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277章 ,匈奴人的陰影,冒頓的心胸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77章 ,匈奴人的陰影,冒頓的心胸

第277章 ,匈奴人的陰影,冒頓的心胸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18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冒頓一直就認為牧民就應該生活在草原上,漢人的城池只是他匈奴人的糧倉,是用來給匈奴人囤積糧草的,卻不是給匈奴人居住的。

游牧變定居,匈奴的勇士還怎么騎馬,還怎么維持戰斗力?

漢人比匈奴人多幾十倍,要是匈奴人的戰斗力下降了,匈奴人還怎么在草原生存。

最重要的是匈奴人定居下來,那么住在雁門郡的到底是匈奴人還漢人?

冒頓敏銳察覺到,定居對匈奴人來說是極其不利的,甚至會分裂匈奴人,他本能的不想自己的部下定居下來。

婁煩王道:“可以冬天居住在城池當中,這樣可以用城池抵擋寒風,這里也可以成為我們匈奴人的草場,雁門郡可比大漠富饒多了,能養活更多的部眾,既然漢人皇帝放棄了這塊土地,我們就應該占據。這些土地可是最優質的草場,單于不能就這樣放棄了。”

臧衍道:“單于,雁門郡物產豐饒,不但可以放牧,還可以耕作,而耕作的收益幾十倍于放牧,一個雁門郡每年可以收割幾百萬石糧食,養活幾十萬部眾,讓匈奴實力大增,有了這些糧食匈奴人再也不用擔心過冬的問題了。”

臧衍一直想要匈奴人和大漢擴大戰爭,要是冒頓真占據了雁門郡,那么匈奴人和大漢的戰爭就不可避免了。而且匈奴人的實力也太差了,他想要提升匈奴人的力量,雁門郡大漢來說是一個窮郡,但對匈奴人來說卻無比富裕,可以在雁門郡得到幾百萬石糧食,可以讓匈奴人養更多的子民,極大提升匈奴人的實力。

在他看來想要爭霸天下就必須得耕戰,只靠草原,匈奴人永遠不可能是漢帝的對手的。

休屠王聽到幾百萬石糧食激動道:“單于,這可比我們每年入侵中原,搶的要多的多啦,而且還不用死人。”

匈奴人雖然劫掠中原,但每次他們都有非常巨大的傷亡,搶的糧食也不是很多,匈奴人南下主要是想要消耗多余的人口,節省口糧。

而現在聽到每年可以收獲幾百萬石糧食,很多部落首領眼珠子都紅了,這可是一筆無比巨大的財富,可以讓他們的部落多養活幾倍的人口。

冒頓卻瞪了臧衍一眼道:“我等的部眾只會放牧,不會種田,這上百萬石的糧食誰來種?而且占據了雁門郡,漢人豈會善罷甘休,他們領兵反擊,難道我們要舍棄騎兵的激動性,撞上漢人的軍陣?這要死多少人,難道我們要放棄草原和漢人爭奪城池?”

“未必不可,中原比草原富裕多了,而且也溫暖多了,占據中原,我們匈奴每年就不會凍死太多的人了。”還真有不少部落首領有這樣的雄心,想要占據溫暖富饒的中原。

冒頓道:“我們在草原的大月氏就就不管了,要是大月氏人聯合漢人對付我們匈奴,我匈奴就要面臨兩面夾擊之態,到時候不要說是占據中原了,只怕連我們在草原的牧場都保不住。”

這個時候渾邪王等人才清醒過來,他們還有大月氏人這個敵人。

而冒頓敏銳的察覺到臧衍的不懷好意,此時匈奴人實力根本不如大漢,占據雁門郡會極大消耗匈奴人的力量,而他此時的目標還是草原上的其他部落,大月氏人才是冒頓最大的敵人,他不想在中原之地耗費太多的力量。

戰國時代剛剛落幕,這個時代的中原還是非常武德充沛,加上騎兵還沒有呈現完成體,騎兵對步兵方陣唯一的優勢只有機動性,其他不管是攻擊力,防御力都遠遠不如中原的步兵方陣,而雁門郡又是一個盆地地形,山脈眾多,適合步兵防御,冒頓知道占據雁門郡,他們匈奴人也是守不住的。

此時冒頓內心有一陣心悸,總覺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會發生,他覺得很有可能是匈奴人的先鋒出現問題。

但他又覺得是

自己多慮了,折蘭王他們加起來有4萬騎兵,如此龐大的軍隊,漢軍是很難擊敗了,而且即便漢軍擊敗折蘭王他們,但騎兵總可以輕松跑的出了,匈奴人在戰斗力不如中原王朝的情況下,仍能存活這么多年,并且成為趙秦兩國最大的禍害,靠的就是他們騎兵的機動性,他們可以打不過大秦,但卻可以輕松逃命。

但很快他不好的預感更加深了,尤其是當他看到遠處冒出來的煙塵,常年領兵作戰的冒頓明白這股煙塵是騎兵弄出來的,而一支騎兵沖到平城,不管是匈奴人的騎兵,還是漢人的騎兵,對他們來說都不是好事情。

很快其他匈奴人就警惕起來,幾十個匈奴人探馬奔向煙囪方向。

半天后,探馬對冒頓匯報道:“單于,那是折蘭王的部眾。”

冒頓道:“本單于不說讓他們先一步去馬邑,怎么回來了?”

探馬悲傷道:“折蘭王他們被漢人擊敗了,白羊部,東胡部已經被漢人殲滅。”

“什么!”冒頓和所有匈奴大部落首領都不敢相信這個消息,四萬的騎兵,這才多久就被打殘了。

冒頓冷臉道:“帶折蘭王過來,本單于要知道所有事情,他們是怎么打仗的?4萬騎兵怎么會敗得如此慘。”

對現在的匈奴人來說,一戰就少了兩大部落,不說面臨生死存亡,那也是元氣大傷了。

半天后折蘭王來到平城,他見到冒頓就跪在地下悲泣道:“單于,漢人的騎兵太強大了,白羊部和東胡部被漢人擊潰,投降了漢人。”

“這怎么可能?即便你們打不贏漢人,難道連逃都不知道逃嗎?”休屠王氣憤道。

“你們這簡直是丟盡匈奴人的臉。”婁煩王惶恐當中帶著一絲氣憤道。

這些年他們匈奴人好不容易有的起色,而且也滅了東胡這個最大的敵人,眼看著匈奴就要成為草原的霸主了,但這次戰敗讓他們回憶起以前對漢人的慘敗。

以前他們匈奴人,也可以在中原人手中占到一點便宜。但每次只要是中原王朝重視他們,他們就會迎來前所未有的慘敗,讓匈奴人元氣大傷,打回原形。

幾十年前他們被趙國打的大敗,十年內他們被蒙恬打的大敗,甚至和陰山草場都被秦人奪去了,建立了九原郡。而今天折蘭王他們的慘敗,讓這些部落首領回想起,那些非常不好的記憶。

難道他們匈奴人又要被漢人打回原形了。

冒頓臉色凝重問道:“你們是如何和漢軍交戰的?為什么會敗得如此慘?”

折蘭王哭著說道:“漢人的裝備太強了,他們居然弄出了5000套鐵甲讓騎兵穿,組建出一支鐵甲騎兵,這樣的騎兵太強大了,我們勇士戰刀完全破不開他們的防御。

東胡王所有的部眾,在這支鐵甲軍面前,連一個時辰都沒有堅持住就被擊潰,東胡王這個懦夫馬上就帶領部眾投降漢人。

“而后漢人的騎兵又殺向白羊部,我部逃的快,才逃出了升天,而白羊部堅持了不到一個時辰就被漢軍吞沒了。”

“不可能,你在撒謊,大漢的商人也賣過鐵甲給本王,一副鐵甲要了本王50匹戰馬,漢人即便富裕,漢帝也不可能拿出5000套鐵甲,這是長生天才能做到的事情。”渾邪王不敢相信道。

五千套鐵甲要二十五萬匹戰馬才能購買到,這幾乎是匈奴人四分之一的戰馬數量了,在這些大部落首領看來,這樣龐大的財富沒有任何人可以拿出來。

只有臧荼嘆口氣道:“漢帝有這個本事,甚至他手中的鐵甲兵不止5000人,而是幾萬鐵甲兵。在大漠一副鐵甲要50匹戰馬,但漢帝弄出高爐,據說一次就可以煉出幾萬斤鐵,在大漢境內鐵甲的價格和一匹戰馬相差無幾。”

渾邪王氣得渾身發抖道:“這些該死的女干商,居然讓本王多花50倍的價格來購買一套鐵甲,下次他再來我的部落,我要讓他嘗嘗漢人五馬分尸的刑罰。”

“蠢貨!”冒頓怒道。

都這個時候了還在計較女干商的事情,冒頓一想到漢人幾萬穿著鐵甲的士兵沖到草原,他們匈奴人的家園只怕又壓迫保不住了。

“漢人已經強到這種地步了嗎?”冒頓內心顫動想道。

漢人人口本就比他們多,現在連裝備都比他們強一個等級,以至于匈奴人完全不是漢人的對手了,匈奴人的未來在什么地方?

其他匈奴部大首領也是在瑟瑟發抖,現在已經后悔集結大軍入侵大漢了,真要按照臧衍說的,漢人有幾萬鐵甲兵,他們這十萬大軍只怕都不夠漢人兩萬鐵甲兵殺的。

婁煩王戰戰兢兢道:“單于,趁著現在大軍損失不嚴重,漢軍的主力也沒有殺過來,我們撤退,漢人的鐵甲騎兵再厲害,我們逃到草原他們也殺不過來。”

“婁煩王說的有理,漢人不會放牧,他們殺不到草原。”

所以匈奴大部落首領都不想繼續打下去了,上萬騎的大部落居然扛不住漢人騎兵一個時辰的進攻。要知道能拿出萬騎的部落,無一不是草原上的大部落,屬于稱霸一方的存在,但面對漢人的鐵甲騎兵卻成為了弱雞一般的存在。漢軍如此恐怖,他們是萬萬不敢再嘗試進攻了。

冒頓看到一個驚恐無比的部下暗嘆道:“他們被漢人嚇破膽了,要是就這樣回去,只怕匈奴人連草原都難以立足了。”

連膽氣都破了,他們還如何殺敵,要知道匈奴人可不止有漢人這一個敵人,還有大月氏人,東胡殘部,夫余人等草原上大大小小的部落,他們都在暗中盯著匈奴人,只等匈奴人衰落,而后惡狠狠的咬上來,漢人不能駐扎在草原上,但卻不代表這些部落也不能。

所以想了想冒頓堅定道:“全軍繼續南下,本單于想要去見識一下,漢人的騎兵是不是真有如此強大。”

婁煩王等人萬萬沒想到,冒頓居然還想要南下,他們剛想開口阻止。卻被冒頓瞪的不敢發聲。

而后冒頓看向臧衍道:“先生在大漢境內交際廣泛,可認識懂得修筑高爐之人?”

冒頓想來既然武器已經出現了代差,那就想辦法彌補這個代價,大漠可沒有什么奇陰技巧的說法,只要有利于他們生存的東西,統統都是好東西,工匠在草原上的地位非常高。

臧衍苦笑道:“給漢王修筑高爐的人是墨家巨子,叫秦泊,他是百家宗師,這樣的人在大漢境內也不會超過十個,秦泊深受漢帝的重視,被漢帝分封為侯爵,他這樣的人是不會來到大漠的。”

要是他有秦泊的待遇,他也不想來草原。此時臧衍開始懷疑自己來草原是不是一個錯誤了,漢軍的實力強大,這點在秦漢之戰表現的淋漓盡致,但這次和匈奴人大戰卻讓臧衍愕然的發現,他還是低估了漢軍的強大了。

此時草原第一勢力匈奴人,在強大的漢軍面前就像一只草雞一般。

在大漢還沒有重視的時候,草雞能啄大漢幾下,一旦重視起來,不過一萬騎兵就能擊潰匈奴人四萬騎兵,戰斗力的差距太大了。

冒頓道:“難道只有他一個人懂修筑高爐?”

臧衍道:“這倒不是,一個煉鐵廠有好幾千工匠,高級的工匠應該懂一些高爐的事情,只是這種工匠在大漢的地位也非常高,只怕他們不會愿意來到大漠上。”

冒頓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本單于相信,有足夠的賞賜,就會有人才來投靠我匈奴。”

而后冒頓大聲道:“只要有人能給我匈奴修建出一座高爐出來,單于愿意拿出上萬部眾,和封

王作為獎勵,要是有人能給我匈奴人弄出上萬鐵甲,本單于愿意讓他成為大匈奴的右賢王,地位只在本單于之下。”

這賞賜連臧衍都羨慕了,在匈奴萬戶就是大部落的標準線,有上萬部落的首領就可以在大漠上稱王,這和大漢的侯爵相當。右賢王的賞賜就和大漢的丞相相當了。

這個時候他對冒頓有了一絲信心了,雖然現在匈奴人實力遠遠不如大漢,但冒頓卻是一代雄主,最起碼在心胸可以和漢帝相比,加上草原上的地利優勢,冒頓未必不能和漢帝一較長短。

冒頓道看著婁煩王他們道:“你們把這個消息給我傳遍整個草原,要讓草原上所有的商隊都幫我們找能建設高爐的人。”

“遵命!”婁煩王等人跪下道。

他們也想要找到這樣一個人,要不然裝備的差距太大了,他們根本不敢靠近大漢的領地。

冒頓看向臧衍道:“先生在大漢有關系,還請先生也幫助我匈奴找能建設高爐的鐵匠,只要能找到這樣的人,本單于與必定重謝先生。”

臧衍道:“諾”

吩咐好事情之后,冒頓道:“整頓大軍,我們繼續南下。”

婁煩王等人只能苦著臉道:“是”

最后冒頓留下了婁煩王道:“我們在大漢境內的消息不能全靠臧衍他們,還要有我們匈奴人自己的渠道,此戰過后,婁煩王想辦法聯系你們在中原的族人,讓他們想辦法給我們匈奴人打探漢人的情報。”

冒頓覺得臧衍不懷好心,但此時又不得不用他。

為了不被臧衍誤導,冒頓想要有一個匈奴人自己在大漢的情報網絡,而婁煩人是他最好的選擇,因為他們在草原上是匈奴人,在中原就是漢人。

婁煩王聽到冒頓這話頓感為難道:“他們只怕看不上我們這些窮親戚。”

婁煩也算是一個有歷史興盛過的種族,春秋時期,周天子要舉行諸侯大會,都要請婁煩人作為觀禮嘉賓。

戰國時期婁煩進入興盛時期,他們清一色騎兵,弓馬嫻熟,頻頻南下騷擾,中原各路諸侯不勝其煩。

三家分晉后,婁煩族乘虛南下,攻占了原本晉國的大片領地,將國都定在了今天的婁煩縣,占領了大半個山西之地,建立了興盛的婁煩國。

當時北方的趙國深受其害,新繼位的趙武靈王,頗有雄才偉略,他經過長期觀察,看到婁煩等北方少數民族穿的都是衣短袖窄的服裝,這與中原寬衣博帶有很大區別,而且他們軍隊對于騎兵為主,而趙國則是笨重的戰車,與騎兵相比,機動性太差。于是他下決心胡服騎射。

趙武靈王改革后,趙國實力大大增強,一舉擊破婁煩國。

婁煩國滅亡后,一部分婁煩人內遷做了趙國人,而另一部分不愿意歸附的婁煩人,在婁煩王的率領下,向北遷徙,在趙國和匈奴的夾縫中求生。后來婁煩王聯合中山國又一次卷土重來,被趙武靈王大敗。

而后冒頓成為匈奴單于之后,婁煩開始融合進匈奴人當中。而留在中原的婁煩人則成為了漢人當中的一支。

兩支婁煩人分開并不算久遠,雙方還有聯系,當然看不起窮親戚是人的本性。在中原的婁煩人,得到了中原先進的耕作技術,日漸富裕起來,自然就看不上還在游牧的窮親戚,這十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婁煩人已經把自己看成是漢人了,就越發不待見這些窮親戚了。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