軍只要沖鋒起來,要不了三天就可以殺到代國境內。

代王歇每每想到有這樣一支軍隊在代國外盤旋,他是飯也吃不好,睡也睡不著。而就在此時,沛侯劉邦來到代國,說是要看女兒劉樂。

代王歇當即抓住這根救命稻草,殷勤的招待劉邦,只希望劉邦為自己說幾句好話。

劉邦搖頭道:“某還是要保持艱苦樸素的作風,沛國本就小國寡民,地域蠻荒,很難吸引人才停留,某身為主公不帶好頭,下面就更不好做了,總不至于某每天歌舞升平,底下的人每天就要累死累活,上下不能做到同心,這沛國只怕建立不起來。”

現在的沛國比大漢最貧窮的郡縣還要窮,但此時沛國上下內心都有一口氣,想要把沛國建設成為不輸給大漢內地郡縣的熱土。這正是他以身作則的時候,要帶幾個歌姬回去,只怕沛國上下這口氣就散了,那他還怎么建立自己的諸侯國。

歷史上劉邦就有大志向,更不要說這個時代他還有徐凡這個榜樣在,這點忍耐度他還是有的。

張耳笑道:“當年你貪財好色,沒想到老了老了卻升起幾分雄心了,還能遏制自己的欲望,了不起。”

張耳甚至有的羨慕劉邦了,他雖然是代國丞相,位高權重,但也不如劉邦,雖然他那個沛國只有一座城池,幾萬百姓,但這卻是實打實屬于劉邦的國度,不想他這個代國丞相卻不能傳承給自己的兒子,畢竟代國是屬于代王歇的。

劉邦道:“姜太公80歲仍然輔佐周文王,開創了周朝800年的天下,并且建立了齊國,某只不過50歲,比太公年輕多了,依舊有建功立業的雄心。遼東雖然荒涼,但廣大天地大有作為,幾百年之后,某的沛國未必會不如現在的齊國,某的名聲未必會比姜太公差多少。”

代王歇道:“沛侯大志向,勝飲。”

說完代王歇和張耳敬劉邦一杯酒。

劉邦笑道:“某說大話了,讓大王和兄長笑話了。”

代王歇搖頭道:“哪里是大話,這是沛侯的大志向,當年齊國不也是東夷人的蠻荒之地,現在卻成為天下有數的富裕之地,這天下的事誰又能說的清楚。說不定以后沛國真比齊國富裕。”

劉邦恭維道:“代王您也不差,你代國有十幾座城市,幾十萬百姓,據說今年跟著陛下,更是抓了好幾萬匈奴人,把代國的領土擴張了一倍,比起代國,某的沛國就是一個野人國度了。”

代王歇搖頭道:“沛侯羨慕本王,卻不知道本王也羨慕沛侯,沛侯是天子部下,深受天子器重,不像本王這些外番,此時已經是戰戰兢兢了,齊王項羽坑死我們這些藩王了。”

項羽造反之后,大漢的內部自然對項羽喊打喊殺了,而對魏王咎,代王歇等外番也極其不友好,很多儒生認為,這些外番對大漢的威脅太大了,應該把他們移出中原。

代王歇聽到這番話是極其愕然的,你們儒生不是贊成分封制度,怎么變得這么快了?

而后是惶恐無比,代國的實力遠遠不如齊王,大漢不要說發動60萬大軍,就是6萬大軍他代國也抵擋不住啊。

而后張耳也問道:“天子對我們這些外藩諸侯有什么想法?是不是想削藩?”

劉邦搖頭道:“天子如何想法?某在遼東哪能知道?上次見天子還是在諸侯大會之時,兄長和代王都比某見天子多。”

張耳道:“但現在大漢官員對我們這些外藩諸侯喊打喊殺,加上齊王這事情,我等也擔心,”

劉邦道:“代王和兄長你們放心,代國和遼東能有多大區別,即便要削翻也削不到你們頭上,只會削魏王,不過大漢的確會改變對諸侯王的態度,可能會和我們這些內藩差不多。”

代王歇馬上問道:“如何和伱們內藩一樣?”

劉邦想了想道:“現在也只是傳聞,具體情況如何還沒有定下來,某隨便一說,你們不要當真。”

“是是是。”代王歇道。

劉邦道:“有個儒生提議大漢內地的藩王要推恩,以減少這些中原諸侯王對大漢的威脅。”

“推恩?”

劉邦道:“代王您有幾位公子?”

代王歇道:“七位。”

劉邦道:“那么您的代王之位會交給誰?”

代王道:“當然是本王的嫡子公子羽。”

劉邦道:“您這樣對其他兒子就不公平了,他們都是您的兒子,但公子羽可以得到整個代國,而余下六給卻連一寸土地都沒有。”

代王歇苦笑道:“歷來都是如此,某也不可能再打出6個代國出來。”

劉邦卻說道:“代國有11縣,加上今年代王打下的國土,算是有20余縣了,要是您的兒子每日分三縣,這不就皆大歡喜了。”

代王歇愕然道:“原來這就是推恩!”

(本章完)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