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262章 ,千金市馬骨和難以轉變的觀念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62章 ,千金市馬骨和難以轉變的觀念

第262章 ,千金市馬骨和難以轉變的觀念


更新時間:2024年04月13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長安城,農業錢莊總店。

“掌柜大好事,掌柜大好事!”胡亥一進來就大喊大叫道。

宋襄聽到這聲音皺著眉頭出來道:“什么好事?”

胡亥道:“某接到大單,某的兄長在趙里是夫子,在鄉里威望甚高,他已經說服趙里的百姓貸款購買十幾頭耕牛,鐵器農具,貸款額度達到幾十萬錢,而且趙里的亭長還想借我們農業錢莊的錢來修水渠。”

“修水渠?咳咳,你們這里民風就這樣淳樸嗎?

他們知不知道修個水渠的花費有多大?當年大秦集全國之力也不過修建了一條鄭國渠而已。”

胡亥馬上說道:“沒有那么大,就修一條十幾里長的小水渠。能覆蓋住趙里上幾萬畝土地就可以。”

“十幾里?”宋襄覺得這個生意可以做。

而后胡亥小聲說道:“掌柜,某覺得這是個千金市馬骨的好機會,您想想看,普通農戶購買幾十錢的鐮刀,幾百錢的農具,我們要貸多少款?才能把這兩億錢全部貸出去。

但要是修這種小水渠的話,一個村里怎么也得花費上百萬錢?只要有上百個這樣的村里我們的貸款不就成啦。我們農業錢莊就應該以趙里為馬骨,把這小水渠給弄好,轟動整個關中,到時候就不用擔心農戶貸款的問題了,而我們農業錢莊也可以打出長安城了。”

宋襄眼前一亮道:“胡亥你是個人才啊,連千金市馬骨的典故都知道,這事情就交給你全權負責啦,有什么困難都可以上報,我們農業錢莊全力支持你。”

胡亥道:“我們農業錢莊提供錢,趙里可以提供幾百青壯,現在最缺的就是一個懂修水利的人。”

宋襄道:“這好解決,一個小水渠而已,某去聯系水利學院找一個夫子去幫忙。”

大漢三年十一月六日。

在宋襄的幫助下,水利學院夫子李裕,跟著胡亥來到了趙里。

胡亥他們一過來,所有的村民都激動的圍上去了,村里要修水渠的消息已經傳遍,所有的村民都極其興奮。

這里是關中,鄭國渠距離他們村里連50里都沒超過,村里不少的老人都曾經修過鄭國渠,也知道鄭國渠修成之后帶來的超級豐收。

當年六石四斗的畝產震動了整個關中,很多人都對當年的豐收記憶深刻,水渠對關中的百姓而言是豐收的象征。現在他們村里居然也要修水渠了,村民們激動的心情自然是可想而知的。

胡亥看著圍上了來的村民不耐煩道:“你們又不懂修水渠,圍上來干什么,這不是影響人家水利夫子的工作,快快快,該干嘛干嘛,不要圍在這里。”

村民們被這樣轟,也不惱火而是一個個離開,只留下了夫子扶蘇,里長江濤,亭長王文三人。

李裕看到三人笑道:“沒想到你們村的人挺有遠見的居然還會想到修水渠。”

扶蘇拱手行禮道:“趙扶蘇見過兄臺,不知兄臺大名?”

“在下李裕,見過各位,家祖是蜀中李冰,因為家族擅長修水利,被天子請到了關中,現在為水利學院的夫子。”

扶蘇道:“原來是李太守的后人,難怪會得到天子的重用。”

“不知道我們趙里修灌溉全村里的水渠花費是多少?”

李裕看了四周的地形道:“你們這里地形平坦,又靠近渭水,不缺乏水源,只修建一個小水渠的話,花費不大,最近墨家弄了一個新式的風車,可以通過機械抽水的方式,把河堤的水越過大堤抽到農田當中。再用上磚頭水泥來修建水渠,只算材料費用的話,百萬錢左右,可以減少一條灌溉全村的水渠。”

為了解決農業灌溉的問題,徐凡想到了后世的風車和承壓井技術

承壓井利用大氣壓原理把水抽上來,但這樣要用人力不斷的壓水非常不方便,徐凡又想到了風車作為動力源,兩者一結合就可以源源不斷地把河水抽到田地當中,

甚至在沒有河流的地方只要打下了水井,再建個風車也能把地下水抽上來,對這個時代而言可謂是增產神器,只要找準水脈,即便是山地也可以豐收。

扶蘇三人相互看了一眼大喜,而后扶蘇道:“我趙里的水渠就拜托李夫子了,事成之后我趙里愿意1萬錢作為李夫子的報酬。”

李裕笑道:“不用了,農業錢莊已經付過報酬了,一事不二酬。各位可以干自己的事,某在趙里觀察你這里的地形,好設計合適的水渠方位。”

扶蘇明白,這是專業的事情,他們待在這里也不懂,反而會打擾到李裕。

于是四人就離開了這里。

里長江濤看著李裕還是有點擔心道:“我們這就借了上百萬錢?還不上該怎么辦?我等不會賣兒賣女吧。”

里長江濤年紀大了,對這樣冒風險的事情總是有些擔憂的。

胡亥笑道:“這個是天子的產業,里長您擔心什么,擔心天子讓你賣兒賣女。不可能的,我們趙里上萬畝土地,每年打下來的糧食也有值幾百萬錢,哪里用擔心還不起。”

里長江濤:“天災人禍的事,誰說的準?今年關中大豐收了,誰知道明年老天爺會不會發脾氣,來了一個旱災絕產,到時候我們收的糧食連自己都吃不飽,哪里還有錢去還這些貸款?”

胡亥好笑道:“里長,正是因為老天爺會發脾氣,我們才更要建水渠啊,只有我們水渠建設好了,即便老天爺他發脾氣,我們也不缺水澆灌莊家,糧食也不會減產。

就像鄭國渠一樣,以前動不動老天發脾氣,當地的百姓自己都養不活自己。但鄭國渠建成之后,你看看不管是水災,旱災哪里田地都是豐收的,關中都沒有兇年了,修建水渠就是最好對付老天爺的方法。”

這次連扶蘇都幫助胡亥道:“里長,我這個弟弟雖然不靠譜,但他今天這說話有道理的。修水渠才是解決天災最好的方法。”

亭長王文道:“這筆錢雖然多,但我們最多明年咬咬牙多賣點糧食,以后的幾年辛苦一點,多出幾份力氣,總是可以還上的。

但水渠建設好之后,我們就給子孫后代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了,有這條水渠,我們趙里會越來越富饒的。”

胡亥笑道:“說的沒錯。”

而后他用手指向村口附近三三兩兩閑聊的人道:“某都不知道該如何說你們好,現在關中到處都缺人手,少府的農具工廠在招人,鋼鐵廠在招人,煤炭場,礦石場,甚至還有很多家具作坊,馬車作坊都在招人,工人的月俸越來越高,你們情愿坐在村里閑聊胡侃,也不愿意到長安城去打工。村里這幾百號青壯,去這些作坊去打工,一個月也能賺個十幾萬錢,幾個月下來這百萬錢不就還上了。”

里長江濤震驚道:“長安城的作坊真這么賺錢?但朝廷不讓我們亂走,而且出了村里,誰知道外面的人會如何欺負我們農戶。”

大秦以前對戶籍看管的是極其嚴的,甚至不允許村民隨意出走。

胡亥嘲諷道:“您說的都是老黃歷了,現在誰還有人限制大家進出?您看我時不時就跑到長安城去,有人管過嗎?”

“現在是新的朝廷,新的世界,您老的觀念要變的,不然的話即便有好事情,你們也抓不住。”

胡亥沒好氣道:“你們愿意吃苦就去挖礦,包吃住不說,每個月還能賺1200錢的俸祿。”

“這么賺錢?”里長江濤的三觀碎裂了,按照糧食價格來算一個月就能賺13石麥子,一年下

來就可以賺160石的糧食,相當于關中150畝以上的糧食產能,這個俸祿足夠養活一家五口人,而且還能過得不錯。

“不要聽胡亥的一面之詞,挖礦雖然賺錢,但卻極其危險,稍有不慎就是家破人亡,還是我們農戶種田最安全。”扶蘇馬上說道。

胡亥馬上道:“做馬車作坊的工匠有六百錢,技術好的師傅也超過了千錢,還有制造家具作坊俸祿也有五百錢,長安城俸祿超過千錢的工作比比皆是,現在知道我為什么老是往長安城跑,就是因為長安城機會多啊。待在我們這里只能和這些人一樣胡侃浪費時間。”

亭長王文道:“現在知道這些也晚,人家水利夫子都幫我們勘察地形了,要不然多久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要準備開始開挖水渠啦,等我們水渠挖了三四個月,春耕就要馬上開始了。”

胡亥道:“只要你想賺錢機會總是有,春耕雖然里忙,但春耕完之后,家里的田地就可以交給家人,青壯也可以去長安城打工嘛,學徒雖然沒有太高的工資,但一個月也能賺幾百錢,好歹補貼一份家用,總好過你在鄉里浪費時間。”

亭長王文愕然道:“好像是可以呀。”

大漢三年十一月七日。

李裕在趙里待了一日,而后根據趙里的地形地勢,算出了趙里水位最高點,這里用來安置風車,而后在接竹管道渭水當中,可以讓承壓井抽水。從最高點建設一條主水渠,而后流過趙里之后開挖多條三尺深,三尺寬的輔助水渠,這樣就可以讓整個趙里的田地都灌溉到水渠。

李裕道:“修這條水渠有花錢和不花錢的兩種,不花錢的方法就是你們只購買風車和承壓井,而后水渠你們手動挖掘,這樣不需要太多材料費,只要你們花費力氣就可以弄出一條水渠。”

“還有這等好事?”王文不敢相信道。

胡亥著急說道:“李夫子,你可是收了我們農業錢莊的錢的,可不能把我們錢莊的生意給攪黃了。”

李裕笑道:“我收的只是規劃水渠的錢,至于你們要如何建設水渠就不歸我管了,我只是把我知道的事情全部說出來而已。”

扶蘇問道:“這種水渠應該有缺陷吧?”

李裕點頭道:“因為沒有磚石材料的填充,這條水渠建立之后必定會被流水侵蝕,所以你們每年都要修繕這條水渠,而且一架風車可能不夠,你們趙里要多準備一些風車。”

王文問道:“花錢的水渠要如何建設?”

李裕笑道:“花錢的就是購買磚頭水泥填充下去,這樣建設水渠的好處就是堅固耐用,平時不需要太多的修繕,即便哪里出現了破碎也可以快速修補。而且因為有磚石的填充,水渠漏水非常少,可以灌溉的土地更多,泥土水渠要比磚石水渠多輸送5倍以上的水量,才能達到同意灌溉的效果。”

“不過這樣的水池非常花錢,光磚頭可能就要幾十萬塊,要大量的水泥作為填充劑,還要設計一些輔助水渠的水閘,不算人力成本和工具成本,花費大致在百萬錢上下。”

扶蘇想了想道:“這水渠是我趙里的百年大計,此時我們省錢了,子孫后代就要吃這個苦了。”

胡亥也跟著說道:“里長,你也聽到了,便宜的水渠動不動要修繕,這也是要花費力氣的,有這時間和力氣,隨便在長安城找份差事也能賺到錢啊,修水渠,這就不能省錢。”

王文也跟著說道:“既然有好的,我等就不要選差的了。”

里長江濤看到扶蘇和王文都同意了,自己只能同意建設花錢的水渠了,對于扶蘇的話他還是聽進去,比起讓子孫后代吃苦,里長江濤還是認為自己把這個苦吃了好。

大漢三年十一月八日。

胡亥代表農業錢

莊在趙里,和所有村民簽訂契約,趙里村民以集團的名義向農業錢莊帶領百萬錢用于建設水渠,利息每年兩分,抵押物就是趙里的農田。

契約簽訂好之后,胡亥帶著扶蘇三人,先去了長安磚石作坊,訂購了50萬塊磚頭,而后去農具廠,訂購了500柄鐵鍬等農具,再去水泥廠訂購水泥。所有的業務都需要胡亥來辦理。

胡亥抱歉道:“按照我們錢莊的規定,你們是不能接觸錢的,所以才這樣麻煩。”

扶蘇奇怪道:“為什么會有這么奇怪的規定,我們拿著錢也是一樣可以購買這些東西啊?”

胡亥道:“我們錢莊是怕你拿著錢,不去購買這些東西。這是助農貸款,要是有哪個敗家子拿著這筆錢大吃大喝,那就違背陛下的本意,而且這樣的人也還不起錢。”

扶蘇好笑道:“你還有自知之明。”

不過他也為漢帝想的深感到敬佩,像漢帝這樣為民著想的帝王太少見了,三代時期都沒有這樣的帝王,也就是上古帝王有這樣的德行。

李裕畫好施工的圖紙,各種原材料工具也紛紛壓送趙里當中,磚頭也被牛車帶著趙里碼放好。

趙里的男女老幼紛紛開始動手,開挖水渠,建設自己的家園。

胡亥為了鼓舞士氣,甚至專門把李裕畫的圖紙,描在一塊布上,掛在村口的木板上,讓每個上工的村民都能看到水渠的示意圖。

“你們趙里這干什么,這是在建大院?”四里八鄉的村民,看到大量的物資進入到趙里,好奇的紛紛打聽。

村民自豪道:“我們在修一座屬于我們村自己的水渠,這條水渠只要修建好了,我們村所有的土地都是水澆地,都可以打出3石以上的糧食。”

“你們哪來的這么多錢來購買這些磚頭和物資?”修水渠其他的村民不奇怪,奇怪的是這里的村民居然能弄到如此多的磚頭和工具。

村民道:“我們去農業錢莊貸款購買的。”

“你們瘋了,居然去借印子錢修水渠,你們趙里要完了。”

趙里借印子錢修水渠的消息,很快傳遍整個四里八鄉,四周的村民更更是一片嘩然。

一個人借印子錢,他們聽說過,一村人借印子錢,關中幾百年來就從沒有聽過這種事情。這頓時成為了熱點事件,趙里更是成為了這個熱點的中心。

以至于四里八鄉的村民,紛紛跑到趙里來觀看這條押上子孫后代的水渠。

“大家不要聽謠言亂傳,我們這不是印子錢,一年只要兩分利息,而且不利滾利,是正規錢莊,是天子給我等小民的福利,大家有需要可以了解一下,我們錢莊可以幫各位貸款購買牛羊,各種農具水車。”胡亥看到如此多的村民,想要把他們發展成為自己的客戶。

只可惜這些村民根本不聽胡亥說什么,只要他一圍上來,馬上就走開,即便他說破天來,村民們也不相信這些是真的。他們只是想要看趙里的熱鬧。

這讓趙里的村民氣憤不已,他們每天辛苦的挖水渠,而這些人卻待在旁邊,對他們嬉皮笑臉的嘲諷。

扶蘇勸說趙里村民道:“不用管他們的人,也嘲笑我們,做好自己的事就是了。”

兩個月后,在整個趙里幾百男女老幼的努力下,趙里幾十里的水渠建設好。

“開渠!”

在風車的帶動下,水嘩啦啦的從主渠流輔渠,而后流向他們的田地,很快趙里的大部分土地便水波盈盈。

四里八鄉村民看到這場景一片嘩然,本來還想嘲諷他人,沒想到傻子居然是自己。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