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226章 ,破關和一將功成萬骨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26章 ,破關和一將功成萬骨枯

第226章 ,破關和一將功成萬骨枯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28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徐凡道:“現在還不是高興的時候。”

他本想讓這個士兵當向導,結果卻發現自己連人家的名字都不知道。

于是他只能問道:“這位小兄弟叫什么名字?”

秦軍士兵道:“張山。”

徐凡道:“張山小兄弟和石頭,你們兩人為向導,只要能探查出這條道路,你們就是我聯軍的大功臣,漢軍絕對不會虧待你們兩人。”

徐凡看向季心道:“以石頭和張山小兄弟為向導,你帶人去探查一番,看看這條道是不是真可以通向函谷關后方。”

季心:“諾!”

季心帶著石頭和張山兩人連同100多探馬,去黃河邊探查新的小道。

翌日,季心就帶著石頭和張山兩人回歸了聯軍營地。

季心欣喜道:“漢王,黃河河底真有一條暗道河灘,應該是被河水沖刷出來的,隱藏在河底之下,不算太深也就三尺左右,不進入黃河根本察覺不到,這條河灘寬闊處有好幾里,窄處也有好幾丈,大軍完全行軍到函谷關后的秦軍大營。”

當聯軍各路人馬和漢軍高層全部來到中軍大帳之后,徐凡對所有人通報了這個好消息。

“末將在!”

而后徐凡看向所有人笑道:“我們整頓大軍,吸引函谷關上的秦軍注意力,為宋留他們突襲創造條件。”

宋留對張山問道:“路在何方?”

張山和石頭激動道:“諾!”

漢軍一路行軍了十幾里,還真來到了關中的胡縣,這里有一個秦軍營地,是函谷關士兵休整的營地。

宋留大喜,帶領大軍直接渡過這條隱藏的黃河下面的道路。

張耳只能苦笑,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了,現在他后悔自己三年前眼瞎了,真龍面前都沒有察覺。

連上蒼都在幫漢王,他是真不敢有什么小心思了。

徐凡大喜對陳曉道:“召集全軍將領集合,對他們說攻破函谷關的戰機出現了。”

宋留看到這個大營驚喜無比,當即命令士兵整隊,準備對秦軍發動全面進攻。

宋留帶領大軍殺過來的時候,秦軍士兵正在休整,營地的警戒也非常低,因為這是在函谷關的后方,他們并覺得這里會有敵人出現。

馮毋澤道:“出動十幾萬大軍來疲憊我軍,難道幾十萬聯軍都是白癡嗎?”

魏王咎等聯軍高層,英布等漢軍軍官都同時點頭稱:“諾!”

馮毋澤帶領全軍將領,觀察關下的聯軍動作,而后他奇怪道:“叛軍這是在做什么,一大早就鑼鼓喧天,還出動如此多的士兵,卻沒有看到攻城的動作,甚至連石炮的投射都停止了。”

“你帶領本部3萬人馬準備插到秦軍后方,攻占秦軍大營,堵死秦軍的后方。”

宋留一直想要立下大功,現在這條函谷關的小道雖然不是他發現的,但他卻是第一個攻入關中的漢軍將領了,怎么也是大功一件。

徐凡卻不知道他們內心的想法,而是命令道:“中郎將宋留!”

所以當宋留帶領3萬大軍殺向秦軍營地的時候,所有的秦軍士兵都慌了,他們萬萬沒想到叛軍能繞過函谷關殺到這里來。

宋留得到命令之后,當即整頓大軍,而后在張山河石頭帶領下,沿著函谷關的山勢,很快就來到黃河邊上。

都尉陳遠想了想道:“會不會是敵人的疲兵之策,把我軍士兵弄的疲憊不堪,他們再想辦法攻城?”

函谷關雖然堅固,但城墻上只能駐扎幾千人,而在函谷關后方是一線天一樣的狹長道路,最狹長之處只能容納

一輛馬車行走。

攻占秦軍后方營地之后,就不是秦軍擋住了聯軍了,而是聯軍直接把秦軍堵在函谷關狹長的山道當中了。

這個時候宋留驚訝的發現,函谷關旁的山脈鴻溝黃河岸邊峭壁,可是因為黃河的下切,出現了一條平整的河灘,這河灘平時隱藏在黃河水下,誰也不知道,但水深卻只有四五尺,能夠容許軍隊通行。

函谷關上。

所有人都震驚無比,函谷關被硬攻下來他們都不會如此震驚,因為這種事情也是有人做到了的,但現在他們被函谷關限制了,本來一夫當關的函谷關居然出現了一條小道,這不得不讓人懷疑漢王是真有天命所歸。

因為地勢險要,函谷關關口根本不能容納太多士兵進攻,能有個1萬人進攻函谷關,基本上就是極限了,再多的兵力也只能在后方看熱鬧,而這次馮毋澤他們看著聯軍士兵一眼望不到頭,十幾萬大軍是有的,聯軍的這個舉動讓他們太疑惑了。

結果他們幾千人從早上忙到中午,每個人都累的汗流浹背了,他們想象當中的進攻根本沒有出現,聯軍就像看戲一般,站立在函谷關之下。

“殺,不要放過敵人!”宋留帶領三萬漢軍向著秦軍大營沖殺過去。

宋留喜道:“諾!”

在漢軍的突襲下,秦軍猝不及防下,直接崩潰了,秦軍大營直接被漢軍攻克,大營的兩萬秦軍士兵幾乎全部都被漢軍俘虜。

而后徐凡看向張山和石頭道:“本王任命你和石頭為軍司馬,你們二人為大軍向導,帶領軍隊插入秦軍后方。”

項伯,田解這些人的想法和趙王歇一樣,這是上蒼要讓漢王成為天下共主呀,連函谷關這樣的雄關都擋不住漢王。

張山卻走進黃河當中道:“這里可以讓大軍行走。”

這里是黃河中游,奔騰的黃河水從群山之中滔滔東奔,在這樣的這份行船很艱難,而兩岸又有高聳的山勢,這里可謂是一片絕地,但誰也不知道,就是在這樣一片絕境之地還有一條道路。

被俘虜的士兵卻沒有戰敗的惶恐和失落,反而是松口氣了,這該死的戰爭終于結束了。

因為聯軍出動了十幾萬大軍,一副氣勢洶洶想要攻城的樣子,馮毋澤帶領函谷關上的士兵忙碌了一個上午,為即將來的攻城大戰做各種準備。

攻占秦軍營地之后,宋留意氣風發道:“攻占函肴道路,把秦軍徹底堵死!馬上向漢王匯報我們的勝利。大軍繼續殺向函

谷關,給秦軍來個兩面夾擊。”

而秦軍營地當中此時一個都尉級的高級軍官都沒有,只有幾名二五百主,他們沒有足夠的威望和經驗來聚攏秦軍士兵。

這樣的地形,讓秦軍也很難把營地安置在函谷關后,而是在函谷關后方幾十里外胡縣建設大營。

趙王歇小聲對他身后的張耳道:“要不我們放棄邯鄲吧,讓漢王給我們換一個好地方,我這個趙王也不做了。”

但除此之外他們也想不到其他理由了。

馮毋澤想了想道:“安排一半的士兵先休息,發現敵人有攻城的舉動,馬上召集他們。”

“諾!”

而在函谷關下,聯軍一方也是熱鬧非凡。

英布有的著急問道:“漢王,既然大軍都出動了,何不進攻函谷關,這樣更可以吸引秦軍的注意。”

和聯軍主力匯合之后,英布這一路還真沒有打過幾仗了,此時他還真有點手發癢,想要打一打,這上百年來,阻止了所有英雄豪杰的函谷關,真打下來了,這不就說明他英布,比得上戰國以來的所有英雄豪杰。

徐凡笑道:“雖然一將功成萬骨枯,士兵們信任我們可以給他們帶來勝

利,但我們身為主將也要珍惜他們的性命,畢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不是輕易犧牲的,強攻函谷關這樣的天險,死傷必定極其慘重,要是沒有其他辦法也就算了,但現在我們有其他方法,就不應該讓士兵白白犧牲。”

“諾!”英布被徐凡教育一番。季心,陳曉幾人在一旁看英布的笑話,不知道漢王喜歡教育人,這個時候還往漢王身邊走。

而在另一邊田解和李良兩人站在一起。

李良感嘆道:“函谷關被攻克,這天下就歸于漢王了,真不知道燕地什么時候才能天下太平。”

田解苦笑道:“天下太平哪里有這么容易,丞相在齊地已經在整軍備戰,想要收復整個齊國,不知道燕王還會不會支持田丞相。”

李良愕然道:“項羽的身后可是有漢王,田丞相不多考慮一下?”

在李良看來,項羽的勢力就是漢王支持起來的,田橫連項羽都未必打得過,更不要說項羽身后的漢王了,這要打起來即便是齊燕兩國合力都不是漢王的對手,更不要說他們只有幾塊殘破的國土。這個時候挑釁漢王簡直是在自殺。

田解搖頭道:“當年暴秦如此強大,田丞相依舊起兵反抗暴秦,更不要說今天項羽和漢王了。不恢復齊國的土地,我們田氏是不會善罷甘休的。”

李良道:“此等大事,我此等小將是做不了主,還是燕王和田丞相他們商議吧。”

而在另外一邊,項伯卻拉著臧荼在一旁閑聊道:“聽說燕王和陳馀打起來了。”

臧荼氣憤道:“陳馀一個無恥小人,虧的當初我們推舉他成為燕王,結果他沒有本事戰勝秦軍,戰敗失國,我等著才找了大王來舉起高舉反秦大旗,結果他不但不思己過,還罵我們是不忠不義的叛軍,他一戰葬送我燕國十萬好男兒,他又有什么資格和我們談忠義。”

項伯笑道:“陳馀,田橫這些人看上去像君子,卻是嚴于律人,寬以待己的偽君子而已,不過他兩人關系親密,你我兩家何不聯盟,共同對付他們。”

臧荼奇怪道:“你們項家有漢王支持,還怕田橫?”

項伯道:“漢王是漢王,我們是我們,漢王仁義,很多事情不好出手,而且這等事情我們能自己解決,就不要麻煩漢王了。”

臧荼道:“我可以向大王匯報,想來大王會同意的。”

韓廣的力量比陳馀差太多了,要是有項氏一族這個盟友也可以改善他們的處境。

就在這樣的對峙當中,太陽緩慢偏西。

這個時候一隊慌慌張張的秦軍沖上函谷關對著馮毋澤哭泣道:“將軍,大事不好了,叛軍殺到胡縣大營,大營的士兵已經全軍覆沒了。”

馮毋澤聽到這個消息震驚的半天沒有反應,而后馬上驚怒道:“你們胡說八道什么,關中天險,固若金湯,叛軍都被我們抵擋在函谷關之外了,哪里來的叛軍會去經過胡縣大營。”

士兵哭泣道:“將軍是真的,我們也不知道叛軍是從什么地方來的,他們他們鋪天蓋地的殺過來,我等根本不能抵擋。”

而這個時候越來越多的士兵,丟盔棄甲的跑到函谷關來了,他們帶來都是和第一批士兵一樣的壞消息,而最后出現了一支舉著漢軍旗幟的軍隊出現在函谷關后方。這個時候馮毋澤不得不面對現實,胡縣大營真被叛軍攻克了。

馮毋澤看向叛軍方向一臉絕望道:“難怪這些叛軍舉動會如此怪異,原來他們找到了函谷關的小道,百年天險一朝淪陷了。”

與此同時,宋留的傳令兵也被漢軍攻占胡縣秦軍大營的士氣匯報給了徐凡,漢軍將士聽到這個消息歡聲震天。

徐凡道:“不用多做殺戮了,招降秦軍士兵吧。”

當即一

個聲音洪亮的士兵對著函谷關道:“秦軍的兄弟們,胡縣大營已經被我漢軍攻克。你們已經被包圍了,插翅難逃了。我漢軍是仁義之師,爾等只要此時投降,漢軍保證你們的生命安全不說,還會發放路費,讓你們回家,這仗打的太久了,想想你們的親人,不要給秦二世賣命了。”

函谷關上的秦軍士兵騷動不已,因為逃到函谷關的士兵太多了,胡縣大營被攻克的消息根本瞞不住,更不要說他們后方還出現一支敵軍,他們被敵人兩面夾擊了,所有士兵都明白,函谷關已經守不住了。

馮毋澤看到慌亂無比的士兵苦笑道:“陳遠你帶領將士們向漢軍投降,漢王仁義會善待你們的。”

說完馮毋澤看向咸陽方向悲泣道:“陛下,此誠非戰之罪,乃上蒼要滅亡我大秦呀!”

說完馮毋澤對著咸陽方向拔劍自刎。

陳遠等秦軍軍官也只能悲傷的看著這一幕,他們的想法也和馮毋澤一樣,明明他們沒有犯錯誤,誰知道一夫當關的函谷關,居然會出現一條通向他們后方的小道,而且還被叛軍察覺了。

這不是上蒼要滅亡他們是什么?

馮毋澤自刎之后,陳遠帶領3000秦軍士兵打開函谷關城門向聯軍投降。

徐凡問道:“馮毋澤人呢?”

陳遠悲傷道:“將軍自刎以報二世陛下了。”

徐凡搖頭道:“不值得,你自己葬了他吧!”

要是給始皇帝自刎還說的過去,秦二世也配?

在徐凡的帶領下,幾十萬聯軍開始和通過函谷關狹長的道路,在胡縣的漢軍匯合,至此幾十萬聯軍攻入關中。

始皇帝37年,十一月十八日,胡縣郊野。

有一支小小的隊伍在歡迎上行走,領頭的是一輛牛車,牛車上面有幾袋糧食,布匹還有一些農家等物品,就像一個雜貨鋪一般堆在車上,牛車后方則是幾輛獨輪車,上面也是糧食布匹等貨物,推著獨輪車的漢子臉上充滿笑容。

“石頭大哥,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說你,你都成為軍司馬,為什么要要退伍,留在漢王身邊前途更大。”土根恨鐵不成鋼道。

沒錯這支隊伍就是石頭他們的歸鄉隊,石頭的家鄉就在胡縣,當聯軍攻破函谷關之后,石頭就找到徐凡了,表達了想要退伍歸家的想法。

徐凡當即把石頭的功勞折算成為糧食錢財,讓石頭退伍,而對于和石頭一樣想法的秦軍士兵,徐凡也一一放行,讓他們歸鄉,所以才有今天這支隊伍。

石頭卻滿臉欣喜的看著不遠處的家鄉道:“我不想待在漢王身邊,只想待在老娘身邊。”

石頭已經厭惡打仗了,即便是軍司馬的官職他也不在意。

“土根你不要說了,打了這么久的仗,我們還能活著回來已經是萬幸了,當年我們出村的可是有幾十人,現在只剩下我們了!”一個年紀比石頭還要大一些的老兵說道。

像他們年紀大的士兵很容易理解石頭的想法,當軍官雖然好,但還是在軍中刀口舔血,還不如老老實實在家種地和家人團聚。

另一個士兵羨慕道:“石頭的賞賜也不差,一頭耕牛,鐵器還有布匹,有這些東西石頭就可以過好日子,再找一房老婆,給自己老娘送終,這不比繼續在戰場上殺人強。”

石頭這一行人終于回到自己的家鄉桃花里。

石頭看到自己的家鄉忍不住熱淚盈眶叫道:“我們回來了!”

土根他們也被感染叫道:“我們回來了。”

如此大的叫聲讓所有村民震動,當他們看到是石頭他們更是驚喜無比。

“你們回來了!”

“大頭怎么沒有看到!”

土根臉色凝重道:“大頭戰死了,沒有和我們回來的人,基本上都戰死了。”

沒有看到自己親人的村民嚎啕大哭,桃花里上演一幕悲喜兩重天的景象。

“石頭,你終于回來了!”一個蒼老的婦人包住石頭嚎啕大哭道。

石頭也是一陣哭泣道:“孩兒回來了。”

而后他問道:“大哥呢?”

按照秦律,家中長子是不應該征調入伍的,防止百姓絕戶,這也算是大秦不多的人文關懷了,當然也有可能怕把韭菜割斷根。

婦人哭泣道:“你大哥被秦吏抓走了,現在生死未卜。”

石頭大怒,但他只能安慰自己的母親道:“娘親放心,暴秦的天下長不了,咸陽會被漢王攻克,大哥也會被漢王放回來。”

而在桃花里,歡喜的人少,悲傷的人多,因為出去的青壯一大半都沒有回來,想來下場都不會有多好,一將功成萬骨枯,在這個桃花里展現的淋漓盡致。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