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209章 始皇帝之夢,黃泉的復仇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209章 始皇帝之夢,黃泉的復仇者

第209章 始皇帝之夢,黃泉的復仇者


更新時間:2024年03月14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始皇帝37年九月二十九日,關中,咸陽城。

蕭瑟的秋風吹過城池,街道上的百姓都忙碌行走,臉上還帶著一絲惶恐,能回家的絕不在外面多待,本來一個幾十萬人口的大城市,只是看起來卻有幾分蕭條。

自從董翳6萬大軍全軍覆沒,三川郡被叛軍攻克之后,整個關中從上到下都慌亂無比,甚至超過了當年合縱聯軍進攻函谷關之時。

因為合縱聯軍進攻函谷關之時雖然危險,但大秦卻有幾十萬大軍可以抵抗,關中的百姓和官員都對秦國有信心,相信大秦能憑借函谷關的強大守住關中。

而現在秦國的兵力都集中在中原和齊地,整個關中根本沒有多少青壯兵力,面對這樣突如其來的叛軍,尤其還是殲滅了6萬大秦精銳的叛軍,關中不慌張就怪了。

好在此時始皇帝極其鎮定,他先派遣咸陽城的親衛駐守函谷關,封鎖整個關中,同時下令,巴蜀兩郡調遣5萬郡兵增援關中,向隴西,北地兩郡再次征兵,以拱衛關中。

關中這臺戰爭機器也全力開動,一日內函谷關駐軍超過了1萬,三日便暴漲到5萬了。

英布看到函谷關上駐軍如此多,加上他當時本就兵力不多擔心后路被斷,就撤回滎陽。

當英布撤退的時候關中的始皇帝,大秦的貴族高官都松口氣,大秦最危險的時候被他們度過了。

但天下的戰局卻愈發對大秦不利了,整個關中從上到下都能感覺到帝國末日的余暉,秦國的貴族高官甚至感覺有幾分悲涼,強盛的大秦王朝,怎么就在三年之間變成如此模樣?

當年六國的貴族是不是和他們一樣的悲涼。想到10年前他們如何嘲諷,蔑視,欺壓,殺戮六國貴族,而這一切可能要降臨在他們頭上,關中的貴族和高官都有一股不寒而栗之感。

沒幾天三川郡傳來戰報,說叛軍用天火攻城,整個滎陽被天火燒了半個城池,城中士兵在天火當中死傷慘重,滎陽被英布攻克,滎陽守將趙榮戰死沙場,敖倉萬萬石糧食被叛軍獲得。

始皇帝聽到這個消息,當著朝廷文武百官的面吐血昏倒,整個咸陽朝廷慌成一團,文武百官們心中充滿了無助和恐懼,在他們看來如同神靈的始皇帝就這樣倒下了,這簡直讓他們難以接受。

即便關東有百萬叛軍,但只要有始皇帝在,他們就有主心骨,相信秦國能戰勝這些叛軍,現在始皇帝昏倒了,很多咸陽重臣的腦袋是一片空白的。

始皇帝從秦王算起,登基到今年已經有三十七年了,咸陽城的文武百官,看的始皇帝打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帝國,三十多年以來,咸陽城的文武百官,已經習慣了在始皇帝的指揮下行事了。

現在這個主心骨倒了,看到這一幕的文武百官受到的震驚可想而知,很多人感覺天都要塌了,再想到關東百萬叛軍,這些年大秦做任何事情都是極其不順利,叛逆越繳越多,許多人第一次感覺到,或許天命已經從關中轉移到關東了。

好在此時左右丞相馮去疾和李斯顯示出他們政治家的當擔,當即封鎖了始皇帝重病的消息,穩住了咸陽朝廷和關中的局勢。

但有一點卻是超出了他們預計的,他們本以為始皇帝只是怒火攻心,只要休養一段時間就好了。卻沒有想到始皇帝的病情遠比他們想的要重,這次吐血讓始皇帝整個人奄奄一息,雖然太醫極力救治,但成效甚微,始皇帝直接一病不起,好在始皇帝本人還是清醒的。

丞相馮去疾向始皇帝建議,召回大公子扶蘇,立大公子扶蘇為太子監國。

但始皇帝否決了丞相馮去疾的意見,在始皇帝看來,自己的長子雖然仁義,但卻太柔弱了,根本不適合做亂世之君,立扶蘇為太子,只能葬送大秦500年基業。反而是自己的幼子胡亥,雖然年幼,但卻堅毅果敢,對外強硬,適合此時秦國的局勢。

他任命十八公子胡亥為監國,左右丞相馮去疾和李斯為監國大臣,輔助公子胡亥理政,始皇帝則退居幕后修養。

入夜時分,秦國丞相、御史,太尉府等諸卿官署依舊燈火通明,大量秦吏在官署之間來往穿梭,忙碌異常。

御史府藏室,一名小吏拿著一些書信找到一個身材有的肥碩的人道:“張柱下史,這是今天回檔的文書。”

紙張隨著漢國的發賣,快速普及到全天下,雖然始皇帝聽不得和叛軍有關的消息,但他也不能拒絕紙張帶來的便利,以前他批閱的奏折要300斤,而有紙張之后,只需要很少的幾本奏折,所以秦國朝廷也是陳郡紙張的最大客戶。

肥碩小吏淡然道:“交給我吧!”

小吏放下書信就離開了。

肥碩小吏看人走了,拿起書信看看了,里面有最新的戰報,他看完自言自語道:“沒想到漢軍的戰斗力如此強大,不但能阻止北疆軍南下,現在更是打的蒙恬只能收縮,現在連上黨郡都被叛軍攻克,蒙恬徹底沒有退路了,北疆軍危險了,這大秦的天下真要塌了。”是這名肥碩小吏雖然在言語上比較關切,但他向上揚的嘴角卻是藏不住的。

這個肥碩的小吏叫張倉,雖然官職不高,不過百石小吏,但來頭卻不小,他在荀子的門下學習,與李斯、韓非等人是同門師兄弟。

不過和他那個喜歡爭權奪利的師李斯不同,張倉卻是一個大隱隱于朝的隱士,本來他還有點想要為秦朝做事情的想法。

但等始皇帝焚書坑儒,大量師兄弟死在秦吏手中之后,他就熄滅了這個想法了,甚至對秦朝還抱有一股仇恨。

歷史上張倉因為犯罪,便逃跑回家了,等到劉邦攻城略地經過陽武的時候,張蒼就以賓客的身份跟隨沛公攻打南陽,只能說這個時代的儒生還是很猛的,不會講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是講究無道暴君,人人得而誅之,并且并不缺乏實踐的勇氣。

“《梁祝》《牛郎織女》《天仙配》,又是戲曲,不知道這次的故事如何?”

張倉看了沒多久笑道:“二公主男扮女裝去參軍,這些叛軍真敢編,祝英臺?”

“為什么不叫贏英臺或者是趙英臺,難道是怕被發現?”

張倉自然不會想到,因為這是上千年后的故事,他看到的只是一個縫合怪。但故事的內容還是很吸引張倉的

當看到《梁祝》大反派是蒙恬,笑道:“蒙恬呀蒙恬,你也算是一代名臣了,這梁祝一出,只怕你要遺臭萬年了。”

而后張倉又看了《牛郎織女》《天仙配》這兩個故事,快速被這兩個故事吸引,一直看到半夜才結束,當他看到窗外的圓月的時候,才察覺時間已經過了這么久。

張倉感嘆道:“本以為小說家是諸子百家當中的隱士,卻沒有想到還能有如此大的威力,小說家能成為諸子之一,果然不可小看,小說家居然可以和孫子說的攻心戰結合起來,只怕以后小說家會大興,被歷代兵家重視。”

在張倉看來,徐凡是開辟了一種新的戰爭模式,而這個戰爭模式實驗對象正是秦軍。

以前雖然也有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之說,孟子也說過仁者無敵這樣的說。

但這樣的只是大而化之的說法,根本沒有實際操作的可行性。歷代的兵家也根本不信這套,他們信任的是血淋淋的暴力,并且隨著戰國亂世越來越激烈,兵家的下限越來越低,對付敵人的手段越來越殘酷,最終養出來了白起這樣的戰國人屠。

仁義之師,王者之師好像只存在于諸子百家的口中,和那個已經非常遙遠的上古三代時期。

張倉雖然師從荀子,他也不相信有什么仁義之師,王者之師,這些不過是諸子百家的先賢們編造出來的美好故事而已,畢竟人沒有辦法相信一個從來沒有出現過的事物。

他看到的是戰國亂世當中一場下限的大比拼,最后殘暴的秦軍,取得了這場比拼的最后勝利。

直到他第一次看到義軍的消息,這一次義軍的刀口沒有對著普通的百姓,而是吊死那些國之蛀蟲。

說話和氣,買賣公平,不強買強賣,這是義軍最核心的十一條軍紀之一。

這是一個普通人應有的行為準則,但出現在一支軍隊當中,卻變成了最美好的品德。

義軍的所有行為準則,都是如此貼切諸子百家對仁義之師,王者之師的描述,這就是一支按照仁義之師標準打造的軍隊。

這支軍隊的出現,雖然讓張倉有點驚喜,但他也深深的懷疑,這樣的軍隊怎么可能是暴秦的對手。

直到徐凡一戰殲滅了王離的三萬大軍,而后迅速策反了兩萬王離部士兵,再伙同這些策反的士兵殲滅了李由的5萬精銳。

他才第一次看到仁義之師的力量居然如此強大,連敵人都可以變成自己的力量。

這是張倉第一次看到仁義之師是如何戰斗,他的力量是如此的強大,六國畏懼如虎的暴秦軍隊,在這支軍隊面前就像一支烏合之眾的軍隊,野戰無敵的秦軍,第一次不敢在一支軍隊面前野戰。

徐凡是第一個把攻心戰變成可實際操作的戰爭手段,而他驗證的對象卻是這個世界上最殘暴的軍隊,以這支軍隊來襯托仁義之師的強大。

孟子說的居然是真的,仁者真可以無敵,張倉不得不感嘆這世事的奇妙。

“真不知道,徐凡帶領大軍殺入關中會是何等景象,只怕關中的百姓都會投靠徐凡吧,畢竟暴秦的殘暴,連關中的百姓也受不了。”

要說這個天下收集徐凡情報最多的地方,必定是他們御史府藏室,他們這里有徐凡第一次出山,到徐凡在陳家里半年所作所為的全部情報,后面徐凡占據陳郡,占據大半個楚地,并且稱漢王,御史府藏室當中徐凡的情報就越來越多了,可以說是巨細無遺。

而徐凡的情報張倉都看過,而越研究徐凡的情報,張倉對徐凡就越欣賞,認為徐凡就是為了結束這個亂世而生的人,是天下真正的明主,至于始皇帝,在張倉看來不過是一個暴君獨夫,他的殘暴統治最終把整個天下摧毀了。

秦皇宮。

“趙政,你這個秦狗,滾我們我們趙國,滾出我們邯鄲。”

夢中,始皇帝聽到咒罵的聲音內心大怒,誰敢罵朕,始皇帝想要教訓他,卻半點也做到,只能讓那個孩童對自己拳打腳踢。

這個時候一個小孩出現擋在始皇帝面前,打跑了那個孩童拉起他道:“我叫燕丹!”

始皇帝拱手行禮道:“我叫趙政。”

小孩快速成為青年,他面目猙獰的對始皇帝怒道道:“趙政,你摧毀了我的國家,我詛咒你長命百歲,看到暴秦毀滅之日,我在黃泉等著你帶來暴秦毀滅的消息。”

始皇帝怒道:“你永遠等不到,朕的王朝會傳承百世,千世乃至萬世。”

說完始皇帝拔出寶劍斬開了太子丹的身體。

這個時候一個游俠和樂師出現在他面前,兩人是荊軻和高漸離。

兩人哈哈大笑道:“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暴君,大秦的天下終于要亡了。”

始皇帝怒道:“朕還在,大秦的天下就不會亡。”

始皇帝拿去太阿劍對著荊軻和高漸離一頓砍殺,兩人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齊王建,趙王遷,韓王安,魏王假,燕王喜,楚王負芻出現在始皇帝的面前,他們帶著仇恨的目光道:“我們的國家終會復立,暴秦的天下終將被摧毀,趙政,你對我們做的事情,終究會報應在伱自己身上。”

始皇帝冷臉道:“癡心妄想,你們活著都不是朕的對手,更不要說你們已經死了,即便這是黃泉,朕也要再次把你們斬殺!”

說完始皇帝揮劍殺向六王,但轉瞬間他們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時始皇帝的父親秦莊襄王和他的仲父呂不韋出現在他的面前。

呂不韋痛心疾首的看著始皇帝道:“陛下,臣早就教導你,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人之天下,天下歸屬一人,那是獨夫行徑,你為獨夫十幾年,天下終于淪為分崩離析的境地了。”

秦莊襄王又氣憤道:“傳承了500年的秦國敗亡在你手中,阿政,你知錯了嗎?”

始皇帝怒道:“秦國還沒有亡,只要朕沒有死,秦國就不會亡!”

秦莊襄王失望道:“你還不知錯,你看看你做的事情吧。”

秦莊襄王對著始皇帝一扇袖子,始皇帝發現自己不斷往天空上飛行,他視野當中,宮殿快速變小,很快連整個咸陽城都只有茶幾大小。

他看到在黃河一線征戰的北疆軍,此時他們被好幾倍數量的叛軍圍攻殺的節節敗退,蒙恬拼殺在最前線,即便他已經勇猛殺敵了,但太多叛軍圍攻他了,很快蒙恬就成為了一個血流成河的血人了,被叛軍團團包圍,蒙恬對著咸陽方向悲泣道:“陛下,臣盡力了!”

而后拔劍自刎,最終帝國的北疆軍消失的無影無蹤。

無數叛軍舉著‘誅暴秦,伐無道,均田地,免徭役’的旗幟,所有人都高聲齊唱著:“漢王來了,免徭役”的口號。

像一條長龍一樣,所到之處百姓紛紛叛亂,看到這幕始皇帝怒道:“你們怎么敢背叛朕的國家!”

但始皇帝的怒吼更比沒有用,沒有任何人聽到他的話。他只能眼睜睜的看著,一座座城池被攻破,秦吏被百姓抓住吊死,所有百姓像瘋了一樣加入叛軍,叛亂的數量越來越多,他們由三川郡攻破函谷關,攻入咸陽城。

他看著叛軍首領徐凡高舉長矛哈哈大笑道:“報仇的時候到了,大家殺呀!”

他看著秦國的百姓被叛軍殺戮,自己女兒為了不受叛軍的侮辱從城墻上跳下來,他的宮殿血流成河,他的嬪妃像奴隸一樣被叛軍拉走,他的子嗣被叛軍抓住一個個吊死在皇宮當中,他的重臣被叛軍審判,而后被五馬分尸。

所以他曾經對六國遺民用過的刑罰,做過的事情,現在一一被這些叛軍施展到他的子嗣,他的嬪妃,他的文武百官和他的都城當中。

代表自己功業的十二金人被叛軍推倒,他的宮殿被叛軍點燃,而后整個咸陽城被天火包圍,所有人在火光中哀嚎的死去,他越升越高,看著自己的帝國烽火遍地,最終自己的帝國轟然消失。

始皇帝眼睜睜的看著這一切怒道:“你們怎么敢摧毀朕的國家!”

但他手中的太阿劍卻殺不了任何一個叛軍,只能看著他們囂張笑著摧毀自己的一切,始皇帝第一次感覺自己是如此的無力,天下還有他做不到的事情。

少頃,始皇帝睜開了雙眼,平緩了急促的呼吸,始皇帝想要起身,但他悲哀的發現,連這點事情他都做不到了,他的身體已經不能繼續堅持下去了。

“來人!”始皇帝叫道。

雖然聲音很輕,但趙高卻快速進來道:“陛下。”

“召公子胡亥,左右丞相,御史大夫前來。”

趙高內心暗喜道:“諾!”

(本章完)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