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第127章 ,百家人才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7章 ,百家人才

第127章 ,百家人才


更新時間:2024年02月11日  作者:小兵王2  分類: 歷史 | 上古先秦 | 小兵王2 | 秦末 | 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128.

128.


始皇帝36年6月25日。陳郡

經過幾天辛勞之后,一行人回到陳郡。

而后他們就看到一個新鮮事物。一排排龐大的水車,它們沿著鴻溝水緩慢的轉動,水流到最高處之后,就被一個水池收集,而后被毛竹做的水管運輸到遠離河道的地方流入水渠當中。

“這是何物,為何如此龐大?”張良仔細觀察了這套運水系統,大為震驚。

這樣一套系統居然可以灌溉上百畝的土地,他看著水波粼粼的水稻田,就知道這些田地的糧食產能會極大提升,這簡直就是提升糧食產能的神器。而在這些水車附近有幾千畝的水澆地,這就代表義軍多了幾千畝的上田。

這些水車是機械造物,也就是說,只要水車足夠多,義軍的上田也會增加,幾千畝土地算不得什么,但幾十萬畝,上百萬畝上田就足夠讓一方勢力變成霸主了。

始皇帝統一天下就是因為多了一個鄭國渠,而鄭國渠也不過是能灌溉關中400萬畝的土地,把這些土地變成上田,這就讓關中奪走了蜀中天府之國的美譽。

(本人都覺得很夸張,鄭國渠灌溉幾百萬畝的土地,但每畝卻能達到6石4斗這個數字,比其他地方的畝產高了六倍,真不知道當初鄭國是如何做到的,他只不過修了一條水渠而已,又不是成為了德魯伊,怎么連畝產都可以突破那個時代的3石的極限!有哪位讀者知道這是為什么嗎?)

徐凡驚訝道:“這是水車,可以把水運輸到高地。”

徐凡不是驚訝水車的出現,水車本就是他弄出來的東西,他驚訝的是這些水車坐的如此高大。

在這個沒有肥料的年代,糧食增長最好的方法就是讓旱田變成水田,一石多的產能會馬上變成三石,所以在古代靠近河道的田地會被稱之為上田,就是因為澆水方便,產能高。

其實水車很早徐凡就讓扁頭制造出來了,只是他木工手藝不夠高,只能制造出一些一丈多高的水車,這種小水車對農業灌溉起不到多大作用,只能澆灌靠近河道幾十畝的土地,但靠近河道又不缺水。

所以扁頭制造出來的小水車主要作為動力來源,徐凡和扁頭兩人弄出磨床,可以把木頭磨成圓桿,用來做箭桿或者做長矛使用。磨床的效率是人類的幾十倍,而且只要有流水就可以一直工作,可以說義軍擴張的如此猛烈,長矛,長箭等武器一直沒有短缺,磨床功不可沒。

甚至于陳郡成為了所有義軍兵工廠,也是多虧了磨床極大提升了生產力,要知道這個時代一支長箭值一斗糧食,徐凡想要生產出一萬石糧食需要上千人辛苦一年時間才能收到這么多田賦。

但生產10萬支長箭卻只需要不到百名工匠一個月時間,這些高大的水車某種程度上就代表了義軍發達的軍工體系。

只是現在眼前的這些水車明顯超出了扁頭能力范圍了,難道是這段時間扁頭的技術進步了?

就在徐凡疑惑的時候,周章等人出城來迎接徐凡。

“將軍,您終于回來了。”周章激動道。

徐凡下馬扶助周章的手道:“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周章笑道:“比不上將軍出生入死,將軍殲滅秦軍十萬,老朽去了黃泉,見到春申君和項將軍也有話說了,他們沒有做到的事情,將軍您做到了。”

他那自豪的表情好像自己殲滅了十萬秦軍一樣。

徐凡指著外面的大水車道:“扁頭的能力提升的如此快,那些水車的高度都超過了3丈。”

周章笑道:“這可多虧了一個人。”

說完周章把孔鮒拉到徐凡身邊道:“子鮒先生不但學問博古通今,而且還交際廣泛,將軍不是想要召集百家之人為己用,而子鮒就和諸子百家的宗師相交甚好。

于是屬下讓子鮒先生招賢館主官,為將軍招募百家人才,在他舉薦下公輸家族的人投靠了將軍,而這個大水車就是公輸家族的人制造的。”

徐凡吃驚的看著孔鮒,當初這位老先生來投靠自己的時候,徐凡并沒有在意,他那個時代儒家的名聲已經臭掉了,連徐凡自己都先入為主的認為,儒家學說在戰爭年代沒有什么用處,就給了一個小學校長的職位給他,他的學生也跟著成為了老師,也算是量才而用了,儒家本就是搞教育出身的。

卻沒有想到孔鮒遠比自己想象的要有用,居然還有這樣一層關系網在,自己半天都招不到的人才,他卻可以輕易招到,真小看這個時代的儒生了。

徐凡當即對孔鮒拱手行禮道:“本將真是有眼不識泰山了,沒有認識到老先生的才干,怠慢了英才了。”

“將軍客氣了,我儒家本就教書育人,將軍給了我上千個學生,老朽高興還來不及,怎么會覺得怠慢。”徐凡給自己行禮讓孔鮒大為高興,這讓他的自尊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這個時候孔鮒一招手,一個滿頭白發的老人上來,孔鮒拉著老人到徐凡身邊道:“公輸仇是當世公輸家族的家主,他的木匠手藝說是第二,天下沒有人敢說是第一。”

而后孔鮒指著不遠處的水車道:“這些水車都是公輸家族的人制造出來的。”

老人對徐凡拱手行禮道:“公輸仇拜見上柱國將軍。”

徐凡馬上扶起老人道:“老先生如此大年紀,不必多禮了,公輸家的大名我早有耳聞了,我義軍正缺少像老先生這樣的人才,此地不是說話之地,過幾日我再拜會公輸家族。”

徐凡臉上的笑容止不住了,天下最好的工程師團隊投靠自己了,自己滿腦子的想法,終于可以依托公輸家族制造出實物了。

這是要重視他們公輸家族,公輸仇喜道:“老朽等人恭迎將軍大駕光臨。”

后面公輸家族的人聽到徐凡的話,也是喜氣洋洋。這些年公輸家族的日子并不好過,他們不是貴族出身,技能也不受貴族重視,所以他們才會動不動為了保密而給貴族陪葬,他們像三國時期的華佗一樣,明明有神技,但卻不受到貴族圈子的認可,生死都不由人。

華佗已經是天下第一的大夫了,但曹操說殺就殺了,上層的圈子甚至不會譴責曹操一番。

以之對應的是禰衡,因為是名士再怎么侮辱曹操,曹操也不敢殺他,因為曹操是吃過這個虧的,當年他剛出道就殺了名士邊讓,徹底得罪了大漢名士圈子,因為這件事情他的好友張邈把他賣了,差點連老家都沒有,有了那次教訓之后,曹操就不敢動天下名士了。

公輸家族就沒有這樣的護身符了,貴族說殺就殺。為了躲避貴族的追殺,他們隱姓埋名,隱藏在荒野當中。

但山里的日子過的并不算好,這個年代野外有各種毒蟲,猛獸,公輸家族的人時不時會死于這些猛禽毒蟲之手。而他們的木匠手藝,也只有在人口眾多商業發達的大城市,才有發揮的余地。隱藏在深山老林當中,只能把手藝荒廢了。

而就在這個時候公輸家族進退兩難的時候,公輸仇得到了孔鮒的來信,說天下現在天下的義軍都在推翻暴秦,他們要是想要改變公輸家族的命運,可以加入陳郡義軍。

他們在得到孔鮒的召喚之后,他們并沒有馬上出山,而是打聽一番徐凡的消息,正好那個時候徐凡先殲滅了王離3萬大軍,又殲滅了李由5萬大軍,天下震動。而其他義軍卻屢屢敗于秦軍,公輸家族的于是商議一番,決定全族投靠徐凡了。

到了陳郡他們卻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受到徐凡的影響,義軍一直非常重視手工業,甚至于手工業已經成為義軍除了田賦最重要的支柱產業,有幾萬手工業者給義軍打工,義軍有上百個大大小小的作坊。

他們制造鎧甲,弓箭,刀槍劍戟等各種武器,還有輜重車,獨輪車,曲轅犁,鐮刀,斧頭,鋸子等各種生產工具,靠著徐凡教導他們的流水線工藝產能極大。

秦朝是有流水工藝的,但只在少數軍工部門,大部分行業還是一個師傅加一兩個徒弟,一件產品從頭做到尾,徐凡改進的就是這部分工藝,讓工匠想辦法把所有產業都進行流水化提升生產力,而秦朝掌握流水工藝的工匠成為了徐凡最重要的幫手,沒有他們即便徐凡知道流水線工藝,但也很難鋪開這套體系,只能說始皇帝給徐凡打下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而大量流水工藝在陳郡全行業鋪開,給生產力帶來極大的提升,雖然還達不到質變的程度,但卻也量變了好幾倍,這讓陳郡出品的各種軍工產品價格低廉,性價比極其高,各方勢力都會到陳郡來購買武庫鎧甲。

而陳郡的地理位置也給這個新興的手工業基地帶來便利,鴻溝水鏈接著整個淮河體系,靠著小船輜重車,陳郡的手工業商品可以抵達所有義軍的勢力范圍,甚至連秦國勢力范圍也難以拒絕陳郡的手工業產品。

軍工產品暢銷在各地義軍當中,手工業產品在整個中原暢銷,這為陳郡帶來了大量的糧食,布匹,食鹽等物資。民用產品也極大提升了陳郡,潁川郡兩地的生產力,回收了大量百姓手中糧食和布匹,靠著這套手工業正循環系統,徐凡他才能用養士的待遇養活幾萬大軍。

而現在公輸家族的加入就相當于給義軍多了上百高等工程師,義軍的效率再次提升,在他們幫助已經攻克了大型水車的技術難關,其他人也因為他們高超的木匠手藝,成為了小組部門的領導者和技術骨干,公輸家族的人到陳郡只有一個月時間,但卻已經混的如魚得水了。

陳郡幾萬工匠匯集在一起做事情,這是讓公輸家族前所未有的震驚,同時也是欣喜的,龐大的手工業區讓公輸家族的人覺得這簡直就是他們的天堂。他們的才干完全可以在這個地方發揮出來,義軍如此重視他們木匠,也讓公輸家族的人充滿希望,覺得自己有出頭之日。

而后孔鮒拉著徐凡來到一個穿著普通的粗布衣服,靠打草鞋老人面前道:“這是農家宗師許豐。”

徐凡驚喜道:“能見到老先生,小子真三生有幸。晚輩也有幸種過半年田地,養了一些家禽,對種地也有點心得。”

徐凡這是真驚喜,在這個農業產能不高的時代,想要進行什么工業革命簡直是癡人說夢,貴族稍微多一點都會爆發農民起義,哪里有空間發展工業。工業革命的前提就是農業革命,解決糧食問題,才讓工業體系有足夠多的脫產工人來擴張。

在徐凡看來想要工業萌芽,除了工業技術上積累,農業上畝產要達到3石,徹底解決工人糧食問題,天朝之所以工業只能萌芽,不能發展,就是因為上層掠奪走了糧草剩余,用于自己的天酒地,工業萌芽沒有足夠的物資澆灌,那么萌芽永遠只是萌芽,所想要萌芽物質基礎很重要。

而許豐的到來讓徐凡看到了農業革命的希望。

徐凡喜道:“阿勝。”

陳勝道:“在。”

“回去之后,找出為師當年記錄的種地心得,交給許老先生品鑒一番。”

陳勝道:“諾。”

倒是許豐遲疑道:“這就不必了吧。”

徐凡說他種地半年就有很多心得,還寫了書,你這讓種地一輩子的許豐做何感想?

是違心的稱贊,還是認真的貶斥。

徐凡看出許豐的意思道:“小子曾經學了一些種田技術,像什么種植大豆可以肥地,草木灰加動物糞便發酵之后也可以肥田,還知道一種鳥糞石可以可以極大提升產能,撒一石鳥糞石可以提升10石的糧食。”

聽到徐凡這話許豐終有點相信徐凡真懂農業知識了,因為他說的也是他們農家多年總結出來的,但后面說什么鳥糞石又讓許豐認為徐凡是一個門外漢,提升10石的產能,真敢說,他種田幾十年時間,就沒有遇到過這樣的寶物。

徐凡也看出許豐不相信他的話,馬上說道:“鳥糞石在海島上有很多,等我義軍攻占東海郡,小子弄一些鳥糞石,老先生就知道小子沒有亂說了。”

徐凡繼續說道:“老先生有多少弟子,小子打算都安排下去,提升糧食的產能。”

而后徐凡嘆口氣道:“農戶太苦了,辛辛苦苦一年多,每畝只有一石多點的糧食,這和絕收有什么區別,就這點糧食,大半還都進入官老爺的口中,真是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

“老朽有十幾個弟子,農家弟子加起來有上百,要是將軍不嫌棄的話,他們應該能幫到將軍。”許豐聽到徐凡的兩句詩詞終于動容了。

徐凡可能不會種田,但他是真懂農戶的,加上他這段時間考察陳郡,發現陳郡的徭役全部免除了,稅賦也降低了一半,這些都符合農家輕徭薄賦的主張,從這些動作可以看出,徐凡是真心為農戶好的君主。

徐凡喜道:“小子怎么可能嫌棄,你們這樣的人才小子巴不得越多越好。”

徐帆雖然不是學農科的,但托后世知識大爆炸的福,他還是知道一些農業知識的,他知道莊稼想要增產,需要氮磷鉀三種肥料,甚至知道鉀肥是草木灰,磷肥和骨頭有關,氮肥可以種植大豆等作物,只是這些知識需要專業人才的輔助,才能在這個世界普及開,農家的到來可以說是解決了徐凡執行的難題。

徐凡繼續說道:“我義軍新收了潁川郡,有23縣都缺乏足夠的官員,老先生的弟子都精通農作可為縣令,提升一縣的糧食增產。”

許豐弟子聽到徐凡的話各個面露喜色,農家雖然規矩嚴,作風上也和墨家一樣簡樸,提倡自種自食,自食其力,但天生的圣人終究是少數,能成為一縣之長,對許豐的弟子而言,是一大階級的躍升了。

但許豐卻擺手道:“將軍太過了,老朽的弟子只會種田,哪里管理的好一縣事務,伱給他們一塊地,他們自己種地就可以了。”

徐凡卻說道:“人才都是歷練出來的,陳郡的縣令多是我義軍士兵出身,他們難道懂管理一縣,還不是邊做邊熟悉,現在對我義軍來說糧食增長是第一要務,懂農活的縣令正好合適。老先生就不要推遲了,真不合適,那就退下來專門做管理農業的農官就是了。”

許豐看著自己弟子懇請的目光,終于不說話了。他祖父是農家宗師,這讓他可以傲視王侯,但他的弟子大部分都是普通的農家子弟,徐凡給他們的是一次可以改變整個家族命運的計劃,他終究還是不忍阻礙弟子的前途。

徐凡看到許豐不說話了就對周章道:“周兄,記得安排一下,我們義軍每個縣都要有一名農家子弟在。”

周章拱手行禮道:“諾。”

徐凡這個安排倒是在場很多人吃檸檬了,尤其是孔鮒的弟子,他們是第一批投靠徐凡的讀書人,但他們當中只有少數幾位成為了縣令主簿等職務,大部分還是跟著自己老師教導義軍小孩讀書。但教導學生讀書和成為掌管一地的百里侯,這其中的差距是個人都可以差距到。

孔鮒許多學生都暗自埋怨自己的老師,召來百家之人,這不是給他們找來競爭對手。

孔鮒卻沒有在意這些,而是拉著一個和陳勝差不多年紀的小子,來到徐凡身邊,一臉欽佩的介紹到道:“將軍此人名秦泊,乃是墨家遺孤,忠義之后。”

徐帆一臉奇怪,怎么到墨家就讓一個年輕的小子當掌門人了。

孔鮒道:“墨家三分之后,秦墨輔助始皇帝一統天下。當年秦滅六國之后,墨家本以為天下會就此太平,但秦墨萬萬沒想到,天下一統之后了,始皇帝就成為天下最大的毒瘤,天下也并沒有出現秦墨想象當中的安樂景象。”

“秦墨認為只有除掉始皇帝,才能讓天下真正的太平,于是他們組織立場刺殺始皇帝的行動,只是失敗了,秦墨就此被始皇帝鏟除,只留下了秦泊這一個遺孤。”

聽到這里徐帆都肅然起敬,華夏的仁人志士果然都是一樣的,2000年后有一批人舍生忘死的救國,2000年前照樣有一批人為了心中道義,天下太平,舍棄榮華富貴甚至是生命。

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仁人志士為這個國家民族舍生忘死,成為這個國家的脊梁,這個國家才能屢屢復興,繁榮昌盛。

同時也算是解除了徐凡的一個疑惑了,墨家好像就是在秦末消失的無影無蹤,原來這里還有這樣一個故事。

徐凡拍著秦泊的肩膀道:“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你師傅那代墨者都是真正為國為民的大豪杰大俠客,你要繼承他們的遺志光大墨家,你去陳郡的工匠里看看,覺得哪些人適合傳承墨家的學問,就招他們到地當弟子,墨家的傳承就在你身上了,你可不能辜負你那些師傅們的期望。”

秦泊紅著眼道:“諾!”

孔鮒繼續介紹道:“這位是名家掌門公孫碩。”

“公孫碩拜見上柱國將軍。”

徐凡道:“名家大名,我也有所耳聞,白馬非馬,這個故事我也聽說過。”

公孫碩傲然道:“那是家祖。”

但徐凡卻搖頭道:“你家老祖卻是把名家帶入歧途當中。”

公孫碩說聽到這話氣憤道:“即便您是義軍將軍,也不該如此侮辱家祖。”

徐凡道:“我可沒有侮辱你老祖,為萬事萬物命名,好讓天下百姓更好掌握萬事萬物之理,這才是你名家該做之事,但你家老祖卻喜歡與人辯論,甚至為了辯論丟棄了名家的根本。”

“百姓愚鈍,天下的大道又豈是那么容易掌握的?”公孫碩不服氣道。

徐凡道:“這不就是諸子百家存在的意義,春秋諸子的主旨就是想盡辦法讓自己的大道講述給百姓聽,孔子為了傳授自己的大道,教導3000弟子,而墨子為了傳播自己的大道,“赴湯蹈刃,死不旋踵”。法家人杰更是為了開啟各國變法,付出了生命,這都是諸子在踐行自己的大道。”

求收藏,訂閱和月票

(本章完)

熱門推薦


上一章  |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目錄  |  下一章